?

基于OBE的航空特色高校入學教育課程化設計

2021-09-10 04:27李蘇寧
教育教學論壇 2021年32期
關鍵詞:課程化入學教育

[摘 要] 入學教育作為大學人才培養的第一課至關重要。航空特色高校因其特殊的行業背景,入學教育課程設計應區別于普通高校。按照OBE的理念,從航空類專業畢業要求出發,設計入學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內容,提出以第一課堂的授課和第二課堂的實踐活動有機融合的實施方案。輔導員是入學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將新生入學教育課程化,也是對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發展的有力支撐。該方案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縮短了適應期,培養了濃厚的專業興趣,樹立了航空報國的職業理想。

[關鍵詞] OBE;航空特色高校;入學教育;課程化

[基金項目] 2020年度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思政專項研究課題(SHSZ202014)

[作者簡介] 李蘇寧(1979—),女,遼寧撫順人,碩士,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32-0152-04? ? ? ?[收稿日期] 2020-11-01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就是根據大學生的特點及發展需要,在他們入學階段提供各種有效信息和指導,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實現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轉變[1]。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全育人”總方針,新生入學教育是全程育人的第一站,各高校應該把握好這個平臺,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輔導員是入學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將新生入學教育課程化,也是對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發展的有力支撐。

業界對入學教育課程化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學者們一致認為,將新生入學教育課程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使原本分散式的教學模式系統化、教育內容更規范。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更重視入學教育,教育效果也會更加富有成效。在此基礎上,邱曉雯歸納了課程內容的十大模塊[1],劉德才提出了構建“四位一體”的課程化建設體系。然而,隨著OBE理念的廣泛深入,航空特色高校人才培養目標也轉變為以工程教育認證為依托。因此,應根據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并結合行業需求及畢業要求,來設計新生入學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內容和實施方案。

一、航空特色高校大學生的畢業要求

本文以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為例。該學院有3個本科專業,分別是自動化、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航空特色顯著。經過對12條畢業要求的分析,得出入學教育課程的相關教學內容與其中4條緊密相關,可以作為達成畢業要求的有效支撐。這4條畢業要求如下。

1.職業規范方面的要求。畢業生應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能夠在航空航天工程實踐中理解并嚴格遵守工程職業道德、規范,并履行相關行為責任。即學生要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具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較強的社會責任感;能夠理解工程師的倫理道德,在航空工程實踐中依據專業領域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開展工作,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規范,并履行相應的責任。

2.個人和團隊方面的要求。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是一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系統工程,要求畢業生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并理解對應角色的責任;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意識,能夠根據團隊整體需求去領導、組織和協調團隊成員間的關系,做出合理決策。

3.溝通能力方面的要求。能夠就航空航天領域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如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具備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技術溝通和工程交流。

4.終身學習能力方面的要求。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學習過程中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在航空工程實踐中不斷提升學習能力;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具有根據個人或航空領域發展需求拓展知識的能力,以適應社會和航空技術發展的需要。同時,能夠針對技術問題的理解、分析和歸納總結不斷學習,進而適應社會和行業技術發展的需要。

二、航空特色高校新生入學教育的課程目標

通過對自動化學院2020級新生的調查發現,42%的學生不適應大學的自主學習模式;65%的學生對本專業非常向往,但對專業的歷史背景和就業前景、領域不甚了解;53%的學生不知道學習方向。根據OBE理念,入學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如表1所示。

目標1:幫助新生盡快融入大學的學習和生活中,完成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學會獨立生活,鍛煉其自主學習和生活的能力。

目標2: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樹立航空報國的職業理想,理解并能夠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規范。

目標3: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幫助學生鍛煉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其社會責任感。

三、航空特色高校新生入學教育的課程內容

很多學者對入學教育課程的內容做了深入細致的研究。馬娟歸納了目前大部分高校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有:校史、校情和校風教育;專業教育;校規校紀教育;國防教育;生活適應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2]。楊桂霞提出,新生入學教育課程體系分為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心理教育、學業與職業教育、生活指導與安全教育等模塊[3]。綜合以上學者觀點,在OBE理念的引領下,特制定航空特色高校新生入學教育課程內容(見表2)。

1.適應性教育。適應性教育是為了幫助新生在思想、心理、技能等方面達到特定要求,適應大學,進而全面適應社會而進行的教育[4]。學者田強指出,大學生從高中跨入大學校園,周圍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生活從依賴變成獨立,學習從約束變成自主,心理從家人哄著變成自我調節,人際關系從封閉變成開放。大學新生在學習、生活、心理和人際關系等方面都與之前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他們出現了適應方面的諸多問題[5]。因此,把適應性教育作為入學教育課程的內容之一,是非常必要的。新生適應性教育工作要取得實效,必須圍繞大學生的實際來開展,具體內容有:(1)介紹大學的學習方式和方法;(2)講授獨立生活的技巧,包括財、物的合理使用方法;(3)介紹寢室、班級同學的相處方式;(4)介紹校園環境,凸顯我校航空特色的人文景觀;(5)講解大學校園文化生活,如怎樣加入學生組織、如何選擇加入喜歡的社團等。

猜你喜歡
課程化入學教育
對“家庭教育課程化”的認識、探索與建議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課程化”建設的思考
中職新生入學教育工作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民辦高校新生入學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專學生管理研究
高校圖書館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實踐
淺談對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幾點建議
校園文化“課程化”構建的實踐與思考
中小學主題班會異化現象透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