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2021-09-10 07:22劉麗華
紅豆教育 2021年8期
關鍵詞:轉化策略學困生小學數學

劉麗華

【摘要】小學數學是小學學科教育中的重要組成成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著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正處于活潑好動的階段,導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安靜下來,再加上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部分數學知識對其而言難度較大,這挫傷了部分小學生的數學自信心,導致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恐懼心理,不敢參與到數學學習中,進而造成數學學困生的出現。為了更好發揮小學數學的教育作用,幫助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擺脫數學學習的困境,文章分析了小學數學學困生的產生的原因,并探討了相關的轉化策略,以期能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小學數學學困生主要是指,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難以有效的掌握教師所教導的知識,數學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這類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有一定的恐懼心理,害怕數學學習,這就進一步導致他們的數學學習成績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但是小學數學的學困生的轉化是有跡可循的,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環節留心觀察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以此為基礎,尋找幫助學困生解決數學難題,從而將學困生轉化為能有效進行數學學習的學生,以此來更好的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產生學困生的主要原因

1.學生的原因。事實上,小學數學的難度并非很大,對于極大部分的小學生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難度,而學困生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學生自身懼怕數學學習,在他們的主觀意識內小學數學的學習是很難的,導致他們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抵觸心理,進而影響了他們的數學學習的有效開展。所以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大都表現為學習積極性低下,不愿意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過程中,而懼怕心理導致他們對于數學學習沒有任何興趣可言,不愿意主動去進行數學的學習。還有部分學生之所以會成為學困生是因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有效的掌握數學學習的有效辦法,導致他們的數學學習效率不高,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獲得感不高,進而挫傷了他們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降低了他們數學學習的效率。

2.教師的原因。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仍然以學習成績的好壞來去衡量一個學生,從而出現學習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教師的優待,學習成績較為不好的學生則是受到教師的忽視的狀況,這樣的區別對待使學困生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對數學的學習失去自信心,更加不愿意參與到數學的學習環節當中。同時,由于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導致學困生走出數學學習難的困境,進一步阻礙了他們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

3.家庭的原因。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他們對于學生的學習影響非常重要,而家庭教育更是孩子教育組成至關重要的一環,所以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多多少少都會受到來自家庭這一方面因素的影響。部分家長對于小學生的學習不加管理,再加上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自我管控能力方面較為薄弱,同時數學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課后再沒有家長輔導幫助他們解決課堂上弄不懂的數學知識,這將會大大降低數學學習的效率,不利于開展家校共育的家庭教育方式。其次,良好的家庭氛圍能夠減少孩子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和負擔,更有利于他們在校學習的進行,部分家庭不和睦,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憂心忡忡,難以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二、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1.教師要激發數學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這就需要小學的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鼓勵和幫助,先幫助他們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再通過貫徹新課程教育理念來優化數學課堂,在教學環節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加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有針對性地幫助學困生進行數學能力的發掘,提高他們在數學學習環節的獲得感以及參與感,進而激發他們數學學習的興趣。

2.注重學困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學困生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們不愿意參與到數學學習的思考環節當中去,導致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而他們才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更是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一環。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由淺到深,由難到易的分層次的深入思考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思考的良好習慣,根據每位學困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進而達到幫助他們個性化發展的目的,更好的培養他們的數學創新思維能力,提高他們數學學習的效率。如教師在進行《圓柱與圓錐》一課的教學時,這一課的內容難度較大,學生在理解學習上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時就需要教師合理地發揮他們對于小學生的導向作用,課前對數學知識由淺到深的分層次進行教學安排,誘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更深層次地學習,進而達到培養小學生良好思維能力的目的。

3.家長要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懷。家庭教育是影響小學數學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長有著非常重要的責任。家長在教育過程中不能漠不關心或者采取激進的教育方式來幫助學困生提高他們數學學習的成績,這只會導致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更加厭惡和反感。所以家長以及教師在幫助學困生進行數學學習時,應以“鼓勵式”教學模式為主,對學困生的數學學習循循誘導,幫助他們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更好地發揮他們對于小學生的引導作用,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懷與援助,進而提升他們數學學習效率。

結語: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有效的進行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就需要家長以及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正視學困生,給予他們更多的援助與關懷,激發他們數學學習的興趣,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提高他們數學學習的效率,更好的擺脫數學學習難的困境,完成學困生身份的轉化。

參考文獻:

[1]朱滿喜.胸懷賞識之心呵護學生成長——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3(5):25-26.

[2]呂秀華.多播一份關愛,多灑一縷陽光——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35):61-61.

[3]秦麗華.淺談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000(022):60-60.

[4]趙青松.關愛數學學困生,靜候花開的聲音--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研究[J].數學大世界,2020,000(001):P.41-41.

猜你喜歡
轉化策略學困生小學數學
用愛和機智幫助學困生轉化
淺談轉化學困生的幾點體會
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轉化”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淺談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
大學“學困生”成因及其轉化策略淺析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