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物質對柿子醋的褐變控制

2021-09-10 07:22王彥晴王君
中國食物與營養 2021年4期
關鍵詞:抑制柿子

王彥晴 王君

摘 要:以柿子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抗壞血酸、乙二胺四乙酸、亞硫酸氫鈉、檸檬酸、氯化鈣、氯化鈉,探討其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效果。結果表明:單因素試驗中,以0.15 g/100 mL抗壞血酸、0.015 g/100 mL乙二胺四乙酸、0.3 g/100 mL亞硫酸氫鈉、0.4 g/100 mL檸檬酸、0.6 g/100 mL氯化鈣、0.6 g/100 mL氯化鈉對柿子醋抑制效果較好。由正交試驗確定復合添加劑的最佳組合為抗壞血酸0.1 g/100 mL、乙二胺四乙酸0.02 g/100 mL、亞硫酸氫鈉0.4 g/100 mL、檸檬酸0.5 g/100 mL。

關鍵詞:柿子;褐變;抑制

柿子經發酵制醋后,富含多種有機酸、氨基酸和生物活性物質,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但柿子醋液中含有較高的酚類物質如單寧等,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顏色逐漸加深,尤其是在打開食用后,褐變明顯加速。目前研究普遍認為,防止酶促褐變的主要途徑有抑制酶活性、降低底物濃度和降低氧氣濃度[1-4]。但從食用的角度來考慮,上述方法會影響柿子醋口感,故本研究通過考察抗壞血酸、乙二胺四乙酸、亞硫酸氫鈉、檸檬酸、氯化鈉、氯化鈣等添加劑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效果,探索有效的復合防褐變抑制劑[5]。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儀器

柿子,市購,自然脫澀后備用;釀酒活性干酵母,購于安琪酵母有限公司;醋酸菌,本實驗室保藏菌種。添加劑:抗壞血酸、乙二胺四乙酸、亞硫酸氫鈉、檸檬酸、氯化鈉、氯化鈣,均為食品級,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儀器:手持糖度計、721型分光光度計、離心機。

1.2 工藝流程

利用同一批柿子發酵制得柿子醋,柿子醋釀造完成后分組加入添加劑,經過一段時間后進行觀察對比[6]。

1.3 具體操作

(1)準備工作。柿子原料經后熟、洗凈、去核、熱燙后放入打漿機中打漿,然后在75 ℃滅菌15 min,冷卻至室溫[7]。(2)酒精發酵。將1%的活化好的活性干酵母和亞硫酸氫鈉0.26 g(使二氧化硫量達到40 mg/L)分別接入到4 L柿果漿中,直到第7 d時氣泡極少,發酵基本停止,此時酒精度約7.2%、殘糖約0.7%。(3)醋酸發酵。接醋酸菌培養液于柿果漿發酵的酒醪中,維持品溫30 ℃,在搖床中發酵3 d,將酒精發酵轉化為醋酸發酵。前期每12 h測定1次酒度、酸度和殘糖,48 h以后,每4 h測定1次酒度、殘糖和酸度,當發酵醪中醋酸含量間隔1 h不再上升或下降,即可出醋。(3)過濾和澄清。用加硅藻土的真空抽濾裝置過濾柿子醋,得到澄清透明,無懸浮物,呈琥珀色的柿子醋,此時酒度約6.8%、殘糖約0.55、酸度約0.93%[8]。(5)裝瓶。裝瓶前需進行巴氏殺菌,密閉冷卻后灌裝,得成品柿子醋[9]。

1.4 不同抗氧化劑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吸光值作為主要評價指標,分別對抗壞血酸添加量、乙二胺四乙酸添加量、亞硫酸氫鈉添加量、檸檬酸添加量、氯化鈣添加量和氯化鈉添加量進行單因素防褐變試驗。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選取抗壞血酸、乙二胺四乙酸、亞硫酸氫鈉和檸檬酸四個因素(表1)。

1.5 測定方法

總酸(以醋酸計,10~2 g/mL):酸堿滴定法(0.1 mol/L NaOH)??扇苄怨绦挝铮⊿SC):手持糖度計直接測定。酒度%(v/v,20 ℃):酒精蒸餾法。吸光值:柿子醋經離心沉降后,用721型分光光度計在波長420 nm處測吸光值,用1 cm比色皿,以蒸餾水作空白。

1.5.1 抗壞血酸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 將抗壞血酸和柿子醋按照一定比例稀釋,得到0.05%、0.1%、0.15%、0.2%、0.25%、0.3%的抗壞血酸,分別量取20 mL加入到小燒杯中,迅速攪拌后室溫(約22 ℃)靜置14 d。每7 d經過巴氏殺菌(60 ℃)、離心(3 000 r/min,10 min)后,用膠頭吸管輕輕吸取上清液測定柿子醋吸光值。每個試樣重復測定3次,最終取其平均值,并記錄數據。

1.5.2 乙二胺四乙酸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 將乙二胺四乙酸和柿子醋按照一定比例稀釋,得到0.005%、0.01%、0.015%、0.02%、0.025%、0.03%的乙二胺四乙酸,后續步驟如上條,最終取其平均值,記錄數據。

1.5.3 亞硫酸氫鈉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 將亞硫酸氫鈉和柿子醋按照一定比例稀釋,得到0.1%、0.2%、0.3%、0.4%、0.5%、0.6%的亞硫酸氫鈉,后續步驟如上條,最終取其平均值,并記錄數據。

1.5.4 檸檬酸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 將檸檬酸和柿子醋按照一定比例稀釋,得到0.1%、0.2%、0.3%、0.4%、0.5%、0.6%的檸檬酸,后續步驟如上條,最終取其平均值,并記錄數據。

1.5.5 氯化鈣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 將氯化鈣和柿子醋按照一定比例稀釋,得到0.1%、0.3%、0.6%、0.9%、1.2%的氯化鈣,后續步驟如上條,最終取其平均值。

1.5.6 氯化鈉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同氯化鈣)

1.5.7 正交試驗 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選用效果較好的抗壞血酸、乙二胺四乙酸、亞硫酸氫鈉和檸檬酸四個因素,設計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試驗確定9個對照樣的試驗條件,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吸光值的方法獲得試驗數據。

2 結果與分析

2.1 測定波長的確定

為了量化評定柿子醋褐變程度,選用吸光值作為試驗指標來度量。以蒸餾水為參照,用WJF2100型可見分光光度計在420 nm波長范圍內對柿子醋的吸光值進行測量。吸光值越小,褐變程度越低,護色效果越好。

2.2 抗壞血酸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

圖1表明,用抗壞血酸護色效果明顯,且不同濃度的抗壞血酸對柿子醋的褐變抑制效果不同。隨著抗壞血酸濃度的增大,7 d時柿子醋吸光值呈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在抗壞血酸選用量為0.15%時,柿子醋吸光值最低,但是效果較原醋不太明顯;14 d時柿子醋的吸光值呈先減少后增大再減少的趨勢,在抗壞血酸選用量為0.15%時,柿子醋吸光值最低,護色效果越好,可以得到呈琥珀色的柿子醋,在抗壞血酸選用量為0.25%時,柿子醋吸光值最高,且與原醋吸光值相近,說明此濃度對柿子醋褐變的抑制效果沒影響,但當抗壞血酸選用量為0.3%時,柿子醋的吸光值很低,說明該濃度對柿子醋褐變抑制效果較好,在以后的試驗中應該注意研究。

2.3 乙二胺四乙酸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

圖2表明,用乙二胺四乙酸抑制柿子醋褐變效果明顯,且乙二胺四乙酸濃度對抑制柿子醋褐變效果差異不大。隨著乙二胺四乙酸選用濃度的增大,7 d和14 d的吸光值變化不大,且當乙二胺四乙酸選用濃度為0.015%時,柿子醋的吸光值在經歷14 d仍幾乎不變,且吸光值較小,說明此濃度的乙二胺四乙酸護色效果較好。

2.4 亞硫酸氫鈉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

圖3表明,用亞硫酸氫鈉護色效果明顯,且不同濃度的亞硫酸氫鈉對柿子醋的褐變抑制效果不同。隨著亞硫酸氫鈉選用濃度的增大,7 d時吸光值變化不大,但較原醋,吸光值很低;而14 d時吸光值逐漸增大,在亞硫酸氫鈉為0.3%時,吸光值最小,即此時的護色效果最好,而當亞硫酸氫鈉濃度為0.5%時吸光值最大,即此濃度的護色效果最差,而當亞硫酸氫鈉濃度為0.6%時,吸光值迅速下降,表明此濃度的護色效果較好,需在后續試驗中注意研究。

2.5 檸檬酸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

圖4表明,用檸檬酸護色效果明顯,且不同濃度的檸檬酸對柿子醋的褐變抑制效果不同。隨著檸檬酸選用濃度的增大,7 d時吸光值變化不大,但當檸檬酸濃度為0.5%時,吸光值顯著增大,此時護色效果較差。與原醋相比,吸光值較小;而14 d時吸光值先增大后減小再增大,在檸檬酸濃度為0.4%時,吸光值最小,即此時的護色效果最好,而當檸檬酸濃度為0.6%時吸光值最大,即此濃度的護色效果最差,當檸檬酸濃度在0.3%~0.5%內,吸光值很穩定且很小,說明這個濃度范圍的檸檬酸護色效果較好。

2.6 氯化鈣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

圖5表明,用氯化鈣護色效果較好,且氯化鈣濃度對抑制柿子醋褐變效果差異不大。隨著氯化鈣選用濃度的增大,7 d和14 d時吸光值變化不大,與原醋相比,吸光值較小,但柿子醋是一種調味品,添加氯化鈣可能會影響其風味、口感和品質,故不作深入研究。

2.7 氯化鈉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

圖6表明,用氯化鈉護色效果較好,且氯化鈉濃度對抑制柿子醋褐變效果差異不大。隨著氯化鈣濃度的增大,7 d和14 d時吸光值圖6 氯化鈉對柿子醋褐變的影響變化不大,與原醋相比,吸光值較小,隨著氯化鈉濃度的增大,吸光值先減少再增大,當氯化鈉濃度在0.3%~0.9%這個范圍內,護色效果較好,但柿子醋是一種調味品,添加氯化鈉可能會影響其風味、口感和品質,故不作深入研究。

2.8 正交試驗

在單因素試驗結果的基礎上,以護色效果較好的抗壞血酸、乙二胺四乙酸、亞硫酸氫鈉、檸檬酸四個因素各取3個水平作正交試驗。表2表明,各因素的主次順序為A>C>D>B,最適組合為A1C3D3B3,即抗壞血酸為0.10%、亞硫酸氫鈉為0.40%、檸檬酸為0.50%、乙二胺四乙酸為0.020%。

3 結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抗壞血酸、乙二胺四乙酸、亞硫酸氫鈉、檸檬酸、氯化鈣、氯化鈉對柿子醋的褐變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四個主要因素對抑制柿子醋褐變作用的主次順序為抗壞血酸、亞硫酸氫鈉、檸檬酸、乙二胺四乙酸,最優的抑制條件為抗壞血酸濃度為0.10%、亞硫酸氫鈉濃度為0.40%、檸檬酸濃度為0.50%、乙二胺四乙酸濃度為0.020%。本試驗采用最優抑制條件對柿子醋褐變進行抑制作用,將柿子醋的吸光值降低了52%?!?/p>

參考文獻

[1]孫芝楊,錢建亞.果蔬酶促褐變機理及酶促褐變抑制研究進展[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7,13(3):22-24.

[2]Geraldm S.Browning of food:control by sulfites,antioxidantys,and other means[J].Food Technol,1993,47(10):75-84.

[3]陳振林.帶果肉柿子汁飲料工藝研究[J].工藝技術,2005,26(8):99-101.

[4]占習娟,陳義倫,張蕾,等.鮮柿貯藏保鮮及褐變控制技術的研究[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6(6):21.

[5]李剛,孫俊良,張玉坡.幾種抗氧化劑對柿子醋顏色變化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6,16(34):4100-4104.

[6]周文鳳.柿果醋生產工藝研究[J].中國釀造,2002(3):23-25.

[7]占習娟.柿果貯藏加工品質變化及控制技術的研究[D].山東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07.

[8]田瑜.食醋非生物性返混的研究[J].中國釀制,2003(2):12.

[9]張東健,李新生.食品防腐保鮮技術[J].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

Control of Browning of Persimmon Vinegar

WANG Yan-qing,WANG Ju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030801,China)

Abstract:Experiment with persimmon vinegar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ing ascorbic acid,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sodium bisufite,citric acid,calcium chloride,sodium chloride,explore the persimmon vinegar browning effe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in a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using 0.15 g/100 mL ascorbic acid,0.015 g/100 mL ethylene diamine teraaetic acid,0.3 g/100 mL sodium bisulfite,0.4 g/100 mL citric acid,0.6 g/100 mL calcium chloride and 0.6 g/100 mL sodium chloride on persimmon vinegar had good inhibitory effect.Trial by the orthogonal test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compound additives was ascorbic acid 0.1 g/100 mL,EDTA 0.02 g/100 mL,sodium bisulfite 0.4 g/100 mL,citric acid 0.5 g/100 mL.

Keywords:persimmon vinegar;browning;inhibitory

猜你喜歡
抑制柿子
誠實的學生
柿子青青
秋落柿子紅(油畫)
撿柿子
來自柿子的煩惱
合理利用班內小群體中同輩壓力的抑制與扶持來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
董事異質性對大股東隧道效應抑制效果分析
紫杉酚納米纖維對腫瘤生長和新陳代謝的抑制作用
開關電源的電磁干擾抑制分析
自己熟的柿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