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探討

2021-09-10 15:09郭畔李曉楠盛曉雪
家園·建筑與設計 2021年4期
關鍵詞:生態城市設計策略城市規劃

郭畔 李曉楠 盛曉雪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因此,許多城市也紛紛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的規劃。因為這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還可以實現現代化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城市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現代城市規劃設計中融入綠色生態元素,進而促使人們改變生活以及生產方式,將城市打造成現代化的宜居城市,體現出社會與時代的進步。本文首先介紹了現代化城市規劃設計的常見問題,然后提出了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工作應該遵循的幾項原則,最后探討了城市規劃設計工作中生態城市規劃工作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城市規劃;生態城市;設計策略

正文

隨著社會進程的加快,環境污染問題在我國越發的凸顯。很多城市的環境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出現霧霾、可利用的資源逐漸變少。對此,國家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的倡議,將城市建設綠色化、生態化,從而減少環境污染問題的出現,保護生態系統健康運行。然而實際工作規劃時還會存在一部分問題,需要相關部門引以重視,做好生態城市規劃工作的策略研究,將其建設成為生態與經濟發展并存的城市。

一、現代化城市規劃設計存在的問題

1.1 生態意識不夠強

在以前,很多人只考慮到了城市的擴建,認為通過擴大城市的面積提高經濟發展水平。但殊不知在擴建過程中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也沒有考慮到城市的生態環境建設,導致城市高樓建筑眾多,而綠化面積卻越來越少。一些居民小區綠植稀少也沒有基礎的設施建設,比如垃圾轉運站,這就使得小區居民垃圾隨處扔,影響城市容貌。這些現象都反映出了人們生態意識的薄弱,不重視對城市生態系統的保護。

1.2 生態城市規劃工作落實不到位

近幾年來,國家和政府開始加大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力度,隨之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也逐漸增強,在工作生活中時刻牢記環保意識。與此同時,城市規劃建設工作的開展也融入了生態建設理念,比如垃圾分類、綠色出行等。但是總體來看,生態城市的規劃工作還沒有落實不到位。人們缺少以長遠眼光去建設生態城市的意識,而是僅僅停留在了一個階段。工作人員應該制定長遠的生態城市建設工作計劃,分階段逐步開展工作,將每個階段有機地銜接起來,最終真正地實現生態城市的建設。

二、生態城市建設規劃原則

2.1 生態性原則

在建設生態城市規劃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當最大程度的發揮出自然環境在城市規劃設計工作中的價值。與此同時,在保留現在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做到不破壞本來的城市基礎環境建設,努力實現城市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應該充分體現出城市居民與生態系統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創造更加和諧文明的生態文化氛圍。除此之外,大力宣傳綠色生態保護,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生態城市建設工作中。

2.2 經濟性原則

在建設生態城市規劃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對人們原來的生活方式加以創新改變,實現日常生活的綠色化發展。當然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應該提高城市的發展,兩方面缺一不可。比如,加大對城市綠地建設的工作力度,這樣可以愉悅人們的心情,讓人們感受到生態環境良好的美好生活,從而更加積極地參加工作。除此之外,合理配置水體資源和土地資源、有效落實節能降耗工作理念、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還可以幫助能源消耗產業朝著低碳型產業方向前進,明確城市內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目標,科學的利用重點產業帶動其他生態工程建設的創新和發展。

三、生態城市建設規劃的有效策略

3.1 統籌規劃,協調發展

在制定生態城市建設的工作規劃時,應該提前做好工作目標的籌劃。積極保護原生態的自然生態景觀,為人們打造出綠色健康的生活環境。在生態城市規劃工作中,應該要保證城市內部建筑景觀的美觀性和居住舒適度,科學設計城市與景色的銜接,使生態建設和城市的每一部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協調發展。生態城市還需要在文化氛圍方面加以建設,體現出城市居民獨有的文化特色。除此之外,還要重視城市的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的發展可以帶動城市旅游業的發展。濃厚的文化氛圍、綠色健康的生態環境、發展迅速的經濟水平等眾多方面統籌規劃,最終實現理想的生態城市建設目標。

3.2 合理配置生態資源

生態城市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生態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為建立一個更加健康綠色的城市環境創造條件。因為大自然自身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所以長時間合理的利用資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生態環境問題,在降低城市污染物產生的同時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量,朝著建立環保節約的生態環境目標不斷前進。

3.3 樹立生態文化規劃理念

生態城市展開規劃設計工作離不開生態文化規劃理念的支撐。實際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清楚地了解當地的特色生態環境,然后合理的對資源類型進行劃分,同時要有效做好自然資源的融合工作。在此基礎之上,挖掘并保護城市里有特點的文化。比如歷史文化,歷史文物是非常寶貴的一項資源財富,如果被破壞將會損失重大。這時候就需要工作人員在建設生態城市時,時刻保持生態文化規劃理念,對城市重要的文化、生態資源進行保護,還要將文化習俗與時俱進,力爭做好新時代的生態城市規劃與設計工作。

3.4 制定公共政策和治理體系

對于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需要公共政策和治理體系的約束。通過具體的政策體系,在制度上加大對各部門的管理力度,加強企業生產方案的創新與改進,一旦發現有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立即嚴肅處理。通過完備的治理體系與公共政策,讓生態建設深入到每個人的心中,為生態城市的順利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態城市的規劃建設工作是有重大意義的。政府部門應當加大對城市生態環境的管理力度,及時地解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共同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生態城市建設規劃策略。在建設生態城市的過程中應該堅持生態化、經濟化的工作原則,通過制定公共政策和治理體系,加強全方位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合理配置生態資源,樹立生態文化規劃理念等有效的方法,使得城市居民和生態環境和諧共生,實現城市生態環境、經濟水平、人民生活質量的綜合提升,進而達到城市生態可持續化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洋.關于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思考[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01):104-105.

[2]沈清基,彭姍妮,慈海.現代中國城市生態規劃演進及展望[J].國際城市規劃,2019,34(04):37-48.

沈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000

猜你喜歡
生態城市設計策略城市規劃
生態城市規劃建設與中國城市發展
贛鄱生態水產品包裝設計策略研究
海綿城市理念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
淺議郊野公園對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設計策略
設計策略決定企業品牌形象
大連智慧旅游平臺UI浪漫設計研究
《城市規劃評價及其方法:歐洲理論家與中國學者的前沿性研究》
對我國當前城市規劃中公共參與的思考
淺談我國城市規劃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