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品管圈活動提高基層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研究

2021-09-10 19:39張蔚張永花喬衛東安豐再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3期
關鍵詞:手衛生醫院感染品管圈

張蔚 張永花 喬衛東 安豐再

摘要:目的 探究開展品管圈(QCC)活動在提高基層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中的效果。方法 成立QCC手衛生活動小組,制定活動方案,設計調查問卷和觀察表,對某院63名基層醫務人員進行QCC活動前后的手衛生調查,分析存在問題、擬定對策、貫徹實施并對實施效果進行評價。結果 QCC活動后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率、正確率分別為81.27%、83.87%,均高于活動前(49.67%、60.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顒忧昂蟮氖中l生知曉率也有顯著提高,活動前后分別為66.87%、94.75%(P<0.01)。醫生、護士的手衛生依從率分別從44.66%、55.15%提升至80.61%、83.74%。在不同手衛生指征下的依從率均有顯著提升,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QCC活動后達標率為127.73%,進步率為63.62%,品管圈成員在活動中的能力也有顯著提高。結論 通過QCC活動可以有效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并且培養團隊精神。

關鍵詞:品管圈;醫務人員;手衛生;醫院感染;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1-135-02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工作性質相近或相關的人組圈,針對部門內的問題,通過團隊力量,結合集體智慧,運用各種手段,解決工作中的問題[1]。QCC作為重要的管理工具已廣泛應用于醫院質量管理各個方面。為提高某基層醫院的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和正確率,減少醫院感染發生,于2019年7月-12月開展手衛生的QCC活動。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某基層醫院臨床科室的醫務人員,包括醫生、護士及其他人員(醫技、管理)。2019年1月-6月進行基線調查,為QCC活動前。2019年7月-12月為QCC活動后。

1.2研究方法

1.2.1 成立手衛生品管圈(QCC) 品管圈小組成員共10人,分別從院感專職人員、感控醫生(護士)、科主任、護士長中篩選出代表組成,圈長為院感分管副院長,并有對品管圈和醫院感染管理有豐富經驗的人員進行輔導,同時設圈名為“零感圈”。寓意為“努力將因手衛生不到位導致的醫院感染降低為零”。

1.2.2 手衛生現狀調查 根據2009年《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及《WHO醫療機構手衛生指南》制作《手衛生知識及認知度調查》和《手衛生依從性、正確率觀察表》,前者用于對院內醫務人員的手衛生知識掌握以及認知情況進行調查,后者用于觀察統計醫務人員在進行診療操作過程中的手衛生執行情況。

1.2.3目標設定 通過現狀調查得出活動前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率為49.67%,根據二八原則將改善重點定為78.77%;通過圈內成員相互打分得到活動前圈能力為62.4%。根據品管圈公式目標值=目標值+改善值=現狀值+(1-現狀值)×改善重點×圈能力=49.67%+(1-49.67%)×78.77%×62.4% ,即本次活動的目標是通過QCC將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率提高至74.41%。

1.2.4 原因分析、對策擬定及實施 圈員通過頭腦風暴法、現場詢問以及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影響手衛生依從性的因素進行討論,并運用魚骨圖從、人、機、料、法、環、測六個方面對因素進行梳理總結。由圈員對魚骨圖的因素進行分類匯總并打分,通過制作柏拉圖明確造成基層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手衛生知識掌握不足(如手衛生規范內容、指征);手衛生設施配備不足(如未配備非手觸式洗手池,干手紙供應不足);手衛生意識不到位;手衛生氛圍不足;以及未納入質量考核,獎懲力度不足。因此以上五項原因確定為本次活動待改善重點。

1.2.5統計方法 利用Epidata 3.1軟件進行數據雙錄入并進行邏輯核查;用Excel表進行數據匯總、整理與繪圖;用SPSS 22.0進行數據統計,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的基層衛生院醫務人員共計67人,參與調查人員63人,參與度為94.30%。其中男性24人,女性39人;醫生31人,護士19人,其他人員(醫技、管理等)13人;年齡在25-58歲,平均年齡34歲;其中,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23人,初級職稱32人?;顒忧安煌挲g段、不同職稱及不同性別之間的依從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正確率之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

2.2手衛生知識掌握情況

QCC活動前后分別進行手衛生知識考核,考核內容及結果見表1。手衛生知識的知曉率由66.87%上升到94.75%。其中,手衛生相關概念及手衛生指征方面的的知識提高尤為有效,分別由59.89%、64.84%提高至93.90%、94.39%;六部洗手法在QCC活動后由掌握的最好,由74.84%提高至97.90%;其他知識掌握也有提高,由69.89%升至92.38%,以上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手衛生依從性、正確率

QCC活動前手衛生依從率為49.67%,正確率為60.53%;QCC活動后手衛生依從率為81.27%,正確率為83.87%,QCC活動后手衛生依從率和正確率均高于活動前,并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60.732,P<0.001;χ2=24.275,P<0.001)。QCC活動后醫生手衛生依從率從44.66%提升至80.61%,正確率從58.70%提升至84.81%;QCC活動后護士手衛生依從率從55.15%提升至83.74%,正確率從64.00%提升至88.3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2.4不同指征的手衛生情況

在QCC活動后不同手衛生指征的依從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正確率也均有改善,其中無菌操作前和血液體液暴露后兩個指征的正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通過6個月的QCC活動,醫務人員的手衛生知識掌握率從66.87%上升到94.75%,培訓效果顯著。手衛生依從率從49.67%上升到81.27%,正確率從60.53%提高至83.87%,其中醫生和護士的改善最為明顯,與成燕等[3]的研究一致。QCC活動前,接觸患者前的手衛生依從率最低為28.57%,其次為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29.09%),經過活動期間的持續改進,活動后分別提高至72.92%和79.49%,說明措施落實有成效。

QCC作為醫院管理的重要手段,應用于持續改進手衛生依從性中取得了顯著效果。同時,開展QCC活動使得每位圈員都有機會學習相關知識,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通過集體智慧解決問題,并在過程中增進了交流,在各個方面都得到了提升[4]?;鶎俞t院規模相對較小,為全員參與提供了基礎;人員相對固定,大多為本院職工,沒有進修、規培等短期人員,為活動后的長期效果提供了保證.因此,將QCC應用于基層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中具有適用性、可行性和長效性。鑒于QCC活動的良好效果,可以將QCC在今后的手衛生工作及醫院感染管理的其他方面中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劉庭芳,劉勇.中國醫院品管圈操作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2]李六億,徐艷.醫院感染管理的風險評估[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7):2607-2610.

[3]成燕,楊薇,侯章梅,等.應用品管圈提高神經科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6(11):852-856.

[4]袁華漸.品管圈在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應用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4.

基金項目:山東省基層衛生科技創新項目(JCK1949)

(日照市人民醫院 山東 日照 276800;日照市東港區濤雒中心衛生院 山東 日照 276800)

猜你喜歡
手衛生醫院感染品管圈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肺結核患者痰標本留取合格率中的應用
應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對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的作用
產房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品管圈應用的療效分析
品管圈活動在眼科患者視力檢查中的應用及對漏查率的研究
精神病??漆t院手衛生執行率調查分析
外科臨床護理過程中手衛生教育與預防醫院感染
重癥監護病房感染危險程度分析與護理措施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手衛生促進項目管理實踐
縣級醫院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