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輔導員防詐騙教育的探討

2021-09-10 07:22許肯
中學生學習報·教師版 2021年2期
關鍵詞:電信詐騙輔導員

許肯

摘要:本文以輔導員與法學教師協同開展防電信詐騙教育為切入點,論證了輔導員與法學教師協同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二者協同教育過程中,如何發揮各自的優勢,更好地完成防電信詐騙教育工作,以及建立雙方的溝通交流平臺等措施,以期為高校開展防詐騙工作提供有益思考。

關鍵詞:輔導員;法學教師;協同教育;電信詐騙

一、輔導員與法學教師協同開展防詐騙教育的必要性及現實意義

1.電信詐騙危害性較高

對于電信詐騙,首先要明確的是它不僅騙取財產,還會給大學生的心理帶來傷害,更有甚者,不少大學生遭受電信詐騙后,會失去理智,選擇自殘自殺。試問,面對不法分子量身定制的電信詐騙騙局,沒有輔導員和刑法學、公安學等專業法學教師的引導教育,有多少學生能保持理性,不上當受騙?因此,輔導員與法學教師二者協同開展防詐騙教育工作,就顯得迫切而又必要。

2.應對電信詐騙的必然要求

當下的大學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剛脫離高中三年的高強度學習,多數心智尚未成熟,不具備法律意識,對電信詐騙防不勝防。因此,如何引導大學生理性面對電信詐騙,有效地保護自身財產安全,是高校防詐騙教育工作必須積極回應并著力解決的問題。防電信詐騙教育涉及詐騙種類特征講解、受騙學生的成因分析等一系列專業知識,僅靠輔導員一方的力量難以完成。因此,輔導員有必要同專業人士,即法學教師尤其是刑法老師積極溝通,協同開展防詐騙工作。正是因為輔導員和法學教師各有所長,二者形成合力定能取得良好成效。輔導員積極參與防詐騙教育工作,有助于掌握電信詐騙的特征及防范要點。由于輔導員和學生接觸更多,更了解學生的成長發展規律,可以借此針對不同年級、不同階段的大學生開展不同主題的防詐騙教育工作。

二、輔導員與法學教師協同開展防詐騙教育工作的現狀及問題

輔導員對電信詐騙種類及學生受騙的成因不明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大多對黨建、學風建設、就業咨詢等事項能夠應對自如,而在面對防詐騙教育時,卻往往缺乏信心。究其緣由,莫過于電信詐騙種類繁多,詐騙形式也逐漸趨向多樣化,輔導員難以準確把握。除此之外,對于電信詐騙的成因也并不清晰,在教育過程中往往把握不到重點,教育效果不佳。

從法律上講,犯罪分子實施電信詐騙的目的,在于使受害人產生錯誤認知而給付財產。因此,對于不同年齡段,不同性格的詐騙對象,自然就有不同種類的電信詐騙手段。據公安部統計,電信詐騙種類多達 20類,具體形式 100多種。輔導員當然無法完全掌握,但有必要對主流電信詐騙的手法做到相對熟悉,詐騙形式主要包括虛假中獎、釣魚網站、冒充親友及導師、網購虛假鏈接、銀行卡違規操作等。對于大學生受騙的成因,輔導員自然也不如法學專業老師熟悉,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輔導員開展教育工作的成效?;谏鲜龇N種原因對單方教育的限制,輔導與法學教師協同開展防詐騙教育工作顯得尤為必要。

事實上,輔導員與法學教師在各自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交集,例如入學普法教育、違紀學生引導等方面,大都是兩者協調配合完成。但在其他教育領域,兩者仍缺乏及時、便捷的溝通交流平臺。法學教師的工作重心集中在法學知識傳授、法律咨詢等方面,可能會出現過于強調電信詐騙專業性,而忽視因為學生的人際交往、性格特征等因素所引發的電信詐騙問題。因此,僅僅依靠法學教師的講授引導,難以防范電信詐騙。與之相對的,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對學生的經濟條件、人際交往、性格特征等方面有更多的了解,但如何將上述優勢加以利用,歸納并找出針對不同類型學生防詐騙知識教育方法,仍需法學教師從專業的角度給學生提供科學的建議。此外,學生如遇到電信詐騙,自己和輔導員都難以把握時,需要及時聯系法學老師進行咨詢,這時輔導員就是“中間人”,但目前高校尚未建立輔導員與法學教師及時溝通、化解問題的對接平臺。

三、輔導員與法學教師協同防詐騙教育工作的路徑

1.講解和分析電信詐騙的種類及受騙成因

基于學生甚至輔導員對電信詐騙的種類及受騙成因的掌握均不夠明確,這就要求輔導員和法學教師在進行防詐騙教育的過程中,須重點關照和解決。具體而言,二者在協同教育的過程中,有必要講解電信詐騙的不同種類,分析大學生受騙成因,讓學生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提高警惕性和防范意識。通常來說,大學生受到電信詐騙的原因有以下幾種:首先,大學生信息泄露嚴重,缺乏信息保護意識,不少學生看到二維碼就掃,看到登記領紅包就心動,這樣“出賣”個人信息,使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其次,大學生心智不夠成熟,思維不夠縝密,無法識別不法分子設下的層層陷阱。最后,大學生不夠冷靜,不善與人溝通,遇到問題容易慌張,不擅長甚至不愿意與同學、輔導員溝通。因此,輔導員與法學教師在協同教育時,不僅要徹底捋清此類詐騙的特點,還要告誡學生,網購須謹慎,一定要選擇正規的網購公司,如淘寶、京東、亞馬遜等官方 App。賣方私發的付款鏈接,一律不要點開,二維碼也不能輕易掃碼。學生只要保持冷靜,要求賣方一切按正常的網購流程走,騙局便不攻自破。

2.構建工作交流平臺及評價反饋平臺

上文已述,輔導員與法學教師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平臺,是掣肘雙方協同開展防電信詐騙教育的主要原因,為走出困境需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制定定期交流計劃。輔導員和法學教師是大學生防詐騙教育隊伍的核心成員,是確保防詐騙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攻堅力量,兩者定期交流計劃的制定必不可少。首先,在思想上應認識到防詐騙教育并不單單是輔導員的職責,同樣也是教師的職責。其次,應當共建防詐騙教育課程教研室,將輔導員和教師這兩支隊伍吸納進來,共同參與課程設計、集體備課、課程評價等全過程,組織培訓交流。二者在協同教育的同時,還可以針對防詐騙教育共同展開相關研究,探究大學生受騙的規律及新型電信詐騙的預防等。建立評價反饋平臺,即要對輔導員開展防詐騙教育工作的情況進行考評。許多高校在輔導員考評中已經將此作為一項考評標準,還建立了防詐騙教育咨詢站學生可以對教育工作進行評分,學校也能借對雙方進行考評,促使輔導員和法學教師在防詐騙教育工作上不斷改進、共同提升。更為重要的是反饋機制,學生在聽完防詐騙教育后,可能仍會心存疑惑,可通過平臺進行反饋,輔導員和教師及予以回答,并在下一次開展教育時著重講解。

猜你喜歡
電信詐騙輔導員
高校輔導員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探究
學生對輔導員工作的滿意度調查與對策
電信詐騙犯罪的形勢與對策
互聯網世界如何實現隱私權的保護
現代法律之殤——電信詐騙
電信詐騙的社會化治理:體系構建與實踐推進
高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時代訴求與角色定位
無孔不入的“電信詐騙”
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理念轉變與機制創新
“有為”也應“有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