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與“學”的碰撞

2021-09-10 11:38唐群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18期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方式

唐群

摘要:任何變革都是觀念和行為的轉化,在學科全息育人視域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所面臨的是從教學觀念到教學方式、從教學內容到知識結構,從教師的教到學生的學的轉變。

關鍵詞:學科全息育人;小學美術;教學方式

引言

學科全息育人是指學科的、課程的、一堂課的全部信息,以學科課堂實現教學到育人的功能轉變,貫穿全學段、全學科、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方法、路徑、策略。通過“學科認知、德性育人、審美育人、健康育人和實踐育人”五位一體達成“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換句話的意思是說,由學科教學轉向學科育人;由智育第一轉向五育并舉。

一、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碰撞”

線上教學的教學方式,不管是應急之策還是發展趨勢,都給教育帶來了巨大深遠的影響。作為美術教師要善于化“?!睘闄C,順勢而為。全民“網課”中考驗著每一位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線上教學,既考驗教師也考驗學生。

記得去年學校書記組織所有綜合學科的老師,召開了線上教研活動?;顒又袝浄窒砹怂谱鞯目茖W學科的導學單。我靈光一現,“我們美術學科也可以制作一個這樣的導學單,學生學起來更方便?!碑斖?,我模仿著制作出了我們學科的第一張導學單“一年級第四周美術課導學單”。這張導學單成為了學生學習微課的輔助工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它既是老師的教案,又是學生的學案,把“教”和“學”有機結合在一起。

1.結合北碚區教師進修許愿美術學科復課建議,根據各年級(班級),收上來的線上作業,進行查漏補缺,落實教學的重難點。

2.沿用線上教學方式,每周五向學生推送優秀的微課。便于學生課后隨時帶著自己的興趣和愿望去學習,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掌握相關技能。

3.定期(四周為一個周期)展示優秀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在美術教學領域,過去我們僅在“技”的層面展開教學,而今的教學需要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洞察問題和解決問題,逐步形成學科觀念、思維方式和探究技能。從而使得美術教學在國民素養的形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教學設計之“變”

教與學方式轉變的核心是從原有的單一方式轉向多元方式,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學習力、實踐力和創新力,提升學習品質和精神。學科全息育人視域下的教學設計由 “學科教學”轉向“學科教育”,突出了教學的育人價值,逐步進入美術甚至美術學科以外的知識融合,引發知覺、思維的異變。教學設計直接影響教學內容、方法、結果。學科全息育人的教學則是將學生視為教學目標、內容組織、方法選擇、評價方式的真正的主體和中心。即:從學科知識和技能的直接傳授變為思維能力和學習方式的培養。

美術教學只有走心才能調動學生的身心參與美術學習,觸動學生的情緒,將所學與他們的體驗和經驗相結合,喚起他們內在的情感,獲得知識、思維、行為、能力、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收獲。美術教學由“是什么”到“為什么”的教學轉變,是一個由單一的知識技能認知到審美覺悟的學習變化。

三、教材、教學內容的教學之“變”

在教學中,筆者發現湘版小學階段美術教材體系多為單課形式,少數以單元課的形式存在,而且前后課之間也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系,課與課之間也缺乏內在的聯系和遞進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掌握相關的美術基礎知識,缺少美術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因此,在教學中,筆者嘗試以主題單元式實施教學,對教材進行分析梳理,重新組合,整體設計,使教學更具有系統性、連貫性,從而保持對特定主題的持續聯系和深度關注,獲得駐留感,增強美術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一)分析教材,重組內容

以湘教版教材第4冊為例,縱觀整冊教材,不難發現與民間玩具相關的內容有以下幾課:第3課《小老虎》、第10課《民間玩具》,這兩課的主題相同,但內容安排并不連貫,中間間隔了《動物聚會》、《左鄰右舍》、《動漫亮相》等教學內容。因此,筆者設計了以“有趣兒的民間玩具”為主題的民間玩具單元教學,去重構教材。

(二)主題單元教學的組織與實施

1.主題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中國民間玩具源遠流長,分布地域廣闊,它的種類、材料、造型都各不相同,由于它們是相互借鑒與傳承的共性藝術,因而具有穩定的傳統式樣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本單元從孩子身邊的民間玩具入手,引導他們去欣賞各地不同風格的民間玩具,了解民間玩具的材質、造型、色彩、花紋等特色,初步領略、認識形式美基本法則,探究其制作方法,再通過講關于民間玩具的故事,滲透簡單的民俗文化知識。

我希望學生通過學習,達到以下目標:(1) 欣賞、了解民間玩具的材質、造型和色彩特征;模擬布老虎的制作方法,制作一只紙質小老虎玩具。(學科認知);(2)體會民間玩具的造型、色彩美。(審美育人);(3)通過個性與共性的學習,讓學生養成勤于反思的學習習慣,懂得尊重自然的規律和法則,更好的認識自己,接受他人。(德行育人);(4)身體健康:注意自身衛生和教室衛生;安全使用剪刀。心理健康:欣賞自己和同學創作的美術作品,交流想法。(健康育人);(5)積極主動參與美術學習和創作,并能夠珍視自己的作品成果;嘗試用完成的作品裝飾教室或走廊,美化周圍環境,讓作品和我們的學習生活融為一體。(勞動育人)。

2.分析和反思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成了教學的目標,主題單元式教學避免了過去美術課程“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的弊端,更好第保持了對主題的持續聯系和深度關注,增強了美術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有效地幫助學生成長。主題單元式教學還有更多的方法和途徑,筆者將繼續在實踐中思考和探究,尋找適應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方式方法。

誠然,影響美術學科教育質量的因素很多,但教學方式對教育質量的影響不可小覷。我們需要跳出傳統美術教學中單一的技能和美術基礎知識的教學,從知識目標變為素養目標;從單一學科到整合課程學科融合,讓學生經歷探究、合作、問題解決,才能真正實現美術學科全息育人的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尹少淳,尹少淳談美術教育[M].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11.

[2]尹少淳,小學美術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4.

重慶市北碚區狀元小學

猜你喜歡
小學美術教學方式
通信電子電路課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其教學方式探索
“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
淺談新型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關于提升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改進辦法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