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吧”“咖”的語素化及其競爭

2021-09-13 03:57胡悅玥丁志叢
文教資料 2021年17期
關鍵詞:對比研究競爭

胡悅玥 丁志叢

摘? ?要: 從“吧”和“咖”的來源和組合方式重新梳理“吧”和“咖”的語素化過程,探究“咖”對“吧”的競爭替換表現,從外部和內部兩個角度分析原因。

關鍵詞: 語素化? ?“吧”? ?“咖”? ?對比研究? ?競爭

1.相關概念及文獻綜述

研究語素化的問題,首先要明確語素化的概念。語素是語言單位中最小的音義結合體,即有獨立意義的語言單位,不能再被分割。在信息互通、網絡高度發展的時代,新的語素是可以被創造的,只要新的語素可以被大眾所接受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語言符號,承載一個概念,就可以實現這個成分的語素化。語素化是指原本不是語素的語言單位轉變為語素的過程。表現為小于語素的音節升格為語素和大于語素的語言單位降格為語素,是新語素的創造過程。漢字是語素文字,一個漢字一般是一個語素,現代漢語的語素化大多是音節語素化。劉蘋對于音節語素化有很明確的定義:“所謂音節語素化,即由于語言交際的語用需求,某些雙音節或多音節單純詞中一些本來不表義的音節升格為表義的語素,并代替整詞的意義參與構詞或行駛交際目的的一種語言現象?!雹佻F在的用詞趨勢是用最少的語言符號表達更多的內容,外來語言的進入,讓語言構成更豐富,讓日常使用的語言更簡潔。外來詞的語素化是指外來詞進入現代漢語之后,直接或間接地成為語素,在引進外來詞的過程中會發生音節語素化或者音譯詞直接語素化的現象,語素化之后構詞性增強,可以和現有的特定詞匯組合成新詞,這就是外來詞音節語素化?!熬W吧”已經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是指提供上網服務的場所。隨著咖啡文化進入中國市場,逐漸出現“網咖”這一說法,慢慢地純粹的網吧被網咖所取代,“網吧”一詞的使用頻率越來越少,與之相類似的“X咖”這一新興產業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但是網上還存在一種和“咖啡”不相關的,明星產業催生出來的“大咖、咖位”一類詞。本文就“吧”和“咖”的語素化過程進行探討,并討論“咖”對“吧”的競爭替換及原因。

關于語素化問題已有許多人討論,有的是對整個現代漢語語素化進程的研究分析,比如楊曉黎在《漢語詞匯發展語素化問題芻議》②(52-56)一文中探討詞的語素化及形成條件,揭示語素化的發展進程。有的是單獨對一個字進行歷時的研究,探究一個字是怎樣語素化的,比如陳練軍《論“壁”的語素化》③(354-363)一文從句法和詞法的層面通過文獻考察,探究“壁”的語素化過程。有的是對外來詞語素化進行分析,比如董曉敏的《外來詞音節語素化的文化語言闡釋》④(30-32)分析了外來詞音節語素化的兩個來源:音譯加意外來詞和音譯外來詞,從構詞能力分析了外來詞語素化,并且詳細探討了漢語詞匯特點對外來詞存在狀態的影響。本文探究的“吧”和“咖”也有學者進行過探究,丁石林在《躥紅的“咖”類詞語——論外來詞音節語素化現象》⑤(128-132)中探究了“咖”的來源,并且從形音位三個角度分析了“咖”這個表音成分的構詞方式,剖析了“咖”這個表音成分向語素化、詞綴化發展的原因。王玲玲在《現代漢語新語素“咖”》⑥(129-131)一文中從模因論的角度分析“咖”的流行模式和原因。王波在《說語素“吧”》⑦(48-49)中將句末語氣助詞和我們平常說的“網吧”中的“吧”進行了對比研究。童盛強在《“吧”的語義發展軌跡及語法性質》⑧(53-58)中分析了“吧”的語法性質,并且從“吧”字的發展規律中探討了“吧”的發展原因。沒有人研究“吧”和“咖”的語素化比較和競爭替換關系,本文重新梳理“吧”和“咖”的語素化過程,探討“咖”對“吧”的競爭替換及原因分析。

2.“吧”和“咖”的語素化過程

2.1“吧”的語素化過程

“吧”的來源是英語的“bar”,“吧”是一個音譯加意譯的外來詞,《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⑨(18)解釋:“吧,①酒吧:~臺|~女。②供人從事某些休閑活動的場所,有的兼售酒水、食品:網~|氧~[英:bar]”由此可知,英文詞bar最初進入漢語時就是指“酒吧”,符合現代漢語詞的雙音化規則。因為是一個音譯詞,所以“吧”只是一個音節單位,并不是語素。隨著語用的泛化,“吧”在和其他現成的語素結合使用為詞的過程中(吧臺、吧女、網吧、氧吧)逐漸獲得了語素的地位,“吧”以出售某種特定商品的場所的含義被人熟知,并且廣泛應用于生活之中,特定的功能和設施及販賣的商品決定“吧”的用途,使“吧”作為語素被用得越來越廣泛,其語素地位越來越牢固?!读餍行略~語》給“吧”的定義是:“泛指某些具備特定功能或設施、能夠滿足顧客特定要求、提供特需服務的休閑場所?!雹狻鞍伞钡男纬墒且糇g詞直接成為構詞語素,比如“茶吧”是販賣茶水的地方,“網吧”是提供上網服務的地方。久而久之引申出了和“吧”相關的一些事物和人物,比如“吧臺、吧姐”。

“吧”是一個可以獨立成詞的自由語素,“吧”既可以獨立成詞,又可以作為自由語素構詞??梢詷嫵伞癤+吧”結構,也可以構成“吧+X”結構。構成“X+吧”結構時,X是名詞性語素,或者少量的形容詞構成性質語素。跟“吧”相結合之后組成的詞表示有某種特定設施或者售賣特定商品的地點?!鞍伞币部梢院鸵恍﹦釉~組合形成動賓結構,“吧”的類推性和靈活性較強。

1.X為名詞性或者形容詞性語素時,“X+吧”就是名詞

茶吧:買賣或品鑒各類茶的場所。

酒吧:指提供酒精類飲料的消費場所。

網吧:指向公眾開放的,提供上網服務的營利性場所。

這屬于X為名詞性的語素情況,與之相類似的還有“餐吧、茶吧、串吧、果吧、迪吧、畫吧、啤吧、琴吧、球吧、影吧、玻璃吧、咖啡吧、書吧”。還有少量X為形容詞性語素形容“吧”的性質的語素,比如“清吧”是指以輕音樂為主,氛圍比較安靜清幽的酒吧,與之相對應的是“熱吧”和“鬧吧”,是指環境十分熱鬧,有熱舞女郎的酒吧?!癤+吧”這個名詞性結構進入句子中充當的是主語或者賓語,例如:

(1)網吧“人臉識別”強制上線(中國青年網2020-08-21)

(2)“清吧”開啟民謠水灣夜游季,葛仙山鎮鄉村游培育“夜經濟”(搜狐網2019-05-08)

(3)尼泊爾前國王現身迪吧,熱舞成網紅(手機搜狐網2019-11-17)

(4)“夕陽琴吧”在朝陽社區的支持下,于今年六月底成立。(淮海晚報2019-08-28)

在(1)(2)兩句中,“網吧”“清吧”都是主語,(3)(4)句中“迪吧”“琴吧”都充當賓語的成分。

2.“X”為動詞性語素時,如“泡吧”,“泡”有沉浸的意思,表示沉迷于酒吧生活的行為?!癤+吧”為動賓短語,“吧”為名詞。其實可以看成“泡酒吧”的簡稱。如果這種動賓結構的用法進一步泛化,出現更多的“動+吧”的形式,那么“吧”極有可能獲得詞類地位。這樣,“吧”就可能經歷這樣一個詞化的過程:非語素音節——語素化——詞化。例如:

(1)全球五大最古老的酒吧,揭秘古人的“泡吧”方式。(搜狐網2020-10-14)

(2)又有中國國奧球員泡吧違紀,等待他們的是中國足協、俱樂部嚴懲。(解放日報2020-06-08)

在這兩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泡吧”是動賓結構。

3.在“吧+X”這個結構中,X是表人或物的名詞性語素,跟“吧”結合之后組成的詞表示和“酒吧”有關的人或事物,是名詞性結構,例如:

吧臺:指酒吧向客人提供酒水服務的工作區域,是酒吧的核心部位。

吧員:指在酒吧工作的服務人員。

與之類似的還有“吧椅、吧姐、吧哥、吧客、吧仔、吧座、吧費、吧友”等。這些名詞在句中充當主語或者賓語。

(1)英國一酒吧裝設電圍欄阻止顧客靠近吧臺。(環球網2020-07-20)

(2)在這款極其符合人體工學的吧椅中間,盤繞著一根帶有圖案的時尚線繩,可用于連接電源。(新西蘭天維網2013-07-02)

(3)“淡定號”吧姐吧哥的精彩表演,讓堵車壓力一掃而光(鳳凰網2011-09-28)

在(1)(2)句中的“吧臺”“吧椅”充當的是賓語,第(3)句中的“吧姐”“吧哥”充當的是定語

綜上所述,在“X+吧”的結構中,當“X”為名詞性語素或者形容詞性語素時,“X+吧”為名詞,充當主語或者賓語,當“X”為動詞性語素,“X+吧”為動詞時,就成了一個動賓結構。當是“吧+X”的結構時,表示和“吧”有關的事物和人物,在句中充當主語和賓語。

2.2“咖”的語素化過程

“咖”的語素化過程有兩條路徑。根據來源的不同,我們將有“咖啡”義“的“咖”字稱為“咖1”,將從閩南語方言發展而來的“大咖”義的稱為“咖2”?!翱?”和“咖2”是一對沒有語義關聯的同音語素,下面對“咖”的兩條語素化發展路徑進行分析。

2.2.1“咖1”的語素化過程

先看“咖1”,“咖”這個字最初是音譯單純詞“咖啡”中的一個沒有意義的音節,大多是以“咖啡”組合出現的語素,“咖1”源于英文“coffee”,是音譯詞“咖啡”脫落后一個音節“啡”然后和其他語素組合成新詞,如“網咖”“貓咖”“狗咖”,使“咖”語素化,獲得了語素的地位。在現代漢語中很早就出現了“咖”的語素化現象,比如形容和咖啡相近的顏色時,往往說“咖色”“淺咖”。人們會選用“咖”而不是“啡”表示“咖啡色”的原因有以下幾種:第一,從來源來看,“咖”的音節具有穩定性,功能性強大??Х纫辉~源于古希臘語“kaweh”,也有一種說法是咖啡起源于埃塞俄比亞的一個高原地區,該地區被稱為“kaffa”,其他對于咖啡的記錄是奧斯曼帝國征戰全球的時候帶著咖啡,當時穆斯林等宗教是有明確的禁酒令的,當咖啡進入到他們的生活時,成為酒的替代品,并被命名為“kahve”,使咖啡在歐洲傳播開來,以“coffee”一詞被大家熟知,這個音譯詞進入中國之后,翻譯為“咖啡”。從它的發展來源和名字命名可以發現一個現象,不管后面的音節讀音怎么發生變化,“咖啡”一詞的前頭音都讀作“ka”沒有改變,所以大眾自然而然地選擇用“ka”這個前頭音讀音表示“咖啡”這種顏色。第二,“咖”比“啡”的辨識度高,同音語素少。在閩南語方言的“大咖”沒有被大眾所熟知時,“咖”只代表“咖啡色”這一含義,“咖”為“ka”的這個讀音的只有“咖啡”一詞,但是“啡”可以組成“嗎啡”“咖啡”這兩個詞,為了不出現歧義,在代表“咖啡色”時會選用“咖”?!翱А痹谶@個時候已經可以單獨代表“咖啡”的含義,我們稱之為語義泛化,語義泛化就是概括成更抽象的語義融入語素中參與構詞。

在網吧成功“轉型”為網咖之后,“X+咖1”的形式變得豐富多樣,X不僅限于“網”,只要可以滿足某種特定需求,有咖啡、甜品提供的場所,就可以稱之為“X+咖1”,很多人喜歡寵物,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無法購買,或者沒有時間照顧?!柏埧?、狗咖”這類店鋪的產生,讓很多年輕人即使不養寵物,也可以在這種店鋪里面體驗和寵物互動,一般的運營方式是買店內的咖啡、甜點就可以免費和店內的寵物互動?!翱?”是定位語素,只有“X+咖1”表地點這一種形式?!翱?”的組成結構很簡單,“X”為名詞性語素,和“咖1”組合之后,“X咖”是一個名詞性的結構,表示某種場所,例如:

(1)網咖未絕,只是逐漸凋零。(新浪手機網2019-05-29)

(2)“貓來了!喵!”杭州一下子開了十幾家“貓咖”。(杭州網2018-01-26)

(3)貓咖,狗咖、鴨咖……“云吸寵”成年輕人的日常。(中國新聞網2020-08-12)

在這三個例句中,可以很清晰地發現“X+咖1”是名詞性的結構,充當主語和賓語成分表示滿足某種需求的場所。

2.2.2“咖2”的語素化過程

隨著語言文化的相互融合和促進,“咖”的語素化還出現了一種情況,我們將它稱之為“咖2”,對于“咖2”的來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來自閩南語俚語“大咖”,臺灣對藝人的地位有分級,將藝人分成A咖和B咖,從這延伸出現了“咖位、綜藝咖、怪咖”等詞語,“咖”在此處為人物的意思。第二種說法是來自粵語的“大卡司”,“大卡司”是從英語“cast”音譯而來的,《牛津詞典》對于“cast”有以下幾種解釋“1.投擲2.形狀,外觀,外貌3.特性,特點4.角色、演員”{11}(297)?!翱?”這個詞取了“cast”的名詞意義“形狀,特性,角色”,取了前頭音用“咖2”代替。在上文中說到“咖2”是從方言中轉變出來的語素,方言來源有兩種說法,有說是來自閩南語,有說是來自英語的“cast”,但是兩者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都引申為某一方面的達人,也可以表示某一類人的地位或者特征?!翱?”的組成比較復雜,“咖2”是一個不定位語素,既可以是“X+咖2”的形式,又可以是“咖2+X”的形式,既可以表示人物,又可以表示地位,“X”可以是形容詞性語素、名詞性語素、動詞性語素。

2.2.2.1X為名詞性語素時,例如:

電影咖、電視劇咖:指的是一個藝人偏重于拍電影還是電視劇。

聲咖:以聲音見長的藝人,可以是歌手或者配音演員。

綜藝咖:指在綜藝節目中讓人印象深刻,有很好的綜藝效果,給觀眾帶來歡樂的藝人。

咖位:與閩南語中的“大咖”有一定的關系,臺灣把演藝圈分為幾個等級,咖位就是表示一個藝人的等級。

與之類似的還有“夜店咖,社會咖,資源咖,剪輯咖”等,例如:

(1)出道就獲金鐘獎,擁有“整容式演技”,他從電影咖變成了電視劇咖。(新浪網2020-02-01)

(2)周深是一位歌手,但是最近卻成了“綜藝咖”。(新浪網2020-09-19)

(3)咖位升級,行業領袖對話產業升級數字化轉型。(福布斯中文網2020-07-27)

從例句中可以看出,X為名詞時“X+咖2”或者“咖2+X”是名詞。

2.2.2.2X為形容詞性語素時,只有“X+咖2”這一種形式,X可能是修飾詞,表示明星這一類人或者X做定語指出某類人的特點。例如:

大咖:指地位高的大明星。

時尚咖:指時尚的品位突出的人。

怪咖:形容行為舉止或性格很怪異的人。

與之類似的還有“爛咖,小咖,A咖,B咖,糊咖”等,例如:

(1)全國政經大咖同臺論道成德,同城化解碼都市圈時代的財富與機遇。(手機搜狐網2020-09-29)

(2)海瀾之家全年爆點不斷,這才是行業A咖。(新浪財經2019-12-21)

從以上例句可以看出,X為形容詞時,“X+咖2”這個結構是名詞性結構。

2.2.2.3X為動詞性語素時,表示咖位的變化,例如:

抬咖、升咖:表示咖位的提高。

降咖:表示咖位的降低。

例如:

(1)粉絲強行抬咖,希望宋茜比肩楊冪趙麗穎?(新浪網2020-02-21)

(2)李現爆紅后接新戲甘愿降咖作配角。(新浪網2020-09-24)

無論是“咖1”還是“咖2”都屬于音譯詞脫落某個音節后產生的新語素。這兩個語素在意義上是沒有任何關聯的,來源完全不一樣,只是進入現代漢語中被人們用“咖”這個字代替,所以“咖1”“咖2”屬于同音語素。

3.“咖”對“吧”的競爭替換及其原因分析

3.1“咖1”對“吧”的替換表現

現在“咖”對“吧”的替換只存在于“咖1”對“吧”的替換,以“網吧”和“網咖”為例,2009年,全國第一家的網咖在上海成立?,F在在百度新聞搜索“網吧”“網咖”的詞條會出現以下的新聞:

(1)“向陋習宣戰,為文明點贊,網吧變網咖,環境和管理都變好了?!保ㄖ袊_州網2020-09-23)

(2)“網吧變網咖,一字之差,行業發展前景與困惑并存?!保v訊大楚網2016-04-01)

(3)西寧網吧迎來轉型蛻變時代,由“吧”變“咖”。(青海新聞網2015-09-220)

現在許多城市已經看不到“網吧”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網咖”,報道表明網咖的出現是網吧主動適應市場發展需要,轉型升級的蛻變之一。從這篇報道中可以看出,“網咖”替代“網吧”已經是大勢所趨,雖然現在“網咖”并沒有完全取代“網吧”,但是已經大面積覆蓋。據統計,在網咖興起之后,衰落的網吧找到了新生道路,開始向網咖轉型,2016年最大的網咖集團“網魚網咖”在一流商圈開了700多家門店,大量網咖轉型為網咖,還有的地區出臺了相應的政策鼓勵網吧向網咖轉型。2016年至2018年百分之七十二的網吧已經被網咖替換?!翱А睂Α鞍伞钡奶鎿Q已經是一種趨勢,在很多城市地區很難見到網吧的身影。

不僅是“網吧”向“網咖”轉型,其實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產業慢慢地“轉型”,“咖”替換“吧”的趨勢日漸明顯。中國消費者的口味迅速變化,大眾不再沉迷于“酒吧”,反而更注重情調與酒的口味,“酒咖”應運而生,一個又像咖啡廳又像酒吧的地方,沒有酒吧的嘈雜,卻可以品嘗酒,反而更有情調,所以有不少酒咖出現在市面上。酒咖受眾面更廣,更受現在年輕人的歡迎。不少新聞和文章將酒吧和酒咖進行對比,在描述酒吧時用到的詞都是“嘈雜、紙醉金迷、兩眼發黑”等,但是對于酒咖的描述是“啤酒超市、故事性、情調”等,從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大眾的情感偏向:更傾向于酒咖。在企查查這個軟件中可以查到的酒咖就有2691家,雖然沒有網咖替換網吧那樣的速度和覆蓋率,但是酒咖產業有逐年增長的趨勢?,F在市場上還出現了“琴咖”的說法,在搜狐網查到一個新聞標題:“青島琴咖壹號公館突然停課,家長退費無果?!痹诖酥按蟊姸挤Q其為“琴吧”,查百度詞條可以發現,現在“琴吧”的說法并不多,反而有不少帶有“琴咖”名字的產業出現在搜索內容之中?!扒侔伞弊儭扒倏А?,換了一個字之后搖身一變成為環境更優良、收費更昂貴的學琴學聲樂的場所,吸引著不少家長將孩子送到“琴咖”培訓。所以“咖”對“吧”的替換不是一種偶爾出現的現象,而是一直在發生的,種種跡象表明“咖”一直在無形中慢慢替換掉“吧”。

3.2原因分析

“咖”對“吧”的替換,既有語言內部發展的原因,又有社會發展等外部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3.2.1內部原因

第一,語義的融合?!翱А庇袃煞N不同的語義,“咖”的語義比“吧”豐富一些,一個是表“咖啡”義的“咖1”,另一個是表示人物或者地位的“咖2”,但是“吧”只有一個“酒吧”語義。雖然“咖1”和“咖2”是一對同音語素,二者語義上沒有關聯,會讓大眾有一定的聯想性,使“x+咖”比“x+吧”具有更大的語義聯想空間,使消費者有更高大上的心理滿足感,因而更有語義競爭力。在查新聞詞條時查到了一篇平陽縣傳媒中心發出的新聞,標題是:“網吧變網咖——‘咖位大了環境管理有了”。從這個標題可以發現,這個新聞標題涵蓋了兩個“咖”的語義,這是一種語義的融合,體現了“咖”的語義優勢,足以見“咖”的語義聯想空間、發展空間比“吧”這個只代表一個意義的語素大很多。多義語素會帶來模糊性,也會帶來兼容性。

第二,使用頻率的變化。一個字之所以可以語素化,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它的使用頻率高,使用頻率高就需要它有一定的類推性。張博在《“語素法”“語塊法”的要義及應用》中說道:“類推的詞匯能力是構詞成分和構詞模式的能產性,只有能產的構詞成分和構詞模式才能規則化構詞,才有類推的空間?!眥12}(12-24)網吧的逐漸沒落間接導致“吧”語素使用頻率的降低,因為在市場“網吧”的字樣變少,“網咖”的字樣變多,所以人們對于“吧”的使用頻率隨之降低,“咖”的使用頻率顯著上升?!鞍伞焙汀翱А倍际峭鈦硪糇g詞轉變而來的語素,但來源不一樣,“吧”就是音譯詞直接成為構詞語素,“咖”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音譯詞脫落某個音節后成為構詞語素,另一種來源于閩南語方言,“咖”的兩種不同來源導致“咖”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這兩個語素在意義上面沒有任何關聯,來源也完全不一樣,只是進入現代漢語中被人們用“咖”這個字代替。在構詞方式上,“吧”是不定位語素,不能獨立成詞的半自由語素,既有“X+吧”的形式,又有“吧+X”的形式,X可以是表示某種設施和功能或者某種商品的名詞性語素,也有少量的形容詞形容酒吧的性質,也可以是動詞表示去酒吧的這一動作。網咖是由網吧轉型升級而來的,“咖1”是定位語素,也就是只有“X+咖1”這一種結構,X為名詞,“咖2”是不定位語素,也就是有“咖2+X”和“X+咖2”兩種結構,X可以是名詞性語素,形容詞性語素和動詞性語素?!翱А辈粌H是代表咖啡這一個意義,還可以表示角色、身份一類的詞,所以“咖”的使用頻率提高了。原本的一些和“吧”相關的詞語,逐漸向“咖”轉變,雖然不是所有和“吧”相關的都轉化為“X咖”,但是這個現象普遍存于我們的生活之中,最直觀的例子是現在很多城市已經看不到網吧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網咖。

3.2.2外部原因

第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讓大眾有了更高層次的需求。人們對于網吧這類的營業性場所有了新的要求,人們所需求的不僅是一個可供上網的場所,還是一個更安靜、更高雅的場所。網吧行業開始進行高端化的轉型,網咖一開始只是將“網吧”和“咖啡”兩種概念相結合,網吧只是上網,網咖除了基礎上網之外還有精致甜品和周邊文化產品,提供相對安靜的環境給客人社交?!熬W吧”是怎么向“網咖”轉型的?探究其原因:“網吧”之前的職能是提供上網服務,當時電腦還沒有完全普及,很多人要使用互聯網只能去網吧,當時網吧風靡一時,但是需求多,進入網吧的人員無法控制,久而久之網吧的環境變得臟亂差,網吧的形象已經從普通的提供上網的場所變成烏煙瘴氣、吵鬧聲不斷的場所。但是網咖不一樣,不僅嚴格管控進出人員,禁止未成年人上網,還提供更好的電腦配置和更舒適的上網環境。不僅全面升級了電腦配置,還新增了包廂和獨立卡座,為客戶提供了更安靜的環境辦公或者社交,網咖逐漸占據市場。

第二,電腦的普及和科技的發達壓縮了網吧的生存空間。隨著城市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電腦不再是網吧專屬,各種各樣的電腦出現在平常人家中,WiFi的普及更是壓縮了網吧的市場,網吧的需求下降了,不少網吧面臨著倒閉風險。在這種趨勢下不得不進行升級轉型,在保持原有的可以上網功能的同時,升級電腦的配置,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轉型為“網咖”是順應市場的需求。

第三,大眾的從眾心理。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后,咖啡廳的概念進入人們的生活之中,咖啡廳這個形象在大眾心中是比較高端的場所,一些網咖的成功,讓不少網吧經營者嘗到了甜頭,一些商人抓住這個時機對網吧進行轉型,將網吧和咖啡廳相結合,不再局限于上網、方便面、火腿這樣的網吧標配??Х葟d是從歐美國家傳播過來的,進入中國之后,良好的社交氛圍和商品的國際化彰顯著高檔的氣息,讓不少網絡大眾覺得將“X吧”說成“X咖”是一種與國際接軌的行為,這樣的從眾心理加速了“咖”產業的興起,也加速了“咖”對“吧”的替換。

4.結語

社會的發展影響了語言的發展,“吧”和“咖”在語言發展過程中經歷了語義泛化的語素化過程,讓本來沒有含義的“吧”和“咖”有了意義,“吧”和“咖”都是屬于構詞能力強的詞根,最終大眾通過類推的方式進行再創造,使這種語素化可以被大眾所熟知并且運用于生活之中?,F在“網咖”代替“網吧”已經是大勢所趨。本文在梳理了“吧”和“咖”的語素化進程后,分析了“咖”替換“吧”的這個現象,并深入探究原因。探討“吧”和“咖”語素化的意義在于,語素是語言中最小的音譯結合體,是語言中的基礎成分,科技的發展、網絡的運用催生了許多網絡詞匯,這些網絡詞匯被大眾廣泛應用,但大部分人都不知其根源,語素化的研究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這些詞作根源性的研究,有利于當今網絡用戶重新重視語言文化。語素化這個現象的產生,不僅豐富了我們的詞匯,還讓漢語更好地接受了外來語,讓語言更有趣味性,被更多人所重視。

注釋:

①劉蘋.“音節語素化”的理論思考[J],現代語文,2007(7).

②楊曉黎.漢語詞匯發展語素化問題芻議[J].漢語學習,2008(01).

③陳練軍.論“壁”的語素化[J].語言科學,2010,9(04).

④董曉敏.外來詞音節語素化的文化語言闡釋[J].語文研究,2003(01).

⑤丁石林.躥紅的“咖”類詞語——論外來詞音節語素化現象[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41(04).

⑥王玲玲,現代漢語新語素“咖”[J].文教資料,2013(32).

⑦王波,呂書之.說語素“吧”[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1).

⑧童盛強,孫曉雯.“吧”的語義發展軌跡及語法性質[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5(01).

⑨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K].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⑩王晟.流行新詞語[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11}霍恩比.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K].王玉章,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12}張博.“語素法”“語塊法”的要義及應用[J].語言教學與研究,2020(04).

參考文獻:

[1]劉蘋.“音節語素化”的理論思考[J].現代語文,2007(7).

[2]楊曉黎.漢語詞匯發展語素化問題芻議[J].漢語學習,2008(01):52-56.

[3]陳練軍.論“壁”的語素化[J].語言科學,2010,9(04):354-363.

[4]董曉敏.外來詞音節語素化的文化語言闡釋[J].語文研究,2003(01):30-32.

[5]丁石林.躥紅的“咖”類詞語——論外來詞音節語素化現象[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41(04):128-132.

[6]王玲玲,現代漢語新語素“咖”[J].文教資料,2013(32):129-131.

[7]王波,呂書之.說語素“吧”[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1):48-49.

[8]童盛強,孫曉雯.“吧”的語義發展軌跡及語法性質[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5(01):53-58.

[9]霍恩比.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K].王玉章,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141.

[10]王晟.流行新詞語[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11]張博.“語素法”“語塊法”的要義及應用[J].語言教學與研究,2020(04):12-24.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19C0778)。

猜你喜歡
對比研究競爭
Calligraphy,the gem of Chinese culture
感謝競爭
詩歌里的低訴,蒼涼中的守望
模因論視角下的英漢網絡語言對比研究
傳統中藥學與生藥學的對比研究
農資店如何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