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古籍整理述評

2021-09-13 19:34文曉琴楊莉
文教資料 2021年17期
關鍵詞:古籍整理圖書館管理

文曉琴 楊莉

摘? ?要: 隨著時代變遷,圖書館工作已從傳統的手工操作階段順利邁進現代化的計算機管理階段。與此同時,作為圖書館管理重要內容的古籍整理工作在整理和管理方式和手段上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經過70多年的積累,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在藏文古籍歸類、金石拓片的整理上形成了獨特優勢。對該館近四十年的古籍整理過程、方法進行了歸納,對古籍整理、古籍普查取得的成果進行了匯總,對古籍數字化處理過程中取得的經驗及不足進行了系統闡述,現將其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關鍵詞: 圖書館管理? ?館藏開發? ?古籍整理

成立于1950年8月的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自建館以來就緊緊圍繞學科建設開展文獻收集,極為重視古籍文獻和少數民族文獻的收集,先后派人到新疆、青海、西藏、四川、內蒙古等省及寺院收集民族古籍,與此同時,為支持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社會賢達也積極捐贈漢文古籍,經過70多年的積累,圖書館現有寫本、木刻本、活字本、套色本、拓本等多種版本形式的漢文古籍3萬余冊、藏文古籍13367種、金石拓片2891種6000余葉。其中,漢文明版古籍圖書20余種;最早藏品為唐代寫經;清代藏文寫經大藏經《甘珠兒》105函為我館鎮館之寶。豐富的館藏資料使我館現有32種古籍收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種收入《甘肅省珍貴古籍名錄》,獲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和甘肅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開始對古籍文獻進行整理與開發及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古籍整理

(一)編纂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

1976年,周恩來提出了“要盡快把全國善本書目編出來”的指示。根據隨后出版的《全國善本書目收錄范圍》《全國善本書目著錄條例》《全國善本書目分類表》等三個文件及相關要求,我館首次成立館善本書目編纂小組,并確立了甄選善本的“三性”原則,從善本的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藝術代表性等三方面入手,按國家標準對館藏漢文古籍進行了詳細的普查、登記,對可能收入善本書目的圖書進行版本鑒定。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工作,編纂出《西北民族學院圖書館善本書目》,書中按經、史、子、集編輯,共收入古籍圖書108種。通過編制古籍善本書目,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對館藏古籍進行了系統的梳理,摸清了家底。

(二)分編漢文古籍圖書。

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自建校初期受陜西前國民委員劉允臣之子捐贈的古籍圖書3萬余冊,館藏民國圖書4萬余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館領導決定對此進行分編整理。一是聘請頗具古籍學養的專家,成立古籍分編小組。二是制定分編規則。三是對藏書按版本進行仔細的整理,將零種圖書能歸叢書的按《叢書綜錄》歸入叢書;對每部古籍圖書進行整理清點、登錄后進行分編、加工、制作目錄卡片等,歷時三年完成了全部古籍圖書的分編,這次古籍的分編整理使我館的古籍圖書賬目清晰,實現了古籍圖書有序化管理,更便于讀者查閱古籍文獻。

(三)漢文古籍數據錄入數據庫實現古籍圖書科學化、制度化管理。

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圖書館工作已不適合圖書館工作,2000年我館購買了ILAS圖書館管理系統實現了圖書的數字化管理。由于人員、館舍等原因,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古籍多年沒有經過科學的清點和整理。為實現館藏古籍管理工作的科學化,我館又一次對館藏漢文古籍進行了逐條清點、逐項核對和逐件除塵。同時,給目錄卡片按圖書數量加貼條碼,按條款數據錄入電腦,實現了古籍數字化管理,讀者可按題名、作者、分類、子目等多途徑檢索到所需圖書,既方便了讀者又實現了古籍圖書科學管理。期間還先后制訂了《古籍圖書管理制度》《古籍圖書讀者閱覽制度》等。與此同時,工作人員相繼與圖書館簽訂《古籍保護責任書》。古籍管理實行制度化、規范化,使責、權、人一體管理模式。

(四)整理館藏金石拓片,為保存和利用提供了方便。

1.建館初期,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曾接受陜西賢達贈送金石拓片3000余種。近60年來,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一直封存在館,只設立了一個簡單的賬目。2007年5月,為了充分利用館藏資源,館領導決定對其進行系統整理。首先,對館藏拓片進行初步篩選,請甘肅省著名書法家對其進行了鑒定。選出210種最歷史文獻價值、學術資料性、藝術代表性的金石拓片進行了分類裝裱,共裝裱歷代金石拓片235軸。

2.金石拓片整理、著錄及數據錄入,根據文獻著錄條款要求,制訂了拓片著錄規則。對館藏的金石拓片從題名、著者、年代、書體、地點、尺寸等方面逐一整理和著錄,采用電子表格形式錄入。整個工作于2009年6月完成,共整理、著錄2981種6000葉金石拓片。

3.制作金石拓片柜及裝具。為了更好地服務讀者,有力地保存這部分珍貴文獻,通過反復調查和研究,館領導和文獻部決定對拓片采用紙質檔案盒裝存,在每一個檔案盒上都清楚地標注拓片年代、題名等著錄項,并按年代順序典藏在新制作的12個鐵柜中。

二、積極參加全國古籍普查

(一)申報國家及省級珍貴古籍名錄。

1.申報《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2007年以來,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7〕6號),提出在“十一五”期間大力實施“古籍保護計劃”。隨后,一場全國范圍內的古籍普查工作全面展開。為了推動該項工作全面邁上新臺階,西北民族大學及校圖書館的領導都非常重視,決定由古籍部具體負責落實。從2008年起,圖書館積極動員和組織,對館藏范圍內的藏漢文古籍、藏文古籍、金石拓片進行了系統的摸底和普查。經過認真篩選和普查,再次發現館藏中有《唐代敦煌寫經》三卷,并報請甘肅省敦煌研究院進行鑒定,一舉改寫了我館藏品的歷史年代。隨著古籍申報工作的全面推進,我館申報的館藏古籍部有32種被收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其中,大藏經《甘珠爾》一函、《米拉日巴傳》、唐經卷《大乘無量壽尊要經》《瑪尼全集》《萬歷年表》《般若波羅蜜多八千頌》參加了“全國國家珍貴古籍特展”。

2.申報《甘肅省珍貴古籍名錄》。

自2007年國家實施古籍保護計劃以來,甘肅省文化廳積極響應,由省古籍保護中心牽頭,組織省內各收藏單位和個人參加古籍普查,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的漢文古籍和藏文古籍藏書量在甘肅省可謂首屈一指,受省古籍保護中心的重視,成為甘肅省古籍普查重點單位。這項工作由古籍全部承擔省級古籍普查工作,普查重點工作是申報《甘肅省珍貴古籍名錄》和“甘肅省重點古籍保護點位”。經數月的艱苦普查篩選,2010年8月我館被甘肅省文化廳評為第一批“甘肅省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在首批和第二批公布的《甘肅省珍貴古籍名錄》中我館75部古籍圖書申報入選。

(二)參加全國古籍普查、向國家古籍普查平臺提交數據。

全國古籍普查登記是“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方法是對全國古籍公藏單位、個人或私人收藏的古籍進行普查登記,通過互聯網服務器上的“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平臺”,開展古籍普查登記。將每一部古籍自動生成“古籍普查登記編號”。報送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古籍收藏單位、個人或私人收藏機構由平臺導出電子表格并打印紙本表格,簽字后報送國家古籍保護中心。2010年3月起我館古籍部開始這項艱苦而細致的工作,按國家古籍普查要求對館藏古籍進行分編著錄、拍照、定損等。然后,向國家古籍平臺提交古籍著錄數據,截至2019年年底完成了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全部漢文古籍數據提交和數據審校工作。

(三)參加國家圖書館舉辦的全國古籍普查培訓班。

2007年以來,為培養古籍保護人員,推進古籍普查工作,使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全面順利實施,國家圖書館配合國務院文化部啟動的全國古籍普查工作,在全國有條件的地區舉辦古籍普查培訓班,館領導在人手少、任務重的情況下,派古籍部同志參加近20期國家圖書館舉辦的培訓。

三、古籍文獻的開發成果顯著

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多年來堅持不懈地對古籍文獻進行整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古籍文獻的開發與利用成為圖書館的工作重點。

(一)古籍圖書數字化建設。

1.隨著時間的推移古籍圖書老化嚴重,我館為更好地保護古籍,對珍貴古籍進行數字化掃描,與此同時制定《電子版古籍使用制度》,目前掃描古籍數據近24166萬頁。

2.館藏拓片數字化。2017年我館與甘肅省古籍文獻整理編譯中心、甘肅五涼古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協辦將館藏拓片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全部拍照、編輯、識讀將館藏拓片資料數字化,建成《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館藏于右任金石拓片數據庫》,2019年11月20日在西北民族大學正式發布誕生?!段鞅泵褡宕髮W圖書館館藏于右任金石拓片數據庫》是對于右任先生金石拓片資源的一次綜合而全面的系統整理,共計3792種,4152拓。通過對拓片文獻進行數字化整理,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的特色館藏文獻資源形成一個方便讀者檢索利用的信息源,拓片文獻資源的功能得以提升,更加有利于圖書館館藏文獻的收藏和利用。

(二)赴中國臺灣地區進行文化交流舉辦于右任珍藏拓片展覽。

2008年4月24日至5月13日,應臺灣地區東吳大學邀請,我館攜帶150幅館藏金石拓片赴臺灣地區進行文化交流,在臺北市舉辦了“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于右任珍藏金石拓片展覽”。在臺期間,我們與臺灣東吳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文化大學、臺灣圖書館開展參觀和金石拓片等學術交流。這次在臺舉辦的“于右任珍藏金石拓片展覽”受到臺灣地區新聞媒體的宣傳和臺灣地區學者的贊揚,不僅擴大了學校的辦學影響力,提高了人們對古籍整理工作的認知高度,而且讓臺灣地區民眾初步認識了西北民族大學,了解了我館的豐富館藏,提出了來學??疾旖涣鞯脑竿?。

(三)古籍整理成果卓著。

1.出版《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藏于右任舊藏拓片精選》。

隨著金石拓片整理和著錄工作的不斷深入,結合圖書館裝裱的210種金石拓片,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精裝本的《西北民族大圖書館藏于右任金石拓片精選》

2.編纂出版《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珍貴文獻叢書》。

經近三十年的古籍整理,古籍文獻的開發和研究不斷深入,圖書館組織人員編寫并籌集經費編纂出版《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珍貴文獻叢書》。叢書分《漢文古籍圖錄》《珍貴方志提要》《名人手稿選編》《石陶文字拓片與王獻唐題跋》《藏文古籍圖錄》5個分冊,已由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于2010年8月正式出版。

3.編纂出版《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舊藏于右任拓片總目提要》。

2009年6月館藏拓片全部整理完成,對整理數據進行編纂,2013年11月,在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于右任拓片總目提要》一書。

4.撰寫古籍整理研究學術論文。

多年來我館的古籍整理工作,古籍文獻研究取得了許多豐碩成果,2004年以來,正式發表古籍整理相關論文40余篇。代表性的文章有《館藏金石拓片溯源》《王獻唐題記》《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于右任舊藏拓片整理札記》《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于右任舊藏拓片》《北魏元天穆墓志考釋》《墓志“禮”考證》《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特色館藏——藏文古籍》《民族院校圖書館藏文古籍文獻的開發利用和服務空間拓展研究》《珍貴藏文古籍的開發研究及其保護現狀》《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藏敦煌藏文文獻敘錄》等。其中,有7項有關古籍研究的科研項目獲批。

四、館藏古籍圖書的保護措施

(一)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重視古籍保護,最先采用的是在書中夾煙葉防蟲,方法是將煙葉用水打濕壓平展晾干夾入古籍書中以防蟲蛀,達到良好的防蟲效果。其二,每年夏季給古籍圖書函套里夾放包有樟腦藥的紙包用于古籍圖書的防蟲。2015年學?;I集資金制作樟木書柜60組,徹底解決古籍圖書的蟲蛀問題。

(二)給古籍圖書加做函套。西北民族大學圖書館的漢文古籍和藏文古籍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典藏,大多函套已破損不堪,許多藏文古籍至今沒有函套。為了更好地保護館藏古籍,2005年館領導決定撥付專項資金更換、制作古籍藍布六盒函套5152個、2013年圖書館又一次撥付資金8萬余元為館藏老板新印德格版藏文圖書制作黃色錦面函套1400個,用以保護古籍圖書。

(三)古籍書庫加裝保護和安全設備。2014年學校對圖書館進行重新裝修,圖書館向學校申請經費,按照國家古籍保護的標準,給古籍庫加裝恒溫恒濕設備,監控設備、滅火系統、掐斷了古籍書庫的輸水系統等,建立了標準化古籍特藏書庫。

五、古籍整理工作的經驗與借鑒

(一)學校的關心和支持是古籍整理能夠順利進行的保障。多年來西北民族大學校主管領導一貫支持和關心圖書館的古籍整理工作,加大經費投入,加強人才培養,在圖書館開展古籍圖書宣傳活動、人員培訓、古籍文獻整理與開發;整理成果的出版;文化交流、全國藏文古籍會議的召開;在臺灣地區舉辦金石拓片展;各種古籍保護設備的安裝等都得到學校的長期支持。

(二)堅持不斷支持古籍工作的領導班子是這項事業發展的關鍵。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圖書館歷屆領導非常重視古籍工作,緊緊抓住我館獨具特色的古籍文獻,組織人員對館藏古籍文獻進行長期有序整理、開發和研究。正是歷屆領導班子不間斷地重視古籍工作,我館的古籍整理與開發、保護工作才一步步走向正規和深入。

(三)高素質的專業隊伍是工作順利完成的堅實基礎。古籍整理是一項非常艱辛的工作,不僅是高強度的腦力和體力勞動,還要求從業者具備各種專業技能和知識儲備,如版本、目錄、???、文字、音韻、訓詁、考證等各種知識,涉及面很廣,古籍整理者還需要很強的責任心和奉獻精神。目前圖書館有副高級職稱23人,正高級職稱6人,這些專業人員經長期的古籍整理工作,具備了豐富的古籍整理知識和經驗,加之經國家、地方古籍專業的各項培訓,從各個角度提高了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只有我館具備古籍專業知識豐富、富有古籍整理經驗、工作踏實認真的業務人員,才能使我館的古籍文獻整理、開發和研究工作落到實處,并不斷走向深入,取得長足的成績。

(四)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是古籍工作順利進行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多年來圖書館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主要包括《珍貴古籍圖書保護制度》《古籍閱覽制度》《古籍保護制度》《電子版古籍使用制度》《珍貴文獻保護責任書》《圖書館應急預案》等。嚴格的古籍制度對館藏古籍的保護和利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制訂科學有序的古籍修復計劃。截至目前圖書館還沒有制訂古籍修復規劃、專業的修復人員,館藏破損、老化的古籍丞待修復。古籍修復需要科學規范,必須建立修復檔案、按照國家技術標準修復,珍貴古籍修復一定要將修復方案上報本省古籍保護中心得到批準才能按修復方案修復,不得自行修復或裝裱,古籍函套的制作更換要選無酸的材料才能起到古籍保護的功效。

(六)加強古籍保護隊伍的建設,建立老、中、青古籍人才梯隊。今后要進一步加強圖書館古籍保護的人才培養,發揮來自學校、企事業單位、學術機構等的作用,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古籍保護人才培養、培訓。開展古籍工作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的科學研究,逐步培養出一批高水平的古籍鑒定、修復與整理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國家民委,文化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少數民族古籍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Z].民委發〔2008〕33號.

[2]文化部.《圖書館古籍特藏書庫基本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行業標準[S].北京圖書館,2006.

[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Z].國辦發〔2007〕6號.

猜你喜歡
古籍整理圖書館管理
斯鹽最靈,此籍可餐
——鹽業古籍整理新成果《河東鹽法備覽合集簡注》出版
論“明清實錄藏族史料類編叢書”古籍整理工作
第三屆“宋云彬古籍整理獎”評選方案公布
首屆宋云彬古籍整理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古籍整理出版事業
人臉識別技術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
智能化管理對我國當代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影響研究
淺議讀者協會參與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工作
柔性管理及其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核心應用
基于知識管理的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