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產出導向法的綜合商務英語課堂的構建研究

2021-09-14 12:32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商務英語驅動語言

周 巖

(上海商學院 商務外語學院,上海 201400)

引言

由我國著名學者文秋芳教授創建的“產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簡稱POA)已經經歷了20年的理論創建與教學實踐,其創建的初衷旨在推進我國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時至2020年,這一理論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理論與實踐體系[1—2]。在2020年10月召開的“第九屆中國英語教學國際研討會”上,文秋芳研究團隊分享了POA運用于聽力、寫作、口語和閱讀等課程的教學成果。不難看出,POA理論在理論建構日益完善的同時,已更具教學實踐性。

與此同時,作為講授專業核心課程“綜合商務英語”的一線教師,筆者的教學團隊在商務英語專業語言能力、商務知識與人文素養“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思想指導下,已于2018年將POA引入本課程的課堂實踐。

本次研究以上海商學院優質專業核心課程“綜合商務英語”為載體,探討POA通過驅動、促成與評價促使學生完成系列產出任務,從而培養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提升綜合素養,發揮課程育人的功能,有效實現課程的建設目標。

一、研究背景

(一)POA教學理念與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觀

POA理論體系由教學理念、教學假設和教學流程三部分構成,其中教學理念是指導思想,教學假設是理論支撐,教學流程是教學實現方式,而作為教學主導的教師則要在教學過程中全程發揮主導作用[1]。

POA教學理論包括“學習中心、學用一體、全人教育”?!叭私逃f”指出,外語課程不僅要實現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工具性目標,而且要達到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目標[1]?!陡叩葘W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3]指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POA秉持的教學理論符合《綱要》“立德樹人”的育人指導思想。

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指南》指出,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良好的道德品質、中國情懷與人文素養;熟練掌握語言技能與專業知識,具有良好的商務英語運用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4]。

因此,POA“全人教育”教學理念與《指南綱要》[3]和《教學指南》[4]的育人指導思想完全吻合,也是“綜合商務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教師主導參與的課堂教學設計,不僅要培養學生英語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也要以立德樹人、實現人文培養為目標。

(二)POA教學思想—理論—流程關系

POA教學思想之一“學用一體”中“學”是輸入性學習,“用”則是指知識“產出”,即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學用結合,相互促進。為此,構建出 “輸出驅動”與“輸入促成”教學理念:產出既是語言學習的驅動力,又是語言學習的目標[1]。在此基礎上,教師有目的地預先提供輸入材料,引導學生完成驅動活動,而非學生無目標學習,即有效地實現“輸入促成”。此外,“選擇學習”則充分反應了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語言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充分體現“學習中心說”。

POA認為每個課堂都包括若干個驅動任務,每一個驅動任務均包括三個教學環節,即驅動(motivation)、促成(enabling)、評價(assessing)[1]。同時,教師的主導中介作用將貫穿三個教學環節,從而關注教學動態、監控教學活動、保證教學質量。

二、POA在“綜合商務英語”課程中的應用

作為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課程,“綜合商務英語”旨在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培養目標。為此,本課程以教材內容為素材,根據各單元內容設計驅動與產出活動,形成系列產出任務。

(一)教學對象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上海商學院商務英語專業2019級學生,入校時高考平均分是125分。本屆學生入學調查表明,開始學習英語的平均年齡是8歲,英語閱讀速度為每分鐘100字,英語單詞量大約4 500詞左右。

隨著學生學習英語的年齡提早、中學英語閱讀量的提升、可閱可視材料的增多,本屆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入校時已經具備了良好的英語語言能力。

(二)教學內容與目的

本課程選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王立非主編的“綜合商務英語”第1—4冊[5]。本次研究選用的教學材料是第三冊ForWhomtheBellToll單元,包括三篇文章:TheDayAfterTomorrow,TheCommons,LessonFromThePast.每篇文章平均字數1 100字,所涉及的主題與語言系數都較大。

本單元題目選用海明威的小說ForWhomtheBellToll,內容主題是“環境與人類”,小說中Bell的寓意折射到本單元的主題“環境”,其目的是引起讀者即學生對Toll的警覺與共鳴。

單元內所選用的三篇文章均選自國外原版刊物,內容各有側重:TheDayAfterTomorrow從地球演變史角度分析了現今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TheCommons從人類發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公共資源的起源及影響;LessonFromThePast則分析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城消亡的原因。

盡管文章主題是學生們所熟知的環境問題,但是文章體裁已然不是普通的科普文章,分別從地球演變、人類發展和文明消亡的角度,闡釋了發展進程中環境產生的巨大影響,從而從更高層面認識到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在引起思想共鳴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環境危機與環境保護意識。

(三)教學流程與方法

圖3展示了在課程中實施驅動—產出—評價教學的基本流程,其中標示是教師完成的任務,標示是學生完成的任務。圖中單向箭頭表明教師和學生依次完成任務的順序。下文將依據本單元授課內容,對本流程進行說明。

1.驅動

與傳統任務型教學法(TBLT)課前lead-in或warm-up教學環節不同,POA在總體驅動階段,教師向學生展現產出任務的場景四要素(目的、話題、受眾和場合),讓學生理解完成產出任務的必要性,然后解釋產出任務的具體要求,接著讓學生進行產出任務的嘗試[6]。課前情境預設與驅動環節具有創意性、真實性和挑戰性,教師要根據本單元的主題設計情境,所設計的情境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要具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對學生而言具有挑戰性;既可以使學生了解產出目的,也可以使得教師有目的地開展教學。

根據本單元主題,教師預設的交際情境是根據故事Silent Spring而設計的:

“In the heart of America, mysterious maladies swept the flocks, the cattle and sheep. Everywhere was a shadow of death. An old man recalled the prosperous farms, white clouds of bloom...What happened? The old man told us the story...”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介紹預設交際情境后,要求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著手準備,大約10分鐘后,進入課堂展示環節。學生們接到任務后,能較快領悟情境意圖與主題內容,然后90%的學生展示只能進行簡單的情景描述,88%的學生可以猜到原因,但是由于詞匯量不足,未能進行有效而全面的陳述。至此,學生們在嘗試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無疑會發現自我語言表達、認知水平方面的不足,從而產生學習欲望,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因而被激發出來。因此,情境預設旨在使得學生有“知識饑渴感”,而非飽腹感,是驅動環節乃至整個課程成功的關鍵。

2.促成

“促成”是課程設計的核心,包括四個環節:(1)教師描述產出任務,學生了解任務的目的與要求;(2)在完成促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從輸入中汲取所需知識,即選擇性學習,教師在促成任務過程可以進行即時評價與反饋;(3)學生完成促成任務,同時應強調的是學生可以將選擇性學習成果運用到最終的促成任務中;(4)教師對于最終完成的促成任務給予指導,亦須進行即時評價[1]。

由此不難看出,所謂“促成”即是通常意義的課堂教學環節或課堂活動,包括單個或若干個產出促成任務。因此,實際課堂中,針對不同的任務也就循環重復 “促成”各環節。

有效地促成任務考量的不僅是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能力,同時也考量學生的認知水平。因此,通常意義上說,完成促成任務需要包括內容(ideas)、語言形式 (language)、話語結構(discourse structure)[1,7]和思維方式(thinking mode)。學生學習課文的目的不僅僅是學習課文知識,還應該將課文作為一種學習方法,通過英語學習完成產出任務[8]。

本單元第1—2課時的促成包括以下幾個產出任務:

a)Listen, watch and discuss: video “NOVA/Frontline”。要求學生根據視頻內容,簡述視頻內容,回答視頻問題。運用驅動階段的選擇性知識,陳述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和科學家對此的觀點。

b)Environment Terms. 學習相關術語,儲備產出任務所需的單詞與術語。

c)Read the textTheDayAfterTomorrow.以下列問題為線索,要求學生閱讀課文;在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分析篇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在此過程中,鼓勵學生(選擇性)學習單詞、短語與句式,提取并學習話語結構。

1)The source of the title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2)The main six problems of the environment.

3)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4)Th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根據選擇性學習原則,再次以課文問題為線索,以選擇性成果為輸入內容,回答課文問題。

d)Case:Man-madeDisasters.根據驅動材料“Man-madeDisasters”為主題,搜集迄今為止人類所遭遇的人為災難,根據以下問題進行整理。小組討論后進行課堂展示。

1)Where did it occur?

2)What caused it?

3)How were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affected?

4)W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this kind of disaster?

e) Write a passage with the title “ForWhomtheBellTolls?”學生在學習本單元的三篇文章后,根據下列問題提示,論述人類所面臨的六種環境問題和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以公共資源和文明古城消亡為例,論證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探討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從而引起更多人的警示。字數不少于500字。寫作任務旨在以選擇性學習成果為內容,完成本單元的產出任務,提高學生的文獻閱讀水平、寫作能力和認知水平。

1)The source of the title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2)The main six problems of the environment.

3)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4)Cite the example of the Commons to illustration the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arth.

5)Draw the lessons of the past civilizations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beings.

6)The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 main problems

7)Conclude with reasonable solution and the reaction to the title.

3.評價

“評價”是繼驅動、促成后的第三個環節,分為即時評價和延時評價。如圖3所示,在促成階段的選擇性學習和產出任務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及時反饋,評價學習效果,即為“即時性評價”。除了課堂任務外,一般學生也完成課外練習或任務,之后再將成果提交給教師,教師對于課外任務的評價即“延時性評價”[9]。

本研究所提取的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促成任務,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進行即時評價,而第五項寫作則是課后任務,教師的評價則是“延時性評價”。學生從即時性評價中得到教師的評價反饋,了解并學習語言形式、表達內容或話語結構是否正確;而延時性評價則更適用于語篇結構、語體形式和思考角度的評價。

結束語

本文論述了POA應用于商務英語專業“綜合商務英語”課程的可行性,分析了課堂教學中驅動、促成和評價的實施過程。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本次研究體現了POA“全人教育說”和“學用一體說”的教學思想。與此同時, POA模式對教師與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嚴謹的任務驅動與投入性學習缺一不可。此后,筆者團隊將繼續跟蹤本屆學生,完成定量研究數據,以期進一步完善后續研究。

猜你喜歡
商務英語驅動語言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驅動防滑仿真系統分析
屈宏斌:未來五年,雙輪驅動,砥礪前行
商務英語通用語研究:現狀與反思
“任務型”商務英語教學法及應用
軌旁ATC系統門控柜接收/驅動板改造
基于SPOC的商務英語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基于S3C6410的Wi-Fi驅動移植實現
基于圖式理論的商務英語寫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