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價值內核、邏輯、問題與路徑

2021-09-15 05:41王志明
成人教育 2021年9期
關鍵詞:高水平特色院校

柴 草,王志明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教務處,廣東 東莞 523808)

2019年2月,隨著《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的印發,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財政部門、高職院校、企業協會等紛紛加快了對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和專業群建設的呼吁。2019年4月,《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雙高計劃”)出臺,正式拉開了“雙高計劃”建設的序幕。作為“雙高計劃”實施的關鍵任務,我國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經過近2年的推進,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同時,學界對專業群的研究也初顯規模,但重點聚焦在內涵概念、管理機制、策略等方面,切入面較窄。本文擬連點成線,結合日常工作和調研經驗積累,對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的價值內核、邏輯、存在問題以及實施路徑進行體系化梳理,以求管窺高職專業群建設全貌,助力其在實踐層面實現更好的應用。

一、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價值內核

強化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既是響應國家政策方面的外在要求,也是推動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具有豐富的價值內核。

1.構建國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內在要求

在以往我國社會大眾的認知里,職業教育一直被視為“次等教育”。與普通本科教育相比,不論從錄取批次上,還是社會重視程度上,職業教育長期以來都處于弱勢地位。但《實施方案》專門強調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各自只是分工不同,但價值意義同等重要。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社會轉型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只有在國家政策持續推動的基礎上,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尊重人才的個性發展規律,探究更加多元化的職業教育方案,才能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更加優質的技術技能人才。在此背景下,錨定高職教育,作為“雙高計劃”兩翼之一的“專業群建設”應運而生,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加快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能夠為構建國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增加動能。

2.服務產業變革與技術創新的現實需要

市場在經濟發展中處于重要地位,在資源配置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教育資源的配置同樣也受到市場經濟的深刻影響。隨著我國產業變革和技術創新的速度加快,各行各業技術密集程度持續提高,市場對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對具有專業群教育背景的綜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此背景下,教育資源建設必然遵循市場調節規律,向技術密集型領域集聚。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瞄準“專業”二字,落腳點為集群專業資源建設,完全符合新時代產業變革發展的要求,能夠滿足教育資源向高技術產業集聚的需要。

3.提升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抓手

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辦學主體之一,高職院校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發展還不完善、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生源條件參差不齊等原因,導致高職院校辦學動力不足。從辦學成效看,當前許多用人單位反映高職院校人才輸出質量偏低,綜合素質仍需提高,集中體現在理論水平不高、實踐技能落伍、多面手匱乏、職業素養不足等方面。專業群作為高職教育辦學的核心單元,直接影響著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打造特色高水平專業群,能夠為高職院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輸出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撐。在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導向下,高職院校將相關專業或相似專業集中起來共同打造的建群思路,正是把多方面資源集中整合起來,形成集群效應,達到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梢?,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也是高職院校提升辦學水平的重要抓手。

4.促進高職學生成長成才的客觀需要

在高職教育活動中,學生無疑處于關鍵地位,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也必須將學生擺在核心位置,關注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使其在成長成才方面自覺發力。專業群建設一方面集聚了單一產業鏈上、下游各專業,有利于學生對接實際工作需要,形成全面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客觀上形成了不同專業之間學生的競爭關系,方便不同專業學生開拓眼界、加強交流,使學生更加明確自身在同班同學、同專業學生、全產業鏈同學之間的位置,理解只有通過不懈奮斗學精專業、塑強本領,將來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因此,加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客觀上符合高職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

二、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的組群邏輯

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是通過將相關專業組成一個集合,形成整體化優勢,實現系統化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更好地對接和滿足產業鏈的發展需要。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邏輯主線研究的核心,就在于“組合”二字,即確定“以什么為標準組合”。目前,部分學者從產業、專業、就業三方面確定專業群邏輯主線,[1]也有學者從學科技術、行業指向、組織管理三維度對邏輯主線進行探討,[2]還有學者從產業邏輯、崗位邏輯、知識邏輯三角度進行過類別研究。[3]以上研究均有一定道理,也有一些建構共性,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綜合來看,前期研究依然局限于專業群建設的技術層面需要,“工具性”的意味較為強烈,對外忽視了社會環境的影響,對內忽視了復雜人際關系的作用,“體系化”的思考略顯不足。鑒于此,筆者擬從理論邏輯、組群邏輯、實踐邏輯三方面,嘗試建構基于高職教育本身、建構主體、執行者三方的邏輯主線體系。

1.理論邏輯:高職教育的客觀歸因

第一,符合政策目標。根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我國到2035年全面實現現代化建設的遠景目標,首要目標就包含“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性國家前列”。要實現這樣的遠景目標,需要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辦學單位久久為功的不懈努力。而國家實施“雙高計劃”、重點支持一批優質高職院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的初衷,就是要牢固樹立新時代新發展的理念,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高質量就業的需要,為實現遠景目標加碼發力。因此,國家的政策要求為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提供了理論邏輯基點,政策原則即邏輯出發點,政策目標即邏輯落腳點。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從原則上要堅持中國特色、堅持產教融合、堅持扶優扶強、堅持持續推進、堅持省級統籌;從目標實現上要著力促進辦學水平、服務能力、社會影響的顯著提升,引領國家職業教育的整體發展,從而使其更好地與普通教育“打組合拳”,在國家教育體系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第二,適應職業教育辦學規律的要求。教育規律是教育內部諸要素之間,教育與其他事物之間內在的必然的本質性聯系。聚焦到高職教育層面,教育規律集中體現為職業性、技術性、專業性等基本內在屬性。因此,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要在符合教育大規律的前提下,致力于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這不僅要求重視知識育人,更要重視以德育人。具體來說,一方面要重視實踐育人,切實提高受教育者的適崗能力。重視專業群中各專業實踐教學的比例搭配,突出重點、兼顧綜合,使學生通過“在校學習”“在企實訓”具備上崗能力,從而提高上崗后將個人價值轉化為社會價值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加強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紤]到高職教育人才主要以一線崗位為主、大多數直接對接生產線的就業指向,只有使學生具有勞動精神的因子,樹立工匠精神,才能具有更高的崗位黏性,更好地在一線崗位建功立業和增長技藝。

第三,展現專業特色。高職專業群的建設是一個從政策適應、目標確定、資源整合,再到管理機制維持、不斷更新向前發展的過程。[4]任何高職院校進行專業群建設的思路大致如此。但各高職院校的發展歷史、所處區位、資源優勢、生源條件等各不相同,加之市場化辦學所導致的競爭機制的加強,高職院校要想完整地完成上述專業群建構路徑,就必須要以專業特色為核心,實現差異化構建。比如,以當地特色產業為核心,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形成人才輸出與接收的利益捆綁模式,這樣不僅使專業群建設體現專業特色,更有利于通過這種專業特色帶動地區經濟的整體發展。再如,以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為基點,加強對產業需求的預見性評估,提前做好特色高水平專業群人才儲備,以更主動的心態適應環境,從而在展現專業特色上贏得先機。

2.組群邏輯:主體的功能選擇

第一,依據產業鏈要求組群。依據產業鏈要求組建專業群的出發點,是高職院校圍繞育人基本目的進行的專業群功能選擇。產業鏈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于一定技術經濟關聯而組成的鏈條式產業形態,是一個比較宏觀的概念,存在著大量的上下游關系或交換關系。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同樣是依據一定的組合標準對不同的專業進行組合,各專業之間也存在多種形態的上下游關系或交換關系,是一個相對微觀的概念。高職教育專業群建設主體要達到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育人目的,必須將自身的微觀目的與產業鏈發展的宏觀形態進行合理對接,以適應、滿足和引領產業鏈發展的現實需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專業組群工作的有效性。以汽車產業的專業群組建為例,應根據汽車產業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等發展趨勢,合理配置相關專業資源,在此基礎上,聚焦生產控制—生產運行—質量管理—設備維護等產業鏈條,再將各專業聯結成群,以此培養與汽車產業鏈發展需求相匹配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第二,依據具體崗位需要組群。依據具體崗位需要組建專業群,是高職院校圍繞某一行業中具體崗位的要求進行專業群功能選擇,根據崗位分工不同確定組群專業,在此基礎上構建的專業群能夠覆蓋該行業絕大部分崗位。例如,遼寧某所職業技術學院結合沈陽北方重工集團“重工”這一關鍵詞,確定焊接、材料成型、鍛造、木型、熱處理等具體崗位,分別對應設置了具體專業,再將各專業集合成群。這種組群方式精準對接了具體崗位的工作任務,符合工藝流程各環節的要求,既保障了組群的針對性,提高了建群效率,又形成了專業群目標設置與目標實現之間的內在關系,企業對專業群的依賴使專業群自身未來的發展得以行穩致遠。再如,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電子商務專業為核心,集合商貿信息管理、品牌管理、商務智能、會計四個專業形成了特色高水平專業群,滿足了電子商務企業的基本需要,覆蓋了大部分崗位,這也是依據具體崗位需要組群的生動實踐。

第三,依據既有資源組群。雖然依據產業鏈要求和具體崗位需要組群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指向性,但這兩種方式都是“由外到內”構建的,均需要高職院校所在地區有產業支撐,且高職院校自身條件與產業之間具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從具體實施來看,任何一所高職院校的專業群建設都需要經過復雜艱難的摸索和積累過程,很難保證一定具有一步到位的先天產業優勢。因此,對于先天區位優勢或產業優勢不明顯的高職院校來說,“由內向外”的組群方式似乎更有實際意義,依據既有資源組群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比如,部分高職院??梢越Y合自身目前專業設置,依據學科邏輯組群,以中文、新聞、數字科學等學科為依托組建新聞傳播大類、數字媒體專業大類或品牌傳播專業大類,以數學、結構學、管理學等學科為依托組建建筑施工大類、工程管理大類等,這些都是對既有專業資源的有效集成,有利于更好地對接社會實際需要。這種模式在當前的高職教育中已經頗為普遍,未來依舊可以進行深入探索和實施。

第四,依據優勢專業組群?!坝蓛认蛲狻苯M群的另一種方式是依據優勢專業組群。任何一所高職院校的設立,或出于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或出于完善地區教育體系的考量,總有一定的辦學優勢。因此,高職院校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不妨從這類優勢專業入手,致力于鞏固和擴大既有優勢,再通過對接產業需要,逐漸擴大影響力,形成區域輻射效應。一方面,鎖定優勢專業,確定其龍頭地位。龍頭專業的選取不是隨意的,要綜合考慮該專業的發展歷史、行業背景、師資情況、辦學條件、就業質量等;另一方面,在龍頭專業確定后,要努力圍繞龍頭專業將其他專業集聚起來,形成“龍頭引領、多專業輻射”的建構模式。當然,在集中資源進行專業群構建的過程中,可能導致資源分配的不均衡,這就需要在全校范圍內形成專業群構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識,使各方參與主體和具體實施者拋棄“山頭主義”和個人成見,求大同而存小異,真正支持并參與到專業群構建中來,減少建設阻力,夯實特色高水平專業群的建設基礎。

3.行動邏輯:執行者的實踐考量

第一,聚焦外部環境變化靈活組群。教育主管部門、高職院校對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探索程度在不斷加深,其關注的重點和建設過程中的主要矛盾也會隨之產生變化。因此,從執行者的實踐操作層面考量,在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中,要聚焦外部環境變化,遵循靈活組群的原則。首先,要做好對各類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的研究,鎖定職業教育政策指導方案的重點,預估未來形勢,提前制定本校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實施方案,搶占發展先機。其次,要加強與當地行業企業的溝通聯系,了解產業市場的用人需求,根據需求側具體的發展變化,從專業群的供給端進行改革,優化人才培養工作,實現人才輸出與人才需求之間的精準對位,進一步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率與成才率。最后,樹立國際視野,對接國際化發展需要,以戰略眼光加強對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專業群建設經驗的研究,結合我國高職院校自身的辦學實際,取精華、去糟粕,提高專業群建設的國際化水平。

第二,聚焦建設需要突破物理界限。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物理界限存在于產業本位、校園本位以及產業與校園交互關系當中。產業本位的物理界限指高職專業群建設中行業之間、崗位之間、具體技術技能要求之間的區別,具體體現為企業之間、部門之間的競爭關系和利益關系。校園本位的物理界限指高職專業群建設中學校內部各院系、各學科、教師、實習實訓資源之間的現實區別,具體體現在院系、學科、教師之間的競爭關系和利益關系方面。產業與校園交互關系中的物理界限主要體現為校企合作方面的矛盾,具體表現為行業企業投入意愿不足、學校主動性發揮不積極等方面。以上三種類別的物理界限所帶來的競爭關系、利益沖突、合作矛盾等問題,也是高職專業群建設的阻力所在。對此,從行動邏輯上考慮,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具體執行者,必須充分運用激勵約束手段,打破這些物理界限,變對立競爭關系為良性競爭關系、變利益沖突為利益捆綁關系、變低合作意愿為合作共贏關系,只有推動各主體本位轉變為“專業群”本位,才能更好地調動和整合各方資源,服務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大局。

第三,聚焦主體關系連接不平衡構建。突破物理界限對于專業群建設至關重要,但破除既有利益結構并非一日之功。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應在平衡各方利益關系的前提下,找到突破口,通過“起步頂層架設—過程實施優化—結果導向”的方式展開?;谶@一行動邏輯建設專業群,關鍵在于平衡各方關系,能夠接受“不完美”“不平衡”。例如,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如果當前某些企業合作意愿低,校內某一專業不支持加入專業群建設,那么可以暫不考慮列入這些反對方,而是集中資源放大支持者的建構方案,待專業群建設形成一定規模有所產出時,反對方有可能順勢而入。如此一來,雖然專業群在組建時并不完美,但過程推進順利,建設效果良好,依舊能夠達到建設的目的,反而通過“不平衡”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平衡”,邏輯上可行。

三、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重要價值已經得到各方的廣泛認可,但在實踐層面上,依然存在許多程序和操作上的問題。從體系建設維度中的標準建設,程序建設維度中的目標和方案確定,以及結果維度的發展效果,對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希望能夠助力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與管理的全鏈條提升。

1.建設標準缺失,成果評價機制粗放

從政策要求角度看,國家相關政策文件對高職專業群建設提出了引領性要求,即到2022年建設150個骨干專業(群),但政策中對“骨干”一詞缺乏明確的解釋。從實踐角度看,大多數高職院校已經形成了專業群建設的共識,并紛紛付諸實踐,但依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具體建設到什么程度、評價標準是什么,沒有統一定論,絕大多數高職院校依舊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初步探索階段。目前我國各省、市在高職專業群建設標準和評價機制建設上還較為滯后和欠缺,僅江蘇省教育廳2015年公布過《江蘇省職業學?,F代化專業群建設標準》(五年制高職),設計了專業群構建、培養模式改革等六個大的指標,分解為十七個二級建設指標,[5]為地方的探索實踐樹立了標桿,但是由于其他區域的建設步伐落后,僅江蘇地區的單點開花,對于我國整個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生態體系總體布局的參考價值和推動作用有限。

2.目標引領籠統,任務分解不清晰

盡管“雙高計劃”對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總體原則、目標、任務進行了說明,教育部、財政部在專業群建設項目的遴選辦法中,也明確了專業群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即定位準確、擁有高水平帶頭人和教學創新團隊、生源質量好且有一定規模,但對于專業群建設目標與任務的分解,僅局限于政策上的思辨論證,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許多地方高職院校對于具體目標的設定較為籠統,任務分解也往往缺乏可行性。例如,廣東某地方職業技術學院于2019年12月印發了《藝術設計專業群建設方案(2020—2024年)》,其建設總體目標包括“將創新創業教育和職業道德培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把專業群建設成為與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沿海經濟帶發展極相匹配,在粵東同類院校中有優勢地位和明顯特色的藝術設計專業群”的表述,但對于“極相匹配”“明顯特色”的具體表現卻未予以明確的規定,目標引領含糊不清。從該校專業群建設的任務分解情況看,盡管明確了“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和教學內容改革、打造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團隊等具體任務,并且形成了部分數據方面的指標要求,但沒有落實到具體的時間節點和責任部門、責任人,不利于實施主體履職擔責,容易導致方案設置流于形式,形成只“出題”卻難以“答題”的局面。

3.建設方案雜糅,缺乏問題導向

高職專業群組群邏輯可分為“由外向內”和“由內向外”兩個大的維度。前者體現為“以群建院”,即根據外部需要先設定組群專業,再形成校內教學單位;后者體現為“以院建群”,即統籌考慮當前高職院校內部資源組成,再對接外部需要完成建群。[6]兩種建構方案均有其可行性,但也分別存在現實困境?!耙匀航ㄔ骸币笠罁獠渴袌霏h境優化整合內部資源,在專業群建設中容易出現人才培養方面的偏差,這是因為專業群建設和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滯后于未來產業發展需要,因此,密切教育端與產業之間的關系,即協調好校企合作關系成為“以群建院”的關鍵。然而,校企之間具有天然的組織屬性差異,企業以追求經濟利益為目的,高職院校以人才培養為本位,從當前校企合作的實踐來看,校企合作冷熱不均的“壁爐”現象普遍存在,[7]成為了高職院?!耙匀航ㄔ骸钡闹匾琳?。再反觀“以院建群”,在對現有專業進行組合時,需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需要考慮專業數量,數量較少,則不利于資源集聚,數量過多,則導致核心優勢不突出;二是需要考慮專業之間的主次關系,專業群中必然包括核心專業和輔助專業,核心與輔助之間存在天然的矛盾關系,因此從功利性的角度考慮,機械化的集聚容易導致核心專業與輔助專業之間的不當競爭,不利于體制機制的平穩過渡。在目前專業群的實際建設過程中,大部分高職院校未能從根本上確立專業群的建設主線或方向,在“以群建院”和“以院建群”中搖擺不定,[8]具體表現在建設方案的設計上出現兩者之間的雜糅,并且不論采取何種建群方案,都鮮少見到對上述問題的體系化探討,對專業群建設中面臨的困難缺乏有效預判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專業群的建設探索依然任重道遠。

4.發展離散度大,缺乏可復制經驗樣板

根據全國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管理與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的專業統計數據,與2019年相比,2020年全國高等職業教育設置備案數量增加了2 693個;同時,2020年會計、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物流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旅游管理等專業點超過800個,[9]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共計1 468所,[10]這意味著全國近六成高職院校設置了這些專業。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在專業點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基于政策層面對于專業群建設的要求,加之自身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勢必要進行專業的“群化”建設。但由于我國“雙高計劃”每五年為一個支持周期,2019年開始才啟動第一輪建設,發展年限較短,首批樣板尚未建成,引領作用尚未彰顯;同時,由于資源支持較為集中,勢必導致各高職院校發展差距懸殊的問題。根據2019年12月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公布的第一輪“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名單,在26家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A檔)中,中東部地區有22家,西部地區僅有4家;在59家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B檔)中,中東部地區有47家,西部地區僅有12家;在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C檔)中,也呈現中東部多(42所)、西部少(14所)的情況,且大部分資源扶持均集中在江蘇、浙江、廣東等區域。[11]由此,發展離散度大的苗頭在專業群建設初期即已顯現。未來一輪支持周期結束后,即使能夠形成“高水平”的建設目標,其輻射作用和榜樣帶動作用也主要局限在中東部地區,對于拉動全國整體專業群建設的影響力依然有限。對于大多數高職院校來說,在面臨缺少資源扶持和榜樣引領的雙重問題下,只能采取“新瓶裝舊酒”的方法,在“形式化”的摸索中曲折前進。

四、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現實路徑

對照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各項問題,應首先明確專業群建設的基本原則;梳理專業群建設的關鍵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打破建設標準缺失、目標引領籠統、建設方案雜糅瓶頸;從動態化管理的角度出發,破解發展離散度大、榜樣引領缺乏的問題。

1.明確原則,夯實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核心主線

比較高職專業群建設的理論邏輯、組群邏輯、行動邏輯,理論邏輯處于客觀層面,是具體建設實踐的根本遵循和底線要求,從組群邏輯和行動邏輯入手,在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中應明確以下基本原則。

首先,堅持產教融合。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應以區域核心支柱產業為導向,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我國要創新產教融合發展模式,沖破校企合作“天花板”,鼓勵和支持企業參與專業群建設的全過程,從專業群建設的頂層設計到課程安排、教材編寫、師資培訓、實習實訓、學生管理等,每一個環節校企雙方都共同參與、有序推進,通過開展深度產教融合,形成“集群”優勢和“抱團”發展,實現專業群與區域產業群的有機銜接,為行業企業輸送“零距離”人才,形成“多贏”局面。其次,著力扶優扶強。高職院校在專業群建設上,要考慮內部專業、師資力量、學生規模布局,同時兼顧當地產業發展布局,在“發展質量為先”的導向下,使基礎條件較好、影響力突出的專業優先發展,其他內部資源以此為核心充分集聚,組合成群。同時,要建立發展成果共享和監督機制,規避校內各方矛盾,促進良性競爭,形成內部發展合力。再次,堅持持續推進。高職專業群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任務,要加強對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持續推進,做好過程調整和控制。堅持“有進有出”,強化“優勝劣汰”,在過程中厘清高職專業群建設問題,做好建設方案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最后,強化區域統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要重點做好高職專業群建設的頂層設計,重點考慮資金、資源保障,激發地方相關部門、行業企業、高職院校加強專業群建設的積極性,使整體建設戰略和建設方案更接地氣,便于實際管控和具體執行,確保既“出好題”,又在統籌管理中保障“答好題”。

2.構建關鍵指標體系,為高職專業群的量化評價提供支撐

為破解建設標準缺失、目標引領籠統的問題,亟須明確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礎上,確定高職專業群建設的關鍵指標,以指導高職院校結合自身特色確定專業群建設的“行動路線圖”。

首先,確定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核心要素。高職專業群建設的價值內核集中體現在國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行業企業、高職院校、學生等方面,因此,確立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核心要素,也需要將多元參與主體共同納入考量范圍。以此為依托,結合高職專業群建設的主要問題,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維度,構建并細化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核心要素集群,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核心要素集群

依據表1,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核心要素共分為3個維度、4個主體以及14個核心要素,其中高職院校主體橫跨中觀、微觀2個維度,建設任務最為重要;中觀層面的“校企合作平臺構建”要素同時需要地方企業、高職院校雙方共同參與,工作重點有所區別,因此按2個指標分別統計;微觀層面高職學生的“3個滿意度”很少被教育界和學界所關注,但其作為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服務對象”和“客戶”,是專業群建設成果最直接的體現,在關鍵指標體系搭建中,應當給予足夠重視。

其次,做好關鍵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權重分配。依據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核心要素,在確定對應的評價標準時,我們設定三級指標,抽絲剝繭地不斷將具體標準條目精確到點,以保證“評價點”的具象化。具體來說,以某地區高職專業群構建為研究的基本單元,經過對高職專業群建設的14個核心要素進行再分析和歸類,將核心要素1—3命名為“外部環境分析”,將核心要素5—7、9—10命名為“結構化方案建設”,將核心要素4、8、11命名為“實訓平臺建設”,將核心要素12—14命名為“建設成果反饋”,以此確定4個一級指標。在明確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的前提下,再對二級指標的具體維度進行有效分解,形成42個三級指標。指標評價權重按一級指標分配。由于“結構化方案建設”相當于專業群建設的具體行動指南,因此在權重比例上予以偏重,占比40%,其余3個一級指標權重平均分配,各占20%。具體指標體系如表2所示。

表2 高職專業群建設評價指標體系

3.實施動態化管理,提升高職專業群的建設成效

為提高專業群建設的精準度,需要加強過程控制,借助動態化管理手段,保證建設成效。首先,要變遠景目標為階段性短期目標。高職專業群建設是周期行為,要使它最終服務區域經濟現代化建設、促進高質量就業的人才培養,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扎實執行和推進。各參與主體在科學設置遠景目標的同時,還應集中精力對遠景目標進行階段性分解,設定短期目標。一是要將遠景目標劃分為小的工作周期,比如將原來規劃的“5年”變為“每一年”。二是要科學編制每一年的工作目標,做到目標條目化,并為每一條目標的實現配備具體措施,同時,確定具體措施的完成時間。三是配套建立短期目標評估機制,按預設周期開展評估,對于沒有完成的目標,在下一周期的開頭必須補足,以此確保遠景目標實現的整體進度。

其次,塑造合作共贏的校企合作模式。要在“盈利理念”與“人才理念”之間找到平衡點,在共同愿景引領下,使校企雙方形成命運共同體,共同致力于專業群構建。一方面,要明確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以高職院校為第一責任主體,充分發揮學校各級領導和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與產業的對接,尋找合作辦學機會;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勵和支持企業從履行社會責任的角度,積極參與高職院校辦學,為高職專業群建設提供思路或建設性意見??傊?,高職院校和當地企業要共同以服務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己任,求同存異地進行專業群合作共建,并由雙方共享建設成果,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

最后,強化對標對表的自我完善手段。盡管當前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依然處于起步階段,但在各方主體的不斷探索下,建設實踐已經初見成效。高職專業群建設具有一定的對標對表空間,應通過標桿比較,不斷實現自我完善和超越。一是要加強高職院校內部對標,在內部各專業群之間形成比學趕超的局面,縮減內部建設離散度。[12]二是要在同一區域的高職院校之間開展對外競爭性對標。由于區位相同,此類學校一般服從同一上級單位管理,在生源、財政扶持方面存在競爭關系,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明晰自身整體建設進度,在競爭機制的作用下,反向刺激內部專業群管理提升。三是要加強功能性對標,即區域定位大體一致但分處不同區域高職院校之間的對標。這類學校往往有著相似的發展歷史和基礎條件,且不存在競爭關系,彼此之間更有交流分享的意愿,是自我提升的有效路徑之一,應當予以重視。

總之,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作為“雙高計劃”的“兩翼”之一,符合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也符合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對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高職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過程曲折,但發展前景光明,通過各方參與者的不斷努力,一定能夠確保專業群建設行穩致遠。

猜你喜歡
高水平特色院校
高水平開放下的中概股出海與回歸
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
特色種植促增收
中醫的特色
盤點全方位、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重大舉措
跨界、跨項選拔高水平運動員要重“體”更要重“心”
完美的特色黨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