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讀史知史明史中感悟史學魅力

2021-09-15 18:47姜海軍
人民論壇 2021年24期
關鍵詞:讀史方法論

姜海軍

【關鍵詞】讀史 方法論 經典研讀思想智慧

【中圖分類號】K063

【文獻標識碼】A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光輝燦爛,與古人注重經驗積累,并將之轉化為歷史撰述,以供后來者學習借鑒密切相關。中國自古至今的史書卷帙浩繁、分類繁雜,清代編纂的《四庫全書》中史部分了15個大類,細分為27個屬。這還只是狹義上的史部文獻,如果從廣義上來說,過去的一切包括經、子、集、佛、道等方面的文獻都是歷史書,都可以作為歷史典籍來閱讀,這就更加難以窮盡了。近代以來,隨著出版技術的提升、創作人數的增加以及分類的細化,史書典籍更是無窮無盡、難以計數。面對如此類目眾多、浩如煙海的歷史書籍,我們究竟該從何入手進行閱讀?在有限的時間里想要獲得更多真知與智慧,有哪些方法可資參考借鑒?值得探究。

以“問題意識”為導向,針對性地選擇和閱讀經典

歷史典籍有很多類別,如哲學、文化、經濟、社會、醫學、政治等,讀者可結合自身興趣,或者工作需要,選擇某一類或方面的史書進行針對性的閱讀。當然,即使選擇某一方面的史書,其實也是數量繁多。這就需要我們在這一類史書中選擇經典進行閱讀,以點帶面,最大限度地了解某一方面的歷史史實與經驗教訓。同時,帶著需要解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選擇和閱讀那些經過歷史檢驗、閃耀思想光芒的經典,不僅可以有效掌握歷史知識,也能以史為鑒,進而增長才干與智慧。

史學經典一般都是作者經過多年深思熟慮、反復修改而成書,且經過了歷史的檢驗和洗滌,具有廣泛影響力。比如讀者要想了解上古夏商周三代的歷史,那么最早的官方檔案史籍《尚書》便是很好的選擇。再如,想比較系統地了解漢代以前的歷史,可以選擇讀《史記》?!妒酚洝繁霍斞阜Q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在史學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又如,想要了解更多古代治國理政的思想智慧,可以閱讀《資治通鑒》,等等。通過針對性閱讀,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集中精力從史書中尋找答案、提取有用的信息。否則,漫無邊際的泛讀,盡管可以做到博覽群書,但是所掌握到的信息往往支零破碎、浮泛不精。

避免“盡信書,不如無書”:知人論世,以意逆志

我們對于以往歷史的了解主要是基于史書,而古今中外的史書,實際上都是作者思想的展現,深受作者史學素養、價值觀的影響,更有那個時代思想觀念的烙印,如此便容易形成參差不齊的史學著述,有的甚至還會故意歪曲掩蓋歷史真相。所以,我們對待史書不能一味地迷信,而是要提高鑒別能力,擁有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如此才不會導致“盡信書,不如無書”。為了更加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史書所表達的內容而獲得真知,我們可以借鑒孟子“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等順逆相結合之法。

所謂“知人論世”,就是說要想了解一本書的內容與思想,一定要考察、了解作者本人的所處時代、人生經歷與心理歷程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客觀、真實的了解作者創作這部書或作品的用意及價值觀所在。比如宋祁、歐陽修等人基于宋代國家治理、重建新文化體系的需要而撰寫《新唐書》,該書在編纂旨趣、歷史敘事、價值觀等方面,與五代時期劉昫等人撰寫的《舊唐書》有巨大的差異。通過“知人論世”之法,我們就能明白為什么同樣是描寫唐代歷史的史書,差異為何如此之大??梢哉f,“知人論世”之法是讀史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第一步,不可不察。

另外,當我們順著一部史書一直讀下去,自然可以了解很多史實,但有的時候,我們又很容易被作者基于歷史敘事所建構的歷史觀、歷史框架及歷史圖景所束縛,以為當時的歷史就是這樣。實際上,真實的歷史是流動的、動態的,永遠不可能恢復,歷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史學家的歷史。所以,需要我們通過“以意逆志”的方法來反觀作者之意與歷史敘事,從而形成與史書作者的“對話”。也就是說,每看完一部分歷史史實,我們都要跳出字詞、章句的束縛,從自身的感悟、知識的儲備以及思想觀念出發,深入洞察、思考史書創作的意圖、歷史史實及價值判斷等,從而形成對歷史更為客觀的認知與把握。

“以意逆志”實際上就是通過逆向思維,基于讀者自身的認知、感悟及價值觀來反觀歷史,冷靜地思考歷史,從而形成一種更為高遠的角度來與史家及史書形成對話,從而最大限度地獲得真實的歷史史實。畢竟,史書都存在著“成見”與“格式”,比如中國古代的史書編纂、敘事都深受孔子《春秋》筆法的影響,擅長“曲筆”,很多地方比較隱晦;加上史家深受時代觀念與作者編纂旨趣的影響,從而形成了歷史敘事“言不盡意”“意在言外”等情形,所以讀者就要從自身的積累、感悟及當下的需要出發,反觀作者及史書本意,逆向思考,通過“對話”式的思考,對史書內容、思想有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認知與心得體會。

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在比較閱讀中感悟真知

讀史并非易事,就某一類史書而言,既要考慮到這一類史書的整體性,也要考慮到每一部史書的特點及內容。即使就一本書而言,我們既需要宏觀地考察作者及其時代背景、成書過程、敘事特點、思想傾向等,也要從微觀角度了解具體的歷史史實;宏觀與微觀的結合,是我們選擇閱讀史書及具體內容的基本方法之一。

對于具體的某一部古代史書及歷史史實,我們還需要運用比較式的閱讀方法,而非輕信單一史書的記載。比如同樣都是記載五代十國的歷史,卻在二十四史之中出現了兩部正史:薛居正《舊五代史》、歐陽修《新五代史》。我們就不能局限于其中一部的記載。當我們通過比較閱讀,我們就會發現它們在編纂旨趣、歷史敘事、價值判斷等方面差異如此之大。怎么辦呢?我們先通過比較考察的方法,了解其緣由:宋代初年的薛居正主持編纂《舊五代史》,基本上就是延續唐代官修史書的傳統、歷史敘事平鋪直敘、評價缺乏主見;北宋中期的歐陽修撰寫《新五代史》,主要是為了通過歷史敘事來建立新的價值體系,思想性非常強。不僅如此,對于一些具體的人事記載與評價,兩部史書的差異也非常大,比如《舊五代史》高度評價了五代時期的不倒翁宰相馮道,認為他“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風;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體”,而《新五代史》則斥責他為缺乏忠義、無廉恥之人。通過這兩部書的比對閱讀,我們就會相對客觀地看待這段歷史,對五代十國的歷史也有更加客觀的認知。又如,同樣記載三國初期歷史的《三國志》《后漢書》,對于當時曹操僭越為丞相一事的記載存在很大差異,《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記載云:“天子以公為丞相”,意思是說漢獻帝將曹操任命為丞相;同樣的史實在《后漢書·獻帝紀》中則記載為:“曹操自為丞相?!币簿褪钦f,曹操自己擔任丞相,只不過迫使漢獻帝承認罷了。我們通過兩部史書作者及編纂背景的比較,就會明了《后漢書》的作者范曄遠離三國、不太受當時政治影響,反而更能客觀記載歷史史實。

猜你喜歡
讀史方法論
如何構建系統的方法體系
讀史長智商:顫抖吧,糊弄我的人
讀史長智商:五張羊皮的大買賣
讀史長智商:史上酬勞最高的搬運工
讀史長智商:我的“隱語”你懂嗎
讀史長智商:我的腳丫子呀
讀史長智商:老鼠屎做證
論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建構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起源及發展探究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