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素副詞的意義構成與句法功能

2021-09-15 02:15孫嘉銘石定栩
華文教學與研究 2021年1期
關鍵詞:主觀性

孫嘉銘 石定栩

[關鍵詞] 反素副詞;“早晚”;“大小”;“反正”;主觀性;形容詞量級

[摘? 要] “早晚”“大小”“反正”等反素副詞的構成方式相同,意義來源相似,但整體語義并不相同,使用的語境也不相同。本文從相關命題的特點入手,通過共現成分的限制精準判定不同副詞的語義。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構詞語素量級表達上的差異對副詞主觀意義的制約,以及語用原則對副詞主觀意義的影響,厘清詞匯義與語用義的界限,并運用句法測試討論這些副詞同中有異的句法表現。

1. 引言

“早晚”“大小”“反正”之類的復合詞由兩個意義相反的語素構成,文獻中通常稱為“反義對立式語氣副詞”或“反素情態副詞”(張誼生,2004:319;董正存,2005:57)。這些副詞所表達的意義大多不再是語素本身的概念義,而是表達說話人對某一命題的態度或情感。主觀副詞的意義比較抽象,而且有些副詞意義和用法的差別非常細微,有時候可以互換,如例(1)和例(2):

(1)a. 他想問問有沒有給他的信,又意識到問也是白問,反正學校那些人會轉給他的。

b. 他想問問有沒有給他的信,又意識到問也是白問,早晚學校那些人會轉給他的。

(2)a. 大小是個官,總比挑水賣菜的強。

b. 反正是個官,總比挑水賣菜的強。

正因為如此,許多詞典或工具書對這些副詞的解釋大同小異,(3)(4)(5)中的“無論怎么”“無論大小”或“在任何情況下都……”等總括表達,體現的正是這種共同點。

(3)早晚:表示事情和情況無論怎么變化、發展,最終總會出現某種預想的結局。(張斌,2001: 691)

(4)大?。簾o論大小,即便較?。僧吘故悄愁悓ο螅?。(朱景松,2007: 91)

(5)反正:1)強調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改變結論或結果…… 2)指明情況或原因,意思與“既然”相近,而語氣較強。(呂叔湘,1999:199)

以往的研究大多著眼于反素副詞的語義類別及功能(張誼生,2004;董正存,2005),或者探討反素副詞的詞匯化及語法化歷程(李宗江,2009;羅耀華、周晨磊,2011),缺少對其主觀意義的精細化比較。對這些反素副詞的語義構成進行精細化的分析和描寫,說清楚它們的主觀意義和實際用法,為外國學生提供準確使用這類副詞的指引,是對外漢語教師不可推卸的重任。

本文從“早晚”“大小”“反正”所在命題的內容入手,探討這些副詞的本質語義,分析形容詞量級表達的差異及其對詞匯義的制約,以及語用原則對主觀意義的影響,并探討反素副詞的句法表現與層次。本文語料來自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及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

2.“早晚”“大小”“反正”的主觀意義

說話人在小句里使用“早晚”“大小”以及“反正”,不是對謂語進行修飾、限制,而是要表示對于小句命題的評價,或者表明自己的態度。每個副詞表達的主觀意義不同,而且相當抽象,直接描述有一定的難度。副詞在漢語語法研究中通常歸入虛詞(馬真,2004: 3-6),而“虛詞研究的重點不只是語法意義分析,關鍵在于形式上給予驗證”,從而為每個虛詞的意義建立“定位框架”(邵敬敏,2019)?!霸缤怼薄按笮 薄胺凑钡南嗤幨菍γ}的主觀評注,而差別在于評注的內容不同。本文考察這些副詞所在命題的內容,借助命題特點去探討它們的意義。

2.1“早晚”的主觀意義

2.1.1“早晚”與情態動詞共現

實際語料中,“早晚”常常與認知情態動詞“會”“要”“能”共現:

(6)票子發多了、總需求膨脹了,早晚會反映到物價指數上來。

(7)晉見太后皇帝時,建議趕快開發滿洲,否則早晚要讓日本搶了去。

(8)俄羅斯前奧運會冠軍沃洛寧對他贊不絕口,預言他早晚能拿世界冠軍。

“會”“要”“能”的功能之一是充當非現實(irrealis)標記,會與同一小句中表示命題為真的標記產生沖突(李命定、袁毓林,2018)。例(9)中的句末助詞“了2”表示小句命題的內容在參考時間之前已經實現,例(10)中的“沒”表明命題事件一直到參考時間都不曾發生,所以出現了“會”的(9b)(10b)是不能說的。

(9)a. 四個現代化已經實現了。

b. *四個現代化會已經實現了。(轉引自李命定、袁毓林,2018)

(10)a. 我沒保護好你。

b. *我會沒保護好你。(轉引自李命定、袁毓林,2018)

“早晚”可以與“會”等認知類情態動詞匹配,說明其所在命題描述的是非現實事件。

2.1.2“早晚”與表示未來的時間成分

漢語采用非形態手段表示動作時間與說話時間的關系,例(11)(12)中的狀語就表示說話時間之后的將來時間。

(11)假如不盡早重視這一問題,早晚有一天會有人嘗到它的苦果。

(12)我相信《鏡花緣》早晚將為影視界所垂青,會把李汝珍筆下的人物搬上屏幕的。

有些狀語性成分提示相關事件在說話時間之后才會發生。例(13)中的“再這樣下去”和例(14)的“從長遠看”說明所在小句描述的是未然事件,這也是非現實性的重要體現(Palmer, 2001: 124-125;王曉凌,2009: 34;張雪平,2012)。

(13)他明白,再這樣下去,騙局早晚會被識破的。

(14)從長遠看,月票早晚要取消,但必須有一個過程。

2.1.3“早晚”與復句的后句

語料庫中還有很多使用“早晚”的假設復句和讓步復句,“早晚”大多出現在復句的后句:

(15)假如不盡早重視這一問題,早晚有一天會有人嘗到它的苦果。

(16)誰家有這樣一個女人,即使有萬貫家財,早晚也撲騰光了。

假設和讓步都是以假設的條件作為根據,推測在參考時間尚未發生、可能會出現的非現實事件。

2.1.4“早晚”與非敘實動詞

有一些“早晚”所在小句是非敘實動詞(non-factive verb)的賓語,這種賓語小句的真值是無法確定的,既不能預設為真,也不能預設為假(Kiparsky & Kiparsky,1970;Leech,1983:301-303;李新良,2015)。例如:

(17)他堅信,跟在市場后面跑,早晚要被市場甩掉。

(18)可以預料,爭端雙方早晚會做出妥協。

非現實情態動詞、表將來的時間成分、假設條件以及非敘實動詞等,在語義學的文獻中通常分析為非現實算子或者非言真算子(non-veridical operator)(Giannakidou, 2002、2006),用來表示相關命題的真值不能確定?!霸缤怼彼诘拿}具有非現實性,但說話人認定這一非現實命題必然會成真,就用“早晚”來表示這一主觀判斷。

2.2“大小”的主觀意義

2.2.1 “大小”與量級

“大小”所在命題都有表示程度差別或者層級性(gradable)的內容。例(19)中的“政府官員”的官階有大有小,可以按大小排成序列。例(20)中的“缺點”也可以有大有小,都可以形成程度語義學里所說的量級(scale)(Kennedy & McNally,2005;羅瓊鵬,2018)。

(19)我大小是個政府官員,要見市長比你容易些。

(20)不過,大姑娘一輩子沒坐過花轎,大小是個缺點。

2.2.2 “大小”與副詞“也”“還”

“大小”與副詞“也”或“還”共現的情況很多,就像下面的例(21)(22)那樣。

(21)自己在市里大小也是個頭面人物,怎么好同他們混在一起呢?

(22)在群專隊我大小還是個領導,跟正式工人一起勞動我反而成了眾目睽睽下唯一的

監督對象。

“也”和“還”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將“焦點項置于語用量級的較低點,從而同其他較高量級成員形成對比”(鄧川林,2017、2018)。也就是說,例(21)和(22)都表示命題內容是處于量級的較低點,而“大小”與這種讓步意義是相容的。

2.2.3 “大小”句與后續句

“大小”所在句子的后續句往往表示量級較低的含義,同樣位于量級序列的較低點。例(23)中的“一年還有400塊工資”按照說話人的判斷不算多,例(24)中的“日子也還過得下去”則含有將就無奈的意思。

(23)村民組長管著三十幾戶人家,大小是個干部,一年還有400塊工資。

(24)有的覺得自己大小是個集團公司,而且日子也還過得下去,對投奔上汽、一汽、

東風不感興趣。

“大小”所在命題含有顯性或隱性的量級,后續句也往往包含等級較低的含義。說話人用“大小”來表示命題中的某一成分在“大”和“小”的量度范圍內,而且往往位于量級的較低點?!按笮 钡闹饔^意義可以看作是對命題內容量級地位的主觀判斷。

2.3“反正”的主觀意義

2.3.1“反正”與已然標記

“反正”所在小句往往帶有表示已然事實的標記。例(25)中的“已經”表示小句內容在參考時間已經成真,例(26)中的“了2”表示小句描述的事件在參考時間前完成,而且結果延續到參考時間。這兩句的命題因此都表示既成事實,真值是確定了的。

(25)反正老師已經對我有看法了,做得再好也沒有用。

(26)他最會讀人眼色,知道他盼焦了心的事有眉目了。眉目好或壞,他反正盼到頭了。

2.3.2“反正”與熟語或諺語

語料庫里有很多“反正”與熟語或諺語共現的例子。熟語和諺語是耳熟能詳的民間智慧,如何解讀已經有了共識,不需要再做任何推導。例如:

(27)這些企業經營者的共同心態是:反正“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28)反正“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主意大家拿,過錯大家擔,集體負責。

與熟語類似的還有援引句,也就是別人說過的話或者業已存在的觀點,說話人不需要對其是否為真負責,因此可以不加判斷而直接使用?!胺凑庇袝r候會與這種特殊句式搭配。

(29)反正“房價會降”,不如等等再買房。

(30)*早晚“房價會降”,不如等等再買房。

例(29)和(30)的原因分句是援引句,與“反正”兼容卻排斥“早晚”。

2.3.3“反正”和主觀意愿句、祈使句

例(31)和(32)是主觀意愿句,例(33)和(34)是祈使句。在命題邏輯中,這兩類句子一般被認為不具備真值。說話人在這種句子中使用“反正”,是要表示自己對命題的主觀態度或意愿,并不關心其真假。

(31)這活兒吃力不討好,又沒啥實惠,誰愿干誰干,反正我是不干。

(32)不管大伙兒怎么“強烈要求”,他反正不唱。

(33)怎么解決是你的事,反正你想法子出來。

(34)沒容我說話,她又說道:“反正你以后周末就到我這兒來?!?/p>

“反正”可以用于表示既成事實的句子,也可以關聯諺語和熟語,這兩類命題都有著確定的真值?!胺凑币部梢杂糜诒旧頍o法判斷真值的意愿句和祈使句。這說明“反正”雖然表示對命題的評注,但并不涉及對命題真值或命題量級地位的評價?!胺凑钡闹饔^意義,是用來表明說話人對某一既定事實的確認,或者表達說話人的主觀意愿和態度。

3. 量級表達、語用原則與主觀意義

“早晚”“大小”“反正”都是由兩個反義形容詞語素構成的,但涉及兩類不同的反義詞類型?!胺础焙汀罢敝g的關系通常稱為“互補型”(complementary),也就是將一個概念域分成兩半,沒有中間地帶,是無層級(non-gradable)形容詞。另外一類稱為“反義型”(antonym),是一個概念域里由一端到另一端的漸變連續統,因而存在中間地帶(Lyons, 1968: 460-464; Cruse, 1986: 197-206),屬于有層級(gradable)形容詞?!按蟆焙汀靶 ?,“早”和“晚”屬于這一類。反素副詞“早晚”“大小”和“反正”都是借助量級來表達主觀意義,差別在于不同形容詞構成的量級不同,而且有著不同的語用義和語境義。

3.1 形容詞“早/晚”與弱預測

形容詞“早”和“晚”表示時間點與參考時間的關系。說話人選定一個參考時間,離參考時間近的是“早”,離參考時間遠的是“晚”,“早”和“晚”之間形成一個量級。說話人借助這個時間量級衡量小句的非現實命題,認為命題會在選定的量級范圍內實現為真,并用“早晚”來表達這一預測。

文獻中有不少關于“早晚”表示事件最終狀態的分析,或者說“早晚”的語義偏向于“晚”。侯學超(1998:728)指出“早晚”表示“或早或晚,表示深信事情最后必然會如此”。張斌(2001:691)也說“早晚”“表示事情和情況無論怎么變化、發展,最終總會出現某種預想中的結局”。李宗江(2009)也認為“早晚”的意義更多地偏向于“晚”的一方,因而往往含有“最終”“免不了”的意思。

“早晚”的整體意義偏向于“晚”是相當準確的描述,但這并不是“早晚”的詞匯義,而是在實際使用時產生的語用義。按照Grice(1975)的觀點,人們在交流時會遵循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特別是“適量準則”(Maxim of Quantity),即說話人要提供“足量”的信息,但又不能“過量”。Horn(1984)將“足量準則”稱為“Q(uantity)原則”,即提供的信息以滿足當前交流的最小量為準;將“不過量準則”改為“R(elevance)原則”,也就是信息要與當前的交流“相關”。

說話人認為命題會成真,并且用“早晚”為成真的時間點劃定范圍。按照Q原則和R原則,雖然“早”和“晚”都以參考時間為基準而沒有準確的值,但“早”可以無限接近參考時間,所以“早”的范圍相對確定;而“晚”與參考時間的距離可大可小,甚至可能是無窮大,所以并沒有確定的值。說話人用“早晚”來表達對于命題總要成真的預測,并不需要是相對確定的“早”,而往往偏向于不確定的“晚”,也就是給出一個含糊甚至遙遙無期的時間點,從而對預測進行弱化。這是“適量準則”,尤其是不過量準則(R原則)對主觀意義造成的影響?!霸缤怼北磉_的預測因此要比“絕對、肯定、必然”弱,但要比“恐怕、可能、大概、或許”強。

3.2 形容詞“大/小”與量級評價

“大”和“小”表示對事物的“體積、面積、深度、強度”等方面進行比較而得出的結果(呂叔湘,1999:139),還可以是以比喻的方式對力量、主意、官職等抽象事物進行比較得出的結果。比較的參照物可以是同類事物中較為常見的那個,也可以是說話人心目中選定的那個,低于標準的是“小”,高于標準的是“大”。

說話人用“大小”來表示自己的主觀判斷,一方面確認命題為真,另一方面以“大”和“小”為界劃定一個量級,給出命題內容處于量級之內的判斷。說話人在交流時用“大小”來做評價,常見的用法是將命題置于量級的低端,表示命題內容屬于“小”。例(35)的基本命題是“三號井冒頂是個責任事故”,說話人用“大小”來肯定其為真并放在接近“小”的位置,然后用后句做了補充說明。例(36)中的說話人認為“他”這位“副廠長”也算“官兒”,同時又評價說這是最“小”的職位。

(35)三號井冒頂大小是個責任事故,盡管井下礦工最后都成功升井。

(36)可大家說好歹他也是位副廠長,這年頭,大小是個官兒,就比一伙兒平頭百姓捆

在一起有些份量。

“大小”這種偏“小”的用法也是由語用原則決定的。例(36)說的是“官兒”的分量。從R、Q原則的角度分析,干部量級高端的國級、省部級是否算“官兒”應該不值得討論,只有低端的科級或以下才會引起爭議,“大小”的作用大致上等于“再小也是個官兒”。同樣地,例(35)說的煤礦事故也是個量級,高端的重大傷亡事故有完整的管理制度,而沒有造成傷亡的“冒頂”處于低端,說話人因而按照R、Q原則用“大小”來評價,意思是“再小也是個事故”。也就是說,基于語用原則的要求,說話人使用“大小”肯定命題內容在量級范圍之內,而且命題內容所處的位置不需要在高端,而往往位于量級的低端。

值得注意的是,“大小”的語用義在人際交流中十分常見,但并沒有完全取代其詞匯義,所以例(37)“大小”既可以解讀為“或大或小”的詞匯義,又可以解讀為“再小也……”的語用義。

(37)每個社員大小負一點特殊責任,一來容易對社務關心,二來也容易鍛煉自己的做

事能力。

3.3 形容詞“反/正”與態度確認

“反”和“正”是一對非此即彼的反義詞,不能構成量級,所以主觀意義與“早晚”“大小”差別很大?!胺凑钡幕疽饬x相當于“從正面說和反面說都一樣”。這與呂叔湘(1999:199)所說的“強調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改變結論或結果”有些相似,但實際上有著不小的差別。使用“反正”的小句中,確實有一些是像例(38)和(39)那樣表示“結論或結果”的。

(38)反正老師已經對我有看法了,做得再好也沒有用。

(39)我本來就沒指望你來陪著,反正你早就決定了要回去的。

問題在于這類句子在實際語料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出現“反正”的例(40)是表示主觀意愿的,例(41)則是祈使句。主觀意愿和祈使內容在參考時間都未實現,不是“結論”也尚未成為“結果”。

(40)這活兒吃力不討好,又沒啥實惠,誰愿干誰干,反正我是不干。

(41)怎么解決是你的事,反正你想法子出來。

說話人在主觀意愿句里使用“反正”,是要表示堅信意愿無論如何都會實現,將原本可能只是說說而已的意愿變成了必定要做到的決心。說話人在祈使句里使用“反正”,則表示無論原本表示的是要求、請求還是乞求,現在都成了必須執行的強制命令。說話人用“反正”從正反兩方面表明自己對小句命題的確認,相關命題既可以是已然的事實,也可以是尚未發生的事件。

文獻中有不少分析將“反正”處理為表示邏輯關系的連接成分,比如認為“反正”“指明原因或情況,意思與‘既然相近,而語氣較強”(呂叔湘,1999:199),或者認為“反正”表示并列關系、解注關系、承接關系和轉折關系等(宗守云、高曉霞,1999;王秀廷,2016)。這些分析都有各自的事實基礎,例如(42)就的確表示因果關系。問題在于去掉“反正”的(42)仍然是因果復句。說話人用“反正”表示的是“路過南京”無論如何都會發生,并不會因為“替你辦這件事”而增添麻煩,“反正”其實是弱化“去南京”和“替你辦事”之間的因果關系。如果將“反正”換為“既然”,得到的例(43)反而很難接受。如果改用典型的因果連接成分“因為……所以……”,得到的復句(44)表示的因果關系比(42)強得多,而且還可以像(44)那樣將“反正”用在原因分句里。

(42)我反正要路過南京,可以順便替你辦這件事。(呂叔湘,1999:199)

(42)我要路過南京,可以順便替你辦這件事。

(43)??我既然要路過南京,可以順便替你辦這件事。

(44)我因為要路過南京,所以可以順便替你辦這件事。

(44)我因為反正要路過南京,所以可以順便替你辦這件事。

這就說明“反正”本身與因果關系并沒有關聯,之所以既可以“強調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改變結論或結果”,又可以“指明原因”,是因為與“反正”關聯的是有確定真值的已然事實命題,或者是必定要實現的決心或愿望,而這些句子往往可以在復句中表示原因或結果。只要語境符合,“反正”也可以出現在其他復句里,但并不影響復句內部的邏輯關系。換句話說,關于“反正”可以表示因果、轉折、條件、并列、解注和承接等邏輯關系的說法,是“將虛詞所在的格式的語法意義歸到那虛詞身上”了(馬真,2004:213)。

4.“早晚”“大小”“反正”的句法地位

副詞“早晚”“大小”“反正”在語義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所表達的主觀意義有不小的差別,評注的內容和使用的語境也不相同。有些是對命題為真的可能性進行判斷,有些是對命題內容的量級地位進行評價,還有些則是傳遞說話人對命題的態度。這些主觀意義的異同,帶來了同中有異的句法表現。

從句法學的角度來講,“早晚”“大小”“反正”都可以看作位于句子邊緣結構的成分,但它們的句法功能并不完全相同,結構位置也不相同。這種差異最直接的表現,是它們出現在同一個小句時的順序。從語料庫中找到了一些這幾個副詞共現的例子,都是“反正”用于“大小”或“早晚”之前的。例如:

(45)比比看,反正早晚都得買一個。

(46)顧客找不到商品原來的位置,就近一放,反正早晚會有人來收拾。

(47)反正他大小是個老板,有資金有實力,以后還可以再創業。

(48)反正大小是個工作,總比在家閑著好,掙不掙錢倒是其次。

通過搜索CCL語料庫和BCC語料庫,沒有發現“早晚”和“大小”共現的例子。究其原因,應該是“早晚”和“大小”適用的語境都比較狹窄,而且這兩個語境基本上不會有交集,所以對同一個命題進行評注的可能性極低。

另一組證據來自副詞在嵌套小句(embedded clause)與根句(root clause)中的使用限制,語料庫中發現了一些像例(49)(50)那樣“早晚”出現在嵌套小句中的例子,但沒有發現“大小”和“反正”出現在嵌套小句中的例子。如果把“大小”和“反正”放在嵌套小句中,得到的結果是不能說的,如(51)和(52)所示。

(49)與其把大量精力投入早晚要淘汰的技術上,不如投入最新技術。

(50)他們一直包圍在蔣孝武身邊,為他籌謀劃策,想及早建立一個以他為中心但自己

早晚也能進來的政治體系。

(51)*那個大小是個老板的人

(52)*那位反正已經對我有看法的老師

句法成分能否在嵌套小句中使用,與這些成分的結構位置高低密切相關,比如句末助詞大多只能用于根句末端,而不能出現在嵌套小句(湯廷池,1989: 235;鄧思穎,2010: 163)。從句法結構的角度說,小句的結構中有一部分只在根句中出現,結構位置較高;還有一部分可以在各種小句中出現,結構位置較低?!霸缤怼笨梢杂糜谇短仔【?,顯示其句法位置最低。

“早晚”“大小”“反正”的句法地位與其表達的主觀意義密切相關?!霸缤怼北磉_說話人對命題為真時間點的判斷,與命題關系最近,因此句法位置最低;“大小”將命題置于一個比較量級內,涉及對命題量級地位的評價判斷,句法地位居中;而使用“反正”則是表示說話人對命題的態度,并不涉及命題所在小句的功能,因此是句法地位最高的態度語氣成分。這些副詞會形成結構層次不同的最大投射,可以借鑒制圖理論(cartographic approach)中的分層結構進行處理(蔡維天,2015;石定栩、孫嘉銘,2017)。主觀副詞的句法排序可以作為管窺句子邊緣結構的重要材料,分析的細節會另文討論。

5. 余論

漢語主觀副詞的意義抽象、靈活多變,要準確定位不同副詞的意義和用法,必須依托這些副詞所運用的句式、格式以及語篇語境,但這其中又要避免另外一個傾向,就是不能將副詞所在的句式、格式乃至特定語境中體現的語義甚至語用義,硬歸到某個副詞身上(張誼生,2016)。正因如此,相關的研究成果往往會引來各種質疑。本文引入對比分析,將意義相近的一組反素副詞放在一起進行分析,通過考察它們和所在小句命題的關系,與所在小句內部成分的關系,所在小句與復句中其他小句的關系,以及使用副詞的特殊語境,從而精準描述每個副詞的主觀意義和功能,同時厘清副詞詞匯義和語用義的界限。主觀副詞的句法地位與語義類型密切相關,也會形成不同的句法層次,是考察句子邊緣結構的重要視角,值得進一步深入探索。

[參考文獻]

蔡維天 2015 從微觀到宏觀——漢語語法的生成視野[M]. 北京:商務印書館.

鄧川林 2017 副詞“也”的量級含義研究[J]. 中國語文(6).

——— 2018 副詞“還”的語義—語用接口研究[J]. 世界漢語教學(4).

鄧思穎 2010 形式漢語句法學[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董正存 2005 反素情態副詞的差異比較[A]. 載中國人民大學對外語言文化學院編, 漢語研究與應用(第三輯)[C].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57-71.

侯學超(編) 1998 現代漢語虛詞詞典[Z].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命定,袁毓林 2018 信念與概率:認識情態動詞的語義差異及其功能分化[J]. 世界漢語教學(1).

李新良 2015 立足于漢語事實的動詞敘實性研究[J]. 世界漢語教學(3).

李宗江 2009 若干反義聯合短語的副詞化[J].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1).

羅瓊鵬 2018 量級結構與漢語形容詞的極性對立問題[J]. 語言研究(2).

羅耀華,周晨磊 2011 “反正”類反義復合副詞的認知闡釋[J]. 華中學術(1).

呂叔湘(主編) 1999 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M]. 北京:商務印書館.

馬 真 2004 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M]. 北京:商務印書館.

邵敬敏 2019 關于漢語虛詞研究的幾點新思考[J]. 華文教學與研究(1).

石定栩,孫嘉銘 2017 客觀副詞與主觀副詞——再論“常?!迸c“往往”的區別[J]. 現代外語(1).

湯廷池 1989 漢語詞法句法續集[M].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王曉凌 2009 非現實語義研究[M]. 上海:學林出版社.

王秀廷 2016 語氣副詞“反正”探析[J]. 浙江萬里學院學報(4).

張 斌(主編) 2001 現代漢語虛詞詞典[Z]. 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雪平 2012 現代漢語非現實句的語義系統[J]. 世界漢語教學(4).

張誼生 2004 現代漢語副詞探索[M]. 上海:學林出版社.

——— 2016 30年來漢語虛詞研究的發展趨勢與當前課題[J]. 語言教學與研究(3).

朱景松(主編) 2007 現代漢語虛詞詞典[Z]. 北京:語文出版社.

宗守云,高曉霞 1999 “反正”的語篇功能[J]. 張家口師專學報(1).

Cruse, D. A. 1986 Lexical Seman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annakidou, A. 2002 Licensing and sensitivity in polarity items: From downward entailment to nonveridicality [J]. CLS 38.

——— 2006 Only, emotive factive verbs, and the dual nature of polarity dependency[J]. Language 82(3).

Grice,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A]. In Cole, P. & J.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s [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41-58.

Horn, R. 1984 Toward a new taxonomy for pragmatic inference: Q-based and R-based implicature [A]. In Deborah, S (ed.), Meaning, Form, and Use in Context: Linguistic Applications [C].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1-42.

Kennedy, C. & L. McNally 2005 Scale structure, degree modification, and the semantics of gradable predicates [J]. Language 81(2).

Kiparsky, P. & C. Kiparsky 1970 Fact [A]. In Bierwisch, M & K. Heidolph (eds.), Progress in Linguistics[C]. The Hague: Mouton: 143-173.

Leech, G. 1983 Semantics: The Study of Meaning (2nd edn) [M]. Penguin Books.

Lyons, J. 1968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F. R. 2001 Mood and Modality (2nd ed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猜你喜歡
主觀性
基于科創節平臺的小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究
語法教學的新思路
中西方社會性災難新聞報道的主觀性對比研究
論色彩在影視動畫藝術中的運用
淺析后印象派繪畫色彩
花非“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