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教學中的情境創設

2021-09-17 19:48蘇伯林
校園英語·下旬 2021年6期
關鍵詞:英語核心素養情境創設

【摘要】隨著我國與世界的進一步融合,社會各界對英語教學的關注程度也在不斷提高,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更是需要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設計。本論文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通過對實際教學課堂的觀察將建構主義教學設計與實踐結合起來,探討了英語課堂情景創設對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建構主義教學設計;情境創設;英語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蘇伯林,上海民辦華二浦東實驗學校。

一、建構主義教學設計

1.教學設計概述。教學是通過信息傳播促進學生達到預期的特定學習目標的活動。而為了保證教學過程的暢通性和教學資源的最優化利用,廣大教學工作者面臨的課題之一即對課堂教學行之有效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簡稱ID),亦稱為教學系統設計,是教師為達成一定教學目標,所使用的“研究教學系統、教學過程,制訂教學計劃的系統方法”。具體而言,教學設計是運用現代學習與教學心理學、傳播學、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來分析教學中的問題與需要、設計解決方法、試行解決方法、評價試行結果并在評價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個過程,著力運用已知的教學規律去創造性地解決教學中的問題。

自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以來,隨著世界范圍內課程改革的廣泛深入發展,從認識學和心理學層面上將學習者置于課堂中心的呼聲愈加濃烈,學習理論無可爭辯地成了學界研究的重點而且取得了富有成效的發展。經過教學活動的大量實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日益被教育界所重視,對教學設計的豐富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建構主義教學設計(Constructivist Teaching Design, CLD)被廣泛應用于實踐。

2.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學習是學習者積極主動建構心理表征的過程,此過程包含利用已有知識解讀現存事物和對已有知識進行重新建構兩方面,因而是雙向的。建構主義學習即學習者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主動進行意義建構、獲得知識。理論基于大量的實踐經驗,提出了情境、協作、橋梁、任務、展示和反思這一建構主義學習設計(Constructivist Learning Design, CLD)基本模式,從而為學習者自主學習、學習者主動構建知識、學習者原認知主體地位建構了一個良性的開放設計模式。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建構、自主探究和自主發現能力予以強調,并要求將這種自主學習與基于情境的合作學習、基于問題解決的研究性學習結合起來,特別有助于學習者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培養。

CLD開始于某種情境,即通過描繪“學習情節”的目標、任務與形式,預先設定學生參與的議程。該情境設計非常靈活,可以是教師對某一學習情節的全面分析,亦可以是教師對自己期望學生掌握某個主題目標的清楚陳述,還可以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效的某項評估。

教師的建構主義教學設計以該學習設計模式為基礎,原因在于選擇一個強有力的情境是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一個學習情節或幫助他們建構相關主題的意義時做出的最重要決定,它對課程目的、主題和課后測評三個教學關鍵問題進行解答,從而構成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第一要素。

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1.核心素養四要素。為了全面體現英語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屬性,在充分吸收和借鑒國內外有關核心素養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基礎教育英語課程的現實需求以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定義為:“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英語課程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四大素養,由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組成?!焙诵乃仞B是對教育目標的詮釋,與課程體系的結合是一種國際趨勢,甚至有人說“核心素養是教學設計的DNA”。

2. 情境創設與核心素養?!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英語課程的具體目標,是通過具體的語言學習過程逐步實現的。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研究如何在教學中將語言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幫助學生通過努力實踐,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活動,運用各種學習策略,學習語篇呈現的語言和文化知識,并使用所學語言進行思考、表達和交流,逐步發展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課堂教學的情境創設涉及“情境、協作、橋梁、任務、展示和反思”這六個環節,學生通過積極參與每一環節的活動,都可以對其核心素養的積累起到促進作用。在協作和展示環節,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和鍛煉;在情境的構思過程中,學生需要發揮其思維品質來提出更好的語言學習情境,反過來也促進了他們思維品質的提升;而大量的情境創設需要更為多元的背景知識,學生在與老師和同學進行大量交流的過程中又大大拓寬了其文化意識。筆者將以下面的課堂實踐為例,具體分析情境創設對核心素養培養的推動意義。

三、教學實踐及反思

1.課堂實踐。本實踐選擇的課程是牛津上海版英語教材8AU4第一模塊的閱讀部分。該模塊講授內容為“特洛伊戰爭”,閱讀部分講述了“木馬之夜”的故事,該部分主要內容為特洛伊戰爭后期希臘一方使用木馬計來攻破特洛伊的經歷。單一的照本宣科式講解很容易變成說教式的傳統填鴨式教學,學生的興趣難于激發,效果自然難盡如人意。筆者在情境創設理念的支撐下進行了高效的教學設計,將閱讀文本所涉及的內容有效地引入展現在同學們面前。該段教學片斷如下(T代表teacher, Ss 代表 students):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Sir.

T: Summer holiday has passed; I believe some of you have travelled during the holiday. All over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First, let's watch a video about some grand buildings. While watching, try to find out how many buildings are mentioned and what are they?

(The video is 1 minute long; after watching...)

T: How many buildings are there?

Ss: Seven.

T: What are they? I want to invite some of you to say them one by one.

S1: The pyramid in Egypt.

S2: The Alexander lighthouse.

S3: The colossus of Rhodes.

S4: The mausoleum.

S5: The 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

S6: The statue of Zeus at Olympia.

S7: The temple of Artemis.

T: Great, you've done a wonderful job. Now think, do all of them still exist at present?

S8: No, only the pyramids still exist now.

T: Excellent. Have you thought about the reason why the others have disappeared?

S9: It might be because of natural disasters like earthquake, flood and so on. The temple of Artemis was destroyed by flood.

T: Marvelous. You've not only given us the reason but also an example, great. What other reasons might there be?

S10: It could also be because of war. Like in the 1860s, during the second opium war, Yuanmingyuan Palace was destroyed by the invaders, which was a pity for all the Chinese people.

T: Well done. Again, you've given us the reason and concrete example. Wars are truly disastrous for human beings; a lot of grand buildings were destroyed during wars. In this lesson, let's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Trojan war in western history, which also destroyed the great city of Troy. You may open your books now and turn to page 2…

本節課的情境創設到此結束,僅僅五分鐘的時間就很好地將學習者的興趣調動了起來。筆者沒有因循傳統的照本宣科,將特洛伊戰爭直接介紹給學生,相反用看似毫無關聯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來開啟課堂,一點一點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順利過渡到本課的閱讀話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于英語文化的了解更豐富了,他們的文化意識也這樣被慢慢塑造起來了。這并不是一個單向的過程,有了這樣的課堂輸入,他們會帶著濃厚的興趣去主動學習更多的英語文化知識、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

2. 動態情境。上面所記錄的只是諸多情境創設實踐的一個片段,筆者對于情境創設的探索一直在進行。在七年級學習主題為Picnic的內容時,我們創設了Healthy Eating這一個情境,讓同學們認識到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在八年級學習主題為France is calling的章節時,我們創設了Travelling in Shanghai的情境,帶領同學們深入感受上海的美,揭開了他們生活的城市美的面紗;在九年級學習主題為Cormorant Fishing的內容時,我們創設了Traditional Crafts的情境,為同學們認識了解中國傳統手工藝打開了一扇窗戶。這樣的情境創設也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以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心理接受度為依據,在高效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拓寬了他們的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

四、結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重在點滴。情境創設最大限度地調動并深化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為他們營造了更為高效更為融洽的學習環境。英語核心素養的四要素變得不再陌生,同時對于這四要素的積累也更為有效。在筆者長期的實踐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學生們從不敢說、不會說變得勇于說、善于說,從想不到、懶得想變為勤于想、樂于想,這種轉變正是得益于師生一體的情境創設實踐。對于我們來說,更大的挑戰在于怎樣提供更巧妙的情境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相信情境創設一定會凸顯更大的作用,學生整體的英語核心素養會邁上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及其測評[J].中國考試,2017(5):7-14.

[2]李定仁.教學思想發展史略[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英語核心素養情境創設
淺談高三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借助選修教材與現代教育技術培養高中生英語思維與人文底蘊的應用與反思
構建英語生命課堂,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英語核心素養在初中教學中的體現
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設計思辨性提問,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誤區及對策
情境打動孩子心靈,提高閱讀感悟效果
幼兒在體育游戲時情境創設的實踐與思考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