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髓細胞學檢查對全血細胞減少性疾病的鑒別診斷意義

2021-09-21 14:16金芳王蕊趙云婷劉葉董彩麗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9期
關鍵詞:鑒別診斷

金芳 王蕊 趙云婷 劉葉 董彩麗

【摘要】目的:探討全血細胞減少性疾病患者中采取骨髓細胞學檢查的效果。方法:抽選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全血細胞減少癥患者100例,均采取骨髓細胞學檢查。結果:全體患者中,病因為造血系統疾病的患者有70例,其中惡性血液疾病分別為22例再生障礙性貧血、14例急性白血病、10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4例多發性骨髓瘤。全體患者骨髓象特征表現為骨髓增生減低的有40例(Ⅳ級以下),60例骨髓增生活躍(Ⅲ級以上)。骨髓細胞形態異常較多見, 紅細胞、粒細胞、巨幼細胞有不同程度的病態造血。病因為非造血系統疾病的患者有30例,骨髓象特征表現為骨髓增生明顯活躍或活躍為主的有20例(66.7%),表現為骨髓增生減低的有10例(33.3%),骨髓增生多活躍, 其巨核系多數沒有特殊變化,形態多以感染骨髓象為特征。結論:全血細胞減少性疾病患者采取骨髓細胞學檢查能夠較為準確的查明骨髓形態及增生狀況,有著較高的診斷價值。

【關鍵詞】全血細胞減少癥;骨髓細胞學檢查;鑒別診斷

[中圖分類號]R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9-0152-02

Significance of bone marrow cytology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ancytopenic diseases

JIN Fang, WANG Rui, ZHAO Yun-ting, LIU Ye, DONG Cai-li (The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Hebei Province, Dingzhou Hebei 07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one marrow cytology in patients with pancytopenic diseases.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pancytopenia from May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bone marrow cytology examination was taken. Results: there were 70 patients with hematopoietic system diseases, including 22 cases of aplastic anemia, 14 cases of acute leukemia, 10 cases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and 4 cases of multiple myeloma. In all patients, 40 cases (below grade IV) showed myelodysplasia and 60 cases (above grade III) showed myelodysplasia. The abnormal morphology of bone marrow cells was more common, red blood cells, granulocytes and megaloblasts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pathological hematopoiesis. There were 30 patients with non hematopoietic system diseases. 20 cases (66.7%) showed obvious or active myeloproliferative features, and 10 cases (33.3%) showed decreased myeloproliferative features. Myeloproliferative features were mostly active, and most of the megakaryocytes had no special changes. Conclusion: bone marrow cytology exam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ncytopenic disease can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bone marrow morphology and proliferation, which has high diagnostic value.

[Key words] Pancytopenia; Bone marrow cytology examinatio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在臨床醫學定義中,如果患者出現外周血紅細胞、血小板等血細胞數量減少的情況,可以認定該患者存在全血細胞減少癥。該病癥的致病原因眾多,且大多數表征相似,典型特征不明顯,僅憑借臨床醫學診斷極容易導致誤診或者漏診的情況出現[1]。根據致病原因分類,全血細胞減少癥可以分為由造血系統疾病引發的和非造血系統疾病引發的。為了提升主治醫生的診斷準確程度,有必要通過一定的輔助手段提供更多信息幫助判斷,在一系列檢測手段中,骨髓細胞學檢查相較于其他方式具有一定優勢,能夠幫助檢測人員清楚判斷致病原因,具有相當高的醫學價值[2]。為了進一步探索骨髓細胞學檢查在幫助醫務人員檢測全血細胞減少癥致病原因方面的作用,本文通過搜集分析我院在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間的100例全血細胞減少癥患者的診治信息,通過數據分析判斷其檢查結果與實際診斷之間的關系,探索骨髓細胞學檢查的價值。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選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全血細胞減少癥患者100例,男患者66例、女患者34例,年齡23~70歲,平均年齡(43.61±5.29)歲。

1.2檢查方法 患者需要經過兩次及以上的血常規檢查,并通過血液分析儀器搜集患者的血液涂片以及骨髓組織,測定患者血液內含的血小板等血細胞數量及分布狀況。檢測科醫務人員還需要使用瑞-吉氏染色對骨髓組織以及血涂片進行觀察分析,判斷是否存在異常狀況,包括有核細胞上是否出現特殊細胞,骨髓及有核細胞的增生情況,淋巴細胞、紅細胞、粒細胞以及網狀細胞是否出現數量異常等等[3]。

1.3全血細胞減少癥的診斷標準 通過血常規檢查發現,如果患者存在體內血小板、紅細胞以及白細胞數量減少的情況,即可認定為患者患有全血細胞減少癥,具體數值標準為血小板數量<100×109/L,白細胞數量<4×109/L,紅細胞數量<100 g/L。此外,如果患者的全血細胞減少癥是由于造血系統疾病引發的,則應當根據國家現行的診斷標準進行判斷,例如骨髓纖維化、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基于再生障礙的貧血癥等[4]。

1.4診斷方法 主治醫生需要綜合參考患者的既往病史、體檢結果、骨髓象特征、網織紅細胞數量等信息進行診斷,必須嚴格遵循國家統一認定標準,最大限度保證診斷準確度。

2 結果

全體患者中,病因為造血系統疾病的患者有70例,其中惡性血液疾病分別為22例再生障礙性貧血、14例急性白血病、10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4例多發性骨髓瘤。全體患者骨髓象特征表現為骨髓增生減低的有40例(Ⅳ級以下),60例骨髓增生活躍(Ⅲ級以上)。骨髓細胞形態異常較多見, 紅細胞、粒細胞、巨幼細胞有不同程度的病態造血。病因為非造血系統疾病的患者有30例,骨髓象特征表現為骨髓增生明顯活躍或活躍為主的有20例(66.7%),表現為骨髓增生減低的有10例(33.3%),骨髓增生多活躍, 其巨核系多數沒有特殊變化,形態多以感染骨髓象為特征。詳見表1。

3 討論

根據造成全血細胞減少癥的不同致病機制可以將引發該癥狀的疾病分為兩類:外周血消耗過多以及骨髓生成障礙。而根據引發該癥狀的疾病是否屬于造血系統又可以分為兩類:造血系統疾病以及非造血系統疾病。由于該癥狀的致病原因數量較多,原因復雜,且外部表征不明顯,僅憑借常規的檢驗方法無法保證診斷的準確性,進而影響醫生采取正確的治療措施,不能保障患者的健康[5]。因此,醫生除了需要對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體檢,詢問過去病史外,還需要通過血液檢查的方法從細胞層面分析致病原因,尋找新的信息,避免采用不正確的致病手法對患者造成負面影響。骨髓細胞學檢查的原理在于,能夠通過分析骨髓細胞形態判斷細胞是否存在異常,并通過分析細胞數量判斷骨髓增生情況。此外,骨髓細胞學檢查還可以通過對骨髓細胞進行對應染色輔助檢測人員判斷。主治醫生在骨髓細胞學檢驗報告出來后,可以結合臨床資料進行診斷,提高診斷水平[6]。

通過對100例全血細胞減少癥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統計可以發現,在總樣本中,共有13種致病原因,其中可以歸類于造血系統疾病的有70例,占比70.0%;可以歸類為非造血系統疾病的有30例,占比30.0%。

在造血系統疾病中,惡性血液疾病有50例,占大多數,其中以基于再生障礙的貧血癥和急性白血病為主,分別占比31.4%和20.0%。除此之外,在70例造血系統疾病中還發現了骨髓纖維化、多發性骨髓瘤、巨幼細胞貧血、溶血性貧血以及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致病原因[7]。這類病因的致病機制目前可能有三種:①骨髓細胞中出現異常細胞抑制了骨髓常規造血能力,無法滿足人體血液循環需求。這類病因有急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等。②人體機能受到某種因素影響導致血細胞受到損壞。這類病因有溶血性貧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③用于生成血細胞的物質缺乏導致無法骨髓細胞無法生成足量血細胞,或者某種因素影響了骨髓細胞對造血物質的利用。這類病因有巨幼細胞貧血等。這類病人通常存在胃病史,具有胃切除或者飲酒等經歷[8]。

在非造血系統疾病中,30例患者共查出結締組織病、感染性疾病、肝病引發的貧血以及骨髓抑制癌等致病原因。這些病因的致病機制可能有三種:①腫瘤毒素影響了骨髓的正常運轉,造成骨髓細胞壞死,或者腫瘤細胞發生轉移抑制了骨髓正常的造血功能,進而形成人體免疫系統失調或者造血原料不足,并最終影響到人體正常的血細胞循環代謝。②傷寒、敗血癥等病因造成的毒素破壞了骨髓的正常運轉,對骨髓造血功能起到抑制效果或者影響到免疫系統運行,最終造成全血細胞數量減少。③肝臟作為提供造血原料的重要器官,由于肝炎、脾功能亢進等原因無法產生足夠的物質,對血細胞的正常產生造成了負面影響。

總結分析,在造血系統疾病類的致病原因中,主要存在:①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或者衰竭,無法正常運作。例如原發性骨髓纖維化導致纖維組織增生代替了正常骨髓造血組織,骨髓造血能力受到抑制。②造血物質無法生成或者造血系統無法正常吸收利用物質生成血細胞。例如巨幼細胞性貧血癥是由于患者長期缺少攝入維生素B12及葉酸,造成血細胞DNA合成無法進行,并最終導致血細胞無法正常生成。③異常細胞增生影響了骨髓細胞正常運行,破壞了骨髓細胞的造血功能。例如急性白血病就是白細胞異常增生導致骨髓無法正常生成血細胞,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在非造血系統疾病中的致病原因中,主要存在感染性疾病以及肝病性貧血兩種。

綜合來看,全血細胞減少性疾病的致病原因數量繁多,種類復雜,為醫生判斷真實致病原因創造了較大的困難。雖然該病癥主要由造血系統疾病引發,但是非造血系統疾病同樣存在不小的可能性。而骨髓細胞學檢查能夠準確的分析判斷致病原因,幫助醫生提高診斷水準,具有極高的推廣與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羅娟. 骨髓細胞學聯合WBC、NAP在全血細胞減少性疾病診斷中的意義[J].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18, 25(6): 808-811.

[2] 董良哲, 陸愛英. 骨髓形態學聯合外周血常規檢查對全血細胞減少性疾病的診斷及預后意義分析[J].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9, 8(3): 164.

[3] 段永亮, 譚燕. 骨髓細胞形態學檢查在全血細胞減少中的臨床應用[J].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9, 8(1): 140.

[4] 王翠芝, 劉紅剛, 翟翠靜, 等. 成年人系統性EB病毒陽性T細胞淋巴組織增殖性疾病一例并文獻復習[J]. 腫瘤研究與臨床, 2019, 31(2): 118-121.

[5] 侯軍, 張軼文, 施菊妹. 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聯合后置環磷酰胺方案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1例[J]. 內科理論與實踐, 2018, 13(2): 110-112.

[6] 薛宏怡, 竺楓, 王宏強, 等. 骨髓活檢與涂片對全血細胞減少癥的診斷一致性研究[J]. 浙江醫學, 2019(12): 1320-1321.

[7] 周棟, 慕俐君, 張旗, 等. 133例老年大細胞性貧血的病因分析及實驗室指標的診斷價值[J].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9, 27(1): 214-219.

[8] 陳麗娟, 吳亞兵, 韓少玲. 血清SF、LDH及骨髓細胞形態學表現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巨幼細胞性貧血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18, 25(11): 1654-1657.

基金項目:河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科研基金項目科技成果推廣課題(編號:20190782)

猜你喜歡
鑒別診斷
試析生豬檢疫中豬瘟的鑒別診斷與無害化處理
血清C反應蛋白在亞急性甲狀腺炎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降鈣素原在小兒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肝局灶性結節增生的病理診斷與鑒別診斷
研究B超在婦女子宮肌瘤鑒別診斷當中的臨床應用
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小實性病灶鑒別診斷中應用研究
宮頸小細胞神經內分泌癌6例臨床病理分析
評價MCV/RDW與網織紅細胞在貧血病鑒別診斷中的意義
實變型肺癌和結核性肺病的CT影像特點比較
CT能譜成像對肝臟局灶性病變鑒別診斷價值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