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診藥房高警示藥品管理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及策略分析

2021-09-21 14:46張金珠褚媛媛程萍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9期
關鍵詞:安全問題策略

張金珠 褚媛媛 程萍

【摘要】目的:探討急診藥房高警示藥品管理中的安全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針對性管理。方法:采用本院急診藥房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62例患者用藥案例進行研究,其中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的患者用藥案例為對照組;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的患者用藥案例為研究組,每組31例,對照組使用常規急診藥房高警示藥品管理,研究組則分析對照組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隨后使用針對性管理措施,對兩組急診藥房高警示藥品管理差錯發生率、用藥不良事件、用藥知識評分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研究組藥品管理差錯發生率、用藥不良事件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用藥知識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急診藥房高警示藥品進行針對性安全問題管理干預,能夠減少用藥不良事件發生率,降低藥品管理差錯發生率,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急診藥房;高警示藥品管理;安全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R9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9-0199-02

伴隨臨床急救藥物使用率的不斷提升,急診科高警示藥物的管理工作逐漸受到醫療界重視。高警示藥品和其他藥物的區別在于:使用出錯率和其他藥物差異不大,但一旦錯用會導致患者機體產生嚴重傷害甚至死亡,在眾多藥品種類中,占據比例較少[1]。為了降低急診藥房產生高警示藥品錯用率情況,確?;颊哂盟幇踩?,對高警示藥品進行有效管理措施,確保安全用藥非常必要。本文主要研究急診藥房高警示藥品管理存在的完全問題,并針對安全問題進行解決,詳細內容總結如下文所述。

1 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納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急診藥房的用藥患者共計62例進行研究,按照用藥時間和用藥安全管理方式將患者劃分成兩個組別,各組均為31例。對照組中,女性患者、男性患者例數分別為16例、15例,年齡23~71歲,平均年齡(36.16±7.25)歲;涉及藥品約100件。研究組中,女性患者、男性患者例數分別為17例、14例,年齡22~72歲,平均年齡(37.03±6.14)歲;涉及藥品約110件。我院急診科參與護理人員年齡21~38歲,工作年限1~17年;學歷包括中專、大專、本科,不同時間段參與急診科高警示藥品管理人員和患者的基本資料具備比對條件,經比較,雙方患者的臨床資料不存在明顯差距(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急診藥房高警示藥品管理,參照處方管理辦法、藥品管理法、藥事管理規定等相關規章制度,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對高警示藥品進行使用和管理[2]。研究組對常規急診藥房高警示藥品管理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分析后,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針對性藥品管理措施,具體方式為:⑴制作規范化急診藥房高警示藥品管理目錄,按照藥品劑型進行藥品分類,主要包括注射類和內服類兩種,根據錯誤用藥造成的后果程度分為不同等級,主要包括三個等級,等級越高表明應重視程度越高。⑵強化藥品存放制度:①制作專門的存儲部位,將特殊藥品和普通藥品進行區分,通過高警示藥品標識標注藥品,每天對存放環境的溫、濕度進行檢測和記錄。②若藥品需要在特殊環境下存放,則應根據其說明書進行存放操作,如低溫藥品則需要存放在醫用冰箱內,并對冰箱溫度進行控制。同時正確擺放不同類型的藥品,防止和冰箱內壁接觸,每天對藥品的存放溫度進行兩次檢測。③對藥品的存放有效期進行定期檢查,先使用近效期藥品,防止發生藥品浪費情況,不同效期間用物理隔斷間隔。⑶強化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工作,定期為藥房藥師、醫師、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高警示藥品的知識、風險意識,確保醫護人員對高警示藥品的目錄和錯用危害熟練掌握,嚴格遵守“五對”原則用藥,“五對”原則包括患者、藥品、劑量、時間、途徑五方面。⑷對藥品進行跟蹤管理,護理人員觀察患者用藥后反應,對不良反應進行觀察并作詳細記錄,定期向對應醫師做總結匯報,將出錯藥品進行登記,并定期召開會議進行分析和總結,根據問題制定完善方案。⑸定期檢查藥品,每日進行高警示藥品清點,做到賬物相符,每月對高警示藥品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藥品的數量、存放狀況、標識情況、使用日期等,從而提升高警示藥品管理質量[3]。⑹規范用藥流程:①自動審方警示,急診科醫師按照患者需求在計算機上開具醫囑,系統自動確認高警示藥品信息,包括藥品的劑量、禁忌和名稱等,若出現錯用,則系統發出警告,迫使醫師再次確認用藥正確性。②兩人核對:急診藥房工作高峰期由兩名藥師按照發藥流程制度和準則等,對處方進行審核,特別注意高警示藥品審核部分,由一名藥師調配完后另一名藥師核對。③不明確高警示藥品的處理,在復核處方時,若出現模糊、疑問等不明確情況,則要根據相關臨床溝通流程和開方醫師或上級醫師進行確認,讓醫生修改處方,并將溝通過程記錄在處方干預記錄本上。④拆零高警示藥品需進行拆零登記,存放于拆零專柜內,原始包裝保留至全部拆零藥品用完為止。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急診藥房高警示藥品管理差錯發生率、用藥不良事件發生率、用藥知識評分情況進行觀察分析。藥品管理差錯發生率包括藥品存放不規范、藥品調配差錯、藥品過期、藥品補充不及時、藥品標識不清五方面;用藥不良事件包括藥品污染、藥品濫用、用藥投訴、藥品損壞、藥品報廢五方面;用藥知識評分包括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綜合評分三方面,通過理論考核和實踐操作對護理人員急救藥物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進行評價,分值越高表明護理人員綜合素質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22.0軟件為相關數據實施統計學計算,計量數據(用藥知識評分)行t檢驗,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藥不良事件發生率、藥品管理差錯發生率)行卡方驗證,以“例(%)”形式展現,當P<0.05時,表明對比結果有意義,存在統計價值。

2 結果

2.1兩組藥品管理差錯發生率的比較 研究組藥品管理差錯發生率更少,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價值(P<0.05),詳見表1。

2.2兩組用藥不良事件發生率的比較 研究組用藥不良事件發生率更低,兩組差別明顯,具有統計價值(P<0.05),詳見表2。

2.3兩組用藥知識評分的比較 研究組護理人員用藥知識評分更高,兩組差別明顯,具有統計價值(P<0.05),詳見表3。

3 討論

急診科患者病情急且變化快,在搶救過程中,急救藥物使用率較高,因此,正確和規范的急救用藥管理是確保用藥安全和治療效果的重要環節。高警示藥品中,比較常見的包括細胞毒性藥、高濃度電解質等,一旦產生用藥差錯,會危及患者生命。為提升急診藥房高警示藥品管理水平,改善藥物管理制度,降低用藥差錯率和報廢率,必須對高警示藥品管理現狀深度了解,并針對安全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制定整改策略[5]。

高警示藥品管理對提升臨床醫療安全性與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針對高警示藥品,藥房要制定規范化管理手段,強化藥房藥品管理,不但要確保藥品質量,還要確保藥品使用合理性與安全性[6]。本文研究中,對高警示藥品常見管理問題進行分析后,制作針對性管理方案,研究結果證實,針對性管理后,藥品管理差錯發生率和不良事件發生率均得到顯著降低,且護理人員用藥知識掌握度得到顯著提升,取得較為顯著的管理效果,由此可見,針對性藥品管理措施更具優越性。

綜上所述,針對性藥品管理對急診藥房藥品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不但可以減少藥品報廢率和用藥差錯率,還可以提升護理人員用藥知識掌握度,提升護理人員急救用藥技能,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冬玲, 李影, 王蘭香. 高警示藥品警示標識管理用于醫院藥品管理的實踐效果分析[J]. 中國衛生產業, 2019, 16(7): 3-5.

[2] 紀秀娟. 急診藥房高警示藥品管理中存在的安全問題研究[J]. 中國處方藥, 2019, 17(11): 56-57.

[3] 楊曉娜. 高警示藥品警示標識管理用于醫院藥品管理的價值分析[J]. 北方藥學, 2019, 16(10): 166-167.

[4] 吳敏華, 馬慧敏. 急診科高警示藥品規范管理中藥品管理規定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9, 27(22): 83-85.

[5] 朱美麗, 馬紅麗, 葉蘭英, 張宇平, 金偉飛, 謝偉萍. 高警示藥品信息安全屏障體系的構建研究[J]. 重慶醫學, 2020, 49(2): 302-305.

[6] 李維筠. 高警示藥品的管理與安全用藥[J]. 中國醫藥指南, 2018, 16(8): 298-299.

*通信作者:程萍,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科技城醫院。

猜你喜歡
安全問題策略
我的手機在哪?
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及管理措施研究
高校計算機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輸變電設備運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淺談煤礦瓦斯的安全管理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