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數字孿生工程對項目管理模式的演變研究

2021-09-22 16:47賀寧時開青王凱旋顧佳華葉關華
中國房地產業·下旬 2021年9期
關鍵詞:演變信息技術

賀寧 時開青 王凱旋 顧佳華 葉關華

【摘要】建筑業信息化已成為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一系列信息技術的應用,在逐步貫穿項目的全過程,推動項目的數字化管理,隨著技術進步進一步加深項目數字化深度,基于“數字孿生”工程的信息交互與管理協同將不可避免的出現,意味著項目管理模式將發生轉變,項目的管理對象由直接管理工程項目,變為了管理架構于工程項目之上的數字孿生工程,即數據與信息。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字孿生;項目管理模式;演變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7.

1、概論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建筑業信息化成為了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建筑業信息化,就是通過信息技術應用,服務于建筑業的精細化管理和高質量發展,提升建筑業的生產效率和質量。

工程項目是建筑業的主要管理對象,因此,項目管理信息化是建筑業信息化的關鍵。項目管理信息化就是運用信息技術,提升項目管理能力,用數據為管理決策提供支持。項目數據,反映了在建項目的運行狀態和規律。數據是承載信息的載體,管理決策的依據本質上是提取數據中蘊含的信息。從數據到信息的過程,需要對數據進行匯集、處理、分類、統計,了解數據的特征,在此基礎上,利用項目管理知識體系,透過數據之間的關系,通過數據運算和建模,得到能夠用于管理決策的指標、圖表等信息,掌握這些信息,能夠讓項目管理更為精準化、精確化和精細化,這是精益建造的基礎,是未來工程建造自動化的基礎。

2、信息技術支持數字孿生體系構建

一般而言,建筑業信息技術主要涵蓋BIM技術、物聯網技術和數據管理技術。其中:

(1)BIM技術:即建筑信息模型,將建筑信息以面向建筑本體對象為信息組織方式的數字化(數據)表達。實質是一種面向對象集成信息的數據庫結構體系,以建筑構件為基本單位組織和管理建筑信息,對建筑信息進行解構和重構,并基于BIM模型的結構化數據進行項目管理和分析。

(2)物聯網:即對項目及環境建立全面感知的各類技術,主要對象是項目各類生產要素及周邊環境,如人、機械、材料、場地等,物聯網技術構建的感知體系是項目管理數字化的重要數據來源。

(3)數據管理技術:即將采集的項目數據進行存儲、傳輸、處理、運算、分析等,形成用于管理者管理決策的信息并在項目利益相關方之間進行共享。借助數據管理技術,對項目管理組織、管理行為和管理過程進行規范化、標準化和信息化,形成數據驅動的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體系。

以BIM技術、物聯網技術、數據管理技術等一系列信息技術的應用,貫穿項目的全過程管理,推動了工程項目的數字化,隨著技術進步進一步加深項目的數字化深度,對應實體工程的“數字孿生”工程應運而生。

3、數字孿生驅動的項目管理模式轉變

3.1 數字孿生工程

項目管理本質上不直接進行工程產品的建造作業,而是通過信息交互的方式,借助一系列管理行為,促成工程產品的形成。在信息交互角度上,項目管理工作分為三個部分,信息收集,信息處理分析,信息輸出。因此,具有足夠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工程數據將實體工程映射成為“數字孿生”工程,項目管理人員通過“數字孿生”工程直接進行信息交互與管理協同,以達到對實體工程的管理控制。

項目所有數據按照一定的邏輯體系,結構化地存儲在“數字孿生工程”中,便于項目管理者和公司管理部門從中查閱、調取,將極大方便項目后續的管理總結和復盤分析。

不同的“數字孿生工程”,按照一定規則和特征(區域、行業、合同額等),進一步集成形成公司的項目群數據庫,提煉不同項目的主要特征信息,形成項目特征清單(編號、名稱、區域、行業、規模、合同額、技術經濟指標等等),便于公司對歷史項目和現有項目的整體管理與控制,可用于歷史項目數據的快速統計分析;項目資料的便捷提取與整理;為項目管理決策提供大量數據支持;未來項目市場經營風險分析與支持等。

3.2 項目管理模式轉變

生產力決定生產方式與生產關系,數字孿生下,意味著項目管理服務的方式將發生轉變,項目的管理對象由直接管理工程項目,變為了管理架構于工程項目之上的數字孿生工程,即數據與信息。因為數字化技術應用構建的“數字孿生”工程將前端的信息收集工作用智慧工地終端設備承擔,項目管理人員該部分工作大幅度縮減,使得項目管理服務更為聚焦在信息的處理分析與指令下達上,項目的管理服務者能夠自主地選擇在項目現場(前端)和其他任意地點(后臺)進行工作。

對于單個項目來說,這種區別并不明顯,當多個項目時,這種自主的可選擇性將帶來根本性的改變,即從原來分散式的項目管理服務方式轉變為“小前端、大后臺”的項目管理服務體系。這種管理服務體系的特點和優勢具體在于:

項目管理服務人員將分為前端人員和后臺人員,前端人員更為側重于綜合管理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主要工作為項目的數據收集、組織協調、運行管理和應急處置;后臺管理人員更為側重于專業技術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主要工作為項目的專業數據處理分析和技術服務支持。

對于后臺的技術管理人員而言,原先由于項目地點限制的分散式辦公,轉變為集中的統一辦公,能夠不再僅局限于管理服務單個項目,而是能夠同時管理服務多個項目(特別是類似項目的管理服務),一方面,能夠快速積累豐富的技術管理經驗,從而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并保證了管理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另一方面,能夠顯著地減少公司的用人成本;

專業技術人員在“后臺”集聚,依據分工各司其職,同專業人員的集聚將加劇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知識共享和經驗借鑒(知識溢出效應),從而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技術能力,提高問題解決的效率與管理服務質量,有助于項目、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實施體系的推行。

“小前端、大后臺”的項目管理服務體系,使得公司的數據資源和知識資源得以匯集集聚,形成公司的項目管理中樞,進一步演變成為公司項目管理服務的“智慧大腦”,即借助數字化技術,對公司項目群數據的集中處理分析和指令下達,遠程地、高效地處理公司建設項的各類業務,提供規范、高效、科學的管理服務支持,形成一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結論:

管理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單純的數字化技術應用只能解決部分問題,大量的管理問題需要管理者來把控、衡量和處理,數據驅動源于技術應用和科學,最終服務于管理者本身,管理決策行為出自管理者,從這個角度出發,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落腳點應在于對于數據價值的分析與挖掘,從而實現數據驅動下的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管理科學與藝術的統一。

參考文獻:

[1]張社榮,姜佩奇,吳正橋.水電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精益建造技術研究進展——數字孿生應用模式探索[J].水力發電學報,2021,40(01):1-12.

[2]劉占省,劉子圣,孫佳佳,杜修力.基于數字孿生的智能建造方法及模型試驗[J].建筑結構學報,2021,42(06):26-36.

猜你喜歡
演變信息技術
浙江天正思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美術理解與表現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我國農村職業教育政策的演變
從神話到《詩經》中復仇意識的演變
異類女性故事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演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