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過程跟蹤審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分析

2021-09-22 18:14周道清
中國房地產業·下旬 2021年9期
關鍵詞:分析問題

周道清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對道路、交通、醫療等基礎建設領域的投入力度。為了保證資金的合理利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紛紛通過引入審計來監控資金的使用。傳統的審計只是在竣工決(結)算的時候才介入,介入時施工已結束,決(結)算審核只能依據施工單位提供的簽證單等資料作為結算審核的依據,極易產生審計爭議,審計的結果往往也與實際造價誤差很大?;谏鲜鰡栴},不少建設項目嘗試從工程立項開始就引入全過程跟蹤審計,希望依靠審計單位的專業經驗為建設單位從項目立項、招投標、以及工程實施等全過程提供服務。但是由于全過程跟蹤審計推廣的時間還不長,部分建設單位的意識還沒有完全轉變,一些項目從項目立項到合同簽訂階段未讓跟蹤審計參與其中,跟蹤審計無法發揮作用,導致在工程實施時出現了一些問題,下面就對出現的問題進行一些分析。

【關鍵詞】全過程跟蹤審計;問題;分析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7.

1、跟蹤審計單位介入時,圖紙設計已完成,跟蹤審計即使發現圖紙設計中隱藏的問題,也無法改變既成的事實,造成工程實施時造價控制困難

問題1.有些設計單位在進行圖紙設計時,部分內容不畫出詳細的做法圖,往往只說明采用哪個圖集,但是又不詳細說明采用圖集的哪一頁的哪一個做法的圖紙,造成編標單位、施工單位的理解不同,預算編制時的做法與現場實際施工時的做法不同,從而產生設計變更、簽證,引起造價控制困難,甚至超預算。

分析: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由于設計單位設計不到位造成的。如果在此階段讓有經驗的跟蹤審計單位參與其中,跟蹤審計單位可以通過與編標單位的溝通,了解現有圖紙在編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將問題反饋給建設單位,由建設單位督促設計單位整改,可以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

問題2.有些設計單位不一次性設計到位,不少專業工程喜歡使用“二次深化設計”,給出的理由是專業工程,工程做法及工程量需要由專業廠商來進行深化。但是一旦使用“二次深化設計”,編標單位編制招標控制價時,該部分的預算造價一般都是按暫估價或暫定價來考慮,工程施工過程中還需要由專業廠商再進行二次深化設計,而二次深化設計過程中,不同廠商提供的方案又是不一樣的,各家廠商都說自己的方案是最優方案,造成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跟蹤審計多方之間扯皮,給造價的確定和控制帶來困難。

分析:二次深化設計的內容很容易成為造價控制的難點和問題的爭議點,產生問題的根源主要還是設計單位設計深度不夠。設計單位完全可以在設計的同時,選擇一些具有實力的潛在專業廠商,由專業廠商向設計單位提供不同的設計方案,設計單位匯總整理后將方案提供給建設單位,建設單位可以組織設計單位、編標單位和跟蹤審計等相關單位共同進行方案選擇,選出性價比最優的方案,由設計單位按照確定的方案一次性設計到位,形成可以達到編制招標控制價要求的設計圖紙,編標單位按照設計圖紙將該部分內容編入招標控制價,投標人如果覺得有疑問,建設單位可以在招投標答疑時加以解決,不把問題留到施工過程中,實現問題控制前移。

問題3.某供熱管道安裝工程,施工程序為:破除原有道路結構層—管道安裝—道路結構層原樣恢復。因原有路面結構圖紙的缺失以及設計單位對現場查勘不夠,進行圖紙設計時僅依靠設計人員的經驗按照常規考慮來進行設計,預算編制人員按照設計提供的圖紙編制招標控制價,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按照招投標程序完成招投標工作,并最終確定施工單位。施工單位進場拆除施工時才發現原有設計圖紙與現場實際不符,招標控制價和投標中標價中的很多拆除和恢復工程量清單綜合單價無法被使用,需要重新進行組價,很多措施費也相應的發生改變,造成工程造價失控。

分析: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設計單位設計前對現場的查勘不足,有些現場的情況相對比較復雜,造成設計單位對現場情況了解不夠,設計人員只憑以往的經驗來進行設計,從而使設計與現場實際情況嚴重不符。

建設單位未讓跟蹤審計在圖紙設計時參與,無法發揮跟蹤審計的作用,也是造成問題的關鍵。對于有經驗的跟蹤審計而言,通常對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有著比較深刻的體會,道路結構層的拆除和恢復在整個工程中的費用占比也是比較高的,如果建設單位讓跟蹤審計單位提前介入,跟蹤審計單位可以在設計單位進行圖紙設計前作一些提醒,同時也可以建議建設單位在與設計單位簽訂合同時將此部分容易產生爭議的內容通過合同條款的方式給予確定,對因設計單位的原因造成圖紙的正確性不能達到工程要求應給予適度的處罰條款寫進合同,以約束設計單位的設計行為,保證圖紙設計的正確性和提高設計單位的責任意識。

遷改費用確定下來,盡可能的避免施工單位進場施工后形成大量簽證引起造價失控。

2、跟蹤審計單位介入時,合同簽訂工作已完成,無法對合同簽訂過程中不規范的內容提供建議,及時告知建設單位修正

由于全過程跟蹤審計推廣時間還不長,不少建設單位對全過程跟蹤審計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尚未意識到在合同簽訂前就需要引入跟蹤審計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全過程跟蹤審計的關鍵是施工階段,導致全過程跟蹤審計變成施工過程跟蹤審計,其實合同簽訂的是否完善,對工程的順利進行及造價的控制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問題1.某供熱管道安裝工程合同簽訂不規范,合同中工程計劃開工時間、計劃竣工時間、合同簽訂日期及一方簽約單位法人代表或代理人未簽名蓋章,只在計劃竣工時間中簽有“2018年”,而實際開工日期為2019年,導致施工單位進場施工不久就開始考慮人工、材料的調查索賠事宜。

分析:工程施工合同簽訂是否規范、合法,是工程能否正常實施的重要因素。按照全過程跟蹤審計的要求,跟蹤審計對工程施工合同簽訂具有審查義務。對于有經驗的跟蹤審計單位而言,上述合同簽訂過程中的問題應該還是比較明顯的,很容易看出來并加以糾正,對于計劃開竣工日期可以建議建設單位慎重考慮,避免出現合同計劃竣工時間比實際開工時間還要早,從而避免施工單位不必要的索賠。

問題2.工程建設周期長的建設項目,存在人工、材料價格調整的可能,有些工程施工合同中對于經常因理解不一致發生糾紛的人工費是否調整、材料調查的規定不是很明確,常常只在條款中注明按《江蘇省建設廳文件蘇建價〔2008〕67號》文進行調整,但是不作說細說明。

分析:現在的跟蹤審計人員往往都兼有編標和結算審核的能力,跟蹤審計人員對于人工、材料調查的方法及節點還是比較敏感的,況且人工、材料調差查也是很容易引起爭議的,如果在合同簽訂時就讓跟蹤審計參與進來,跟蹤審計人員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經驗,將人工、材料調整的方法和節點在合同專項條款中加以詳細說明,就可以效的避免爭議。

結語:

我國的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還處于初始階段,不夠完善,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的不斷推進,建設單位對全過程跟蹤審計重要性認識的不斷提高,全過程跟蹤審計會越來越好的發揮其作用,為工程建設項目造價控制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進.探討建筑工程造價的全過程跟蹤審計[J].磚瓦,2021(04):106-107.

[2]李萬泉,王小娟.建筑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審計研究[J].建筑與預算,2021(04):14-16.

[3]劉強.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內江科技,2020,41(12):7+31.

猜你喜歡
分析問題
民航甚高頻通信同頻復用干擾分析
分析:是誰要過節
回頭潮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國房地產泡沫度分析
Units?。保场保唇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