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信息化教學策略芻探

2021-09-22 13:25馮娜
成才之路 2021年30期
關鍵詞:鋼琴集體課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素養

馮娜

摘 要: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習中,鋼琴是必修的藝術類課程,也是提高學生藝術感、音樂審美觀以及實踐技能的專業性課程?,F代教育強調信息化、生活化、情境化以及集體化,以克服傳統教學弊端。課堂授課集體化,并在此基礎上展開鋼琴集體課的信息化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專業素養。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信息化教學;專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J624.1-4;G7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30-0082-02

現代鋼琴課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更具創造性和專業性。第一,其一改傳統個體化指導,采取集體教學模式,這不論是對教師的教學,還是對學生的學習,都具有益處。對于教師而言,集體課程的設置能夠減輕教學壓力,也能經與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的交流了解其學習情況,進而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對于學生來說,鋼琴學習的集體化增加了他們互動交流學習的機會,讓他們能夠經情境探討獲得有效的知識信息,并借此彌補不足,以優勢化解劣勢。第二,在鋼琴集體課中融入信息化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在信息背景下參與生活化、情境化學習,亦能將豐富有效的資源共享給學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淺述傳統鋼琴教學劣勢

傳統鋼琴授課具有一定的劣勢。其一,資源利用不合理,“一對一”的授課模式是傳統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慣用的教學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教學資源的一種浪費。其二,傳統教學模式降低了授課效率,相較于集體課程,個人課程的進行在同一時間節點上獲得的知識和思維發散有限。只要學生一方思維出現阻滯,教師就很難將課程進行下去,教學效率自然下降,授課進度也會慢下來。其三,傳統鋼琴教學很難活躍課堂氛圍,主要是受限于人數。而集體課程的開展截然不同,學習人員基數大,學生有交流互動的空間,可以取長補短,實現共同進步,這些都是傳統教學難以實現的。

二、精研創新鋼琴教學策略

1.大力提倡鋼琴集體課信息化教學,增強互動,取長補短

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大力提倡鋼琴課程的集體信息化教學,是創新課程教學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它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交流空間,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經積極討論互動,獲得自身認知之外的知識。第二,它可以增強師生、生生間的互動。教師可經由學生的互動了解學生的學情。學生彼此之間的溝通多了,情感會更深,交流會更多,能夠取長補短?;诩w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能突破學生學習不投入的困境。如果說集體化教學為鋼琴專業授課創設了良好的教學環境,那么,信息化教學就是推動課程開展的催化劑,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在鋼琴課程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課堂交流。集體教學中融入互動,能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使教學方式更加豐富多元。對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有效掌握一門專業技能尤為重要,特別在鋼琴課程這類對技法要求較高的課程中,掌握理論知識并落實到技能提升中至關重要。因此,在實際授課時,首先,教師要要求學生對與鋼琴有關的理論知識進行學習,并進行交流互動。其次,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鋼琴的實際訓練,對指法、基本技法等進行強化,并將與之有關的內容用多媒體加以展示。這樣,不僅能夯實學生理論知識基礎,還能提升學生操作技能。

2.合理融入集體化信息化情境教學,增強學習體驗,開闊視野

有效滲透信息化情境教學,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重要途徑。借助信息技術,能對專業知識進行有效拓展,能讓學生在學習鋼琴專業課程的過程中獲得理論知識的精進和實踐創新能力的提升。集體化的鋼琴教學,能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這種情況下延伸而出的情境教學,能烘托與教學課程相應的氛圍,使學生在實操訓練中能融入音樂氛圍之中,彈奏出的樂曲會更具創造性和獨特性。學生融入感提升了,學習體驗自然也隨之增強。

在鋼琴實訓課堂上,教師可開展以信息化為基礎的情境教學,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課程導入。比如,用多媒體音頻和視頻進行鋼琴曲的引入,或通過一小段樂曲的播放,引發學生對樂曲的思考,從而導入新課。為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敏感度,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音樂劇表演,背景音樂設定為鋼琴曲。這不僅能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還能增強學生學習體驗,開闊學生視野。

3.引入集體教學理念下的分層教學,開展自主學習,提高實效

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推廣以集體信息化教學為核心的鋼琴課程,并不意味著不能進行小班教學。所謂集體化教學,只是整體性學習的一種形式,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集體教學理念下的分層教學,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并借助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實效。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教師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而分層教學既能確保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有效掌握所學知識,又能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增強自主探究意識,提高學習效率。鋼琴教學最主要的就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在實訓中掌握規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以發散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自主探究思維,有效促進學生對鋼琴知識的掌握。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在基數較大的班級進行分層教學,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自主性學習。在理論知識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就課堂所學內容進行拓展,并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以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知。在鋼琴實訓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在給出的基本樂曲的基礎上進行創作,小組合作完成鋼琴曲的創編。此項訓練不是為了讓學生創作出多么美妙的樂曲,而是引導學生發散創新思維,在自主學習中尋找所得、探尋新知。

4.科學開展集體性鋼琴生活化教學,融合信息技術,創新教學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精研相關課程知識后,需要將其內化為自身的技能,最終惠及的是新生代學生。鋼琴課程的學習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是必要的,這是其專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體驗,教師還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模式。比如,生活化教學就是較好的教學方式,不僅能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學習鋼琴知識,獲得技能,還可以讓學生獲取生活中的有效信息,從而將其轉化為學習素材。教師可將傳統與現代、生活與理論結合起來,融合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有了生活化教學和信息化教學的依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集體化鋼琴教學會更具優勢。

在進行鋼琴教學時,教師可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讓他們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和感悟鋼琴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很多優秀的作品中,作者情感的迸發往往源于生活。因此,從生活入手對樂曲進行理解是一種有效的途徑。比如,在教學一些民謠時,教師可事先讓學生做好調研工作,了解生活中與之相關的內容,也可借助信息技術,從網絡上獲取有效信息,這對學生的深度學習具有切實的幫助。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和集體觀念進行培養,要求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在原有曲譜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創作。在集體觀念的培養上,教師可將教學活動設置成集體項目,要求學生以團隊形式開展實踐活動。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集體合作觀念會得到進一步增強,對其學習和發展大有裨益。

三、結語

總之,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積極開展鋼琴集體課信息化教學,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以情境化、集體化、信息化和生活化教學為授課的主導方向,落實鋼琴課程研習,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深刻的學習體驗,增強自主學習、創新實踐的信心,提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禾.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現狀分析與改革[J].北方音樂,2020(13).

[2]戴文麗.新形勢下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模式探討[J].陜西教育,2020(06).

[3]林苑萍.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鋼琴課的興趣[J].現代職業教育,2020(08).

[4]陳蓉.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探索[J].北方音樂,2019(03).

猜你喜歡
鋼琴集體課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素養
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中的四手聯彈教學研究
試析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計算機課程教學措施
論小學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
翻轉課堂背景下的高職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探析
當下如何提高中小學美術教師專業素養
淺談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包一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中職學前教育中的應用探究
地方高校鋼琴集體課的教學改革研究
高職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初探
中職學前教育開設科學課程的必要性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