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問題驅動學生深度學習

2021-09-22 15:15王智雯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28期
關鍵詞:科學思維深度學習

王智雯

摘要:問題,是促進師生之間學習互動、溝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途徑,圍繞科學知識的結構設計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積極探究問題欲望,驅動學生深度學習。

關鍵詞:深度學習;好的問題;科學思維

深度學習是相對于淺層學習而言的,深度學習注重深層次理解,有利于發展高級思維[1]。而淺層學習注重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機械化,枯燥乏味。驅動學生的深度學習,需要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依靠什么來引導學生呢?依靠“問題”這個橋梁,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自覺主動展開學習,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一、創設好的“問題”

科學有效的問題引領學習,首先取決于“問題”的好壞。具有價值的問題,能激發碰撞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的科學探究。設計好的“問題”,首先教師對于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要有整體上的把握,要熟悉好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根據知識進行相應的整合,把握好問題的深度與廣度,更要把握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問題盡可能貼近學生生活[2],設計一系列有邏輯、思維的問題,引發學生進行完整、深度的思維活動,進而理解核心概念形成過程中蘊含的思想方法,實現對知識的整合與運用。好的“問題”應該包括學情了解性問題、指導理解性問題、引導建構性問題等,三者是一個具有內在聯系的整體。

例如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這一課程時,進行創設問題情景,學情了解性問題:植物是靠什么方式獲得有機物的?指導理解性問題:光合作用的需要滿足什么條件?需要的原料?光合作用的產物?場所在哪里?引導建構性問題:如果你是農民伯伯種植水稻,想要提高水稻產量,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學情了解性問題: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了解學生學情,指導理解性問題需要掌握作物光合作用的條件,產物,原料,場所等知識是科學基礎,引導建構性問題,讓學生回答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方法,學生會從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并且結合學習過的呼吸作用速率需要降低,從不同角度提出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方法,激發全體學生的創新思維,將所學知識廣泛應用于社會實踐,學以致用。

二、運用好的“問題”

好的“問題”是對學生如何展開高階科學多維思考、科學推理探究的正確指向,促進了學生的高階科學思維發展。通過分析問題,預測、探測學生的知識高度,丈量學生的知識深度。從而,讓問題真正驅動廣大學生的思維,掀起廣大學生的理性思維浪花。設計教學問題方案應該與相關知識的教學實踐實際應用緊密密切相關,使全體學生在課堂實踐中學習得到的相關知識應用于實踐,體現學以致用。

以光的反射教學為例,學情了解性問題為:(1)花季少女溺亡,淺灘怎會淹死人?淺灘為何變深了?指導理解性問題為:(2)光線從水中進入我們的眼睛發生了什么?光的折射定律是什么?引導建構性問題為:(3)在沙漠中走路,感覺看到綠洲了,但是走了很久,依然沒有出現綠洲,分析海市蜃樓的成因。

通過一起意外溺亡危險學生事故調查,激發學生獨立自主思考,為什么水實際更深?為引出光的折射做出鋪墊。通過活動讓學生深入解讀意外溺亡背后的事實真相,光的折射使水面看起來比實際要淺,不會游泳的女生由此溺亡,加強了安全教育。通過教學啟發學生深刻感受到科學和生活實踐的密切聯系,使之能有意識感受到推動科學的應用發展與推動人類經濟社會的進步發展必然是相輔相成的。海市蜃樓中這個現象,是生活中切實存在的,再次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與社會生活實際結合運用起來,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深入理解,遷移和應用,活學活用,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

三、發散思維的“問題”

當課堂以問題驅動時,課堂是開放的,生動的而不是封閉的。我們要鼓勵學生說出心中的想法,解決這些問題的整個過程中,會產生新的問題,對于可能產生的新教學問題不能視而不見,鼓勵學生敢于積極思考,鼓勵敢于發出質疑,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新思維。培養學生在正確理解科學中的核心概念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科學思維觀念,發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科學思維技能。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把學生發展批判性教育思維技能的重要問題融入課堂教學中,來并設計一個具有密切內在聯系的、具有批判性的教育學習實踐任務過程來加以引導教育學生辯證地獨立思考問題。

例如在壓強的教學中,學情了解性問題為:將裝有水的礦泉水瓶放在沙子上,沙子表面發生什么?說明礦泉水瓶對沙子有什么?指導理解性問題為:壓強的定義?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如何改變壓強大???引導建構性問題為:如果要測量礦泉水瓶對沙子的壓強,需要測量哪些量?需要用到哪些實驗器材。

學情了解性問題:礦泉水瓶放在沙子上,沙子凹陷了,說明礦泉水瓶對沙子有壓強,引出壓強這一概念,指導理解性問題:掌握壓強的定義,壓強大小的影響因素,以及改變壓強大小的方法,引導建構性問題:在理解核心知識的基礎上,應用并遷移知識,比如在測量壓強這一環節,需要測量哪些量,剛開始學生提出的意見是需要測量重力與礦泉水瓶瓶底直徑大小,需要用到彈簧測力計與直尺,在課堂中聽到微弱的聲音與大部分同學的方法不同,鼓勵該生大聲說出他的想法,測量礦泉水和瓶內水的質量與礦泉水瓶瓶底直徑,需要用到的儀器有天平與直尺,這個方案得到同學的認可,在該同學的示范下,大家提出不同的意見。

學生的深度學習是學生自主積極的學習,學生能夠開展反思,并且他們的思維得到高度的活躍,使學生對于知識能夠更加理性的思考,對知識的回顧,反思,產生新的思考。

“問題”是學生深度學習的導航,能彰顯科學知識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經歷科學知識的“再現”,讓學生深度感受、體驗科學知識,形成一種科學性的學習“內驅力”,使學生的科學思維得到培養,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馬俊.巧設問題 促進深度學習——以高中化學《鋁的重要化合物》為例[J].新智慧,2020(22):67-68.

[2]唐建華.解決系列實際問題 促進深度學習——以復習蘇科版物理第十一章“簡單機械和功”為例[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20,30(01):29-31.

猜你喜歡
科學思維深度學習
用面向科學思維的教學方法改進計算機圖形學課程教學
淺析計算機應用與科學思維能力培養
有體驗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
重視科學實驗課教學發展學生科學思維探析
電子商務中基于深度學習的虛假交易識別研究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積網絡的人臉年齡分析算法與實現
科普少兒劇在科學教學中的作用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