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方式

2021-09-22 15:42李田英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28期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能力小學數學

李田英

摘要:素質教育背景下,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正確地分析和解答問題,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升,以便打造更高效的數學課堂?;诖?,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能力;生活化教學

小學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實踐性,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同時,教師講解數學知識的根本目的,即指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教學質量緊密關聯。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高度重視,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關乎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新意識,同時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此,數學教師需高度重視這一問題,應立足不同角度設計教案,全方位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得到良好發展。

1 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學生出現問題時,教師都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使學生缺少了思考的過程,學生在學習當中常常摸不清解題的方法以及解題的方向,對問題沒有自己的思考步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弱。所以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解題思維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在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并不是求助他人,而是通過自己的思考,分析這個問題的解題步驟,以及這個問題的相關知識點,掌握問題的核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這個年齡的特點,通過生活化的知識,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在實踐化的教學過程當中,更好地引導學生分析這個問題,從而讓學生能夠正確面對問題,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心態,在遇到問題時更加積極和主動。

例如,在學習《圖形的運動》時,學生對圖形移動的過程十分困惑,不清楚圖形移動時的變化,而課本上的圖片又太過抽象。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三角板在黑板上通過實際的移動,讓學生對圖形的移動進行更好的了解。在演示完畢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將自己的三角板拿出來,在桌面上進行移動,在學生的動手操作中,對圖形如何移動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并且得出自己的結論。教師通過更加形象、生動的教學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困惑,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運用自己身邊的資源,輔助自己對問題進行解決,逐漸培養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習慣,為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 通過數形結合,指導學生高效解決數學問題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教師立足應用題環節,這是強化其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步驟。在應用題教學中,教師應明確作圖對加強學生解題能力的作用,需結合實際情況,加強學生的作圖能力,使學生掌握作圖方法,以此結合應用題構圖。同時,當學生掌握構圖方法后,教師還需加強學生的讀圖能力,以此幫助學生深入分析數學應用題,這對加強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幫助。如講解經典數學問題“雞兔同籠”時,數學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作圖,通過此種方式,使學生運用數形結合法解決此道應用題。在解題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結合雞與兔的腿的實際條數作圖,使學生在作圖時,明確不同組合直線的關系,以此立體呈現此道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通過此種方式,學生可以更直觀地理解數學問題,對提高學生解題效率具有重要幫助。此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采用其他解題方法,如列表法、假設法、枚舉法等,應多方面加強學生對解題方法的運用,使學生學會運用數學技巧解答數學問題,以此強化其解題能力,幫助學生高效開展學習。

3 針對不同學生給予適當的課后練習

每個學生之間具有差異性,有的學生能力比較強,在遇到問題時,能夠自己快速的進行解決,而有的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比較弱,可能需要很多的時間才能找到方法。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采用相同的教學方法,就會使部分學生的解題效率大幅下降,而通過課后作業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需求,通過課后的練習,讓學生對自己的解題方法進行更好的提升以及完善。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適當的課后練習,讓學生能夠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對自身的不足進行更好的完善。同時也讓學生能夠在適合自己的課后練習當中收獲成就感,培養學生對于問題解決的自信。教師要及時根據學生的進步,對課后練習進行調整,讓學生可以始終在課后練習當中,對自身現存在的不足進行提高,從而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后練習,讓學生對三角形的原理和應用進行更好的理解,在之后出現關于三角形的問題時,能夠快速進行分析和解決。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較有難度的題型,運用一些情景,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對三角形的定理進行認識:自行車的三角架運用了三角形的什么特征?所有等邊三角形都是什么三角形?而對于一些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在課后練習當中,讓學生對自身的基礎進行完善。從而增強學生對于問題的認識:三角形有多少條高,有多少條邊,多少個角,多少個頂點,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通過較為基礎的練習,讓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學習自信,在之后的解題過程當中,對自身的能力進行不斷地豐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進步,對課后練習進行調整,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適合自己能力范圍內得到最大的提升。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要求教師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學會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優化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滲透“數學建?!彼枷?,貫徹落實生活化教學理念,通過情境創設、審題等多種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不斷突破自我。

參考文獻:

[1]朱麗林.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解決策略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2020(31):209.

[2]張堂.小學數學如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J].考試與評價,2020(08):41.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教學能力小學數學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