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企內部審計機構大數據審計實現路徑

2021-09-22 20:42李曉磊
科技研究 2021年22期
關鍵詞:實現路徑國企內部審計

李曉磊

摘要:內部審計開展與國企發展之間存在密切聯系,而在國企轉變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內部審計模式應用已然無法滿足國企發展需求。要想實現對內部審計的革新,需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進行國企內部審計模式的轉變,促使國企以大數據審計為支撐帶動自身長遠發展。本文從傳統國企內部審計應用受到影響的分析入手,具體闡明國內實現大數據審計的路徑。

關鍵詞:大數據;內部審計;實現路徑;國企

1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各行各業業務數據量不斷增加,需對大量數據進行分析、查詢、處理。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表現為結構化數據、文字、圖像、音視頻等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大量涌現,并伴隨著數據規模、數據種類的極速增長。此時審計行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數據背景下審計數據具有數據體量大、數據類型多樣性、數據價值密度低、數據處理速度快等特點。審計手段也發生變化:從查看賬表到大數據式審計??梢?,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大數據審計是審計機關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2014年,權威部門審計署電子數據審計司成立,針對審計業務電子數據管理、審計業務電子數據遠程聯網管理、建設特派辦數據分析網和共享審計業務電子數據等都出臺了規定,其中數據采集、管理、使用、安全等各環節有了明確要求。地方各級審計機關構建和完善了大數據審計體系,成效顯著。在2016年由世界審計組織大會批準成立了大數據審計工作組,我國審計署擔任工作組主席國。隨著審計工作環境的變化,需要審計人員更迅速、更準確地處理數據,積極探索和創新大數據時代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方式方法,應對海量信息給審計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大數據審計是指審計機關遵循大數據理念,運用有效技術方法和工具,通過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和跨業務的深入挖掘,并整理、分析經濟社會運行中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達到提升審計發現問題、評價判斷、宏觀分析的能力目標?,F階段國企發展中內部審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實現對運營管控效率的優化,亦可以幫助國企進行風險管控的強化。而在當前創新常態化的發展趨勢下,內部審計的創新是推動國企長久發展的關鍵所在。大數據審計的提出,可以有效取代國企傳統審計模式,并實現對國企創新發展的促進。正因此,如何借助科學路徑實現大數據審計,消除以往傳統審計存在的問題弊端,成為國有企業發展的重點關注問題。

2傳統審計模式挑戰分析

2.1審計新環境無法適應

近幾年國企呈現出轉型、變革發展的態勢,以往傳統、低效的發展模式逐漸被國企所摒棄,逐漸將發展重點放在高附加值數據挖掘、服務網絡化、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使得國企發展面臨風險呈現出網絡化特點。正因此,傳統審計應用無法幫助國企進行風險抑制。

2.2審計任務需求無法滿足

國企發展過程中內部審計的地位日漸增高,促使內部審計開展面臨更為嚴格的標準與要求。同時,審計期間受到人員變動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審計人員無法勝任龐大的任務量,進而導致內部審計作用發揮受限,而傳統審計模式的實施,無法為審計需求的滿足提供支撐。

2.3審計監管無法達標

國企內部審計開展期間,在傳統模式的影響下審計人員僅局限于對相關財務數據的審計,以賬簿報表為核心就賬論賬,而對于其它項目、數據抱有忽視的態度,或者是對于相關經營活動,國企審計人員僅通過個別抽查就蓋棺定論,導致其審計結果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無法為國企決策制定提供參考。

3國企大數據審計發展現狀

盡管我國在20世紀初就提出計算機審計的概念,但是發展至今,仍有部分國企單位內審缺乏先進技術手段的支撐。通過大量實踐調研發現,盡管大部分國企開始加大對內審大數據的推進,但是在人員理念、審計創新方面仍缺少明確的指導,甚至個別國企對于大數據審計只有一知半解。審計軟件的應用雖然已經成為國企內部審計的常態,但是部分人員無法正確操作審計軟件的現象時有發生??v觀現階段國企內部大數據審計的建設,其問題具體表現為:

3.1領導支持方面

傳統國企體制的影響下使得部分領導對于內部審計持有漠視的態度,盡管部分企業出臺關于審計大數據化的文件,但是其大數據審計的實現僅停留于表面形式,經費不足、人員匱乏等問題的存在使得大數據審計無法真正落實到實處。

3.2人員素質方面

國企內部審計隊伍老齡化愈發明顯,大部分審計“老同志”對大數據審計存在方案,再加上自身創新、變革理念的缺失,使得大數據審計的變革受到較大限制。另外,愈發繁重的審計任務使得部分審計人員對于新技術、新理念的學習有心無力,導致部分國企內部審計陷入低效率、多任務的惡性循環中。

3.3處理技術方面

一方面,國企內部審計存在數據采集難度大的問題,難以做到對真實、全面數據的有效采集。部分國企為實現發展規模的擴增,選擇在發展期間落實跨地區重組、跨行業兼等措施,導致其數據庫標準不同,再加上信息系統類型的差異,使得內部審計無法實現對統一、全面的采集。另一方面,部分國企目前仍存在數據處理難度大的問題。信息技術全面普及的背景下,國企審計相關數據呈現出海量化、多樣化的特征,若無法做到對海量數據的有效采集、分析及其處理,勢必會影響到審計數據價值的體現。而當前部分國企對硬件設施建設方面未提高重視度,設備的陳舊滯后導致數據處理難度增大。

4國企內部審計大數據審計實現路徑

4.1以認知提高促大數據審計實現

大數據審計的實現與國企現代化發展之間存在密切關聯,同時也是實現科技強審的關鍵所在。所以,要想真正實現大數據審計,需要以國企領導的正確認知為前提,充分認知大數據審計的必要性。首先,做到對審計的充分支持與理解。立足于戰略經營角度分析,內部審計開展在國企風險管控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需正確認知國企經營發展中開展內部審計的價值,以此為大數據審計的實現打下良好基礎。其次,從制度完善方面進行大數據審計的推進,依據國企發展現狀的分析,通過激勵措施的落實來帶動聯網審計、智慧審計的發展。定期組織審計交流會議,實現以交流會議為載體進行大數據審計經驗、理論、技術等方面的探討,引導審計人員樹立創新理念。最后,國企領導需要發揮帶頭作用,組織職工共同學習、認知大數據,并通過大力宣傳來提高企業職工對大數據審計的認知,以此為大數據審計的推進創設良好氛圍。

4.2以人員強化促大數據審計實現

大數據審計的實現需要以高素質審計團隊為支撐,所以國企需挺好對高素質、多能力審計隊伍建設的重視度,結合以下幾點來實現審計人員素質強化:(1)依據實際情況進行人事制度優化。審計隊伍構建過程中,消除以往存在的照顧子弟、維護穩定理念,并將優勝劣汰、人才引進機制應用于審計隊伍中。通過對準入門檻的提高來吸引高素質審計人才,實現以高素質審計隊伍帶動大數據審計實現。(2)常態化培訓機制落實。人才培訓是審計隊伍持續優化的重要舉措,所以國企需在充分掌握審計要求的前提下,構建契合大數據審計發展的常態化培訓機制,結合對案例教學、模型教學等方法的應用來持續提升審計人員素質能力。(3)日常學習習慣培養。引導審計人員樹立終身學習機制,并做到將日常學習納入到自身發展規劃中,自主進行審計等領域相關知識的掌握。依據自身基礎素質的分析,通過日常學習開展來培養自身溝通能力、IT常識、批判思維、商業洞察力等技能。(4)落實數據先行理念。做到引導審計人員樹立數據先行的理念,對于內部審計中數據處理工作加大管控力度,并在審計方案中進行大數據理念的充分融合,要求所有審計人員均具備數據采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等能力。

4.3以平臺建構促大數據審計實現

要想保障大數據審計的實現符合國企審計需求,必須在明確其審計需求的前提下,進行信息化審計平臺的構建,促使國企風險管控中發揮出審計的最大作用。在實際內部審計開展期間,國企需做到:(1)信息化平臺建設。立足于企業戰略發展角度,以集中、高效、共享等理念為原則,構建具備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特點的信息化審計平臺。同時,平臺接口契合國企各類數據,依據國企實際審計現狀的分析,進行定期抓取機制的設置,以此實現國企數據全面采集的基礎上,避免出現信息孤島現象。(2)數據庫構建。數據庫的構建是支撐大數據審計實現的基礎所在。對此,國企可以充分借助對遠程操作、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構建契合大數據審計開展的數據庫系統。同時,數據庫構建需囊括審計專家經驗、綜合信息以及法律法規等模塊數據庫。(3)軟硬件設施完善。在實際內部審計過程中,秉持著適當超前、經濟合理的原則進行硬件優化,保證其辦公設施、服務器等的配置符合實際需求。而針對大數據審計軟件方面的優化,若國企條件允許,可視情況進行審計平臺自主研發,依據實際審計工作開展分析,設置數據采集、數據關聯、數據存儲、數據分析、服務決策的標準化流程。同時,采取相關手段進行企業業務數據、審計數據隔離,避免出現不同類別數據相互干擾現象發生。(4)數據分析模型構建。大數據審計的實現離不開對分析模型的應用,所以審計人員需依據國企內外部情況的分析,進行審計分析模型的開發與應用,以分析模型為基礎進行風險審計,實現將國企經濟、運營風險抑制在搖籃階段。以制造類國企為例,模型構建可以囊括訂單數據、產量數據、現金流數據、合同數據等方面的分析。(5)方法庫完善。在大數據審計實現過程中,針對合理、高效審計方法的應用,可以借助方法庫來達到方法固化的目的。并結合對內部審計開展現狀的分析,以方法庫進行審計經驗、成果等方面的錄入,依次為后續內部審計開展提供科學參考。

4.4以組織完善促大數據審計實現

為確保內部審計開展契合國企現代化管理需求,國企需以數據審計為基礎,進行審計管理機構的完善優化:(1)保證其機構設置的合理性。立足于國企發展現狀進行審計中心的組建,并以審計中心為主導,下設業務審計、大數據管理、改革發展、綜合管理等部門,依據不同部門實際工作內容的分析,進行不同類別專業人才的分配。(2)職責劃分。為確保其審計機構發揮出應有的職能,強調在數據審計過程中做到業務規劃統一、審計標準統一、審計力量調配統一。發揮出審計中心的作用,帶領業務審計部門進行相關業務、計劃的審計。大數據管理部門其主要職能在于相關數據的采集,定期進行審計信息平臺的維護、檢測。其它部門職能體現為大數據審計計劃制定、指導、監督以及整改等方面。

5 結論

綜上所述,國企大數據審計的實現不僅有助于風險管理、經營管理的優化,亦可以采用全覆蓋式審計模式來取代以往抽查時審計方法。鑒于此,為實現大數據審計的推進,國企需正確認知傳統審計模式應用存在的影響,挖掘并分析現階段大數據審計推進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強化國企審計信息化平臺構建,加大對審計隊伍的完善、優化力度,并結合對國企領導認知度的提高,促使大數據審計得到全面落實,實現以大數據審計來推動國企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言.基于我國大數據時代下的審計研究[J].智富時代,2019(06):18.

[2]周霞,林津翹,華峰.大數據時代企業內部審計新常態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7(03):13-17.

[3]王嘯.大數據境遇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升級與轉型[J].經營管理者,2017(21):126.

[4]劉宇博.大數據時代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發展趨勢[J].市場觀察,2020 (12):69-69.

[5]孔馨儷,王文濤.大數據推動公司內部審計方法創新[J].新商務周刊,2019(15):120-120.

[6]朱黨豐.基于大數據背景的企業內部審計發展路徑探討[J].中國產經,2020,(22):83-85.

[7]邵松長.淺議大數據環境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轉型提升[J].財會學習,2018(11):157+159.

[8]楊棁、涂濱泉、郭巖.新常態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全覆蓋研究——基于大數據應用視角[J].新會計,2020(10):36-38.

[9]張傳飛.淺析大數據時代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J].現代企業文化,2019(04):146-147.

[10]曹莉.大數據時代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路徑[J].經濟師,2020(09):90+93.

[11]劉亞昕.大數據時代下內部審計信息化問題探討—以中國聯通的“大數據審計系統”為例[D].江西財經大學,2017.

猜你喜歡
實現路徑國企內部審計
淺議人民銀行金融穩定職能的實現路徑
國際私法法典化的挑戰與實現路徑
新形勢下切實解決國企黨建工作弱化虛化問題的思考
淺析SAP系統在石化企業內部審計中的運用
新常態下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工作研究
國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動態關系治理的新視角
圖書館內部控制建設的深度思考
我國學術期刊的價值設定與實現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