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幾個基本問題的思考

2021-09-27 16:31王洋
現代營銷·理論 2021年6期
關鍵詞:經濟學分析區域經濟

王洋

摘要:自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通過短短50年不到的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的經歷的發展階段,已連續多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國際經濟體中的重要成員。但從國內視角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比如農村經濟發展問題、東西部發展差距問題、區域產業分布不均問題,情況依然復雜,任務依然繁重,還需要長期努力探索。本文圍繞上述問題,從經濟區域構成、勞動力要素供求、區域產業政策協調等方面進行初步分析,提出相關建議措施。

關鍵詞:區域經濟;勞動力要素;區域政策; 經濟學分析

在我國,對于區域經濟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實踐基礎和發展空間,可以說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在各個時期的經濟建設中,都直接或間接地引入了區域經濟的管理理念,采取了基于區域經濟視角的管理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基本背景

(一)區域經濟在我國的發展應用基本情況

在經濟學領域,區域經濟學算是一門新型學科,特別是在我國,總體發展時間不過30年左右。它的主要研究內容是如何在推動經濟全面發展進步的過程中,將地域因素作為關鍵的內生變量考慮進去,增加一個新的觀察維度,使經濟發展規律更具邊界性,經濟政策的制定更具針對性,經濟發展成果推廣更具方向性。當然,也可以使得經濟發展中相關問題的解決更具科學性和客觀性。我國是一個地域大國,東部、中部和西部之間經濟發展差距明顯,同一區域內部經濟發展要素稟賦占有量各不相同,致使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國家財富的創造、供給、消費和再循環不同程度地表現出強烈的地域差別。這種差別,雖然客觀上難以完全消除,具有很強的普遍性,但如果超越了一定的限度,則會成為制約我國經濟整體發展速度、規模和質量的內在關鍵因素,引發各類直接或間接矛盾,相應產生各類負面作用。當前,隨著我國宏觀經濟體量的不斷加大,如何建立一套全面科學、便于實踐、富有成效的區域經濟政策體系,促進區域經濟資源效用的高效發揮,已經成為政府、企業和學術研究領域共同關注的問題。

(二)區域經濟在我國宏觀經濟發展中經歷的主要階段

區域經濟在我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新中國成立初期,華東、華南、華中、華北的提法經常出現在政府文件或各類經濟活動中,實質上就是體現了區域經濟的管理思想。特別是1978年全面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后,由于全國范圍內經濟發展水平的參差不齊以及沿邊、沿海等自然環境的不同,開放領域、開放程度、開放條件和開放時間等多方面都呈現出很強的多樣性,完全不具備同樣范圍、同等程度和同樣時間的條件,客觀上也沒有必要。在此情況下,以地域特征為劃分依據,無論是對外開放管理和對內經濟建設管理,都有著很強的迫切性和突出的合理性。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所取得成果的不斷積累,不同區域間的經濟差距特征更為明顯,更加需要從國家戰略發展層面制定經濟發展整體規劃,分級管理、分步推進,統籌安排,才能內外協同,標本兼治,整體受益。以此為背景,1986年3月國家制定發布“七五”規劃時,正式提出東部、中部和西部的經濟區域劃分標準;時隔30年,2016年制定“十一五”規劃時,又將東北三省獨立出來,形成東部、東北部、中部和西部的四區域劃分標準。標志著區域經濟在我國宏觀經濟環境中的進一步發展應用。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國家在這一時期提出了四區域劃分標準,在經濟學研究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仍有相當一部分學者采用了三區域劃分方案,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對區域經濟發展本質的認識。

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幾個具體問題的初步思考

(一)經濟區域的劃分層次問題

前已述及,2016年“十一五”規劃時,我國將經濟區域劃分為四個部分,最大的變化是將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及內蒙古東部地區單獨列為東北部,以支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策略。東北部地區占地126萬平方公里,是國土面積的13%,土地肥沃,氣候偏冷,適宜大面積農林作業,同時具備比較完備的傳統工業基礎設施。從近幾年的實踐情況看,東北地區在經濟發展方面方向更為明確,政策更為完善,資源更為豐富,發展潛力不斷顯現,區域優勢正在集中形成,可以說,堅持區域化發展戰略的路子是對的,成效是好的。以此為鑒,我們可以在經濟區域的劃分上再做進一步的探索,就是將東部地區的10個省市進行二級分類,這樣,可以使地理特點更為鮮明、人口資源更為豐富、發展實力更為雄厚的區域成員的發展空間更大,節奏更快,對周邊乃至全國的輻射和拉動作用更強,實質上也是改革的步子更大了,層次更深了。

(二)農村勞動力資源不足問題

農村問題一直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的基礎性問題。在我國,農村地區和農村人口分別占據全國國土面積和人口總數的絕大部分,農村問題解決了,全國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也就解決了。比如:農村勞動力人口問題,是眾多問題中的一個,也是變得日益突出的問題。關鍵在于,隨著全國人口出生數量的加速減少,城鎮化策略的全面實施,以及農村地區收入水平低和就業難度大等原因,留在或回到農村地區從事傳統農業活動的年輕人數量急劇減少,并且,即便回去了,也對農田作業知識缺乏基本的了解,更沒有實際參與耕種的任何經歷。目前農村地區常住人口的年齡結構均在55歲上下,已經過了青壯年時期,更為嚴重的是,即便留在農村地區的年輕人,絕大多數都在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就業,完全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比例極低。

(三)農產品的市場輸出問題

目前,農村經濟與城市經濟相互交融,相互依托,不是彼此獨立運作,這一點與20年、30年前的城鄉市場結構完全不同。那時,兩個市場相對獨立,市場雙向流入流出的產品和服務相對穩定,包括數量和形式。特別是農村市場,除了一定的互補性或替代性產品外,基本上可以做到供需平衡,投入產出平衡,價值循環平衡。但是,近20年來,雖然全國范圍內交通基礎設施體系的不斷建成,以及物流行業體系的日趨完整,仍然有相當一部分農村地區的農產品輸出存在困難,或者商品化市場運作方面經驗不足,或者找不到合適的規?;M渠道,或者農產品生產可持續性不強,導致產品輸出難、創收難、產業鏈形成難。

(四)農村持續發展與城鎮化加快發展的平衡問題

在某種程度上看,農村的穩定發展與全國城鎮化戰略的實施有一定的矛盾。城鎮化意味著一定地域范圍內農村要以不同形式轉為城鎮,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特別是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傳統的農業占主體、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夠完善的人口大國而言,如何在實施過程中統籌好農村資源釋放與城鎮化帶來的資源消耗之間的關系,是一個極具風險、充滿挑戰的問題,因為歸根結底,城市的發展也要依托基本的物質資源保障,而源于農村的最原始國民財富的創造則是基礎中的基礎,是一切上層物質財富創造和消費的源頭所在,解決難度之大,敏感程度之高,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三、解決當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問題的基本思路

(一)充分做好頂層設計

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制定本質是頂層設計的不斷優化完善的過程,期間要堅持以下幾個基本原則:一是基于歷史情況和現實要求的原則。歷史上,我們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生活習慣、文化理念和物質基礎形態各異,千差萬別,決定了經濟發展基礎和發展目標也是存在差別、富有層次的,因此,在頂層設計方面,要做到目標務實、過程穩步、進退可控;二是堅持動態調整、全局聯動的原則。當今社會,已經進入高度信息化時代,再過10年、20年左右的時間,人工智能時代將走入我們現實生活的各個角落,這些看似自然而然的變化,會對我們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變化節奏快,變化幅度大,將成為極其顯著的特征,要求我們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要眼疾手快,靈活響應,動態控制,既要顧及到全國一盤棋,又要考慮到因地制宜,因時施策。

(二)牢牢抓好基礎環節

當前,我們已經在市場經濟發展道路上走過了近30年的時間,初步建立起來了完備的市場經濟體系。市場化的道路一經確定,則應充分發揮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樣才能使包括區域經濟在內的整個宏觀經濟真正走上持續、健康、平穩的運行軌道,這既有不可替代的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也有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經濟規律的作用。在這個運行體系中,保持基礎資源的完整、安全和可持續開發利用,保證基本經濟要素的絕對規模和相對比例,把握基本的國民財富公平分配原則,以及保證最大多數人基本公平正義的實現至關重要,必須時刻抓穩、抓牢、抓實,這樣,實現區域經濟整體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和外在主要條件就會真正得到滿足,并在最大程度上體現了其真實意義所在。

(三)積極謀求經濟發展成果和諧共享

人類從事經濟活動的本質在于相互滿足,共同受益,而不是財富的單向流入或流出,這是由社會發展基本規律決定的,也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中相互需求理論的具體表現。因此,在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進程中,我們要積極謀求資源互補、市場互聯、風險共擔、成果共享的新經濟發展形態,一方面在區域內各成員間相互促進,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各區域間也要有機結合,在相互給予中實現各自長足發展。此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注意到,中國經濟的最突出特征是開放經濟,而且是在全球范圍內有重要影響的國際經濟體成員,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直接或間接借助國際市場環境,也會通過我國對外經濟體系的通道讓國際市場受益。

四、結束語

區域經濟的發展是一個涉及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問題,政策制定難度大,實施過程復雜,從某種程度上看,既是政府意志的體現,也是實現公眾利益的根本性途徑之一。同時,推進區域經濟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短期取得明顯成效,而是一個長期實踐、逐漸逼近的過程,此點應成為社會廣泛認知。

參考文獻:

[1].魏后凱,現代區域經濟學[M],經濟管理出版社,2016:56–61。

[2].鄭小六,農業結構調整中區域經濟學理論的應用[J],農業科技管理,2013(4):14—16。

猜你喜歡
經濟學分析區域經濟
奢侈消費行為的經濟學分析
區域經濟視角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崗位勝任力培養研究
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實踐研究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實踐探索商務英語專業有效服務區域經濟能力的提升
中國社會信任基礎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區人口流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反洗錢若干問題的經濟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