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價奧西替尼用于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療效

2021-09-28 03:28姬海寧傅薇薇曹桂俠周冬梅周颯颯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81期
關鍵詞:控制率生存期進展

姬海寧,傅薇薇,曹桂俠,周冬梅,周颯颯

(新沂市人民醫院,江蘇 新沂 221400)

0 引言

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非小細胞肺癌是最常見肺癌類型,比例為80%~85%。多數患者早期并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確診時大部分已經位于局部晚期或轉移,并且晚期NSCLC有著較高的致死率。只有少數Ⅲ期NSCLC患者能夠采取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對于大部分患者采取化療或(和)放射治療方式。隨著靶向治療等新型治療方法的出現,患者通過多線治療來控制疾病變得越來越普遍。目前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NSCLC一線治療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類藥物[1],與化療相比延長了無進展生存期[2]。奧希替尼是第三代口服EGFR-TKI藥物,它可以選擇性抑制EGFR-TKI致敏和EGFR-T790M耐藥突變。目前奧希替尼在CSCO指南中已作為1A類證據用于Ⅳ期EGFR突變晚期NSCLC一線治療。本文通過對EGFR突變晚期NSCLC患者使用奧西替尼進行治療,探索其臨床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腫瘤科于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所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或已轉移的NSCLC患者,PS評分0~2級。將其分為對照組(n=30)與觀察組(n=30)。其中對照組有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38~83歲,平均(65.23±2.49)歲,鱗癌2例,腺癌28例;分期:Ⅲ期3例,Ⅳ期27例;觀察組有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37~85歲,平均(66.36±1.02)歲,病理類型:鱗癌1例,腺癌29例;分期:Ⅲ期5例,Ⅳ期25例。同時兩組患者均對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并且在年齡、性別、腫瘤病理分期、PS分級等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均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患者以及其家屬均與我院簽訂自愿協議書,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EGFI-TKI藥物吉非替尼(生產廠家:英國阿斯利康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0759)進行治療,250 mg,每天1次,觀察組則采取奧西替尼(生產廠家:英國阿斯利康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5355)進行治療,80mg,每天1次。

1.3 評價標準

(1)根據兩組患者的短時間內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其治療有效率以及疾病控制率,其中疾病控制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穩定率,治療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2)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其中主要不良反應有皮疹、腹瀉、口腔炎、食欲下降、中性粒細胞減少、疲勞以及肝功能異常等方面。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均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對其研究分析,根據數據類型選用相應的統計學方法,并且滿足正態分布的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分別采用配對t檢驗和獨立樣本t進行檢驗,不滿足正態分布用非參數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情況,并采用Log-Rank進行檢驗。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短期治療有效率與疾病控制率

就兩組患者短期治療有效率與疾病控制率對比結果可知,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短期治療有效率與疾病控制率之比[n(%)]

2.2 生存率比較

對入組患者自口服EGFR-TKI藥物治療開始,每6周進行一次復查評估,持續18個月,以后每12周復查評估一次,截止日期為2021年1月。觀察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16.2個月,對照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9.5個月;觀察組死亡5例,累積生存率83.33%;對照組死亡8例,累積生存率73.33%,詳見圖1。

圖1 無進展生存曲線

2.3 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

就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可知,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53.33%遠遠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80.00%。其中3級以上不良反應觀察組為2例(6.67%),對照組為7例(23.33%),兩組的總不良反應及重度不良反應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表 3。

表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之比[n(%)]

表3 總不良反應與3~4級不良反應的比較[n(%)]

3 討論

對于不同類型的NSCLC采取不同形式的治療方式已經成為治療此種疾病的必然發展方向。FLAURA試驗的結果顯示,與第一、二代EGFR-TKIs相比,既往未經治療的EGFR突變陽性晚期NSCLC患者,奧西替尼治療可顯著延長無進展生存期,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風險更低[3]。奧西替尼的早期耐藥率低于第一、二代EGFR-TKIs作為一線治療的早期耐藥率,奧西替尼的安全性與一、二代EGFR-TKIs相似,但3級或更高級別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略低,奧西替尼暴露的中位持續時間更長[4]。從本次研究所得結果可知:就兩組患者短期治療有效率與疾病控制率對比結果可知,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

奧希替尼治療晚期NSCLC相關的最常見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的是腹瀉,第二個是皮疹,≥Ⅲ級的不良反應,ECG上QT間期延長的發生率最高[5]。在我們的研究中奧希替尼在治療EGFR突變的晚期NSCLC中顯示出較低的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發生,并未發現ECG上QT間期延長等嚴重相關事件發生。這些數據表明,奧西替尼作為一線治療優于第一代的EGFR-TKI吉非替尼。因此,奧希替尼是一種具有良好療效和不良反應可耐受藥物。

口服吉非替尼來治療EGFR突變的NSCLC,可以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還可以增加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但是NSCLC患者長期服用吉非替尼,患者容易對其產生耐藥性。與其他第一、二代EGFR-TKIs相比,奧西替尼在EGFRT790M耐藥突變發生前治療的患者中更有效[6]。

總而言之,三代TKI類藥物奧西替尼在治療EGFR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中療效顯著,可以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并且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應事件發生率低。

猜你喜歡
控制率生存期進展
HIV相關淋巴瘤診治進展
晚期癡呆患者治療及照護進展
Micro-SPECT/CT應用進展
扁平苔蘚的診斷與治療進展
無錫茶園不同修剪模式對茶小綠葉蟬發生量的影響
家庭醫生式服務對社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控制率的影響
河南省35~74歲居民糖尿病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分析
感染性心內膜炎手術治療的療效觀察
肝癌TACE術后生存期小于1年及大于3年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東北農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