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綜合康復干預對冠心病介入術后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及預后的影響

2021-09-28 03:28唐亞秋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81期
關鍵詞:心絞痛血栓靜脈

唐亞秋

(泗陽縣中醫院,江蘇 泗陽 223700)

0 引言

冠心病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疾病,該病癥的患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我國相關數據統計顯示,40歲以上患者的病死率遞增趨勢近似于指數關系,其主要因素在于冠心病易引起心肌梗死、心衰等并發癥,進而增加死亡風險,因此針對老年患者進行冠心病防治任務較為嚴峻[1]。介入手術治療具有創傷小、下床時間短等優勢,常用于臨床冠心病治療。但是由于患者自身、冠心病病變或操作等高危因素易導致術后出現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進而影響預后質量,因此有必要加強護理干預[2]。綜合康復護理是基于常規護理聯合康復護理,對患者的術后康復情況進行干預,達到改善預后質量的效果。本院在預防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中應用綜合康復護理,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就診600例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00例。觀察組男169例,女131例;年齡40~80歲,平均(62.83±3.57)歲;病情分型:穩定性心絞痛94例,非ST段抬高ACS(NSTE-ACS)97例,急性ST段抬高冠狀動脈綜合征(STEMI)109例。對照組男173例,女 127例;年齡 41~79歲,平均(63.58±3.16)歲;穩定性心絞痛96例,NSTE-ACS94例,STEMI110例。兩組患者病情分型及基線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診斷標準:符合《高齡老年冠心病診治中國專家共識》[3]中冠心病的診斷標準:主要為穩定性冠心?。夯颊弑憩F出勞力性心絞痛或因血管痙攣引起的靜息性心絞痛、無癥狀心絞痛等癥狀,經臨床心電圖診斷證實;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患者表現出反復發作的可疑心絞痛癥狀,且持續不緩解,經臨床心電圖診斷證實,并根據ST-T段變化進行分類。

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冠心病診斷標準,且經冠狀動脈造影證實;(2)滿足介入治療的適應證[4];(3)患者自愿配合本研究治療方案。

排除標準:(1)對所用藥物及成分過敏、不耐受;(2)合并慢性代謝性疾病、電解質紊亂、血栓性疾病等疾??;(3)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惡性腫瘤、惡性心律失常等疾病者;(4)排除術前出現深靜脈血栓患者。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介入術后護理,內容如下:術后進行鎮痛消炎等藥物護理,監測生命體征及病情進展情況,進行健康認知宣講,對術后高發并發癥知識進行講解,讓患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檢查,對患者體位進行護理,采用術后制動等措施。

觀察組聯合綜合康復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①常規護理:術后對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進行嚴格檢測,觀察肢體顏色、指溫、血運情況;對患肢進行制動,應用膠布固定壓迫止血器,術后8 h可拆除壓迫器,促使機體靜脈血液回流;將患者患肢抬高于心臟水平20~30 cm,微微屈膝關節,避免小腿深靜脈回流受阻;進行健康宣講、心理及飲食護理等,確?;颊吣軌蚍e極配合護理及治療,攝入纖維素等食物,保持大便暢通,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速,做好肢體保暖等護理,避免血流淤滯。

②潛在并發癥預防:針對高?;颊咝枰岣呔?,做好監測及識別工作,同時加強護理工作巡檢及護理,及時發現藥液外滲、靜脈穿刺紅腫等風險事件,做好飲食、體位、肢體活動等預防工作,盡可能采用上肢靜脈穿刺,避免下肢靜脈損傷,縮短扎止血帶時間,降低對遠端血管的損傷;并進行抗血栓泵處理,必要時可采用加壓治療儀,加速深靜脈血流速度。

③康復護理:根據患者的病情進展情況、循環狀態制定康復計劃,采用被動運動聯合主動運動方案,由責任護士進行示范陪護患者進行被動雙下肢活動,術后6 h即可按摩,緩慢活動踝關節各部位,過程應保持力度適中、熱感適宜,不損傷傷口及肢體皮膚。主動運動即鼓勵患者進行早期主動運動,包括臥位更換、關節環繞、握力鍛煉等鍛煉,以患者不勞累為最佳,加速肢體血液循環。整個過程循序漸進,根據患者的康復情況進行調整。

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及預后質量。護理風險事件包括深靜脈血栓、腸道功能紊亂、肢體腫脹、術后疼痛等,深靜脈血栓檢測應用彩色多普勒進行評估,其余均以護理記錄為準。預后質量:采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進行評估,量表涵蓋生理機能與職能、軀體疼痛及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及一般健康情況8個板塊??偡窒嗉硬Q算為百分制,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評估預后質量。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預后質量越佳。

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干預結果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5 結果

5.1 兩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3.67%,明顯低于對照組15.67%的風險率,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對比[n(%)]

5.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生活質量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預后質量更佳,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 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 分)

注:*與干預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300 69.43±5.37 92.37±4.22*對照組 300 70.25±5.31 81.62±4.16*t 1.881 31.422 P 0.061 0.001

6 討論

冠心病的發病及進展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多由運動、情緒等負荷狀態誘發引起心肌缺氧缺血,表現出心絞痛等不良癥狀[5]。由于該病癥病變呈現為多支、彌漫、鈣化等特征,出現心肌梗死風險較高,且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壓、高血糖等高危并發癥,血運重建治療術后出現并發癥風險較高,導致患者預后不佳。因此有必要對各階段防治工作進行深入研究,降低不良結局風險。介入手術治療屬于臨床常用冠心病治療術式,通過應用導管技術對狹窄或閉塞冠狀動脈進行疏通,改善機體心肌血流灌注[6]。本研究顯示,術后聯合綜合康復護理可以降低介入治療的風險事件,改善預后質量。

綜合康復護理以快速康復為護理目的,對患者進行術后連續護理服務,采用漸進式康復鍛煉,改善患者的運動耐量,確?;颊吒鞣矫婀δ茉诙虝r間內恢復到最佳狀態,逆轉心肌重構發生,縮短患者康復時間[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其原因在于深靜脈血栓形成與穿刺過程對血管損傷、患者自身合并糖尿病等高危疾病因素有關[8]。其他護理風險均與患者自身因素及操作有著密切聯系,綜合康復護理是給予患者個體化、合理化的康復鍛煉,進而提高患者的心臟功能及運動耐量,降低不良風險事件發生率。觀察組生活質量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介入治療可以改善冠脈的狹窄閉塞問題,但仍無法改善患者運動受限、心絞痛等癥狀,消除危險因素,而聯合綜合康復護理,給予術后科學有氧運動,進一步增加心肌灌注,調節冠脈擴張,進而提高治療效果,改善生活質量及預后質量。

綜上所述,綜合康復護理應用于冠心病介入術后效果顯著,可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提高預后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心絞痛血栓靜脈
冠心病心絞痛應用中醫辨證治療的效果觀察
腰靜脈及腰升靜脈變異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讓你遠離深靜脈血栓
術中持續靜脈輸注利多卡因的應用進展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PDCA循環法的應用實踐
三種血栓各有堵點
阿司匹林對“紅血栓”無效
三種血栓各有堵點
心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臥位性心絞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