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職業學校歷史課堂教學吸引力與有效性的提高

2021-09-29 11:30徐聰聰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1年9期
關鍵詞:歷史課堂教學吸引力有效性

徐聰聰

[摘? ?要]職業學校學生往往專注于專業課程的學習,他們對于歷史課程的學習興趣以及重視程度有待提高。歷史課程有著其他學科課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夠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為學生將來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當前,提高職業學校歷史課堂教學的吸引力與有效性成為教師迫在眉睫的任務之一。文章以“鴉片戰爭”為例,探索新穎的教學設計,以期幫助教師達到上述目的。

[關鍵詞]歷史課堂教學;吸引力;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 ? G71?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27-0083-02

“鴉片戰爭”為職業學校教材《中國歷史》中“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一課的第一子目。從國家層面來說,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是中國百年苦難的開端。從社會性質來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界碑”,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意義重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鴉片戰爭”時,多使用講授法闡釋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過程以及影響。這樣做雖然能讓學生厘清知識脈絡,但是不能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影響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下面筆者結合“鴉片戰爭”的教學,談談如何使用新穎的教學設計來提升歷史課堂魅力。

一、問題導入,吸引學生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導入不僅能將學生帶入歷史情境,讓他們跟隨教師的思路進入課程的學習,還能調動教師的情緒,使教師用更富有感染性的語言進行教學。筆者在課程導入環節,拋出了兩個較為有趣的問題。

“中國歷史上節儉的皇帝不在少數,有漢景帝、周武帝、隋文帝等,你們知道這些節儉的皇帝中誰是最‘摳門的嗎?”學生雖然不能立刻給出答案,但是都產生了探究的興趣。鑒于問題有一定難度,隨后,筆者給出一些提示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答案——道光帝。

趁著學生興趣正濃時,筆者拋出了另一個問題?!八怯鴼v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她的名字是英國歷史上一個輝煌時代的代名詞,她是誰?”由于給出的提示較多,學生很快得出正確答案——維多利亞女王。

這樣的導入成功引出了本課的兩大主角?!耙粓鰬馉帉⑦@兩位人物聯系在了一起,這場戰爭是什么?又是如何發生的?”學生帶著問題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二、角色體驗,情境教學

職校歷史課程與高中歷史課程一樣,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圍繞教學重難點展開。本課的重難點在于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為了突破這一重難點,筆者設計了一個體驗游戲,讓學生分別體驗19世紀前期有著相同身份的中國人及英國人的生活。

身份一:普通百姓。筆者引導學生思考:“作為普通大眾,如果你生活在19世紀前期的中國,能夠使用的織布工具是什么?如果你生活在19世紀前期的英國,又可以選擇什么工具呢?”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感知19世紀前期中英兩國在工業領域上的差異。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及自身所積累的歷史知識,學生能夠做出正確回答。

身份二:官員。筆者創設情境:“作為一名英國的官員,當君主執意要征稅以修建皇家園林時,你能成功阻止嗎?如果這事發生在中國呢?”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生能夠有效理解兩國君主行為有差異的原因,明白當時兩國政治制度的差異。

身份三:士兵。筆者提問:“19世紀前期,清朝士兵在做什么呢?英國的士兵又在做什么呢?”該問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回答時言之有理即可。學生暢所欲言,從而很好地調動了課堂氛圍。隨后,筆者以圖片的形式將當時兩國士兵的真實情況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了解當時中英兩國在軍事上的差距。

身份四:君主。提問:“如果你是道光皇帝,你要如何提升自己的信息處理能力、決策能力以及經驗總結能力,以走出‘閉目塞聽的誤區?如果你是維多利亞女王,你會愿意英國和中國進行貿易往來嗎?”得益于之前的課程學習,學生普遍可以回答出前一個問題。但是,后一個問題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恰恰給筆者提供了介紹英國開放的對外政策的機會。在鮮明的對比之下,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了清政府的故步自封與夜郎自大。

通過體驗活動,學生感受到了19世紀前期的中國在工業、政治、軍事等方面的落后。情境教學一方面提高了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知曉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提升了學生的歷史素養。

三、切身體會,了解真相

通過角色體驗,學生已經大致了解了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筆者接著引導學生了解鴉片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

筆者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英國首相巴麥尊在議會中說的一段話:“我要求議會批準政府……去懲罰那個極其野蠻的國家!……要保護我們天經地義的合法貿易!”學生直接從中分析出英國發動戰爭的直接原因是虎門銷煙。隨后,筆者再追問學生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這樣一方面檢驗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加深了學生的印象,讓學生鞏固了所學習的知識。

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拐點,也是中華民族的痛點。我們學習歷史,并非為了牢記仇恨,而是為了警鐘長鳴,時刻提醒自己只有發展才能自強。視頻資源具有直觀性與震撼性,所以筆者播放了一段1997年謝晉導演的電影《鴉片戰爭》中的“虎門激戰”這一段?!斑@部影片向歷史發出了追問,讓現代中國人敢于直面歷史的光明與黑暗”,也讓學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鑒于史料能夠幫助學生更準確地了解事情的真相,筆者在歷史課堂中先出示了《南京條約》的圖片及其內容。再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分別分析《南京條約》的簽訂所產生的影響。通過小組討論、觀點發表,學生認識到《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四、英雄事跡,正面教育

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是本課教學所要完成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給學生講解什么是家國情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的吸引力與有效性。鴉片戰爭中所涌現出的民族英雄們奏響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正義之歌。

筆者播放了有關鴉片戰爭中英勇奮戰的英雄們的視頻,并著重介紹了銷煙英雄林則徐,告訴學生林則徐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在危急時刻他沒有退縮,還發出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最強音。他雷厲風行地進行虎門銷煙是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最好踐行。他讓學生明白了“鐵肩擔道義”不是一句空話。在此基礎上筆者提問:“這場戰爭我們是否一定會失???”這能啟發學生認識“閉關自守”招致屈辱的必然,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當學生以激奮昂揚的情緒朗讀梁啟超先生的散文《少年中國說》時,“少年強”的種子已在他們心中萌芽。這有利于家國情懷的培養。

“研究過去之事實,正所以應付今日之事務。讀史非以為古,乃以為今?!睘榱俗寣W生學以致用,筆者留下了一道開放式作業題:“結合鴉片戰爭的歷史,為禁毒宣傳撰寫標語?!睆陌l送過來的作業看,學生基本上能夠做到古今聯系,結合相關歷史警示世人遠離毒品。

新穎的歷史教學設計往往能夠引人入勝,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及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具有創新性的歷史教學設計,讓學生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讓學生與時空對話,讓學生對文明常存敬畏之心,應成為每一位歷史教師努力的方向與不懈追求的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 葉奕平.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鴉片戰爭”教學設計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2]? 李月琴,鄒玉峰.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教學過程設計[J].基礎教育課程,2018(14):7-11.

[3]? 陳少華.例談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影視史學的運用:以人教版“鴉片戰爭”(必修一)教學為例[J].教育觀察,2019(21):137+144.

[4]? 李橋.尋找歷史與現實的契合點:以《鴉片戰爭》一課教學設計為例[J].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6(8):56-59.

(責任編輯? ? 農越華)

猜你喜歡
歷史課堂教學吸引力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制造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實現
提高家庭作業有效性的理論思考
吸引力1
吸引力2
跟蹤導練(三)4
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嘗試
重視史料教學,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淺談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構建歷史高效課堂的嘗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