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嘗試

2017-01-04 17:42姜琳
青年時代 2016年21期
關鍵詞:歷史課堂教學嘗試有效性

姜琳

摘要:歷史課教學是否有效高效,這是一個關乎學生學習歷史的效果,也關乎教師教學業績和水平的一個重大的問題,運用什么樣的教學理念,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運用什么樣的教學手段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課堂教學參與度,從而,讓每一節課都能達到預期的三維目標,甚至達到歷史教學的最高境界,讓學生真正把歷史作為自己人生未來發展的一面鏡子。本文試圖解析此問題。

關鍵詞: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嘗試

我們知道,作為高中學生,他們有自己的個性、情感、興趣、愛好,有敏銳的觀察力,具備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實際,在課堂教學中,要營造寬松、自由、民主的學習氛圍。假如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充分參與其中,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良性互動,提高效益,那么,怎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有效或高效呢?我做了如下嘗試:

一、在教學中用“導學案”取代“教案”

導學案就是指供學生自主學習使用的學習方案,是由教師在充分了解學情、把握課程內容主旨的基礎上,根據學科的特點和教學要求,從學生的角度為學生設計的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構建而編制的教學及學生學習的方案。它是老師幫助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鏈接老師與學生的樞紐,具有“導讀、導聽、導思、導做”的作用。學案導學的模式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的啟發思考、學生課后的練習鞏固,將“學、思、做”三者有效結合,實現有效教學;

由于每個學生的基礎、水平和心理存在差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發展,有所收獲,采取的策略是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思維狀況、心理特點等實際,在主要學習板塊的形式、內容安排上體現層層遞進,具有一定的梯度(可以在學案上有標記,分層不僅體現在習題上,還應該體現在合作探究上等),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程度”地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實現教學的分層遞進。

二、在課堂上用“互動”代替“不定”

引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實踐證明,小組討論學習有利于全體學生主動性的發揮,有利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課堂上,注重調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讓學生“自己想想”“組內說說”等學習活動,在觀察、思考、研討交流中,體驗與同伴合作、交流、溝通、爭辯等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感悟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意識,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教學思想,同時讓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主體意識得到有效張揚。

以高中必修Ⅱ《羅斯福新政》一課的教學為例可以說明這一轉變的價值,我在教學中通過幻燈片展示一系列大蕭條時代的圖片資料,再結合當時的情境,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經濟危機背景下美國人民生活的貧困,體會經濟危機的危害。學生通過觀看、討論,在腦海中想象經濟危機下美國的情境:上千家銀行倒閉,造成千家萬戶分文皆無的災難性后果,從而為接下來的內容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筆者認為這節課使用了很好的策略,因為教師從整體上考慮情境設置,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情境體系。依托文獻材料和圖片材料,有效指導相應的讀圖技巧,讓學生指出所看到的一切:人們的姿態、穿著打扮、神情、街道店鋪的招牌、建筑物等,教師把大問題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每個問題指向明確,步步為營,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去積極思考問題,積極回答問題。因此,我認為歷史教學情境的創設對高效的歷史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如果不知道如何根據材料創設問題,不知道如何選材,引導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結構上進行意義建構,就有可能在課堂上堆砌一大堆材料,使學生思維混亂。學生的知識結構尚在形成過程中,知識、能力的儲備尚不足,對歷史現象還不能全面正確地理解和認知,創設的情境要符合學生認知水平,要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問題的設置不宜過長過大。

三、變傳統的一支粉筆一本書為恰當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為課堂增色

在教學中,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學之中。通過創設多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考,力求信息獲取,實現資源共享,達到多重交互,促進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等多方面要求的教與學方式,從而實現新課改所提倡的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學之中。通過創設多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考,力求信息獲取,實現資源共享,達到多重交互,促進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等多方面要求的教與學方式,從而實現新課改所提倡的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是信息化的一個部分,大力促進多媒體教育已成為教育發展的潮流,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歷史課堂教學嘗試有效性
再試試看
一次驚險的嘗試
嘗試
重視史料教學,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構建歷史高效課堂的嘗試
農村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