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感恩伴隨著每一個孩子成長

2021-09-30 23:01張元仕
下一代 2021年5期
關鍵詞:感恩成長小學教育

張元仕

摘? 要:《中小學生守則》(新版)的發布,為新時期做好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靶⒂H尊師善待他人”,體現的正是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合力。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感恩之心”孝親,“敬虔之心”尊師,“善良之心”善待他人,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方整合的有效機制。

關鍵詞;感恩;小學教育;成長

一、案例描述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各個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每天上學、放學背書包,在家給飯菜盛好,洗衣服、整理房間等事務,完全由家長“承包”了,孩子在“圈養”中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知道心疼父母,不懂得感恩,頂撞父母的現象時有發生。恰逢母親節即將來臨,我嘗試在班級中開展了“教孩子學會感恩”系列主題活動。

上課前,老師在網絡上下載一個母親從懷孕到分娩的視頻——母親懷孕一個月、兩個月、九個月……隨著母親撕心裂肺的喊叫,一個新生命誕生了,母親看一眼自己的孩子,嘴角露出了笑容,然后又昏了過去。這時,我讓全體學生閉上雙眼,想象著自己媽媽懷孕的情形,想象著自己出生的那一刻,想象著媽媽哺育自己成長的一幕幕,我驚奇地發現:好多孩子不僅沒有感動,甚至個別孩子還笑出了聲,令我震驚。于是,我問道:“同學們,都說孩子的生日,是娘的苦日,你們知道母親的生日嗎,誰來說一下,媽媽的生日是哪天?”結果孩子們竊竊私語,全班只有三名女孩知道自己媽媽的生日。我又問道:“我想,每個母親肯定都知道孩子的生日,而我們不知道母親的生日是不是不應該呀?在母親節即將來臨之即,讓我們祝我們的媽媽,節日快樂!”

這時,有個孩子突然站起來,漠然地說:“媽媽知道我們的生日,為我們洗衣做飯,那是他們的責任,所有的爸爸媽媽都是這樣做的,將來我做了媽媽也會這樣做的”。學生的話,讓我心頭為之一震。

我繼續追問:“你們看,媽媽每天工作那么忙,還要給你們洗衣服,現在有不少媽媽沒有正式工作,在外沒黑沒白的打工,回家還要給你做豐盛的飯菜,你生病了還要風雨無阻地帶你看病,衣不解帶地在旁邊照顧你。爸爸在外面掙錢養家,頂著各種壓力,他們多么辛苦??!他們多愛你們呀……”這一幕幕情景,讓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二、診斷與分析

感恩,就是讓孩子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對自己的付出,這不僅僅是感恩父母,還包括感恩親人、感恩教師、感恩朋友、感恩社會。讓孩子從小懂得愛他人,關心他人。而如今的孩子,面對親人的關心、教師的關懷、朋友的幫助,好象和自己沒有絲毫關聯,甚至覺得自己這么做都是應該的,在很多孩子的心里,感恩已經成為了一種奢侈。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感恩環境弱化虛化

現在,許多孩子對于父母的辛勞一無所知,同時受到社會上追求奢華、虛榮,一切從功利出發的不良風氣的影響,許多孩子認為讓自己過著奢華的生活是父母的責任,是天經地義的,因而當父母無法滿足其奢華的要求時,他們就開始抱怨,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有的孩子不惜一切代價,甚至做出傷害親人的事情,這是多么讓我們感到悲哀的事情。

(二)學校缺乏感恩教育氛圍,孩子沒有學會感恩

感恩教育是學校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現在的“唯分數論英雄”的大環境下,不可否認,部分學校應以文化課為主導方向,忽視了德育教育,德育課程被邊緣化現象十分嚴重。因此,學校應該充分利用重大節日、紀念日,如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感恩節等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演講、班會,甚至把父母請到學校來參加這樣的感恩活動,渲染感恩的氛圍,這樣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家庭教育不到位,孩子感恩意識淡薄

在家庭教育方面,很多父母缺乏對感恩教育的正確理解,表現為兩種傾向:一是父母總是一廂情愿地付出,造成孩子認為自己任何的索取都是理所當然的。家長沒有思考在付出的過程中是否讓孩子理解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二是個別家庭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要孩子做錯了,就開始訴說自己的辛苦,表面上是希望通過這種方法強化父母付出的多,其實恰恰相反,這無形給孩子造成了心理負擔,它暗示了“我付出給你,你要償還”,這樣孩子就算回報也不是出于真心的,孩子會以“形式對形式”來感恩。久而久之“感恩”在孩子頭腦中只是一種任務。

三、措施與初步成效

感恩教育應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回歸現實生活,在實踐中學會感恩。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實現自我完善,最終回報生活。

(一)通過拍攝視頻,創設氛圍

教師安排家長或親人拍攝一些在外務工家長工作的視頻,讓孩子了解父母的辛勞。要讓學生了解到他們獲得的美好生活并不是天經地義的,并不是很容易就得來的,以此來觸動孩子內心深處的感恩之情,教會學生用感恩的心看待父母和親人、朋友。

(二)以身作則,踐行感恩

召開家長會,告訴家長要想讓孩子學會感恩,首先家長要帶頭去踐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感染孩子。例如:定期帶孩子看望老人,節日的時候一起去爺爺奶奶(姥姥 、姥爺)家里問候,帶頭給自己父母洗腳等等。平時與人交往要善待他人,對他人的幫助表示感恩,當自己的行為影響到了他們,要帶頭道歉,為孩子做好表率。

(三)學習《孝經》、《三字經》、《弟子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每天的晨檢時間和周五的班會,我都會精心設計班會的主題,結合不同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結合《孝經》、《弟子規》等,將新的《守則》中,要求學生做到的內容,一點點地讓學生消化理解。教育學生在校見到老師要問好,每天早上起床、晚上睡覺要給父母問好。

每個孩子都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教師的引導,家長的配合和以身作則,在學習實踐新的《中小學生守則》過程中,利用晨檢、班會時間,結合《三字經》、《孝經》、《弟子規》等經典文化的熏陶,讓學生們親自實踐,讓他們懂得感恩,明白孝敬父母、友善待人的重要性,使每一個孩子,每天都在感恩中度過。

猜你喜歡
感恩成長小學教育
親緣感恩教育研究淺析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盡孝而親不待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大學生感恩、孤獨感和手機依賴的關系研究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煤企關注大學生員工心理成長的現實意義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