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弱勢群體家庭教育中的正確方式方法

2021-09-30 01:59張愛軍
下一代 2021年5期
關鍵詞:弱勢群體方式方法家庭教育

張愛軍

摘? 要:社會存在各種各樣德問題,目前來說,弱勢群體是社會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社會日常勞動中,由于存在知識水平不高,工作勞動本領不足等等原因造成生活方面受限,還有其雖然處在社會提供豐富資源下,但始終與自身條件相差甚遠,無法得到相應匹配,導致逐漸成為弱勢群體。這些人大多數有著共同特點,工作不穩定,家庭負擔重,收入入不敷出。 社會上存在這些群體,必然會對子女教育方面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重視該群體中家庭教育尤為重要。

關鍵詞:弱勢群體;家庭教育;方式方法

如今已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基本不再擔心溫飽問題。盡管如此,社會上仍存在許多弱勢群體,他們僅僅只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卻無法達到更高水平,更難說提高孩子們教育水平,關注其孩子教育問題仍迫在眉睫。社會幫扶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對弱勢群體家庭教育水平關注力度,尋找其中出現的問題并通過相關措施積極加以解決。在進行家長層面開導時,要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教育環境。

一、弱勢群體存在相關家庭教育問題

(一)家庭中父母受教育水平不足

孩子最初的教育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其語言和行為可能會有所不當,這種也許會直接影響孩子前期成長,在后期的教育中,孩子也會產生不良后果。由此看來,弱勢群體則屬于這一類人,他們個體行為對子女教育或多或少有所影響,不重視孩子教育方面出現的問題,會讓其流失許許多多可以改變自身的良機,選擇一條繼續走向弱勢群體的方向。

(二)孩子學習環境嚴重受阻

弱勢群體家長不愿將時間花在教育子女未來整體規劃上,忽視學校要求對子女進行課外教育。學生要有好的學習環境,必然離不開父母的支持,由于弱勢群體家庭愿意將更多時間花在收入上,導致學習生活環境缺失,學生也就很難獲得有效學習。進一步說,生活環境沒有處理好,學生在各個方面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時身心健康也難以保證。所以,保證弱勢群體家庭孩子正常教育,要從父母身上抓起。

(三)家庭教育方法存在問題

家庭教育在弱勢群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同的家庭教育,會把子女培養成不同的性格和處事方式。寵溺式教育往往是因為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受苦,過分溺愛孩子,滿足各種無理要求,會導致其子女不明白自己的地位,養成愛攀比習慣。嚴厲苛刻型教育弱勢群體家庭在進行家庭教育時,對孩子各種行為加以壓制,會讓孩子不敢創新,形成膽小怕事,自卑的性格。

二、關于解決弱勢群體教育問題解析

(一)重點關注家長自身教育

許多家長素質水平并不高,改善這種情況最好是通過開展線下教育模式,可以給家長單獨開辦培訓班,教導其如何對孩子進行輔導。這種模式不僅幫助家長認清自身問題所在,更能從問題中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家長間也能進行相互談論,尋找正確方案教育自己子女。在培訓課程中,主要是教家長育兒知識,對家長進行實戰式教學,從而樹立起正常的價值觀和育兒觀,更好地認清自己,改變傳統教學方案。

比如,在信息發達的時代,學??梢远ㄆ陂_展相關活動,將弱勢群體家庭集中起來,利用信息化教學方式,將家長遇到的問題集中收集起來并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除此之外,也可以不定期開展相關回訪,對家庭情況嚴重者重點關照,方便其更好了解對待自己子女,有利于孩子自身健康成長。

(二)培養孩子健康的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在當今時代發展至關重要,它關乎孩子將來能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盡管如此,仍存在部分家庭不重視,特別是弱勢群體家庭。因此,著重培養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僅是家長需要做,更需要教師起到輔助作用。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作為育人的重要角色,要針對不同的工作進行調整,對待孩子也是如此。因此,教育孩子要根據孩子特點進行個性化培養。

例如,在不同學生年齡段之中,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貫穿于教學之中,學校也要對此加強管理,從而提高教學內容和改善教育方法;學校也要對學生開展相應的思想品德教育課程,進行教育方面的改革,促進學生未來身心健康發展,推動社會發展全面進步;開展相關實踐課程,在現實生活中難免會遇到無法處理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開展相關活動,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孩子遇到的問題。

(三)教師要過硬的實操本領

家長自身存在的問題外,教師也有諸多問題,現實中存在教師在面對應試教育無法利用自身所學到的知識來改變,不能對弱勢群體家庭遇到的困難做到合理解決。為此,這就要求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對待各種問題臨場反應能力強,這樣才能使得老師發揮著自身應該具有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室也要進行單獨的培訓,來提高自身素質,從而為弱勢群體家庭提供更好的指導,有效解決在實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譬如,面對教師整體素質水平處于較低情況下,我們要加以重視,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實踐中獲得答案,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以此來正確引導孩子在弱勢群體家庭中的態度。同時,教師也要與家長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及時獲取孩子成長信息,對于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采取的不恰當的方法進行糾正,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又健康生活環境,培養健全人格。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處于弱勢家庭中的孩子,不應該因為現實生活環境受到阻礙,而應該在學校、家長、老師和孩子之間進行磨合,發揮社會群體的重要作用,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也要重視弱勢家庭發展趨勢并加以改善,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推動家庭教育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曹發.淺談弱勢群體農村子女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8(37):18.

[2]柳秉昉.基于異地高考現狀對農民工隨遷子女的家庭教育研究[J].長江叢刊,2018(07):191.

[3]楊海軍,張雅琪.家庭教育的價值觀分析:基于孝感市城區90后獨生子女的調研[J].價值論與倫理學研究,2017(02):276-291.

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自籌課題《小學生弱勢群體教育》(DX[20201]GHB037)的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弱勢群體方式方法家庭教育
拓展訓練引入體育教學的方式探究
弱勢群體法律保護的法價值分析
論弱勢群體保護之法律保障機制的建立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淺析體育教學中的柔韌性練習
民粹風下,臺軍成島內“弱勢群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