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人文素養

2021-09-30 02:32張顯麟
下一代 2021年5期
關鍵詞:人文素養課堂教學

張顯麟

摘? 要:地理和人文素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人文地理知識和人文精神。人文地理知識主要包括人口、居住、文化、宗教、經濟、旅游和人地關系等相關內容。人文精神是指“人對自然的基本態度”的內容。本文通過做好課前準備,營造良好教學氛圍;地理教學與人文素養教學的結合;進行多元教學設計;促進學生積極的實踐認知,來培養高中生的地理人文素養。

關鍵詞:高中地理;地理教學;人文素養

在高中地理教學當中,不僅要通過地理學科教學學習地理知識、培養地理技能、明確地理觀念,更重要的是要站在地理的角度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階段就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

一、做好課前準備,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上課前做好有效的準備,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首先是準備教科書,高中地理教材包括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區域可持續發展等不同內容,教師應研讀教科書,弄清每一章所包含的人文信息,并選擇恰當的課堂教學方法對教材進行挖掘和傳遞,以及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第二是為學生做準備,每個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方法都不同,并且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疑問,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根據了解到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地指導,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地理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二、地理教學與人文素養教學的結合

高中地理學科可以有效地與人文素養相結合,例如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案例。必修課的第一部分,《地球的宇宙環境》一章中,有一句話:“與茫茫的宇宙空間相比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還只是滄海一粟?!逼浯?,在活動課講解哥倫布從歐洲到美洲的旅途中,選擇了兩條不同的路線,在這兩條路線之間,路線較近的使用了37天的時間,但是距離較遠的卻只用了22天的時間,通過這種現象,學生可以注意到地球洋流運動,同時可以在不斷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激發學生探索更多的地理知識,進一步明白對于人生的啟示,系在做任何事情的過程中,都必須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無論結果如何,都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避免為了投機取巧而走彎路,說明人們必須適應當前情況才能事半功倍。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地理知識與人文素養的結合非常生動,非常立體,學生可以在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加深對于人生的認識,提升自我修養和道德素質。 同樣,在教科書第三章第二章“區域工業活動”中,還對區域產業活動進行了深入探討,也進一步讓學生了解如何根據區位優勢條件,發揮出自己的專長,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也進一步說明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重要性,應該如何發展都必須要量身定度,只有做到這些才可以實現自身的發展與當地環境的發展相結合。同樣,區位優勢的選擇也可以用作學生生活的人生參考,一方面,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全能型的人才,所以在未來的道路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專注于自己的優勢條件。例如,一些學生愛好體育鍛煉,則可以在未來的學習的過程中重點發揮健身體育鍛煉的特長。一些學生在物理和化學的學科所以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選擇理工科為國家的科技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樣,對于喜歡文科的學生來說,他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條件,最重要的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三、進行多元教學設計

高中地理的教學內容涵蓋了有關宇宙、地球和世界各個區域的知識。因此,地理老師必須了解學科基礎知識、國內外時政,甚至是網絡文化等。在設計地理課堂教學時,教師必須將這些知識滲透到課堂教學中,這不僅能寓教于樂,將增加學生對地理知識探索的興趣,將拓寬學生的視野,而且還將為學生將來進入社會奠定基礎。例如,高二“世界氣候”教學中,我發現同學們對著名的旅游景點感興趣,因此,我在課前讓學生就旅游景點所在城市的氣候特點、工業農業發展狀況、城市職能以及在世界的地位等自然及人文地理特征。在課前搜集好上課資料,每個小組派一名學生在課堂上展示,每小組展示時間為5分鐘。在地理課上,根據學生的講話,我著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地理知識的落實,使學生能夠清楚地定義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將地理知識傳授與人文素養教育有機地融合。

四、促進學生積極的實踐認知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組織高中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地理實踐活動。學生通過現實生活獲取經驗,豐富他們的人文閱歷,并在地理學習中感受到人文素養的多樣性。例如,鄉土地理的使用使學生可以體驗和感悟地理并改善人文素養。徐聞縣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名勝古跡:南極村、燈樓角、菠蘿的海等,使學生可以在優良的傳統文化和美麗的人文景觀中體會和領悟人文精神。游覽期間,這些文化精神、智慧和力量能夠很大地激發學生汲取知識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建設自己的家鄉,以及為家鄉奉獻的情感和意識。

總之,地理具有非常獨特的特征,并且也可能對精神和文化生活產生一些影響。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人文素養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發展地理學的核心素養。通過使用地理知識,我們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并密切發現生活之美。

參考文獻:

[1]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養:深化地理課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4).

[2]湯國龍.論地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構成[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5(19).

[3]梁紅霞.基于“人地觀念”素養培養的案例教學設計探究——以“區域農業發展”為例[J].高考,2017(36):36-37.

[4]宮作民.我國地理教育改革的沉思與展望[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0(3):6-8.

[5]韓曉寧.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加強人文教育[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2(12):37-38.

猜你喜歡
人文素養課堂教學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樸素的人文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追本溯源提升素養
人文社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