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肺外并發癥臨床特征和預后影響因素

2021-10-09 20:57鄭娟
婚育與健康 2021年11期
關鍵詞: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特征影響因素

鄭娟

【摘 要】目的:分析小兒支原體肺炎(MPP)的肺外并發癥臨床特征及影響因素。方法:擇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診的60例MPP患兒予以研究,對其出現肺外并發癥表現、預后因素進行分析。結果:經過對MPP合并肺外并發癥患兒臨床特征進行分析,包括心腦血管系統(28.33%)、消化系統(25.00%)、血液系統(21.67%)、神經系統(11.67%)、泌尿系統(6.67%)、漿膜腔積液(6.67%);經過對MPP合并肺外并發癥患兒預后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經過對MPP合并肺外并發癥患兒預后影響因素分析后,主要包括CRP、ESR、肺實變影、病程、貧血、并發癥累及其他系統、白蛋白不超過30g/L,且預后不良組與預后良好組各指標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MPP的肺外并發癥是極其危險的癥狀之一,對患兒治療帶來極大困難,因此需要給予高度重視,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

【關鍵詞】小兒支原體肺炎;肺外并發癥;臨床特征;影響因素

MPP主要發生于兒童、青少年群體中,是兒科臨床上發生率較高的一種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1]。在患病后,若為及時地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治療,則可能會引發肺外并發癥,包括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血液系統等,因此需要盡早地對患兒肺外并發癥的特征、預后影響因素給予重視,才能提高患兒治療療效,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確?;純涸谥委熎陂g的安全性[2]。本文就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肺外并發癥臨床特征和預后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診的60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齡1歲~8歲,平均年齡(4.51±0.69)歲;所有患兒在入院時均存在發熱、咳嗽等癥狀,在進行血清學檢查后發現支原體抗體呈陽性。

1.2 方法

針對患兒實際病情,為其選擇更合適的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在治療后根據所有患兒的預后情況分為預后良好組(n=45)、預后不良組(n=15)。對所有MPP合并肺外并發癥患兒的臨床癥狀進行分析;同時關注影響患兒預后的危險因素。

1.3 觀察指標

(1)分析MPP合并肺外并發癥患兒臨床特征。(2)分析MPP合并肺外并發癥患兒預后影響因素。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分析MPP合并肺外并發癥患兒臨床特征

經過對MPP合并肺外并發癥患兒臨床特征進行分析,包括心腦血管系統(28.33%)、消化系統(25.00%)、血液系統(21.67%)、神經系統(11.67%)、泌尿系統(6.67%)、漿膜腔積液(6.67%),見表1。

2.2 分析MPP合并肺外并發癥患兒預后影響因素

經過對MPP合并肺外并發癥患兒預后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主要包括CRP、ESR、肺實變影、病程、貧血、并發癥累及其他系統、白蛋白不超過30g/L,且預后不良組與預后良好組各指標比較(P<0.05),見表2。

3 討論

由于受到環境污染等因素影響,MPP發病率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并且發病患兒年齡越來越年輕。MPP常發生于冬春之交,并且區域流行性較為明顯,因支原體自身屬于一種微生物,無細胞壁,具有顯著的特殊性。在進行傳播時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若兒童自身對病毒的抵御能力較弱,則其患病風險較高,對患兒身體造成的傷害較嚴重。雖然現目前臨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技術不斷地提升,能夠對患兒的癥狀起到積極改善作用,但是可能未關注引發MPP肺外并發癥的因素,因此在出現肺外并發癥時可能會對患兒的病情恢復造成極大的影響[3,4]。

因現目前臨床存在大量有關MPP的相關報道,但是針對肺外并發癥的診斷及治療較少,并且在出現肺外感染時可能會影響患兒其他器官及系統;經過對MPP合并肺外并發癥患兒臨床特征進行分析,包括心腦血管系統(28.33%)、消化系統(25.00%)、血液系統(21.67%)、神經系統(11.67%)、泌尿系統(6.67%)、漿膜腔積液(6.67%),MP經過呼吸道進入患兒深呼吸道組織后,會直接附著于黏膜上皮細胞的神經氨酸受體處,能夠躲避吞噬細胞及纖毛的清除,對組織中的環境造成破壞后,影響上皮細胞情況。在受到支原體感染后,支原體不斷地出現增殖,導致機體更多器官出現病變情況,并且牽涉器官更多,癥狀越發地明顯,從而引起肺外并發癥;存在臨床資料證實,兒童哮喘是引起肺炎支原體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若患兒出現多個系統出現的并發癥,則會導致治療難度更大,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治療療效好的患兒出現肺外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因此在治療前對患兒進行診斷時,需要對其癥狀、體征、臨床表現等進行關注,結合各項檢查,從而盡早地對患兒進行診斷,降低誤診率[5,6]。

本研究對MPP合并肺外并發癥患兒預后因素進行分析,經過對MPP合并肺外并發癥患兒預后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主要包括CRP、ESR、肺實變影、病程、貧血、并發癥累及其他系統、白蛋白不超過30g/L,且預后不良組與預后良好組各指標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病程時間顯示若患兒盡早地入院治療,則患兒病情恢復的速度更快;CRP在患兒組織出現受損后短時間能會出現上升趨勢,ESR表明在感染后出現紅細胞聚集情況;肺實變影則可表明炎性反應程度,因此能夠盡早地反映患兒的病情情況;貧血情況及白蛋白不超過30g/L的情況則能夠顯示患兒出現營養狀況欠佳情況,可能會嚴重地影響其治療療效;并發癥累及其他系統則顯示出聯合其他器官受到傷害后,患兒在治療期間面臨的危險情況更嚴重,并且治療難度也不斷地提升,對患兒的身體情況、治療情況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需要盡可能地避免此類情況出現,才能達到最佳治療療效[7,8]。

根據李婭[9]等人研究顯示,肺炎支原體時常見的一種病原體,部分患者會存在支氣管肺炎癥狀,傳播途徑為飛沫傳播并且存在2周~3周的潛伏期,青少年群體為主要發病群體。在臨床對支原體肺炎進行診斷時,其主要的金標準為支原體培養分離,但是由于此項操作對于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并且耗費時間較長,因此在早期診斷中無法采取此方式;在患者入院時需要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特點等對其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判斷,同時借助影像學圖像進行分析也是非常必要的。此觀點與本文研究結論一致,因此本文認為,為避免延誤患兒病情,則需要在患兒入院時,盡早地采取有效方式進行診斷,從而在短時間內了解并掌握患兒的病情,為患者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治療,才能對改善患兒預后具有積極作用。

由于患兒年齡較小,機體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對于外界的抵抗能力較差,因此早期病原學診斷存在一定的困難。在為患兒選擇治療藥物時,其中以阿奇霉素、紅霉素作為首選藥物,若患兒在治療期間出現體溫持續升高情況,則需要關注是否存在細菌感染、肺炎支原體血癥,若存在細菌感染情況則需要采用抗生素聯合治療,同時增加激素治療也可達到顯著的治療效果[10,11]。

現今,臨床上在對肺炎支原體肺外并發癥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主要可包含免疫因素,由于肺炎支原體抗原會與機體的其他臟器器官進行聯合抗原,在出現感染情況后抗體形成免疫復合物,從而造成支原體肺炎的肺外并發癥出現;一般情況下,年齡較小的嬰幼兒則表現為消化道癥狀;少兒可存在神經系統受損、泌尿系統受損等情況;而對于患兒治療期間,對其病情展開全面的關注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部分家屬不了解此疾病的危害程度,因而可能導致患兒治療時間延誤,影響其治療工作正常開展;因此醫護人員需要針對患兒癥狀詳細地為家屬闡述疾病產生原因、治療方式等,提高家屬對疾病的認識度及配合度。并且告知家屬需要做好患兒的安撫工作,在出現不良反應癥狀時需要及時地通知醫護人員,從而確?;純涸谥委熎陂g的安全性,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此外,與家屬做好交流和溝通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讓家屬能夠更加相信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12]。

綜上,MPP合并肺外并發癥患兒臨床癥狀、預后因素進行分析,發現CRP、ESR、貧血、白蛋白不超過30g/L等情況均會影響患兒的治療情況,因此在治療前醫護人員需要對患兒的病情進行診斷同時進行更準確地評估,并且結合臨床檢查結果對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判斷,才能給予患兒更針對性的治療方案,確?;純褐委煱踩?,對患兒的治療具有積極意義,利于提高患兒病情恢復速度。

參考文獻

[1] 胡楊,劉春峰.兒童肺炎支原體相關肺外并發癥臨床表現及發病機制[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21,28(1):7-11.

[2] 曲百娜,遲磊,朱紫微,等.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9,11(2):144-148.

[3] 張園園,戴菱蔓,周云連,等.兒童細菌性壞死性肺炎與肺炎支原體壞死性肺炎臨床特征及預后比較[J].中華兒科雜志,2019,57(8):625-630.

[4] 杜雪平,郭燕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胸部CT影像學特點及臨床診斷[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0,4(9):62-63.

[5] 陳迎春.小兒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點及診治方案研究[J].當代醫學,2020,26(3):152-153.

[6] 張敏.兒童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點及影像學表現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20,124(2):41-44.

[7] 袁江,德桂榮.炎性指標和胸部影像動態監測在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診治中的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10):2297-2300.

[8] 陳秀,徐言芳,許立倫.特應質與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嚴重程度及肺外表現相關性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20,25(2):213-217.

[9] 李婭,王倩,袁剛,等.兒童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CT表現與預后的相關性[J]. 放射學實踐,2020,35(2):116-119.

[10] 韓聰莉,黨媛媛,田慶玲,等.糖皮質激素聯合阿奇霉素對遷延性小兒支原體肺炎血清炎癥因子及臨床改善情況的研究[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20,43(7):67-70.

[11] 帥金鳳,黃坤玲,劉建華,等.肺炎支原體感染致兒童壞死性肺炎的臨床特征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9,37(1):30-33.

[12] 孫景巍,彭萬勝,黃玉柱,等.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合并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時超敏CRP,PCT,WBC變化及臨床意義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9,17(2):84-86,94.

猜你喜歡
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特征影響因素
結直腸癌腦轉移的臨床特征及其治療
縱隔大B淋巴瘤22例臨床分析
血漿D—二聚體、免疫球蛋白檢測在支原體肺炎中的臨床意義
蕁麻疹患者臨床特征與護理干預探析
重癥肺炎臨床特征與治療護理效果分析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雙黃連顆粒聯合阿奇霉素干混懸劑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研究
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支原體肺炎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