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中學地理教學之美

2021-10-11 22:11曹益民
新課程·上旬 2021年36期
關鍵詞:美育美的課堂教學

曹益民

蔡元培曾說:“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潑、敏銳之性靈,養成高尚純潔之人格?!泵烙褪堑乩碚n堂教學中最重要的內容,這是由地理課程的基本任務來決定的。地理學具有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的性質,在現代科學的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解決資源、人口、發展及環境的問題,創建出美麗的中國,維護全球的生態平衡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廣大一線教師需要在引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過程中有效滲透美育的思想;通過掌握豐富社會以及自然的現象,欣賞各種社會美以及自然美;通過掌握地理現象的空間及時間變化,了解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以及綜合思維,進一步得到地理學的思想美;通過將其思想貫徹到社會以及學習實踐活動中,來指導學生學習以及實踐活動,創造出極具地理學科感染力的實踐美。

一、運用豐富的地理資源,培養學生發現自然美的能力

自然美就是一種在自然中自然的現象及事物所呈現出的審美狀態,可以給學生以奇、雄、險、曠、秀、幽等形態美的感受,進一步培養學生愛祖國、愛自然的情感。雄就是這些高大、雄偉以及氣勢磅礴的景觀,就是自然中最為激動人心的審美特征之一。巍巍高山,廣闊草原均能夠顯示出雄奇之美。奇指奇特,作為自然形象的另一種美態,有著無法代替的特性。險是峰回路轉之間驚心動魄的一種美態,急流險灘、孤峰絕壁對人具有一種獨特的魅力。秀是自然最常見的形態特征,優美、秀麗,賞心悅目。只要有山水花草的地方,始終不能離開“秀”這一字。幽就是一種在大自然中獨特的審美形象,一種美的境界。幽常與曲折、深邃等特征具有一定的聯系,進一步形成了幽靜、幽深等審美意境。

二、設置豐富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發掘社會美的能力

社會美就是人們創造的社會現象以及事物的各種感性關系所呈現出來的美。在內涵方面,主要就是社會的器物之美、關系之美以及現象之美。在地理課程中社會美的教育功能,主要會呈現在人文及區域地理方面,主要含有民族、人口、城市以及文化等,這其中含有許多的人們創造出來的物質及精神文明。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組織一些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通過訪談、實地考察以及課題研究等多種方式,進一步挖掘出地理課程中的社會美。

放眼全球,上下歷史,在東西南北當中的各種人發展出不同的文化,人們生活在文化中,繼而成為文化之人,倘若美就是一種人的表現方式,那么,文化種類能夠直接影響到美的類型,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美。譬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宗教、瑪雅文明之謎等,為地理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大量的審美素材。

三、展開具體的實踐研究,培養學生協調生態美的能力

地理教師應該指導以及組織學生參加一些野外考察、實驗等相關的地理實踐活動,開展對自己家鄉環境美的評價以及鑒賞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他們的人文情懷。引導學生參加寫地理論文、觀測星空以及辦地理學科小報等一些研究活動,進一步指導他們收集相關的地理資料,自主合作探究,使學生能夠在感受家鄉美的同時,還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創造力以及實踐力。

四、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感悟學科美的能力

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需要創設出優美真實、有趣新奇的課堂教學環節,充分運用電子信息技術手段,呈現地理知識,培養學生辨別美的標準,審視人們違背自然規律行為的能力,打動學生的情感,誘發學生的審美情趣。例如,地理教師在教學“地球的宇宙環境”這一內容時,需要有效運用視頻及圖像,為學生呈現出人們對宇宙奧秘探索的過程,進一步引導他們進行探究以及思考,使學生不僅可以獲得自然的美感,還可以認識及發現地理課程的美。再如,地理教師在教學“地球表面形態”這一內容時,需要通過相關的視頻以及圖像來識別多種多樣的地貌,使學生可以體會到在自然美的愉悅中形成的思想。

教師應該有效使用民謠、詩詞以及諺語,對美妙的課堂教學情境進行創設,形象且生動地描述出地理景觀,使學生能夠喚起自身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不斷地啟發學生的思維。例如,教師在描述有關梅雨季節方面的景觀時,需要引用古詩“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說明新疆地區的日溫比較差,可以引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總之,地理教學應該在美學熏陶下更豐富多彩,成為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意識的主戰場。

參考文獻:

曾繁仁.美育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美育美的課堂教學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好美的霧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師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