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土史教學中家國情懷素養的培養

2021-10-11 02:51李曉霞
新課程·上旬 2021年36期
關鍵詞:歷史課堂家國情懷

李曉霞

摘 要:家國情懷是歷史學科育人目標的根本歸宿,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把慶陽鄉土史資源引入歷史課程的學習,是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素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鄉土史;家國情懷;歷史課堂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個方面。家國情懷在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中居于歷史課程根本歸宿的地位,直接關乎“為誰培養人”“培養怎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運用鄉土資源是培養家國情懷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徑之一。

“鄉土”一詞在《辭?!分械慕忉尀椤肮释痢?,“鄉土史”可以理解為自己家鄉的歷史,或是自己故鄉的歷史,既有情感因素,又有地理范圍因素,有濃郁的地方生活氣息,是國家和民族歷史的縮影。慶陽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悠久歷史造就了豐富的鄉土史資源。所謂愛國必先愛鄉,家鄉情愈濃,則愛國情愈烈。

家國情懷將個人、家庭、國家聯系在一起。鄉土史是歷史教科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容易展現歷史教學活力的有效載體。本文以慶陽地區的鄉土史資源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在如何落實家國情懷素養方面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愛家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家庭長輩的往事,關注家族的歷史延續,利用寒暑假,通過走訪親友,在交談中了解家族的歷史,追溯自己的血脈,如通過彭原《繆氏宗譜》,感悟長輩生活的艱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奮斗的精神,明晰自己在家族中的角色和使命。很多學生能夠寫成歷史小論文,既有“找故事”的敏銳、“寫故事”的文采,還有嚴謹的證據意識。在了解家族歷史的過程中感悟國家和社會的整體變化,家國情懷就會逐漸在心底滋潤與生長。

二、熱愛家鄉

慶陽匯天地之靈氣,黃河古象曾在這里徜徉,環江翼龍曾在這里翩飛,秦直古道從這里跨越……慶陽歷史悠久,周人曾在這里發展農耕生產,岐黃之術在這里誕生,秦直道與長城的修建,形成了秦有力的防御體系;傅介子智斬樓蘭王,王符專心著作《潛夫論》,這里是唐肅宗平定安史之亂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明代景清忠義威名揚,廉政美名中外揚,范仲淹在這里清正為民,李夢陽領一代文風,還有群眾心里的“青天”——馬錫五;慶陽是一片紅色熱土,是甘肅唯一的革命老區,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了陜甘邊革命根據地,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在這里留下紅色足跡。陜甘革命根據地具有“兩點一存”的重要歷史地位。將慶陽鄉土史資源合理地運用到歷史課堂教學中,可以增強學生對家鄉的自豪感和認同感,讓學生在情感升華的基礎上,在合適的時間變為實際的行動。

三、熱愛祖國

抗日戰爭中,面對侵略者,慶陽人民奮起抵抗,在慶陽地區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把抗日事跡巧妙糅合到歷史課堂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歷史的鮮活,感受到革命先輩不怕犧牲、保家衛國、英勇斗爭、舍身報國的高尚品質。至此,學生能夠明顯地感受到熱愛家鄉即愛國,愛國也就是熱愛自己的家鄉,家國一體之情油然而生,為祖國的強大、為民族復興的責任意識就在心里生根發芽。

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公民

家國情懷發展至今,又植入了現代因素。我們世代傳承南梁精神和慶陽歷史文化,更要以濃郁的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全面、客觀地認識家鄉的歷史文化。應該指引學生用發展的眼光和國際視野去認識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了解人類文明進程和世界發展趨勢,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與價值。

總之,將慶陽鄉土史資源和歷史教學結合起來,不僅能夠使教材“高大上”,而且可以使學生把家和國的感情融通,有利于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的落地,有利于提高高中生對家鄉的熱愛和對家鄉文化的認同,從而培養愛鄉、愛國的民族意識,根植家國情懷,激勵學生用心懷天下的大愛精神實現中國夢。

參考文獻:

[1]劉清華.“鄉土歷史”增設歷史家國情懷教育功能[J].新課程導學,2018(2):12.

[2]吳剛平.課程資源的開發育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猜你喜歡
歷史課堂家國情懷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
強化科目特色,創新教學設計
淺析中職歷史課堂中情境教學的運用
初中歷史情感教學探析
引多維思考創靈動歷史課堂
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的家國情懷
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中國現代通俗文學的抗戰敘述和家國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