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科技期刊媒體融合制約因素及發展路徑

2021-10-12 07:05韋林枚
新聞研究導刊 2021年15期
關鍵詞:科技期刊制約因素發展路徑

摘要:得益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新媒體產業繁榮興盛,這不可避免地會對傳統出版行業造成一定的沖擊??萍计诳朐谛聲r期擁有穩定的受眾群體,就不能故步自封,應該順應時代的變化,借助新媒體的優勢,尋求新的發展路徑。因此,本文從科技期刊媒體融合的重要性出發,分析科技期刊融合新媒體的現狀,闡述科技期刊媒體融合的制約因素,提出新時期科技期刊媒體融合的有效路徑,以期促進科技期刊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科技期刊;媒體融合;制約因素;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5-0245-03

一、引言

科技期刊是傳統媒體的重要形態之一,承擔著傳播科學技術、促進新技術應用以及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使命。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媒體形態日益豐富,尤其是新媒體已經滲透眾多行業,并產生深刻影響,科技期刊媒體也不例外。傳統的出版形式已經不能完全應對科技期刊在新時期發展面臨的挑戰,因此科技期刊必須積極擁抱新媒體,促進新舊媒體的深度融合,以提升科技媒體的生產力。近年來,不少科技期刊開始著力創建網站,力圖實現全文上網和OA出版,編輯在線工作以及和讀者在線互動等。如今,科技期刊的媒體融合不僅體現在傳播方式上,還體現在內容的呈現形式以及經營方式上。為加快科技期刊向媒體融合的轉型速度,本文重點討論如何在新時期促進科技期刊加快媒體融合步伐,推動其朝著規范化、品牌化的方向發展。

二、科技期刊媒體融合的重要性

科技期刊是傳統媒體的基本形式,在傳承文明、引領科技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萍计诳€承擔著展示各行業科技成果的責任,而科技力量是我國核心競爭力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科技期刊的發展狀態與我國的科技發展情況有著直接的聯系[1]。在新媒體如火如荼的今天,科技期刊必須順應時代趨勢,依靠新媒體的技術力量,圍繞讀者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更加優質的信息服務。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廣大讀者接收信息的習慣,所以科技期刊加快媒體融合發展是順應讀者的需要,有助于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從而贏得更多的受眾。目前,科技期刊朝著媒體融合的方向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這也是科技期刊在新時期發展的最佳選擇,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加快學術成果的傳播速度,同時還能擴大自身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在電子移動設備如此普及的時代,人們主要依靠互聯網獲取信息,這就為數字出版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進而對傳統出版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我國網民達8.02億,其中手機網民占比98.3%。有人說,以前是“人找信息”,現在是“信息找人”。當前,讀者對整刊閱讀的需求逐步降低,且接收的信息趨向碎片化、即時性,這些都是傳統期刊不具備的優勢。因此,為了長久地發展下去,科技期刊必須以開放的態度面對新媒體,以迎合讀者新的需求[2]??萍计诳瘏R聚眾多學科內容,在推動科研產出方面有積極作用,因此,未來科技期刊應該持續利用自身在內容方面的優勢,同時借助新媒體力量,通過適當的平臺,將更多優秀的科技成果傳遞給讀者,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速度。隨著新媒體對科技期刊的影響力逐漸增強,科技期刊也應該積極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引導主流輿論,推動科技創新。

三、科技期刊融合新媒體的現狀

如今,互聯網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新的傳播方式,網絡數據庫和各類新媒體平臺都成為宣傳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徑,更好地滿足了人們閱讀碎片化信息的需求。同時,大數據也可以實現個性化推送。在這個信息紛繁復雜的時代,科技期刊需要借助新媒體平臺,將扁平化的發展模式轉變為多元化的發展模式,確保能夠把學術成果更加準確快捷地傳播給廣大科研工作者。

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繁榮,自媒體應運而生,成為推廣科技期刊、傳播學術成果的渠道之一。例如,圖文結合的微信公眾號以及以短視頻為主要形式的抖音,就具備受眾基數大、傳播速度快的特點。為了提高科技期刊文章的引用率,編輯會對論文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處理,讓更多有需求的讀者及時看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擴大論文的宣傳面,提高科技期刊的普及率[3]。

當前,科技期刊內容傳播渠道越來越廣,傳播形式越來越多樣,科技期刊評價論文的指標也趨向多元化。受新媒體的沖擊,傳統科技期刊在積極擴大服務面,受眾由科研工作者向大眾讀者擴展。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科技期刊除了具有傳遞學術價值、提升學術影響力的作用外,還應該積極承擔提供社會服務的責任。因此,一種新的評價科技論文的方式產生了,即根據論文在網絡媒體上傳播的深度和廣度綜合評估其影響力。

在新媒體的影響下,我國科技期刊發展的當務之急就是積極應對數字化出版轉型。要實現全面數字化,就需要以專業的出版平臺為支撐,且實現投稿、審稿以及校對等環節的數字化,促進科技期刊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提升。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些國際化的出版平臺已經實現了文獻檢測、數字出版以及全文瀏覽等功能,有效提高了投稿量、下載量和引用量,為科技期刊在新時期的發展注入了更大的力量。數字化出版平臺不僅能夠優化流程,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內容增值,目前部分科技期刊提供了HTML全文閱讀功能,能讓讀者在較短時間內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還有出版平臺開通了上傳輔助材料的功能,視頻、動態三維模型等都能使論文的內容更加生動翔實,而這是傳統的科技期刊無法實現的[4]。

四、科技期刊媒體融合的制約因素

(一)現行機制不符合媒體融合發展需求

目前我國的科技期刊大部分屬于事業單位性質,但踐行企業化的運作模式,所以在管理方式、人員組織等方面都比較模式化,缺乏靈活性。加上科技期刊現行的評價方式并不符合媒體融合發展的需求,科技期刊在網絡平臺或者新媒體上發表論文之后并不受認可,而針對網絡出版內容的考核體系缺失,這嚴重影響了科技期刊的數字化、網絡化發展[5]。

(二)技術支撐力量不足

科技期刊要想實現媒體融合,就不能忽視技術的力量。技術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發揮基礎作用,一般來說,技術是為內容服務的,而在互聯網時代,這一狀況會得到反轉,技術可以引領內容的發展,唯有將內容和技術有機結合,才能提升科技期刊的影響力[6]。但目前科技期刊的編輯缺乏人力、資本和技術的支撐,導致大量內容優質的科技期刊還處于“編輯+出版”的狀態,市場競爭力不足,很難發展成獨具特色的科技期刊品牌。

現在不少期刊在積極建立自己的網站,創建自己的新媒體平臺賬號,但受技術限制,內容傳播形式單一,內容同質化,缺乏創新力與創造力,這就使得一些大型的媒體占據壟斷地位,極大地限制了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的發展。我國大部分科技期刊采用單刊運營的方式,在采編、錄排和發布等環節都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兼容性弱,但數字化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一般規模的科技期刊編輯部是無法承擔的,這嚴重制約了科技期刊的創新發展模式。

(三)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

過去我國大部分科技期刊需要依靠地方財政的支持,因為自身不具備可持續的盈利模式。當前我國科技期刊出版單位的收入主要來源于訂閱、版面費用、數字版權轉讓和廣告,而期刊網站的內容借助OA呈現,超90%的期刊網站并沒有盈利,超70%的新媒體也沒有盈利,新媒體的盈利途徑仍然是廣告[7]??傮w來說,科技期刊的用戶黏性不強,廣告收入低??萍计诳襟w融合的根本途徑是聯合新媒體,宣傳品牌、塑造形象,以提升期刊的影響力,增強讀者的認同感,有效拓展資金來源。而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受思想觀念、技術水平、資金等多種因素的制約,科技期刊的商業運作能力總體較弱。

盡管很多科技期刊在積極尋求新的發展路徑,想要拓展傳播渠道,但技術開發和內容創新都離不開大量資金的支持,地方財政能給出的經費十分有限,所以要想創作出具有高盈利價值的內容困難重重。微信公眾號、微博及其他新媒體平臺呈現的內容都是紙質內容的單純“搬運”,沒有優質內容,就無法獲取新的受眾,自然無法拓展資金渠道,這就使得科技期刊的媒體融合陷入尷尬的境地。

(四)人員結構不盡科學

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科技期刊單位組建一支專業的編輯團隊并不容易,而新媒體人才恰恰是科技期刊實現媒體融合的核心競爭因素。大多數科技期刊需要借助科研機構或者相關的學會辦刊,期刊編輯的工作往往被忽視,編輯的主體地位模糊,認同感缺失,編輯人員的薪資待遇并不具有足夠強的競爭力,這就使得編輯對媒體融合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足,更別談對高水平編輯人才的吸引力了??萍计诳庉嫴块T的人員專業構成比較單一,負責新媒體運營的一般是兼職人員,加上缺乏激勵機制,大多數科技期刊的新媒體運營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科技期刊還未實現人才的轉型,不管是觀念上還是工作方式上,仍然沿用傳統科技期刊的發展模式,所以很難滿足媒體融合發展的需求。

五、新時期科技期刊媒體融合的有效路徑

(一)轉變觀念,完善管理制度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本就是兩個不同的媒體發展形態,在管理方式以及運行模式上都存在諸多差異,所以融合的本質在于尋找共同點和結合點,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共同發展的良好效果。目前,不少科技期刊在新媒體管理和運營方面的制度并不完善,這就給融合發展帶來了阻礙。因此,科技期刊相關的管理部門應該認真分析二者之間的差異,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同時加大對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力求改變當前尷尬的發展狀況,往專業化、規?;姆较虬l展,借助新媒體的技術優勢,拓寬信息傳播的渠道,豐富讀者獲取信息的途徑,在融合過程中實現優勢互補,讓科技期刊在內容、傳播以及運營方面都能開拓新局面。

(二)充分發揮先進技術對媒體融合的促進作用

傳統科技期刊要想實現媒體融合,就必須借助先進技術的力量。從國內外一些成功轉型的科技期刊的發展經驗中不難發現,先進技術是一股不可或缺的驅動力。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都對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出版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國的科技期刊必須認識到先進技術的價值,積極融入國際期刊發展的環境。傳統科技期刊出版機構的優勢在于內容,所以需要將優質的內容和先進的技術融合,重視策劃選題、內容創作、編輯校對等環節。過去在編輯加工的過程中,往往需要查閱大量數據和文獻,十分煩瑣,如今可以借助人工智能來完成這類基礎性的工作,編輯的作用在于確保內容的原創性、權威性以及創新性。人工智能還可以用在內容設計、制作和出版方面,更好地實現人機分工。此外,大數據能夠精準地分析用戶的偏好,通過大量動態化的數據,實現個性化的內容推送,進一步提升科技期刊內容傳播的影響力。

(三)尊重用戶需求,提供高質量的內容服務

科技期刊是服務于用戶的,因此必須順應用戶的需要,及時掌握用戶需求的變化,最大限度確保內容傳播的有效性。這就要求科技期刊編輯人員建立起用戶思維,針對不同用戶群,利用科技期刊分眾的特點進行線上或者線下的交流,傳播新技術、新知識。就當前市場的變化而言,科技期刊出版人員要從單純的編輯工作者向科技信息服務提供者轉型,更好地順應科技期刊融合新媒體的發展需求,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為了給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科技期刊還需要建立和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促進科技期刊的可持續發展。雖然我國很多科技期刊借助現有的科學技術與新媒體進行了一些數字出版方面的合作,而且在內容、傳播、營銷等方面收獲了一些成績,但在未來,科技期刊仍然面臨從提供出版服務到提供知識服務的變化,科技期刊需要充分借助新媒體的力量,探索全新的發展模式,進而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

(四)搭建全媒體產業鏈

科技期刊未來要朝著全媒體的方向發展,以高質量的內容為基礎,借助電子商務、在線教育等新的產業形態,搭建起一個全媒體產業鏈條,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全媒體可整合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各自的優勢,相互融合,取長補短,進而向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科技信息服務。在內容方面,要從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出發,加強與讀者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增強與讀者之間的黏性,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萍计诳蔀榧瘍热?、管理和服務于一體的平臺,盡可能達到網絡化辦公的標準,以充分發揮資源聚合效應??萍计诳獙⒉删?、排版以及發布系統聚集起來,為讀者提供綜合性的服務,同時也要彰顯自身特色,多角度呈現內容。

(五)通過創建媒體矩陣,實現立體化發展

近年來,數字媒體紛紛涌現,促使科技期刊的出版和傳播都朝著多媒介、跨媒體的趨勢發展??萍计诳梢酝ㄟ^建立官方網站,開通各個自媒體平臺的賬號,逐步形成媒體傳播矩陣,憑借高質量的內容與多終端模式,促進各種媒體形式的深度融合,立體化的發展能夠更高程度地提高科學期刊的內容傳播效率。

(六)注重提升編輯人員的專業水平

一支專業的科技期刊編輯隊伍是實現科技期刊在新時期發展的重要砝碼,因此,必須動用一切資源吸引那些具有高水平、強能力、新意識的科技期刊編輯人才,只有這樣才能確??萍计诳辉跀底只l展的洪流中被淘汰。其中,科技期刊編輯人員的內容擴展力、學術研究力以及技術創新力應成為重要的考察標準。這就要求媒體融合背景下的科技期刊工作人員不僅要注重增強自身的專業能力,還應該改變思維,從傳統出版業向新媒體產業進行擴展,思考如何利用新媒體呈現期刊內容,在創新編輯手段之余,高效率地將專業的科技知識傳遞給讀者。新時期的科技期刊工作人員要全面發展,了解多門學科,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為讀者帶來最新的學科發展動態,并拓寬創新思路??萍计诳某霭鏅C構需要認真分析行業發展現狀,創新編輯手段,讓編輯人員的工作方法與國際先進出版機構相銜接,力求一直站在出版行業的前沿。除此之外,科技期刊的編輯人員還要加強與信息技術相關的知識儲備,豐富自身的學科知識,提高編輯創新能力,在海量內容中篩選出符合讀者需求的內容并進行整合,通過有效的傳播途徑將其傳遞給讀者。

六、結語

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科技期刊面臨空前挑戰,為了在新時期實現自身的長足發展,其必須與新媒體融合,這既是現實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科技期刊在實現媒體融合的道路上還存在一些阻礙,主要是傳統管理模式的制約,以及技術、資金、人才等的短缺。但相信經過不懈努力,科技期刊一定能夠突破這些限制,借助新媒體的力量,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廣大讀者提供高質量的科技信息服務。

參考文獻:

[1] 丁筠.新媒體、新技術影響下的科技期刊發展趨勢[J].科技與出版,2018(07):116-120.

[2] 薩日娜.學術期刊應用新媒體推廣的發展策略研究[J].科技風,2018(29):217.

[3] 佟昕,趙博,韓倩茜.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對策探析[J].視聽,2018(07):240-241.

[4] 李帛珊.新媒體環境下科技期刊的發展探略[J].新媒體研究,2018(22):125-127.

[5] 曹沁穎.人工智能對出版業的影響及應對淺析[J].科技與出版,2017(11):7-10.

[6] 趙維杰,包旖旎.科技期刊與科學研究:并肩前行、榮辱與共——世界科技期刊論壇側記[J].科學通報,2018(23):12.

[7] 李婷,施其明,劉琦.“OSID開放科學計劃”助力學術期刊融合創新發展[J].出版與印刷,2018(03):11-17.

作者簡介:韋林枚(1981—),女,廣西河池人,碩士,副編審,研究方向:編輯出版理論與實務。

猜你喜歡
科技期刊制約因素發展路徑
培育世界一流背景下普通科技期刊的發展策略
第六屆陜西省科技期刊評優結果揭曉《西北園藝》榮獲特色科技期刊獎
移動互聯網時代科技期刊的機遇和挑戰
論城市社區體育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武漢市部分高職高專院校足球課的開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現代物流業發展路徑研究
關于惠城區發展農業的調研報告
民辦高校師資隊伍發展制約因素的探討
民間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的困境與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