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聲樂教育中審美意識的培養

2021-10-21 08:52王聰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審美意識聲樂教學策略

王聰

摘要:聲樂教學是音樂專業的基礎課程,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推進,越來越多人對聲樂教學引起高度重視,聲樂教學對于學生的審美意識和美學教育發揮著重要作用,一度成為聲樂教學的核心內容。教師要發揮教學作用,在聲樂教學中引導學生鑒賞音樂作品,有助于學生形成審美情趣,從而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文章首先對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意識的重要性分析,然后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希望成為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依據。

關鍵詞:聲樂教學;審美意識;策略

引言:

聲樂教學對于推進學校素質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聲樂教學是所有類型音樂的表現形式之一,發展歷史悠久,學生通過聲樂交流可以產生情感共鳴。因此,教師要以專業的角度開展聲樂教學活動,將審美意識和鑒賞能力貫穿與教學的始終,以此培養學生聲樂表達能力,強化學生對音樂意識的感知和理解。

一、高校聲樂教學中審美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挖掘音樂作品美學價值

學生的意識決定了學生的行為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聲樂教學為培養學生審美意識提供有效途徑,受到聲樂教學的熏陶,學生會通過藝術的表達形式提高自己的認知。在聲樂教學中教師經常是采取技巧訓練與審美發展分離的教學方式,強調音樂表達的技巧和方法,忽略了聲樂教學中的審美價值,基于此,教師從培養技能單向的教學目標朝著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和能力多維度方向發展,讓學生更多的關注到音樂教學中的美學價值。

審美意識貫穿聲樂教學中,有助于教師為學生創造濃厚的藝術氛圍,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聲樂奧秘的興趣,熟練掌握聲樂內涵,實現聲樂教學的價值。學生通過藝術鑒賞準確定位聲樂學習的思路和方法,以掌握技巧為基礎,朝著挖掘聲樂美學價值方向發展,并且在聲樂表達中滲透自身的審美意識,給聲樂表達注入新的靈魂。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聲樂學習效率

學校的聲樂課教學課程安排有限,學生都希望通過課上的聲樂聯系打下堅實的音樂基礎,但是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只通過課堂練習達到聲樂學習的效果顯然有一定難度。很多學生會發現,自己在課堂上反復練習但是效果不大,也沒有達到藝術欣賞的標準,由于學生對自身演唱風格和審美標準缺乏正確認知,在實際學習中也很難把握聲樂學習的節奏,從而降低了聲樂學習效果。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意識,有利于學生對音樂藝術形成良好的審美標準,并且通過自己對聲樂美育的理解向正確的聲樂練習靠攏,達到收放自如的效果。例如在發聲練習中,學生除了根據教師的示范練習,還能通過對聲樂的審美標準不斷強化對發聲訓練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和優化,從而提升學生對美的認知,提升聲樂學習質量。

二、高校聲樂教學中審美意識培養策略

(一)引導學生傾聽,樹立正確審美觀念

學會傾聽是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意識的前提條件,音樂類型種類較多,學生通過傾聽可以感受人與聲音結合通過歌聲表達出來的藝術美感,有效刺激學生的感官和聽覺,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感知音樂美感?;诖?,音樂教師應該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對聲音有個正確的認知,通過情感體驗和感官來辨別音樂美的聲音,構建屬于自己的聲樂審美框架,有助于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音樂作品中表達出來的情緒和藝術美,提升學生的感知和認知。

例如,在美聲唱法訓練中,教師可以以美聲唱法為切入點,然后提取美聲的關鍵點,讓學生在音樂作品中自主去感受表達的情感以及美聲的特點,結合意大利音樂文化來提升學生對美聲的認知和美感追求。在訓練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中外美聲音樂,讓學生通過傾聽去鑒賞對比其中的區別和特點,包括聲音的連貫性和節奏感,從而更加穩定的向學生傳遞聲音的藝術,讓學生在藝術熏陶中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傾聽和學習的機會,在傾聽中引發學生對審美意識的思考,然后通過聲樂的表達方式來加強自身的個性化體驗。

(二)把握發聲練習過程,在日常學習中接受審美熏陶

聲樂教學內容涉及較多,培養學生藝術欣賞能力和審美意識,教師就要注重聲樂的發聲練習,聲音與情感的完美融合是音樂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有良好的嗓音條件,更需要進行科學的發聲練習,才能在音樂中展現人聲合一的美感。在實際聲樂教學中,通常會遇到這樣的學生,自身的嗓音條件很好,聲音清晰洪亮,但是在演唱中無法調整自己的氣息,發聲技巧運用不熟練,很難突出自己聲音的特點,甚至出現跑調等現象,會直接影響學生審美意識培養。

基于此,教師在聲樂發聲訓練中,要更加注重學生訓練的過程,針對不同學生的嗓音條件,將唱歌技巧與審美意識完美結合,給學生提供專業化和科學化的訓練環境,從而提升學生音樂素養。例如,在三度音階的哼鳴訓練中,教師可以分別指導學生調整氣息,引導學生正確發音的位置,保持共鳴腔體的狀態,在理論的指引下,教師還應該將理論知識融入實踐活動中,通過技巧訓練來提醒學生聲樂美學教育,構建學生的審美標準。

將吸氣的過程比喻在聞一朵很香的花朵,這樣學生通過聯想并且學習吸氣的技巧,仿佛面前真的有一朵鮮花。哼鳴訓練無法打開口腔是學生的通病,經常出現聲音卡在喉嚨或者唱出來的歌曲像是被擠壓的一般,教師可以在發聲訓練中教學生通過打哈欠的方式張大嘴巴,有助于學生張開自己的口腔,讓肌肉處于放松的狀態,從而加強學生的聲音表達能力。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將情感融合在唱歌技巧中,學生通過情感抒發來體會聲樂教學的美學價值,進而構建審美意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聲樂教學中融入審美意識有助于學生發掘音樂教學的價值,提升學生聲樂學習的效率。審美意識可以提高學生在聲樂表演中的能力,教師要從專業的角度出發為學生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不斷糾正學生的發聲技巧,在訓練中融入情感教育,聲音與情感完美融合可以體現聲樂教學的美學價值。學生通過訓練可以加強自身對音樂藝術的感知和情感體驗,構建自己的審美標準,在學習中不斷調整和優化,向審美價值靠攏,提高聲樂教學質量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周威.聲樂教育中審美意識培養的意義[J].戲劇之家,2017(7):213.

[2]黎翀豪.淺議審美意識在聲樂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20(4):8-9.

猜你喜歡
審美意識聲樂教學策略
談高中美術教學滲透健康審美意識之優化策略
世紀末的贊歌——比亞茲萊插畫藝術風格分析
論流行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淺論日本文學中的“物哀”傾向
于堅文學作品中的審美意識價值體現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