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因“錯”利“導”策略

2021-10-21 02:09任珊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計算教學小學數學

任珊

摘要: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才能促使其更好地進行后續學習。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小學數學教學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因錯利導的方法引起了許多教師的關注。本文試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運用因錯利導策略淺談幾點認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因錯利導

引言

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方法就是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通過大量的練習以及教師的口頭講述,或開展一些相關的數學實踐活動使學生形成相應的數學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因此計算能力對小學生而言是一項非?;A且重要的能力,需要通過日積月累的練習和教師的不斷引導才能具備優秀的計算能力。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錯題的因“錯”利“導”,使這種方式更好地融入小學數學課堂中。

一、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利用錯誤資源的意義

小學生在做數學計算題時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利用這些錯誤資源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還可以引導他們找到科學的學習方式,使其可以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錯誤,并且嘗試改正學習習慣,通過實踐積累更多的學習經驗,以提升計算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犯錯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教師在利用這些錯誤對學生進行指導時,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觀念,對其人生價值觀的樹立也是有影響的??梢宰寣W生勇敢正視自己的錯誤,學會承擔錯誤,并且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正錯誤,降低錯誤造成的不良影響,這也是生活的道理,是成長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挖掘錯誤資源,引導學生尋找錯誤的原因

小學數學計算知識的學習并不僅僅是讓學生獲得正確的答案,而是讓學生能夠從計算題的練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掌握靈活的計算方式,以提升他們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因此在因錯利導的策略之下,教師可以先去分析學生錯誤產生的原因,并且有針對性地指導其糾正。首先,有的學生在計算題練習中可能會出現審題不清的情況,部分學生在分析計算題目時盲目套用公式,并沒有真正理解計算規律中的邏輯關系,所以在運用的過程中會導致計算錯誤。比如在小數乘法計算題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學會將小數點對齊,然后根據運算的基本原理去進行計算。還可以讓學生學會審題分析計算題,應該運用的基本邏輯,提高對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其次有的學生因為在反復的進行計算題的練習,可能會出現思維固化的現象。特別是在計算應用題中對題目的條件分析不夠深入,容易出現習慣性的錯誤,因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花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和對比,并且按照自己計算的思路進行反思和檢查,找到其中的錯誤,從而優化計算過程。最后,不良的計算習慣也是導致學生容易出錯的重要因素,除了計算過程中會出現數字運算問題之外,學生不愛驗算的習慣也會導致計算結果出錯。比如在計算乘法題目:2.3×1.5時,學生會出現小數點標錯的情況,而得出34.5的錯誤答案。因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做計算題時將驗算過程也標注在旁邊,例如用2.3×2=4.6,而2比1.5要大,因此用2.3×2得出的數應該要比2.3×1.5的結果大,而34.5顯然比4.6大,說明答案是錯誤的?;蛘咦寣W生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去計算,例如2.3×1.5=2.3×1+2.3×0.5,在長期的堅持下養成良好習慣,才能夠提高學習效果。

三、分析計算錯誤,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

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遇到自己犯錯的情況,往往會產生沮喪和自卑的心理,而且頻繁的犯錯以及教師不正確的引導和態度,也可能會促進學生出現自我懷疑進而對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因此引導學生對錯誤樹立積極的態度,學會分析自己的錯誤,利用錯誤來提升學習能力,是數學教師必須要重視的。首先在小學數學計算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在他們回答問題以及課堂練習時如果出現錯誤,應該去分析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并且將這些錯誤作為寶貴的資源來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讓他們能夠從自己的錯誤中去反思自己,以幫助學生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并且可以認識到錯誤的價值,從而在糾錯的過程中成長。其次,有的學生會頻繁的出現錯誤,實際上是因為沒有重視錯誤,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錯誤中總結規律和積累經驗,比如有的學生在整數乘法的計算題中,總是忘記將乘數個位上的“0”依次寫下來。例如題目150×50,很多學生在列算式計算時得出的答案是750,這說明學生并沒有真正掌握乘法的規律和原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進行此類題的練習,比如25×30,35×60,120*10,130×10,25×10……然后讓學生總結在遇到個位數是“0”的乘數時,應該如何計算,可以先讓學生將“0”寫在末尾,再進行數字計算,不僅不會忘記,還可以強化計算能力。

四、構建知識聯系,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例如,在小學四年級數學的計算知識中包括了小數乘除法、整數乘除法等,學生出現計算錯誤也有可能是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知識存在盲點,因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針對不同的計算類型進行歸納,引導他們將自己的錯誤積累起來進行對比。比如在整數乘法計算中出現的錯誤是否在小數乘法中也出現了?然后讓學生比較這兩個知識的區別,找到計算過程的不同規律,從而探究錯誤的原因,以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對不同類型的計算方法和規律進行總結和比較。然后對比自己犯錯的原因,豐富思維導圖的細枝末節,從而可以構建以錯題為延伸的數學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知識回顧和整理,也能夠提升學習的能力。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養成整理錯題的習慣,當然所謂錯題本并不是將錯題照抄到本子上,而是要引導學生對錯題的知識點內容、錯誤的原因、應用的方法等進行分析,并且按照這些特點對錯題進行分類,這樣學生就可以真正利用錯題來實現反思和總結,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要采用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生的錯誤,同時還可以指導學生去反思錯誤、總結原因,幫助其找到更加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學會分析和整理自己的錯誤,利用錯誤實現舉一反三,規避同類型的錯誤,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林艷.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因“錯”利“導”現象分析[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6):149.

[2]李明軍.小學四年級數學計算教學中的因“錯”利“導”[J].新課程(小學),2015(03):150.

猜你喜歡
計算教學小學數學
如何在計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感
如何上出計算課的“魂”
小學計算教學的有效性分析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應怎樣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思考
讓計算教學不再枯燥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