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程啟發式教學法在高中生物中應用的研究

2021-10-21 02:09劉紅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方法

劉紅

摘要:過程啟發式教學法是在當代認知心理學有關思維和學習的理論基礎之上提出的一種啟發式教學方法,是教師根據學生獲得和掌握知識和技能所需要的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按思維流程設計相應的啟發式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和完成學習任務,并逐步過渡到讓學生自己向自己提出問題、自我啟發解決學習任務的教學方法。高中生物新課標中倡導教師要將學科知識與學生生活聯系,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注意到學生學習不僅僅要學習書本上的知識理論,最終目的是要將知識運用于生活,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因此將過程啟發式教學方法應用到高中生物中,激發學生思維,促使學生將現實中的生物現象與高中生物中的學科知識想結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關鍵詞:過程啟發式;教學方法;高中生物

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高中生的身心發展以及學習方式方法都發生了改變。當代高中生的身心發展已經相對穩定處于一個接近成熟的階段,在這一時期自我意識獨立性增強、更注重自尊心,其邏輯思維的方式從經驗型轉向理論性,能夠進行推理和推導。同時高中生在人際交往中與教師的關系削弱,他們對教師有了新的認識,開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老師,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1]。在這種新的形式下,具有一套固定的教學格式和若干具體的教學環節的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應用與新時代高中生的學科教育。啟發式教學法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的教學方法,它更適應新時代高中生的學習特點。此外,高中生物學科是一個不斷向前發展的學科,許多生物理論是不斷進步更新的,新的發現會提出新的假說,進行驗證。生物是在不斷進化、適應新的環境,啟發式教學法可以很好地體現高中生物的發展性,也可以更好的貼合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學科教學的特點。

一、過程啟發式教學法的教學特點

當代認知心理學理論認為,學生獲得和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是一個認知加工的過程,這一過程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結果的因素之一,教學方法只有通過影響學生的認知過程才能影響教學效果。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針對具體的問題,是教師頭腦中先有了一個結果,而學生頭腦中還沒有,老師通過提問,將這個問題的結果讓學生回答出來。這種傳統提問式教學方法,造成了教師課堂提問的隨機性,從表面上看,這樣的課堂氣氛或許很活躍。但是,這樣的傳統教學方式,會在一定的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養成碰到問題亂猜的習慣和對教師提問的依賴,即老師向學生提問學生就會答,而離開老師提問學生就會表現的比較茫然,就不會作答。這樣傳統的提問式教學方法就會妨礙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不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要改變傳統的提問式式教學方法,引入科學的、可操作的、程序性的過程啟發式教學模式,使學生能真正通過啟發式教學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就變得尤為重要。

過程啟發式教學法是教師根據學生獲得和掌握知識和技能所需要的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按思維流程設計相應的啟發式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和完成學習任務,并逐步過渡到讓學生自己向自己提出問題、自我啟發解決一類學習任務的教學方法。這一方法的實施解決了如何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的問題。首先教師要確定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或技能,分析學生掌握這一知識或技能的思維過程,并將這一思維過程分解為幾個階段,然后分析每個階段所需要的思維技巧或策略,針對每個思維階段的不同的思維策略設計相應的問題,訓練學生自我提問,自我啟發。其次,運用過程啟發式教學法的前提是對一個完整的思維過程的分解,過程啟發式教學要求把一個完整的思維過程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思維技巧,然后一個技巧一個技巧的加以訓練。過程啟發式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使學生學會自我啟發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使學生能更好的調控自己的思維過程,更好的獲得知識。

二、過程啟發式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在目前的高中生物課堂中,不少的教師及學生存在著生物學科的知識只需要死記硬背的思維,簡單地認為生物學知識是孤立、零散的,然后脫離事實對知識進行記憶和簡單理解。這種學習思維沒有充分領會生物學學科本質,也不利于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包括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決策力??茖W的思維能力是這個時代對人才素質提出的新要求,而過程啟發式教學方法要教給學生的原認知知識,主要是關于怎樣科學思維的方法和技巧。[6]例如 2019 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學必修一《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應用》這一節課,課程內容要求學生掌握酵母菌的兩種呼吸方式,它以前面的線粒體和細胞的能量貨幣 ATP 為基礎,更是為接來下學習細胞呼吸做鋪墊,本節課程通過實驗證明可以明確酵母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條件以及產物,從而形成物質和能量觀。本節課的教學主要內容為酵母菌可以在有氧和無氧環境下生存,在有氧和無氧環境下都可以產生二氧化碳,并且在無氧環境下還可以產生酒精。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交警查酒駕的案例,向學生講述酒精可以與重鉻酸鉀溶液產生顏色反應,進行酒精檢測。實驗觀測中,可以通過實驗現象如NaOH 溶液的錐形瓶中的產物及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變成灰綠色的現象,啟發學生自己去提出酵母菌進行呼吸時是有氧還是在無氧條件下進行、酵母菌細胞呼吸的產物是什么等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通過積極思考后自己回答自己所提出的問題。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在真正自我學習、自我思考、自我解答后,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對本節課的知識掌握的更加透徹。

三、結論

在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中應用過程啟發式教學方法,可以更好的于高中生物具象化、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特點相結合,使學生達到由學會到會學的轉換,激發學生對高中生物的自主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并落實了學生的高中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何先友.青少年發展與教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11.

[2]蔡寶來,王立國.教學回歸生活的意義與價值[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6):102-105.

猜你喜歡
高中生物教學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高職院校音樂選修課信息化教學方法與實踐探索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策略研究
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