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互譯技巧在日語教學中的應用

2021-10-21 02:09姜春慧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日語翻譯效果

姜春慧

摘要:本研究分為3個環節,第一環節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中日互譯環節,并通過錄音的方式將學生的翻譯內容錄制下來;第二環節比較中日互譯的難點,在翻譯過程中,將日語翻譯成漢語出現了哪些問題,同時將漢語翻譯成日語出現了哪些問題,進行比較分析,找到最佳的翻譯方式;第三環節,通過問卷調查看學生對翻譯的掌握情況。同時,通過課堂錄音總結中日互譯對日語學習效果的影響。

關鍵詞:日語;翻譯;效果

1日語翻譯理論概述

為了更好地學習日語,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翻譯起到了較為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日語與漢語這兩種語言,在語法結構、運用規則、表達習慣以及修辭特點等方面存在著許多差別。日語翻譯要求在弄清楚原文內容含義的基礎上,忠實確切地表達出原文的內容,使譯文能夠達到概念清楚,邏輯準確,語言通順,文字簡練。為了提高譯文的日語翻譯質量,需要有一定的日語翻譯技巧。所謂日語翻譯技巧,就是在弄清表達同一意義外語和漢語異同的基礎上,找出克服不同之處的典型方法與規律,即譯者在處理外語當中的詞義、詞序、句型與結構等時所采用的手段與方法。

2 中日互譯技巧在日語教學中的應用

本次研究以中國某大學日語專業的二年級學生為對象,學習時間為一個學期,共計32學時?;顒臃绞街饕獮槎撕献?,相鄰兩人或三人組成一組,以小組互評的方式進行。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標準日本語中級下冊》,該教材收錄了大量會話和課文,并帶有翻譯,內容豐富、編排合理。學生可通過大量翻譯素材進行鍛煉。操作流程如下:

(1)朗讀課文,劃出生詞和較難語法點。教師解釋出現的生詞,并補充與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

(2)劃定翻譯內容,學生分組翻譯,并進行互評。教師就各組翻譯情況進行匯總。

(3)教師點評。教師就各組學生的翻譯進行對比,找出最佳翻譯方式,并進行評價。

3 問卷調查分析

關于翻譯的難點以及同伴互評機制,在課堂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對象為本研究客體,共有20人參與了調查,收取有效問卷調查20份。

關于翻譯難點的調查,調查結果如下:(1)漢日語序不同。日語的語序與漢語不同,動詞在最后而漢語動詞在中間,在翻譯過程中需要認真找出動詞。(2)日語中格助詞用法多樣,在不同語境有不同意思,難以區分和記憶。(3)日語句子太長,容易找不到重點,搞不清主謂語順序。(4)日語敬語和被動有時分不清。

學生對同伴互評機制的看法,采用訪談方法,考察了學生對同伴互評機制的態度,通過對小組互評效果的調查,調查結果如下:(1)多數同學對合作互評機制持肯定態度,作用較大,合作學習者能夠指出自己譯文的不足,為譯文修改提供了可行意見。(2)提高了學習效率,在相互交流過程中能夠提高對日語翻譯的興趣。(3)為和同伴更好地交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

對于調查問卷中出現的翻譯難點問題,進行了一系列考察,解決辦法:(1)語言轉換技巧。如長句拆成短句的技巧,語言結構的轉換等,拆解分析法這一技巧在日語翻譯中要學會靈活運用,注意倒裝句的處理,被動語態與主動語態的變換,長短句的靈活運用。在日語中,許多句子基本上都是有一些形容詞或者是大量的從句組成,這種句子在結構及語法上比較復雜,將整個句子進行剖析,將所有的分句全部都翻譯完之后,再將它們聯系在一起。(2)順譯技巧。順譯的方法就是按照原文的詞序進行翻譯,譯文與原文語序基本相同。但是,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只有在保證原文信息內容能夠準確無誤地再現出來的前提下,順譯才是首選的翻譯技巧。從句子結構上說,兩種文字的結構對應,或相似相近,是順譯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從意義轉達上說,對應或相似相近的巨型、句式轉換不影響原文信息內容的再現是順譯得以運用的根本條件。但是,僅僅具備了上述兩大條件,有時也不宜采用順譯進行翻譯,因為譯文與原文之間還存在著審美條件。只有審美條件得到了體現,順譯才是一種理想的翻譯技巧。簡言之,滿足了順譯的基本條件和根本條件,可以保證達意,滿足其審美條件,才有可能做到傳神。(3)被動翻譯技巧。在漢譯日的過程中,被動式的譯法往往是比較復雜的,一般以表示被動意義的助動詞形式表示。而漢語中表示被動意義的表現形式有多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表達方式為 “被”字句,此外還可以通過“叫”、“讓”、“給”、“受”、“遭”、“挨”、 “所”、“由”、“經”等介詞來表示被動意義。此外,一般認為日語被動句多于漢語,因此,無論漢語原文是否為被動,翻譯成日語時,按照日語表達的需要而決定是否使用被動形式。(4)變譯技巧。在翻譯中不要直譯,一定要翻譯出符合語言文化風俗習慣,適當增減單詞也是翻譯技巧,日語本身比較復雜,在翻譯的過程中,總會出現讓人覺得難以理解的部分,在進行中日文對照翻譯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和原文相比,譯文中有些詞語會顯得重復,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對它進行處理,適當地進行刪減,不會對句子產生影響。日語和中文之間存在一定的語言差異,要使句子通順,我們需要適當地增加句子的成分,以此讓句子變得更加通順,結構也更加嚴謹。

綜上所述,由于語序不同而造成的誤譯又分數種,但總而言之,其根本原因在于中日兩國思維方式與語言邏輯表達方式的不同。為提高學生的漢譯日水平,減少實踐中的錯誤,筆者認為以下三方面是很重要的:

(1)從理論上使學生認識到漢日兩種語言在思維方式和邏輯表達上的差異,例如日語句子重心在后,使學習者在翻譯中運用一些技巧以避免重心偏離。

(2)日譯漢時,學習者較容易注意到上述要點,并可通過較多的積累逐漸掌握這些技巧,但漢譯日時卻不大容易掌握,通過互譯反復訓練可以較好地實現這一點。

(3)指導學習者將日譯漢譯文與原文對照分析,找到其中的某些規律,使其通過實踐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日語屬于黏著語,它必須借助助詞或助動詞才能表達某個單詞在句中的意思。我們在做日語翻譯的時候要以不變應萬變,在不改變原句語義、語感和風格的基礎上,準確地用漢語將日語意思表達出來,主要有8種翻譯方法:直譯、反譯、加譯、減譯、轉譯、變譯、分譯、移譯。

4 結論

在翻譯過程中,同伴互評能夠提高日語翻譯能力,對翻譯技巧的掌握也更加嫻熟。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須重視合作技能的培養。學生要學會討論,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共同討論和相互啟發,從而達到合作翻譯的目的;學會表達,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達都離不開語言的表述,要培養學生善于傾聽、思考、判斷、選擇和補充別人意見的好習慣;學會評價,合作學習過程中不只是教師對學生做出簡單的評價,也包括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等。翻譯過程中要學會合作并掌握一些翻譯技巧,翻譯技巧就是翻譯經驗和方法的提煉、總結和理論升華,是翻譯處理某些翻譯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問題的一般規律,通過合作以及大量的實踐來熟練掌握這些技巧。

參考文獻:

[1] 高寧,杜勤.新編漢日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2] 高寧.日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3] 李青峰.日漢翻譯中的語序轉換[J].文學界(理論版),2011:34-35.

猜你喜歡
日語翻譯效果
從推量助動詞看日語表達的曖昧性
贏在耐心
關于日語中漢語聲調最新變化的考察
關于日語中漢語聲調最新變化的考察
靈動耳環
商務英語翻譯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及其應用
小議翻譯活動中的等值理論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看漫畫,學日語
偽裝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