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人工肝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護理效果

2021-10-28 05:27程萍許君
康頤 2021年18期
關鍵詞: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原因綜合護理

程萍 許君

【摘要】目的:探究人工肝術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原因及護理效果。方法:納入我院2019年1月一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人工肝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n=25例,予以常規護理)和觀察組(n=25例,予以綜合護理)。對兩組的血栓形成原因進行整理分析,并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效果。結果:血栓形成原因分別為靜脈壁損傷(12.00%)、血流緩慢(28.00%)、深靜脈置管(8.00%)和感染(16.00%);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對人工肝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評估,運用綜合護理干預對其護理效果良好,可推廣運用。

【關鍵詞】人工肝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原因;綜合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

Exploring the cause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 after artificial liver operation and nursing effect

Cheng Ping, Xu Jun *

(Suzhou Fifth People's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of patients after artificial liver surgery and the nursing effect. Methods: Fifty patients undergoing artificial liver surger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includ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25 cases, routine care) and observation group (n=25 case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table method. = 25cases, to receive comprehensive care). The causes of thrombosi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orted out and analyzed, and the effec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auses of thrombosis were venous wall injury (12.00%), slow blood flow (28.00%), deep venous catheterization (8.00%) and infection (16.00%); the observation group’s chief nursing staff The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cause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after artificial liver surgery,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good for its nursing effect, which can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Key words】Artificial liver surger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 Causes of format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肝臟具有解毒功能、合成功能、參與凝血等一系列功能的人體內最大的實性器官組織[1]。人工肝術,即人工肝支持系統手術(ALSS),主要用于治療肝衰竭、重癥肝炎等疾病引起的嚴重肝功能損害,替代肝臟部分功能發揮其作用,改善人體的環境平衡,對肝細胞再生具有良好的促進效果[2]。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人工肝術后危害比較大的一種并發癥,可引發肺栓塞等致患者死亡的嚴重不良事件[3]。積極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對人工肝術后患者意義重大?;诖?,本文納入我院2019年1月一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人工肝術患者,分析討論人工肝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臨床效果,報道見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我院50例人工肝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25例,予以實施常規護理)和觀察組(n=25例,予以實施綜合護理)。對照組患者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5例,年齡27~78歲,平均年齡是(49.3+4.91)歲。觀察組患者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4例,年齡28~71歲,平均年齡是(48.6+4.52)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1.1納入標準

(1)所有研究對象均進行人工肝術。

(2)所有研究對象無心臟、腎等其他嚴重臟器功能衰竭者。

(3)所有研究對象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4)所有研究對象均無意識、神志、認知障礙。

1.1.2排除標準

(1)合并血栓或其他血液方面的疾病。

(2)合并意識、認知、精神障礙患者。

(3)合并交流障礙患者。

1.2 方法

1.2.1對照組

予以常規護理.包括用藥指導及健康宣教等。

1.2.2觀察組

予以綜合護理,具體包括:

(1)成立綜合護理管理團隊。給予患者建立檔案,詳細記錄人工肝術后的護理情況及疾病發展情況。制定護理流程:①置管前常規進行雙下肢血管多普勒彩超檢查患者術前是否有深靜脈血栓。②治療過程中觀察患者疾病發展情況調整肝素用量(以患者D-2聚體水平為依據)。③對封管時的肝素濃度進行調整,并根據管腔容量進行封管,封管濃度由500u/ml改為2000u/ml。④若無深靜脈血栓,可進行每日1小時氣壓泵治療[4]。

(2)基礎護理。嚴密觀察患者血壓、血氧飽和度、脈搏等各項生命體征及患肢情況。若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腫脹、疼痛、皮溫升高、循環障礙等癥狀應及時報告床位醫生,予以積極處理。

(3)導管護理。每天定時對導管進行護理,首先摘取肝素帽,抽出肝素鈉封管液,保持導管通暢及無血凝塊,然后再進行肝素鈉封管,禁止對導管進行暴力沖管,避免血凝塊堵塞血管引起栓塞。每次治療結束后,使用氯化鈉對置管進行沖洗、肝素鈉進行封管[5]。正確使用防下肢血栓儀,防止出現導管扭曲、脫落。

(4)血管和凝血指標的評估。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手術情況、術后各項實驗室指標,并進行評估。根據上述資料綜合評估結果,予以抗凝、溶栓等治療,并密切關注患者出血情況[6]。

(5)心理護理。由于進行人工肝術患者情緒易低落,而家屬及患者對人工肝這種新型技術認知不足,容易產生恐懼及不信任的不良心理狀態。積極與患者溝通,予以患者及家屬講解人工肝術的過程及治療過程中相關注意事項,緩解患者壓力。

1.3 觀察指標

1.3.1統計兩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原因

包括血管內血流速度、深靜脈置管、血管靜脈壁損傷、感染因素等。

1.3.2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護理效果分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治愈:下肢無活動障礙,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檢查正常,下肢溶栓充分。顯效:下肢活動可輕度,臨床癥狀基本緩解,檢查無異常,下肢溶栓完全。

有效:下肢活動輕微限制,臨床癥狀緩解,檢查基本正常,下肢溶栓基本完成。無效:下肢活動受限,臨床癥狀未改善,檢查異常,下肢溶栓不全??傆行?(治愈+顯效+有效)x10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血栓形成原因、護理效果)用X 2檢驗,用%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統計兩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原因

血栓形成原因分別為靜脈壁損傷(12.00%)、血流緩慢(28.00%)、深靜脈置管(8.00%)和感染(16.00%)。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疾病的機制是利用肝細胞強大再生能力的基礎上,通過一個具有理化及生物功能的機械裝置,對各種有害物質進行清除作用,補充人體必需營養物質,對機體內環境進行有效改善并能替代原有肝臟部分功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及肝功能的有效恢復[7]。下肢深靜脈血栓容易導致水腫、皮炎、靜脈曲張甚至引起肺栓塞等嚴重不良后果[8]。因此,加強對人工肝術后患者的護理,有著重要的意義。綜合護理為近年來臨床護理中的一種比較新穎的優質護理,對提高護理質量有促進作用[9]。綜合護理是指以護理程序為核心和框架,將護士職責、護士評價、護理計劃、護理哲理、護理表格、質量控制等程序系統化,提高護理質量與服務。本研究中,綜合護理應用于人工肝術后患者,結果顯示,血栓形成原因分別為靜脈壁損傷(12.00%)、血流緩慢(28.00%)、深靜脈置管(8.00%)和感染(16.00%)。因此,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圍繞這些引起栓塞的高危因素進行綜合護理干預。成立綜合護理小組,并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考核。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給予患者積極的心理疏導,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定期對導管進行護理,嚴格消毒并更換無菌敷料,防止暴力沖洗導管,避免導管中血凝塊進入血管引起栓塞。協助患者平臥位,并將患肢抬高,維持靜脈回流通暢。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應用于人工肝術后患者,可有效分析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針對性進行綜合護理,提高護理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方蓮,鄧婉霞,程炎芳等.血液灌流器在人工肝治療中的應用及護理[J].養生保健指南,2021,(3):206.

[2]周禮佳.護理干預在人工肝治療中的應用[J].養生保健指南,2021,(15):192.

[3]姜垚如,牛蕾蕾,馮娜等.凝血相關基因多態性與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相關性[J].法醫學雜志,2021,37(2):145-150,157.

[4]周立娜,趙曉玲.持續質量改進在預防人工肝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6):164-165.

[5]張國芹,孫岳,張曉坤等.置管專項護理對人工肝留置股靜脈導管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4):121-123.

[6]吳杏民,李變麗,李慧.人工肝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雙足與保健,2019,(22):132-133.

[7]馬海琴.肝衰竭人工肝治療過程中低血壓原因分析及護理體會[J].飲食保健,2021,(7):121.

[8]陳世玉.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評估溶栓效果的臨床意義[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10):167-168.

[9]李海燕,梅璐璐,王丹丹.小兒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熱驚厥應用以降溫急救護理為基礎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4):533-535.

作者簡介:

程萍(1981.12.20-)女,本科,主管護師,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肝病科。

*通訊作者:

許君(1986.04.11-)女,本科,主管護師,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肝病科,研究方向:臨床護理。

猜你喜歡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原因綜合護理
老年髖部骨折中運用早期護理干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影響分析
骨科患者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護理體會
加味桃紅四物湯口服減少全髖關節置換術后低分子肝素鈣用量的臨床觀察
唐代女性服飾考略
綜合護理干預對首次機采血小板獻血者持續獻血應用效果分析
職校學生手機依賴現狀及對策研究
急性胰腺炎非手術治療的護理體會
CRRT在重癥胰腺炎中的應用及護理
萬邁舒預防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