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實核心素養的逆向教學設計研究與實踐

2021-10-29 08:50馬永錄何紅艷安銳勤
天津教育·下 2021年10期
關鍵詞:逆向設計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馬永錄 何紅艷 安銳勤

【摘? 要】本文圍繞逆向設計、理解六層面、評估核心任務等理念,以蘇教版初中生物“五彩繽紛的植物世界”一節為例,進行了基于理解的逆向教學設計的教學實踐,旨在探索課程標準和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視域下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的新路徑、新范式,為在課堂教學中有效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逆向設計;核心素養;教學設計;初中生物

中圖分類號:G623.9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0-0126-0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Reverse Teaching Design to Implement Core Literacy

——Take the "Colorful World of Plant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of Jiangsu Education Edition As An Example

(Lanzhou? Branch Middl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China) MA Yonglu? HE Hongyan

(Longyuan Middle School, Maiji District,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AN Ruiqin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cepts of reverse design, understanding six levels, and evaluating core tasks. Taking the section of "Colorful Plant World" in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of jiangsu education edition as an example,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reverse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understanding is carried out. Exploring new paths and new paradigms for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of core literacy in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Reverse design; Core literacy; Teaching design;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一、逆向設計的魅力與活力

逆向教學設計理性地結合了標準化和靈活性,逆向設計的設計標準能夠更準確地評估和改善單元設計、教學工作和學生成就。逆向教學設計重視靈活多樣的教育評估,將課程的批判性評估作為它的核心內容,睿智地結合了教學中的他評和自我評估。

二、一個教學案例——“五彩繽紛的植物世界”一節的逆向設計實踐

本設計以蘇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十四章第一節內容為藍本,嘗試運用逆向設計的理念和方法進行教學設計和實踐。

(一)階段一:確定預期結果

1.“五彩繽紛的植物世界”一節的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對本節內容的要求:概述植物(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在本節中的體現:生命觀念中的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科學精神中的學會學習,具體有信息意識、樂學善學和勤于反思??茖W精神中的勇于探究、理性思維、批判質疑;社會責任:熱愛大自然,實現和自然的和諧。

2.學生的預期學習結果

(1)預期的遷移

①學生能解釋池塘水變綠的原因是,藻類的大量繁殖遷移到湖水變綠中去,能解釋生產生活中的一些類似現象;②學生能從植物的多樣性聯想到動物、微生物的多樣性;③學生能將植物對環境的適應方式,遷移到動物對環境的適應;④學生能將植物輸導組織、繁殖器官的演變進化,遷移到其他組織、器官的演變進化;⑤學生能將植物與人類生物的關系(有利與有害)遷移至其他生物;⑥學生能將對珍稀植物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遷移到珍稀動物。

(2)需要思考的問題

藻類植物:①天氣轉暖之后,池塘水為什么變綠了?②藻類植物為什么呈現綠色,與其哪個結構有關?藻類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嗎?③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們都是單細胞的嗎?哪一類高等一些、復雜一些?④藻類植物有沒有根莖葉?⑤藻類植物與我們人類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①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各是什么?②苔蘚植物為什么可以作為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③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有沒有根莖葉?有沒有輸導組織?它們和藻類相比?復雜程度、進化程度如何?④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他們是怎樣生殖的?它們的生殖能不能離開水?⑤你能不能梳理出藻類、苔蘚、蕨類這三類植物的高矮、大小、簡單與復雜以及生活環境的差異?⑥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與我們人類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種子植物:①植物是否全都是靠孢子來繁殖后代的?為什么有的植物叫種子植物?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③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④種子植物都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嗎?⑤種子植物的生殖能否離開水?種子植物生活的范圍是不是比孢子植物廣泛,想想這是為什么?⑥種子植物與我們人類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關注我國的珍稀植物:①什么叫珍稀植物?②除了課本上提到的國家一級和二級保護植物之外,你還知道哪些珍稀植物?③珍稀植物有沒有價值,有哪些?

(3)學生將會做到

①通過“觀察池塘水中的藻類植物”的實驗,學會生物樣本的采集和進一步熟悉顯微鏡的使用。②通過“觀察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及其生活習性”“觀察校園中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活動,學會放大鏡和枝剪的使用。③掌握生物樣本的采集和保護環境,學會注意采樣中的安全。

(二)階段二:確定合適的評估證據

1.表現性任務

(1)動手操作:能夠利用教師提供的池塘水水樣,在顯微鏡下觀察到藻。(2)口語匯報:能夠在完成教師指定的閱讀內容后,就教師提出的若干問題積極思考和交流。(3)小組匯報:匯報在放大鏡下觀察到的苔蘚植物和藻類植物的特征和它們的生活環境。(4)通過檢查學生在活動的表現,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5)小測驗:完成“植物主要類群的比較表”。

2.其他證據

(1)成果展:根據學生搜集到的珍稀植物的圖片和資料來進行評估。(2)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

(三)階段三: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

1.教學活動的設計利用UbD所提供的WHERETO元素,方便對照。

2.本節的活動順序

(1)讓學生展示采集來的變綠的池塘水和未變綠的自來水,引發學生思考“池塘水為何變綠了?”(2)實驗探究:學生取變綠的池塘水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3)交流觀察結果,教師點評。(4)閱讀教材“藻類植物”有關內容,討論交流,回答相關問題。(5)使用放大鏡觀察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或者出示相關圖片或ppt,結合閱讀教材相關內容“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討論交流,回答相關問題。(6)觀察提前采集、準備來的“校園中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和常見蔬菜瓜果,結合閱讀教材討論、交流并回答“種子植物”相關問題。(7)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我國的珍稀植物”的資料,完成相關問題。(8)完成填表“植物的主要類群”,并構建這節課的思維導圖或者概念圖。(9)完成課后作業。

3.課時分配(2-3課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靈活處理)。

三、設計與實施后的反思

逆向教學設計,有利于更好地落實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實現目標、教學活動與教學評價的連貫和統一。對理解的六個側面的關注,有利于學生開展深度學習,實現學生的樂學善學和勤學好問,有利于改變教學生態和學習生態。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逆向教學設計之行動研究”(項目編號:GS [2020]GHB0247) 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季洪旭.單元教學探索:基于理解的逆向教學設計案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責任編輯? 袁? 霜)

猜你喜歡
逆向設計初中生物教學設計
核心置換
基于逆向工程的農用電動汽車殼體造型設計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