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高年段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2021-11-07 04:52廖麗明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21年1期
關鍵詞:小組討論思維導圖小學英語

廖麗明

摘要:合理地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小學高年段的英語教學,不僅告別了以老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還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潛能。運用思維導圖,能將學習的知識重點進行分層整理,幫助學生對該模塊的內容進行整體理解和運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小組討論

一、當前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發散思維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要思考的首要問題。

目前,廣州市使用的英語教科書里,高年段(五、六年級)英語課本中的“Lets read”“Lets talk”“Story time”等學習的話題貼近生活,生動有趣,知識覆蓋面廣。但由于國內仍有“應試教育”的思想殘留,一些老師生怕學生學不會,在教學中還是像母雞護小雞一樣,處處帶著,時時講解,逐句分析過語法才安心。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跟讀,反復跟讀熟悉后,就是抄寫或背誦等作業,然后在題海里“漂浮”。他們認為,學生能背誦會默寫,然后把題目做對,那離考高分已經不遠了。

這種填鴨式且機械化的教學模式,不但不利于學生語言的習得,而且讓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無法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所以也不可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是被稱為“世界大腦先生”的英國學者——托尼·巴贊發明的一種圖式工具,也被人們稱為“腦圖”。通常,它以一個主題為中心,然后圍繞這個主題向四周散發,并建立起與這個主題相關的內容作為子主題,從而將大腦中抽象或發散的思維形成一種可視化的網絡結構。我們可以借助文字、線條或圖像甚至色彩等多種形式,使用電腦軟件或者手繪來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將要呈現的主題內容具體化、邏輯化。

新課程改革提倡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到學習當中,學會學習,勤于反思,從而促成核心素養的養成。筆者在五、六年級的英語教學實踐中,嘗試將思維導圖運用于課堂教學和課后作業布置中,培養學生記憶單詞和閱讀理解的技能,從而積累英語詞匯,增強學生英語的“聽、讀、說、寫”等綜合能力;同時,也能喚起學生在英語學習基礎階段的語言興趣,讓學生發揮更強大的內在學習動力,形成自主學習能力,促進自我發展。

三、在教學中如何利用思維導圖

經過小學階段四年的英語學習,五、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和話題知識。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概括出一個關鍵詞或句,并通過聯想回憶起相關的知識點,然后利用思維導圖把新舊知識點連接起來進行信息的整理,從而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便于記憶,也為溝通交際積累了素材。

以五年級下冊Unit 1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學習難度不大,很多學生在完成前面兩個課時后,便基本能對文本內容熟讀甚至背誦。如果老師繼續進行常規講練的話,可能會導致部分學生對課堂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無心聽講。所以,筆者在第三課時采用了小組學習形式,并結合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希望通過這種新穎的教學工具,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體會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性。

(一)課堂教學設計:借助思維導圖,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

1.關聯記憶單詞

任何一個單詞都必然和其他單詞有著某種關系,它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有其所歸屬的領域或范圍。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單詞進行分類、歸納,從而形成一幅詞匯網絡圖,會加深記憶。

在課程設計中,筆者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結合課件出示的四季圖片對“Whats the weather in each season?”進行思考,然后每個小組將季節和天氣相關聯的單詞進行配對,例如spring的天氣是rainy,foggy,wet和warm,教師收集每個小組反饋的信息進行匯總并展示思維導圖,這樣不但讓學生學會了用框架結構化繁為簡,也幫助學生理解了“foggy”的詞義,最終實現學生能掌握核心詞匯(包括其音、形、義)這一教學目的。

完成天氣單詞的復習后,教師可順勢向學生提問“What can we wear in cold winter?”這樣拋磚引玉導出coat,hat,warm shoes,trousers等詞匯后,讓小組討論完善導圖的剩下部分,請各組派代表上講臺完成填空。這對啟發學生如何順藤摸瓜地展開聯想具有指導意義。

接著,教師拋出問題“So what can you do in each? season ?”先讓小組結合季節的特點進行討論,然后要求每位同學根據這個話題獨立繪制一個思維導圖,完成后小組內評選出最棒的一份進行展示。

2.鞏固運用句型

五、六年級的“Lets talk”的語言相比之前的幾冊更加綜合,該板塊所提供的對話都是圍繞本單元重點句型結合所學的知識點展開,在聽說的基礎上更側重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以及結構運用。所謂“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筆者認為,可借助思維導圖來完成相關文本的練習,這在鞏固句型的同時,也能幫助學困生把文本化難為簡。

借助思維導圖(如圖1所示),老師可向學生呈現更豐富的內容,并帶領學生進行Lets read and say(如圖2所示),以實現學生能綜合運用核心句型對季節進行描述。

3.完善知識網

教師可將之前歸納的各項信息進行大集結,形成一個知識網。然后在課堂中設置“Lets talk”的小組活動環節,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借助思維導圖,就“My Favourite Season”這個話題進行分享交流,鼓勵學生運用英語從多方面描繪自己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一個季節。

上述過程不僅梳理了新舊知識點的關聯,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對“My Favourite Season”這個話題交流的全面信息。有了這個導圖,學生可以比較清晰地表達出對某個季節喜歡或者不喜歡的理由,告別了對書本句型死記硬背或填鴨式的學習模式,實現了“能描述自己喜歡的季節及說明原因”這一教學目的。通過這個導圖,教師還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引不同層次的學生從某些方面進行詳細描述,為后續的寫作訓練做好鋪墊。

通過這種“小組合作+思維導圖”的創新教學嘗試,教師完成了對關鍵單詞、重點句型、文本寫作等教學任務;學生也借助思維導圖完成了本單元相關知識點的歸類和整理,在完善知識網絡的同時,提高了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二)課后:布置開放式作業,鼓勵學生繪制個性化思維導圖

教師可在課堂上展示一些優秀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范例,然后布置課后作業,以“My Favourite Season”這個話題作為主題中心,手繪思維導圖,形式不做限制。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差異,鼓勵個性化和創造性。

由反饋可見,有些學生會根據自己喜歡的季節,從“month”“weather”“clothes”“activity”和“feeling”這五個方面用表格進行展示。而有部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以繪制氣泡圖等形式對每個季節的關聯信息進行整體性的梳理。

從學生提交上來的作業可以看出,思維導圖充分體現了學生個體的差異——能力強的學生能進行全面綜合的思維導圖設計,能力偏弱的學生繪制出較簡單的腦圖。這也體現了“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采用不同難度的任務安排”這一新課改的教育理念。

四、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高年段教學中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深化記憶,提高學習的效率

通過思維導圖對單詞和句型進行關聯性梳理,整理、分析和概括內容信息,促進學生的思考、分析和記憶能力,幫助學生從文本中提取重要的信息,讓學生將主要精力集中在關鍵的知識點上,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二)為學生的說和寫提供思路

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將學習的任務進行知識內化。通過思維導圖的提示,為學生用英語描述提供了思路,有助于學生的口語表達,并且為寫作訓練做好了鋪墊。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將學到的語言文字轉化為言語能力,進一步培養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三)開發學生的大腦潛力

有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中使用思維導圖,能幫助其將關聯知識點以畫面形式清晰地呈現,從而讓大腦更快地運轉。調查結果顯示,學生使用思維導圖一段時間后,大大擴大了其知識面,而且比起死記硬背的學習效果更好。思維導圖不僅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整理能力,開發了學生的大腦潛力,還真正促進了學生的自我發展,提升了學生的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吉桂鳳.思維導圖與小學英語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2]楊智民,蘇秦.思維導圖單詞記憶法[M].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9.

[3]楊紅.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率[J].啟迪:教育教學版,2016(5).

[4]孔齡.利用思維導圖提高英語詞匯學習效率探索[J].英語教師,2010(4).

(責任編輯:奚春皓)

猜你喜歡
小組討論思維導圖小學英語
小組討論有效運用,凝聚素養精髓
“自能”課堂中小組討論的實施策略
高中數學課堂小組討論1+1模式教學應用
試論如何處理好歷史課堂小組討論和獨立思考的關系
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概念課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軟件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語閱讀文本中融入思維導圖的研究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