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錄中國緩和醫療前進的腳步
——《中國緩和醫療發展藍皮書2019-2020》面世

2021-11-11 05:39劉端祺
癌癥康復 2021年2期
關鍵詞:療護藍皮書安寧

□劉端祺

每年十月份第二個周六的世界安寧緩和醫療日,世界安寧緩和醫療聯盟(WHPCA)都會在活動前數月公布當年活動的主題。2020年世界安寧緩和醫療日的主題是“緩和醫療:我的舒適和照料(Palliative Care:it's My Care,My Comfort)”??梢?,舒適和照料是安寧緩和醫療的核心。

緩和醫療適用于一切疾病、一切患者,想必會引起腫瘤患者,特別是病篤腫瘤患者及家屬們的格外關注。

時代的發展使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包括疾病終末期是否能夠得到更多的人文關懷和滿意的醫療服務,力求讓人生的“句號”畫圓。緩和醫療使患者身體無痛苦,人格有尊嚴,照護有品質,生死兩相安,不留遺憾。

2014年,有各國政要參加的世界衛生大會要求與會者今后要不定期地發布各自國家或地區緩和醫療供需和發展的報告。國際視野和家國情懷使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感到,這件事情中國不能缺位。已故生前預囑協會會長陳小魯和現任會長羅峪平認為,應該編纂一冊反映中國緩和醫療歷史現狀與未來的藍皮書,因為“生前預囑與緩和醫療密不可分”。此后,有幾十位專家經過2年多的努力,終于完成了編寫工作,并于2020年11月29日《藍皮書》發行當日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藍皮書》由主報告和分報告組成。

主報告是撰寫的重點和難點。撰寫者都是熟悉相關領域具有國際視野的專家,內容涵蓋了緩和醫療在全球的發展、我國老年人的離世狀況、國內安寧緩和醫療的供需情況、緩和醫療發展的可能途徑以及來自臨床一線的實踐經驗和反思。

《藍皮書》的主報告指出:雖然近些年緩和醫療被提上議程,但仍處于起步階段。截至2019年6月,全國共有安寧療護中心21個,設安寧療護病區的機構1189個,接受服務的機構1077個。2018年有23.8萬人接受過安寧療護服務。臨床對緩和醫療治療新理念的整合和培訓,如老年病的各種綜合評估和診治、各種有效的護理、心理照護以及社會志愿者等服務依然欠缺?!端{皮書》披露,73%的中國居民在家中離世,其中城市居民在家中離世比例為60.2%,農村居民在家中離世的比例為78.9%。有35.8%的人在離世前幾天去了醫院或醫療機構,還有部分患者又從醫院轉回了家中。在臨終就診時,有時還遭遇等待過長、無人值班、態度不好、有損患者尊嚴以及從醫療機構中獲得藥物或檢查困難等諸多問題。

《藍皮書》統計結果顯示,我國嗎啡總消耗量已經從20世紀80年代的不足10 kg,逐步增長到1737 kg。人均嗎啡消耗量從1990年的幾乎0mg,逐步增長到2016年的1.26mg/人,這反映出我國的止痛/鎮痛治療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依然供給不足。有近61.0%的即將離世者在臨終期間經歷嚴重疼痛,其中27.9%嚴重胸痛、12.2%嚴重腹痛和20.8%嚴重頭痛,另有15.1%頸部疼痛、26.2%吞咽疼痛。鎮痛治療水平的地區差異明顯,上海、北京和天津的癌癥患者可獲較多鎮痛藥供給,每位癌癥患者可獲33~44天的鎮痛治療,鎮痛治療滿90天的患者占比為36%~49%。但鎮痛治療滿90天的患者占比在西北等地區不足10%,在全國癌痛患者中占比也僅為14%。

《藍皮書》提供的數字遠比上述列舉的要豐富,但僅從上述這些數字就不難看出,此書對我國進一步開展緩和醫療將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分報告”是本書的一個特色,涉及緩和醫療在不同地區和層級醫院的科室設置、癥狀控制、診療措施的落實,我國港臺同道也提供了相關資料。這些撰稿人都活躍在緩和醫療一線,大都是我國緩和醫療概念的首批倡導者、實踐者,因此不但內容接地氣、可操作性強,而且有一定權威性和示范價值。相信我國緩和醫療工作者會從中借鑒汲取有益的知識,甚至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

讀者從對《藍皮書》這些簡要的介紹中可以感受到,這是一部對中國緩和醫療前進腳步的豐富詳實的記錄,不僅是我國在緩和醫療領域與國際交流方面的重要資料,更是緩和醫療從業者的案頭書、初學者的教科書、患者們的參考書。有興趣的患者及家屬也不妨拿來一讀。

猜你喜歡
療護藍皮書安寧
腦卒中患者安寧療護需求的范圍綜述
關于寧波構建有序、高效、規范的安寧療護服務體系的思考
巧聯得安寧
2021年度《甘肅藍皮書》發布
港口上的笑臉
巧聯得安寧
采蜜忙
尊嚴逝去
2018年“寧夏系列藍皮書”正式發布
第八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