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性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面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2021-11-12 01:13任路
文學天地 2021年7期
關鍵詞:隱性教育高校思政教育高校教師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包含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兩種教育方式,長期以來,顯性教育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隱性教育的作用發揮則相對不足,這在一定程度是由教育資源挖掘不充分、課程之間融合不緊密、教師引導作用不明顯所致。通過挖掘隱性教育資源,多維度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加強課程體系建設,融會貫通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提升教師綜合素養,充分發揮隱性教育引導者作用;對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效果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隱性教育;高校思政教育;高校教師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重要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八個統一”的要求,其中之一是“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這對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主要探討隱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進而更好發揮隱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隱性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隱性教育”理念最早在 20 世紀60年代由國外學者提出, 20世紀90年代我國學界開始對隱性教育的方法和資源展開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即“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總是缺乏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焦點關注,缺乏對其所受教育的明確感知,甚至存在著對所受到的教育的不知不覺,處于無意識或潛意識狀態,是無意中的學習”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能減少作為教育對象的心理抵觸,使教育內容與教育對象的認知體系更好地融合。此外,隱性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其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不同場景、不同載體條件下都可進行教育教學,從而達到育人效果。

二、隱性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面臨的問題

(一)教育資源挖掘不充分

當前,大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依然以灌輸式教學為主,這種顯性教育方式固然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教學手法單一、教學案例陳舊、課堂溝通欠缺、實踐活動老套、媒體資源匱乏等弊病限制了教育效果。與此同時,隱性教育的發展和運用尚處于起步階段,表現在隱性教育載體仍停留在傳統的校園精神文化層面,對校園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載體的育人功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對于網絡資源的挖掘和利用還不充分,這使得在對與互聯網同生共長的學生群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無法投其所好,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課程之間融合不緊密

習近平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然而,目前高校的思政課和其他課程之間協同性還很不足,各門課程的思政元素沒有深度挖掘,更沒能同其他課程之間的思政元素相融合,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長期存在“兩張皮”的現象。各課程老師之間也缺乏溝通協調,所傳遞的價值理念不一致,造成學生價值觀念的沖突,進而影響和沖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效果。

(三)教師引導作用不明顯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隱性教育的主導者,其談吐舉止、行為處事、人格品行影響著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和樹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對學生的影響也會截然不同。然而,部分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觀念陳舊,缺少對學生進行隱性教育的意識,往往對身邊有效的隱性教育資源和載體漠然置之,教學過程缺少必要的思想教育實踐,還有的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僅局限于課堂幾十分鐘,很少在課余時間關心學生學生、生活、思想方面的動態,課后教育更多由輔導員承擔,而輔導員面對人數眾多的學生群體,很難做到面面俱到、人人兼顧。

三、隱性教育更好應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措施

(一)挖掘隱性教育資源,多維度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隨著在學理上和實踐上對隱性教育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各高校在挖掘對于學生價值觀念養成更有益處的隱性教育資源上加大了力度,并逐步將各種隱性教育資源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然而,現有的隱性教育資源相對較少,為此一是要挖掘其他課程當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之勢。并結合學校特點特色開設富有教育意義的課程和講座;二要通過校園的圖書館、展覽館、體育館、名人雕塑以及校風校訓、管理制度讓學生全方位、立體化感受校園文化的熏陶;三是要積極開拓網絡隱性教育資源,利用網絡平臺把師生之間的互動延伸到線上,拉進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二)加強課程體系建設,融會貫通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边@為高校的辦學宗旨和課程設置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高校課程體系應以課程思政為綱,以專業教育為目,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緊密結合,讓各類課程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如經濟學專業課程要引導學生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過程以及其發揮的重大作用;歷史學專業課程要使學生認識到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堅持唯物史觀;法學專業課程要讓學生掌握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三)提升教師綜合素養,充分發揮隱性教育引導者作用

高校教師對大學生“三觀”的形成具有深遠影響,除在課堂上知識、道德、價值觀念的直接傳遞,還體現在平時一言一行的間接示范中。因此,要充分發揮隱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對學生的促進作用,必須要提升高校教師的綜合素養。在思想層面,要轉變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摒棄滿堂灌輸式教學方式,多與學生溝通互動,做好思想引導;在行為層面,要提升思想道德修養,要遵循嚴謹治學、為人師表的道德規范,通過身教指引和影響學生的道德素質;在人格層面,要修身正氣、公道正派,以高尚人格激發學生內心認同,進而將老師作為學習的榜樣來塑造自己,并以此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方能達到“信其師”而“親其道”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03]白顯良.論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特性[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0).

作者簡介:任路 ?1990.04 ?武警警官學院助教

猜你喜歡
隱性教育高校思政教育高校教師
幸福從“心”開始
高校教師黨建參與的“四度”模型研究
隱性教育視角下高校體育社團對大學生契約精神的培養研究
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
從教育價值探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創新
不良網絡輿論對高校思政教育影響探析
隱性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淡化教育痕跡,強化隱性教育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內化及其促進機制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