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視角下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研究

2021-11-14 14:43唐若宓
食品安全導刊·中旬刊 2021年10期
關鍵詞:風險預警食品質量供應鏈

唐若宓

摘 要: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國重要的民生問題,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安全有重要影響。隨著我國市場規模的擴大,食品供應鏈的形成推動了整個食品經濟行業的發展,改善了當前國家食品行業成長環境。本文通過對供應鏈視角下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進行研究,探討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的重要性,分析國內相關研究并總結相關文獻要點,提出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策略,完善食品質量安全預警體系,從而為我國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關鍵詞:供應鏈;食品質量;風險預警

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人們對食物就有非常特殊的感情,雖然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生產出了許多種類新奇的食品,創造了巨額的經濟收入,但食品質量安全一直是我國相關行業的關注重點。隨著現代食品供應鏈的形成,從糧食種植、生產、加工再到后期的銷售,一整套的服務都關系著食品的質量安全。而如何在整個過程中建立食品質量的安全預警機制,降低食品質量不過關所帶來的影響,是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文通過探究食品安全風險預警的意義,總結食品安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法,確保安全風險預警體系得以有效建立,為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 安全風險預警研究的重要性

食品供應鏈關系著食品行業的發展與質量,如果食品供應鏈出現信息不對稱、不透明、不公開等情況,不僅容易發生食品質量安全事件,還會給當前社會帶來一定的恐慌,讓人們對企業所生產的各種食品產生不信任感。而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的出現,標志著食品質量安全管控與檢驗系統的形成,不但能夠大幅降低食品質量安全水平過低所帶來的影響,同時,也能夠篩選排除食品質量安全不過關的產品和企業,讓人們在食品消費時更加放心。另外,我國在2021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食品安全法》當中,也制定了更加嚴格的標準。要求食品在生產與加工過程中,必須保證其安全與質量,把食品安全企業生產環境的檢查納入重點檢查體系,通過識別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降低質量不過關食品所帶來安全事件的概率,從而提高全國食品質量安全水平。

2 食品安全風險類型分析

2.1 食品源頭風險

在食品的生產過程中,如果食品本身質量較差且原材料不合格,容易生產出食品質量安全較低的產品。而這些產品在源頭上會對食品質量安全產生一定的影響。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農民在農作物種植期間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等化學藥劑,在禽類的養殖過程中也大量使用含有激素的飼料,這使得農產品體內殘留危害物質濃度過高[1],進而影響使用者的身體健康。所以,食品本身存在問題是質量安全風險的源頭,對食品質量安全的影響非常大。

2.2 食品加工風險

部分食品在完成處理之后需要進行二次加工,而在加工過程中,食品加工風險會影響食品的質量安全,其中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有加工工藝不成熟、環境不衛生以及工作人員的素質較低等情況。如果在加工過程中,由于這些因素的出現而導致食品遭到污染[2],不僅會使食品質量安全進一步下降,同時也會產生有害毒素,毒害食用者的身體,影響其健康水平。

2.3 食品運輸風險

食品在生產過后需要由指定的運輸工具運輸到城市等區域進行銷售,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因為運輸工具本身衛生標準不過關,使得食品在轉移過程中受到污染。不僅會降低食品質量,還會加劇運輸環境污染情況,為下一次相關食品的運輸帶下更大的影響。

2.4 食品管理存放風險

食品經營物流運輸到指定倉庫后,會交由專門的倉儲管理員進行管理存放。然而在食品存放環節,可能會由于各種因素影響導致食品的質量安全下降,包括但不限于倉庫環境衛生不達標、存放管理員素質過低、倉儲條件不達標等情況的出現,致使食品在存放過程中出現腐爛、變質等情況,嚴重影響食品質量安全。

2.5 食品銷售風險

在食品銷售環節,可能會由于銷售人員自身手部未消毒,手掌與食品直接接觸過程中,細菌轉移到食品上,致使食品遭到外界污染,質量下降,進而滋生細菌至數量超標,使人體受到危害。

3 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體系建設對策

3.1 構建食品質量安全預警網絡

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體系的建立需要有足夠信息的支持,才能夠完成對風險的防控,降低食品質量安全事件出現的次數。為保證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的有效落實,需要在國家相關法律要求下建立完善的預警部門與預警情報統計機制。通過建設完善的信息網絡,推動各大食品企業接入該網絡,從而實現食品信息的錄入與監控。通過監測當前食品行業產品動態,聯動衛生部門、工商局、物價管理部門等相關機構,對市場上可能出現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進行統計并解決。共享其信息并發布在相關平臺上,要求各企業自檢并處理相關問題,從而實現食品質量安全預警。

3.2 強化食品源頭追溯體系

食品的種植、生產、加工、運輸、存放和銷售都是一條完整的流程,無論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食品質量安全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而通過強化食品源頭追溯體系,重視冷鏈物流運輸以及食品生產加工的每一個環節,能對食品生產流程進行全程監督和溯源,做到安全問題的及時發現與追溯,從而對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企業進行問責,達到震懾目的。再者,食品源頭追溯體系也可以結合現有的信息技術網絡構建食品信息共享服務中心[3],讓每一個從事食品安全行業工作的人都可以借助此系統實現對食品質量安全的評價與相關信息的查詢,從而完善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體系,提升我國社會食品安全質量水平。

3.3 加強食品銷售環節的監督與管理

食品銷售是整個供應鏈中最為復雜的一環,在此過程中,食品可能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感染源而造成其質量安全水平下降。通過強化食品銷售監督管理,能夠從第三方視角實現食品銷售的監督與控制,防止食品銷售人員因消毒未到位而直接接觸食品,造成其質量安全下降的事情發生。另外,通過加強食品銷售的監督與管理,也能夠起到食品銷售環節的震懾作用[4],防止部分居心不良的商家在此環節將質量不過關的食品摻雜到正常質量的食品當中,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損害。

3.4 加強食品質量信息的透明度

由于互聯網的出現,現階段眾多的食品安全事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為完善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體系,可以利用大數據與新媒體等信息傳播渠道進行信息的解釋與說明,提升食品信息與監管的透明度,防止個人或企業利用網絡進行過分的輿論宣傳,造成食品安全恐慌,減少因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社會食品質量安全事件。

除此之外,還要完善相應的食品安全危險響應處理機制,確保在食品質量安全事件還未爆發時,利用風險預警體系識別食品供應鏈當中存在的潛在風險并作出相關處理,避免食品質量安全不過關和食品質量水平過低所造成的社會恐慌[5]。

4 結語

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體系作為當前我國食品質量保障的主要措施,通過應用其風險預警功能,實現公開食品質量信息、加強食品銷售環節的監督與管理、完善食品質量安全風險評價機制、強化食品源頭追溯體系等目標。從而提高食品質量安全的水平,為我國食品行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晚春東,沈小榆.供應鏈視角下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研究[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20,40(2):73-81.

[2]馬麗.食品企業供應鏈安全風險預警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9.

[3]張佰尚.基于供應鏈的食品質量安全風險控制研究[J].中國市場監管研究,2019(3):45-47.

[4]秦志兵.供應鏈視角下食品質量安全風險調控研究[D].紹興:紹興文理學院,2017.

[5]晚春東,宋威,索君莉.供應鏈視角下食品質量安全風險的ISM技術解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0):203-207.

猜你喜歡
風險預警食品質量供應鏈
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抽樣中的問題分析
海外并購績效及供應鏈整合案例研究
食品質量安全的管理和發展
食品質量與食品安全性現狀
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現狀及全面質量管理對策
改變集裝箱供應鏈商業模式
以運營動態為載體,推動地市運監工作實用開展
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建立與應用研究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問題以及解決策略思考
信息化手段實現檢驗檢疫工作風險管理的可行性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