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語人文性對英漢翻譯的影響

2021-11-14 09:37張晴
學習與科普 2021年34期
關鍵詞:英漢翻譯

張晴

摘要:隨著“漢語人文性”思想的提出,中國語言學家開始真正認識到漢語的獨特性,這就使得漢語語言學受到了巨大沖擊。同時,譯員作為語言工作者,也要深入領會“漢語人文性”這一思想,并將其體現在翻譯實踐過程,為中外文化交流實現新突破。本文以文學語篇為例,具體闡釋“漢語人文性”思想對英漢翻譯的影響。

關鍵詞:漢語人文性;英漢翻譯;文學語篇

一、引言

很久以來,從日常交際的角度來看,語言似乎只是一種交流工具;但是從學術角度來看,語言的意義遠遠超出“工具”的范圍。關于語言的理論研究,我最認同魏斯格貝爾(Leo Weisgerber)的“語言中間世界(Zwischen Welt)”說法,他把語言視為主體和客體之間、人與宇宙之間一個特殊世界,一個擁有真實意義的中間環節。魏斯格貝爾還提出:人們需要把語言當做文化創造的堅實力量來研究。[1]這個理論進一步說明“語言是文化的外衣”,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英漢譯員,首先要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因此,本文從“漢語人文性”出發,以文學語篇為例,探索中國散文與其外譯版本語言表現形式的區別,并總結出文學翻譯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

二、漢語人文性

(一)“漢語人文性”提出的背景

近代中國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遭受嚴重打擊,國際地位低下,這樣的社會背景是造成中國文化不自信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在當時先進的西方思潮流入中國時,中國學者們一心渴望“科學救國”,于是他們慌亂中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心論”,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西方的“鞋子”其實并不好穿:學者們把漢字當作無生命的符號,把西方英文語法生硬地套在漢語上,用“形合”語言的規則去約束“意合”的漢語,認為漢語缺少語法規則。這種“科學主義意識”忽略了漢字這種象形文字的文化內涵,忽略了漢語背后的中華文化,忽略了漢語的人文性,讓漢語語言學陷入困境。因此,“漢語人文性”思想的提出引起了國內外的重大反響。

(二)“漢語人文性”的內涵

在申小龍看來,語言的社會性決定了針對語言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語言文字層面,我們也不能試圖用代數式的符號去精確地描寫語言。[2]漢語的人文性,簡單來說,是指相比于其它語言,漢語中存在著人類的立體意識,具體而言,漢語具有其他語言(如:英語、德語等西方語言)無可比擬的包括國家歷史、人類社會、哲學、藝術創造的深厚的積淀。[3]

三、英漢語篇對比分析

只有類別相同的事物才有可比性。語篇的對比應該是在同種類型下進行的,他們在篇章上需要有對應性,如果沒有,在題材上、文體風格上至少也要對應。否則,任意選取語篇對比往往只能顯示不同題材、風格或語體的差別,而無助于說明英漢語言的異同。[6]基于此,黃振定指出,翻譯對應篇章語料往往是最理想的語篇對比語料。

文學語篇分析

1.中譯英

原文: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①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②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③。[10]

譯文: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① to altogether,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 Counting up silently,I find that② more than 8,000 days have already slipped away through my fingers. 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my days are quietly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At the thought of this③,sweat oozes from my forehead and tears trickle down my cheeks.(張培基譯)[7]

在這一語段中,我關注到三個語言點:

①見原文標注

在這一句中,漢語文本以陳述句的形式書寫,在這種表達方式下,“他們”和“我”這兩個主體是平等的。讀原語文本時,中國讀者都能理解“他們”指的是“鬼神”,可以理解為掌管生死簿的“閻王爺”,中國人敬畏鬼神,也會“盡人事,聽天命”。漢語中這種表達形式側面表現出中國傳統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概念。

然而在英語譯文中,我們并沒有感受到“人”與“自然(鬼神)”之間的關系,只圍繞主語“I”來講述,說“自己被賦予的壽命”,我從中體會到人的主觀性很強,這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西方人自古以來都在探索自然,甚至想要征服自然。

②見原文標注

這句話的原文描述了“我”與“八千多日子(時間)”的關系,即“物”與“我”關系,在這句話中我仍感覺到“物”與“我”是平等的,與①句相似,也表達出“天人合一”的概念。

英語譯文中,以“I”為主語而非“8,000 days”,有一種“I”統治“days”的意味。

③見原文標注

從整體來看漢語文本,我能體會到作者在前面描寫了時間流逝之快帶給他的抽象感受,最后一句作為總結,描述自己的真實狀態。這一過程一氣呵成,從思維到行動,我們順理成章地理解為作者因前面的思想鋪墊而感到心慌,從而“頭涔涔而淚潸潸”,無須作者用語言贅述,我們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轉觀英譯本,相信外國讀者也能體會文本的邏輯關系,但是由于英文文本要求“以形攝神”,譯員不得不補出一個狀語“At the thought of this”,讓文本顯得有邏輯、有層次。這也是前面提到的中英語言差異,即漢語與西方語言相比,其人文性更為突出。

以上三個小例子體現了中國散文中漢語的人文性,也提示我們,在進行漢英翻譯時,要懂得在漢語人文性的基礎上進行英語形式的轉化。

2.英譯中

原文:On one of those sober and rather melancholy days in the latter part of autumn,when the shadows of morning and evening almost mingle together,and throw a gloom over the decline of the year,I passed several hours in rambling about Westminster Abbey①. (Westminster Abbey,Washington Irving)

譯文:晚秋時節,歲暮將至,氣象肅穆郁沉,曙光與夜色幾乎渾然不分,終日灰朦朦的一片。就在這樣的一天,我漫步于西敏寺①,消磨了幾個鐘頭的時光。[9]

首先我想表達對中文譯文的欣賞,譯文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淡化了原文的陌生感。尤其是①中對于地名的處理,將“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譯為“西敏寺”,讓人完全讀不出陌生感。譯文的環境描寫凸顯了漢語的人文性,將原文中的意象轉化為文言詩歌常用的形式,用“晚秋”“歲暮”等詞語來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值得學習。

這一例子給我個人的啟發就是,我們不僅要立足于“漢語人文性”這一根本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同時也要在文化引進過程中采取“提升人文性等級”的處理方式來升華西方文學作品,這是對中國譯員的一大挑戰。

四、結論

本次研究發現,“漢語人文性”對英漢翻譯過程中表現形式的影響分為兩種,一是語言結構,二是對內容、表達形式的把握。

(一)語言結構

這方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漢譯英過程中。中文強調“整體性”,側重語篇整體帶給讀者的感受,而不拘泥于語言的具體形式;而英文卻強調“以形攝神”,在語法的框架下來進行寫作。于是在漢譯英過程中,我們就需要補充一些句子成分以滿足英文“形合”的要求。

(二)內容表達

漢譯英過程中,我們要從中文“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跳出來,轉而采用西方文化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強調自我的重要性。

在英譯漢過程中,在把握英語原文的文體風格的基礎上,我們要多采用歸化策略,采用國人熟悉的中國意象來進行翻譯,達到文化作品升華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魏斯格貝爾.《論德語的宇宙觀》.轉引自申小龍《語言與中國文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2]程麗霞.《語言人文性研究之中西對比分析》. 外語教育. 2003年00期 第25-29頁.

[3]申小龍.關于語言的共性問題——漢語人文性答辯之一. 語文建設. 1988年03期.

[4]帕默爾.《語言學概論》.商務印書館.1981年.轉引自申小龍《語言與中國文化》.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5]申小龍.《語言與中國文化》.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6][9]黃振定.《英漢文學語篇對比與翻譯》.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3年08期 第39-42頁.

[7][8]張培基.《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一)》.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年.

[10] 朱自清.《蹤跡》.上海亞東圖書館.1924年. 68.

猜你喜歡
英漢翻譯
語用學理論視域下的英漢翻譯探析
頭韻的英漢翻譯在《學術英語》的實踐和研究
高校英漢翻譯理論與技巧探究
淺析英漢翻譯中的詞性轉換
淺析英漢翻譯中“文化詞匯”的翻譯方法
學習英漢翻譯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英漢翻譯中文化空缺現象的翻譯
中西文化差異與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研究
探討對比語言學在英漢翻譯中的運用分析
母語負遷移對漢英翻譯的影響及其解決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