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視域下中學生思想道德素養探微

2021-11-18 06:42石義軍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道德素質思想道德教育者

摘要:中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有生力量,教育部門和廣大教育者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遵循,引導中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有針對性的提供高質量的教育保障,培育出更多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字: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措施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中國共產黨迎來了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這一特殊時期的風險挑戰和機遇,使得當下的中學生承擔著更多的歷史使命,他們健康的成長成才對“中國夢”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現階段,教育部門和學校針對育人質量和學生成長成才需要,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做了系統安排,各方面互相影響,相互融合,在整體育人的實效性上發揮了重要功效,對中學生優良思想道德素質的養成產生了正向積極的作用,當前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廣泛傳播與踐行的形勢下,中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總體呈現出積極向上的發展趨勢,但是教育者對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只有正視和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培育出有理想、有擔當、有責任、有學識、素質全面、創新能力強的時代新人,也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一、中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存在的主要問題

1、思想道德觀念逐步趨于復雜化。

隨著社會信息化不斷的發展和多元社會思潮的廣泛傳播,中學生接觸到的信息日益繁雜,在當前的社會環境面前會使中學生存在思想上的矛盾與困惑,這都要求我們結合中學生的思想實際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提高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

2、政治意識不強,對政治關注度不夠

中學生對熱愛祖國,團結集體有較為深刻的感性認識,愛國主義教育在中學生中影響廣泛,使中學生對我國未來發展趨勢趨向樂觀,但總體上中學生普遍不太關注政治,對政治問題關注的廣度不夠,政治意識和政治辨別力還有待加強,對我國政治相關政策問題需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學習。

3、心理較為敏感,易出現人際關系障礙。

在當前教育環境下,中學生的學業壓力普遍偏大,疊加部分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和期許期望,導致部分中學生心理壓力過大。從而影響中學生與父母和老師之間正常的關系出現障礙,出現溝通困難,易受委屈,甚至爭吵等消極現象,影響中學生的健康成長。

4、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不強。

社會實踐作為強化中學生思想道德認知的重要途徑仍然沒有得到足夠重視,沒有在現實的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動中落到實處。有些地區的中學生甚至從未參加過公益和社區服務活動,不能完全滿足未成年人成長和發展的需要。

二、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養成的措施建議

1、加強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部分教育者認為中學生所處的階段應以道德教育為主,這誠然是合理的。但對中學生進行適應他們年齡階段的政治教育也是必然要求,中學生盡管處在對政治的初步認知時期,但這些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形成的前提。所以對中學生進行適當的政治教育是有必要的,且必須的。教育者在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只采取單一的灌輸式的教育形式,要結合中學生群體身心發展的階段和特點,采取適合中學生的教育方式方法,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隱性式教育活動,以校園環境和文娛活動為載體,將黨的最新理論知識蘊含其中,引導學生對黨的大政方針政策形成初步的了解,對“四個自信”、“四個意識”、“兩個維護”形成基本的理解,并將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史貫穿于日常學習和活動中,促使中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辨,獲得思想的啟迪和智慧的增長,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良好效果。

2、優化思想道德教育環境,提高教育針對性。

教育環境對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養成起著重要作用,中學生所處的環境包括學校教育教學環境、家庭教育環境以及社會文化環境,三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影響,都對中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產生著影響。學校教育環境要結合中學生的特征特點,認識到中學生存在的思想認識局限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生活環境,提供良好的軟件服務和硬件設施,引導中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家庭教育環境主要是要給學生營造和諧溫馨的氣氛,長輩群體要形成示范效應和作用,形成正向引導。社會文化環境建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遵循,努力為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三者之間應形成合力,充分發揮文化育人功能。

3、精心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增強教育實效性。

社會實踐活動是促使中學生養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質重要且有效的方式,學校思想道德教育要以活動為載體,調動各方資源,提供相關保障,精心組織適合中學生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將思想道德要素蘊含其中,并進行適當的引導。切實讓中學生感受到其所受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僅存在口頭和書面上,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使中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做到身體力行,知行合一。同時,學校和教育者在舉辦活動后,也要對活動的效果進行總結,積累有效的活動經驗,完善活動中出現的不足,提出改進的措施?;顒优e辦過程中也需要形成相關監督體制,建立活動后的考核機制,切實讓社會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教育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中學生在生理和心理都處于不成熟階段,尤其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處于形成初期。中學生思想、道德、價值觀中表現出來的認知錯位、認識表層化、道德困境、知行不一等問題是與其身心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在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要始終將其作為一個未完成的、不完美的、面向未來的群體,辯證的對待他們在思想道德發展過程中的迷茫和困惑。

參考文獻:

[1]把立德樹人融入教育全過程[N].中國教育報,2021-03-08.

[2]楊振忠.提升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的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3):90-91.

[3]張忠.探索德育創新 托起明天的太陽——淺談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J].考試周刊,2021,(16):99-100.

石義軍,男,漢,湖北天門,本科,研究方向:中學教育,單位:馬灣中學,單位所在省市:湖北省天門市,郵編:431700。

猜你喜歡
道德素質思想道德教育者
品讀
甘肅隴西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建設及對策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養反思性實踐能力
教育者要懷揣夢想上路
簡論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評價
教師應努力成為一個“教育者”
思想道德建設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發展狀況的實證研究
中學生良好思想道德養成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