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路與電子學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與建設研究

2021-11-18 03:55宋艷芳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教學策略

宋艷芳

摘要:“電路與電子學基礎”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強、邏輯嚴密的綜合性課程,內容龐雜、抽象,涉及學科多且每一章節每一個知識點都需要有大量圖片、音視頻貫穿其中,因此將信息化教育技術與課程教學有效融合,調動盡可能多的信息資源,使學生真正成為知識信息的積極參與者,將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與傳統工科在電路方面的教學體系相比,需要將教學內容重新組合,加入電子學基礎方面的內容,因而現有的任一教材都不能單獨完全支撐教學需求,同時課程具有受眾學生多、知識內容雜散的特點。

關鍵詞:電路與電子學基礎;混合式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電工電子學是理工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課,該課程主要由電路的基礎知識、常用電氣設備、模擬和數字電子技術等內容組成。課程具有授課對象多(面向多個非電類專業)、知識覆蓋面廣、基本原理比較抽象、涉及的內容概念多、應用性強等多項特點,而很多專業的授課課時卻往往比較有限。要求同學們在有限的課時內對這門課程進行理解、掌握和應用是比較困難的,隨著各工科專業工程認證要求的不斷提高,延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課程很難完成對專業認證各項指標和畢業要求達成度的支撐。因此,有必要對這門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優化。

一、課程概述

在課程概述介紹中,要求學生了解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歷史,掌握“電路與電子學”課程的性質和任務、電路與電子學的應用簡介以及該課程的學習方法。這部分課程的思政要點包括:電工技術的發展反映社會現代化程度,半導體電子器件的發展影響電子技術的發展。從“華為事件”來看,美國“斷供”芯片,實際就是中國目前半導體器件技術與發達國家有明顯的差距,并且中國研發半導體芯片的時間遠遠不足西方發達國家,讓國產高精尖科技企業受制于他國。通過介紹電工和電子技術的發展歷史,引出我國電工電子技術的現狀,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認識到我國的不足之處,正確的認識世界,可以極大地刺激“中國芯片”的發展步伐,培養學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獻身的堅定信念,讓學生明確奮斗目標,激勵學生為國家富強而奮發努力向上。

二、課程體系及建設內容

(一)總體設計思路

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總的建設思路。課前(線上):按照預習任務單和課前學習視頻,完成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并完成相關的課前測試。課中(線下):講解重難點知識,定理方法的深入應用,具體實驗的設計思路以及習題的強化練習,滿足課程的高階度和挑戰度。課下(線上+線下):觀看課后強化視頻,自主完成作業并上傳網絡平臺,繼續鞏固和消化理論知識;線下集中答疑與個別答疑、不定時開展網絡直播答疑相結合,輔助助教完成電路理論的實驗仿真驗證以及實際電路實驗的搭建,滿足課程的創新性。課程每個部分劃分為幾個章節,比如電路原理基礎分為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電路分析方法及電路定理、正弦穩態電路分析。在每一章節中,整合了多個相似的知識點,以電路分析方法及電路定理為例,整合了支路電流法、回路電流法、結點電壓法及疊加定理、戴維南定理等內容,給學生提出了一題多種方法求解,讓學生真正找到屬于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整個教學設計按照“線上(預習測試)—線下(重點知識點講解及仿真講解)—線上和線下(線上提交作業、總結,線下答疑)”的過程進行。

(二)調整教學內容,構建電工電子學課程新體系

對教學理念的革新,對新教學體系的建立,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的首要任務。以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為依據,重組整合與電工電子學有關的專業知識,將教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即基礎理論、常用電子器件和介紹常用電氣設備與新技術?;A理論全部專業都需學習,教學模式使用的是傳統的講授型。常用的電子器件適當減少內部原理的講解,注重其功能性和實用性,例如簡單介紹二(三)極管,著重對它們的功能、特點以及具體應用進行講解。常用電氣設備部分針對不同的專業將相關的電氣設備采用實物展示(視頻)、仿真實驗模擬、多媒體、動畫等形式展開。實物展示增加設備器件的介紹,理論內容方面通過動畫與仿真實驗進行演示與補充,講解基本原理、數學公式的推導分析等內容可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例如,在熱繼電器教學中,利用視頻展示實物外形、內部結構,利用動畫方式演示繼電器的內部構造和工作過程,用多媒體介紹熱繼電器的原理圖和符號,加強學生的認識和理解。最新的專業技術和工藝的介紹由于現有教材的局限和不足,我們一方面針對不同的專業采用補充講義的形式擴展學生知識面,另一方面通過網絡資源共享要求學生自學了解相關內容。同時把教學內容分解成若干個模塊,根據各個專業的畢業要求,課程目標的不同,靈活選擇教學內容。

(三)提高實踐環節的質量

實踐環節是“電路與電子學”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實踐課程的真實項目,將愛國主義教育、社會責任、民族自信、安全意識等深入到整個實踐的教學環節。如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收音機焊接和組裝工作。實踐過程中,學生掌握了烙鐵的焊接工藝,認識了電阻、電容、發光二極管、濾波器、鑒頻器、振蕩線圈等,掌握了常用的示波器、函數發生器和萬用表的使用方法。焊接過程中對比使用國產元器件和進口元器件,比較收音機最終的效果,讓學生明白我國電子元器件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通過這個實踐課程,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奮斗精神,增強大國自信,只有練就過硬的本領,才能突破外界的技術封鎖,讓國家強大起來。

結束語

混合式課程建設不是為了混合而混合,而是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下,不斷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逐步提高課程的深度和廣度,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讓學生知道學什么、怎么學、如何學得更好,為培養應用技術工程人才不斷努力?;旌鲜秸n程建設開啟智慧教學的大門,改變了傳統的授課方式,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一樣重要,混合式的深度融合還在進一步加速,課程建設一直在路上。

參考文獻

[1]周波,劉亞軍,許京然.“電路與電子學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與建設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1(29):65-68.

[2]吳有龍,徐楠,楊忠,楊榮根,王瑩瑩,謝慧.新工科背景下物聯網工程專業“電路與電子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與探索[J].物聯網技術,2021,11(02):118-120.

[3]孫暉,沈遠,張冶沁,潘麗萍.電工電子學實驗新形態教材建設[J].電子技術,2018,47(11):87-88+86.

[4]陳媛媛.電工電子學課程課后延續教學設計[J].科技資訊,2017,15(32):197-198.

[5]奚崢皓,李媛媛,闞秀,徐冬梅.淺析“現代電力電子學”教學內容的改進方法[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22):106-107.

注:山東協和學院校級一流課程《電路原理》

猜你喜歡
混合式教學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識字寫字結合教學策略探析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三項教學策略
基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作文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賽課網絡平臺混合式教學在居住空間設計的應用
離散數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