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的路徑探析

2021-11-18 05:53余博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8期
關鍵詞:挖掘教材多元評價優化教學

余博

摘要:理清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文化的價值及其內涵,追求數學育人的道路,發現數學課堂文化內容教學的問題,才是值得小學數學教師注意的問題。數學文化是對數學精華內容的具體展現,其中包含了豐富的數學哲學與原理,具有豐富的文化價值觀,且能對于學生的數學素養的培養發揮著積極作用。因此數學教師應當重視數學文化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入途徑,采用多元教學方式,與全體學生個性發展相結合,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益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文化;挖掘教材;優化教學;多元評價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090

數學文化的教學價值與內涵已經逐漸引起了廣大教師的關注,尤其是對于近幾年的新課改來說,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當怎樣的引入也成為了一個焦點問題,各種類似的數學文化活動也如日中天地展開了。在講述關于數學文化的有效課堂融入時,首先想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需要先理清數學文化的價值與意義,小學數學教師先對數學文化有個清晰的認知,能夠了解其內涵本質,才能夠充分地利用這種特殊的數學教學資源來完成數學教學效益的提升。數學的本質就是一種文化,數學包含了不同層次的知識內容,在民間我們也經常會接觸到與數學相關的習俗語言或者藝術文化等,數學與社會文化是分不開的,二者的關系就是互動共生,其在人類的文明發展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與意義。因此數學文化的傳導不應當收到限制與約束,教師需要帶領學生主動地去了解數學文化。讓學生能夠知曉數學在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以及價值,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歷史,充分地激發學生對于數學了解的興趣,增長其文化內涵,促進其對數學這門學科的深化理解與記憶。

一、切實挖掘數學教材

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就是數學文化應當從哪里引入,而這時就需要教師將目光轉向于數學教材了。教師需要切實地挖掘出數學教材中那隱藏的數學文化相關內容,并適當地選擇其中的知識,讓數學文化與學生發生交互作用,促使其內容能夠服務于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用那動態的因素與資源來達成教學目的。數學教材中的習題、課后知識探索等都是學生了解數學文化的依據,因此教師應當做好數學文化的選擇,尊重數學教材在文化教學中的作用與價值,讓數學教材來進行教師教育工作的指導,圍繞教材所給出的大概范圍倆進行數學的文化育人工作,促使教材上的內容能夠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統計”這一章節內容時,將調查活動與數學結合起來,調查內容如下,班級內的學生分成幾個小分隊,讓這幾個小分隊在課前空閑時間向其他班級調查他們喜歡的教師名字,并用筆將自己調查的內容寫下來,在上課時這幾個小隊將自己調查的結果寫在黑板上,教師觀察這些學生是如何記錄調查結果的。從這一調查活動的開展到調查成果的展現,教師可以從成果中來引出統計知識的教學,讓學生能夠學會通過調查來搜集他們想要知曉的數據內容,且教師可以通過不同記錄方法的比較,讓學生通過對比知曉統計時數據記錄的簡便方法是可以用“正”字,促使學生能夠培養起勇敢探究的科學調研精神。

二、優化課堂教學方式

數學文化課堂的建立對于學生的數學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優化課堂教學方式應該是小學數學課堂中數學文化融入的主要任務。教師應當以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作為教學目標,針對課堂上學生與教學內容的特點,來采取創新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游戲互動式活動的開展,經過游戲規則與內容的明確設置來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突出數學課堂的功效性、主體性,讓參與游戲活動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感受到數學文化了解的興趣,領悟數學創造的成就感,發揮數學的價值。

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測量”這一章節內容時,針對這部分數學知識內容的生活化特征,在引導學生了解測量的相關數學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日常事物的測量與猜測來提高對于測量相關內容的理解,因此教師就可以開展一個小游戲,教師給出相應的物體的測量的具體數字,讓學生來說出相應的距離單位,也可以讓學生嘗試著用自己身邊的米尺或者短尺來量出數學課本的長與寬。同時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對測量相關知識內容能夠有個更加深刻地認知,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做一個實踐作業,那就是用秤來測量出學生自己的體重以及父母親人的體重,并在下一堂課時向老師報告自己測量的實際結果。

三、巧設多元評價方式

數學文化的教學是面對班級內全體學生的,其以學生的個性發展作為目標,促使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的良好帶領下獲得不同的發展,能夠接受到更加良好的數學教育。為了避免唯分制的數學教學價值取向,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來展開數學文化的課堂教學融入,要促使恰當的評價能夠引起對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激發的重視,讓學生能夠在相應的評價方式下獲取到良好數學習慣的養成。

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位置與方向”這一章節內容時,可以結合著指南針的由來與用途這一數學文化倆進行這一章節的講述,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個指南針,然后在課堂上通過不同方位的變化來教導學生學會用指南針來辨認方向與位置,還可以教導學生用其他的方式來辨認方向,如可以根據太陽下事物的影子,樹樁的年輪方向等,這些教材上沒有的知識內容教師同樣可以講述給學生,并可以讓學生嘗試著想出其他的方法來辨別方向與位置,教師進行科學地評價,了解其思想狀況,學生對于相應的位置辨認的知識也有了更加深刻地認知。

總之,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引入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當采用多種方法與內容的教學活動來進行數學文化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滲透,讓學生能夠在多元化的數學文化剖析中提高自身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韓翠萍.小學數學教學中文化滲透的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35):47-49.

[2]葉志強,張輝蓉.數學文化與職前小學教師教育[J].數學教育學報,2016,25(03):56-60.

猜你喜歡
挖掘教材多元評價優化教學
淺談如何開展高中歷史教學
小學語文的趣味化教學探析
優化教學,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巧借現代信息技術優化中職會計教學研究
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努力培養審美能力
縱觀全局 把握細節
如何提高焊工實習教學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職項目教學分組學習探討
多元評價,不拘一格
開展科學繪本活動建構生動課堂探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