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的激發

2021-11-18 05:53趙艷花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8期
關鍵詞:激發策略小學語文教學

趙艷花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并希望學生將自己的想法付諸于課堂實踐中,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課堂,促使學生參與其中,并學習新的事物,增加學生學習的積累,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學生在主體參與中,會進一步了解自己,產生學習的興趣,成為語文課堂的守護者和創設者。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主體意識;激發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099

引言

隨著核心素養理念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小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開始得到教師群體的普遍關注和集中研究,積極探究小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路徑。

一、創新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動力,只有具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主動、自主地參與教學,促進自身的發展。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身心尚未成熟,學習情況也不夠穩定。教師對他們進行傳統的課堂教學將難以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影響學習效率。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生本理念引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對傳統課堂教學進行改革與優化,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生本教育觀念的有效融入能夠促進教學策略的創新,可以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交流、自主探究,是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消除學習束縛感,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途徑。例如,在講課前,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對教材進行課前預習,如要求學生通讀全文,總結全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找出難點句,談談自己的理解。

二、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

每一位學生都是不相同的,如果教師總是用統一的想法來定義學生,就會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為這些不同的存在,所以學生在面對同一篇文章時,也會閃現出與眾不同的想法,這就需要教師從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關注到學生的這些不同點,解決學生的疑惑,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地利用教材中的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教師還可以從不同學生的情況出發,為學生制訂獨特的閱讀計劃,比如對于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就可以降低標準,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設置有層次的閱讀目標,最低的目標是學生都要完成,最高的目標是為了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照顧到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能夠滿足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的需求,激發他們閱讀的欲望。在閱讀活動中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不僅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也能夠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獲得提升。

三、析出課堂問題,挖掘學生動腦思考的學習潛力

教師從閱讀中析出問題,鼓勵學生思考,能夠鍛煉學生動腦分析的能力,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在學習《祖父的園子》一課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祖父的園子帶給作者的感受,使學生融入到語文課堂中,找到問題的答案,懂得怎樣開動腦筋,解決學習困境,在教學中綜合學生的情況,對學生進行了提問:“讀完課文后,園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令你印象深刻的語言描寫是什么?”“作者對園子的情感是怎樣的?你有沒有難以忘懷的“園子”?童年生活給你帶來了什么?”學生圍繞問題,對課文進行了閱讀,知道了作者蕭紅通過描寫自己與園子之間的趣事,表達了自己對祖父的懷念、對園子的熱愛。學生先是在閱讀課文后,找出了問題答案所在,然后經過語言加工,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學生在思考中,了解了課文內容,認為園子是作者的一種精神寄托,理解了作者對園子的深厚情感,擁有了主動分析的勇氣。

四、開辟多元化的語文教學渠道,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創新

在新課標下對于小學語文課堂進行創新,不僅僅能夠從教學理念上進行創新,在課堂呈現的方式等方面也可以實現更具創新性的教學渠道。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開辟更加多元化的教學平臺,使學生能夠突破以往語文課堂對于教學時間和教學地點的局限性,實現隨時隨地接受語文教育的理想化教學狀態。例如,當前在教育領域內與互聯網相結合的微課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脫離教室的情況下,利用移動終端等設備進行實時的語文學習,通過錄制語文教學短視頻的方式學生能夠運用微課進行課堂知識的預習和復習,進一步實現更加自由化的語文學習方式。例如,在學習《村晚》一課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詩詞的主要內容,能夠使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解詩詞,細化學生對詩詞內容的分析,扎實學生的基本功,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在教學中為學生播放了5分鐘微課視頻,在微課視頻中設計了詩詞填空題,讓學生完成詩詞內容的填寫。在學生完成填空題之后,筆者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分析,了解了學生詩詞記憶的能力。接著,筆者又在微課視頻中考察了學生詩詞理解的能力,讓學生翻譯“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睂W生在翻譯中了解了詩詞的意境,感受到了“銜”字使用的巧妙之處,領略到了語言的魅力。筆者針對學生在詩詞學習中的不足,對學生進行了教育,增強了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結束語

總之,教師要想辦法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參與一些學習活動,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積極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進行教學活動的創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翠翠.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培養的探析[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新研究大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王亞楠.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培養[J].科普童話,2019(46):36.

[3]馬艷.小學語文教學中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探討[J].才智,2019(29):159.

猜你喜歡
激發策略小學語文教學
如何激發小學生的作文興趣
如何在數學課堂中激趣
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實踐
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滲透思想教育
強化師生互動, 保持課堂活力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小學語文教學要返璞歸真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如何激發低年級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