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美術“設計·應用”板塊教材結構分析

2021-11-18 08:09李臏臏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8期
關鍵詞:教材內容板塊小學美術

李臏臏

摘要:通過運用結構理論來分析小學美術新舊版教材中的“設計·應用”板塊,進而把兩個不同的版本教材對比之后,才了解新版的小學美術教材在“設計·應用”板塊比之前的舊教材在數學目標上更加清晰、明確,設計的教學活動在操作時也更加簡便,選取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符。只是新教材比舊教材的不足之處是模塊自身的四課間概念及通則方面整體關聯度低,也沒有在美術教材中提此案具體的實施準則,導致教學活動中這個元素的缺乏發生。

關鍵詞:小學美術;“設計·應用”板塊;教材內容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388

前言

有明確的課程結構,這就體現了小學教師想要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就要保證在美術課堂中有明確的教材結構,教師對美術教材中的內容挖掘就決定著教學的教學效果。知名大學教授經過整理了結構理論,在《怎樣把教材中的內容呈現給學生?——美術教材結構分析》文章中結合了美國的美術教材《藝術的聯系》這本書的結構進行分析,獲得了一定的參考價值,這個大學教授就直接運用這個結構理論,結合語言與教學特點進行改革與優化,大學教授的成功研究體現了結構理論在小學美術教材中運用的合理與適用。因此,文章在分析小學美術教材中的“設計·應用”板塊需要以其闡述后的結構理論為核心。文中需要明確以下兩點,首先對小學美術教材中構成的要素概念、原理、技能等進行分析,其次進而闡述了結構理論中的垂直組織、連續性、順序形與水平組織等評價標準。

一、新版教材的結構理論分析

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小學美術六年級的“設計·應用”板塊,根據對相關概念、技能、通則與價值等標準對這個板塊進行量化處理。小學美術教材更注重技能、概念與價值三方面的組織要素,呈現的方式較為均勻,分布的相關知識點也比較合理。只是缺乏明確之處在通則方面具體規則,只能由師生在后面的實踐教學中自己挖掘,從這就可以說明通則已經在實踐教學中被忽略,學生不清楚其重要性,導致遇到通則就會出現云出現里霧里的情況,所以應該明確指出通則在小學美術教材中的具體指標。

小學美術教材中對內容的設計和價值的體現都有不錯的連續性,很多的課程是在連續性的基礎上保證順序性,促進學生可以通過一次實踐練習就可以進行鞏固訓練,便于培養學生的自身技能、認知的形成與完善理論框架。保證連續性的概念可以促使學生在短時間深入了解更多的美術知識,進而拓展對美術知識的學習,尤其是處于整體的視角,“設計·應用”板塊與“欣賞·評述”“綜合·探索”模塊等在概念、技術與價值等方面的相通性,保證美術教材中的不同模塊間的連續性與順序性的存在。例如:在第一節課的“基本形體切挖”和第十二節課“保護文物”,第十節課的“我做的樂器”、第十三節課的“古建筑的保護”與第十一節課的“廢舊物的‘新生命’”間保證的連續性關系;第二節課的“點的集合”和第五節課的“風景寫生”,第八節課的“山山水水”、第九節課的“彩墨家園”、第十五節課的“中國畫與油畫欣賞”、第六節課的“讓皮影動起來”與第十節課的“電腦美術——版畫效果的圖畫”間要保證連續性與順序性并存的聯系,可以說小學美術教材中在垂直組織上一定要注意不同課程間的連續性。

二、新舊版本的對比

通過對比小學美術的新舊教材了解到,新教材中進行了內容的調整,站在組織要素方面要注重教材滿足連續性與順序性的特點。新版教材中對“基本形體的挖掘”在 概念的體現上更加的清楚,有很高的可操作性與指向性,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對美術教學課程的了解,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包c的集合”是新教材中剛添加的內容,便于幫助學生了解美術中創作中的基本元素,進而延伸點、線、面的相關知識點,把兩個課程結合到一起,建立小學美術實踐教學中對基本概念與實踐技能的需求,給之后的應用模塊課程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條件,新教材在添加了一些新的內容時 還舍棄了一部分內容,像“宇宙之旅”,這門課程并不符合小學生的認識能力。

在小學美術舊教材中的“宇宙之旅”課程中,設計的教學教學目標是:了解宇宙飛船的結構,進而把不同廢棄物制作成宇宙飛船。大部分小學生都不太了解宇宙飛船的結構,導致在制作宇宙飛船的過程沒有頭緒,因為制作的過程過于繁瑣,學生基本只能簡單制作出飛船的外形。如果把美術的課就是制作飛船的外形,這就與第六節課的形體挖掘有一定的重合,設計不合理。美術新教材中把“電腦美術”轉變為了“電腦美術——版畫效果的圖畫”,還融入到了“造型·表現”模塊,這樣的教學設計,使教學活動更清晰的呈現出具體的教學重點,保證教學操作的簡便,這也是小學美術新教材的優勢,可以保證整個教學與學生的生活更加貼近。

結論

本文對小學美術教材中的結構理論進行了整理,保障美術教師在運用教材上把每個不同的單元都能完美的結合到一起,進而幫助學生深入學習美術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幾何目前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使學生在學習時可以連貫、系統,符合小學生的個體差異。小學美術新教材中傾向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觀察能力、創造力、審美能力與個人綜合能力等等,在設計·應用”模塊中不斷提出,這就符合了社會對具備以上特點人才的需求。小學美術教師要注意的是不要忽略對“通則”的解釋,可以在新的教材中是適當添加解釋性的文字,保證與steam全科教學理念的統一,進而拓展美術教學范圍,給學生營造趣味性、藝術性的課堂氛圍。

參考文獻

[1]楊惠彬.淺談小學美術“設計·應用”領域教學的誤區[J].教育界,2020(25):48-49.

[2]張錦妹.大數據背景下小學美術“設計·應用”模塊教學探微[J].基礎教育研究,2018(22):78-79.

猜你喜歡
教材內容板塊小學美術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內容的比較及啟示
本周熱點板塊表現個股
本周熱點板塊表現個股
運用創新理念整合與運用歷史教材
一周熱點板塊個股表現
學案教學的幾種有效方法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